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淀粉三元接枝复合型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研究首次用亚硫酸氢钠和过硫酸铵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剂,N,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使淀粉三元接枝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在含有粘土的悬浮液中反应,制得淀粉复合型高吸水性树脂,性能测定发现,该树脂在5min内已吸水超过1000g/g,并且树脂的吸水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缓慢,该树脂在室温下可吸去离子水1800多倍且具有较好的凝胶强度。中也讨论了淀粉形态,粘土种类,粘土用量和交联剂用量对吸水性树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水分缺乏是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低的关键因素,利用高吸水性树脂的保水性能可以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本试验以洒金柏、月季、大叶黄杨为试验对象,移栽时用树脂进行不同处理,然后置于温室中养护,一次性浇足水后进行干旱处理,造成不同强度的水胁迫环境,以检  相似文献   

3.
用淀粉-聚丙烯酸型及聚丙烯酸型两种高吸水性树脂对地表水和水中几种离子的吸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吸水性树脂具有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质,对阳离子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对阴离子的吸附能力较弱;吸附能力因吸水剂种类,离子性质及度而异。  相似文献   

4.
高性能高吸水性树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与市场》2004,(2):22-22
我国是个干旱缺水的国家,出路之一是搞节水农业,即推广滴灌技术和普及应用高吸水性树脂(SAP,又称超强吸水剂或固体水),另外,生态建设也需要大量SAP来保证植草种树的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麦秸秆纤维改性两性高吸水树脂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麦秸秆、丙烯酸、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原料,通过接枝共聚合成高吸水性树脂。对影响反应的因素,如麦秸杆用量、单体丙烯酸、丙烯酰胺、DMC的用量和配比、引发剂及交联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等进行了详细研究,得到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制备的两性高吸水性树脂吸蒸馏水达853 g/g、吸生理盐水为118 g/g。  相似文献   

6.
用淀粉-聚丙烯酸型及聚丙烯酸型两种高吸水性树脂对地表水和水中几种离子的吸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吸水性树脂具有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质,对阳离子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对阴离子的吸附能力较弱;吸附能力因吸水剂种类、离子性质及浓度而异。  相似文献   

7.
沙柳木粉接枝改性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勤  万娇娇  王喜明 《林产工业》2012,39(4):54-55,59
以沙柳木粉为原料,接枝丙烯酸和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高吸水性树脂.通过单因素试验法研究单体用量、丙烯酸中和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反应温度对于高吸水性树脂吸水量的影响,最终确定优化的合成条件.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吸水性树脂的吸水量达到573.8g/g.  相似文献   

8.
目前,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业的发展,人民对装饰材料,特别是石材方面的需求有了更新的要求,目前市场上的石材都以工业树脂为原料,这种普通石材吸水性高,容易变色,抗伸强度小,容易断裂,不能弯曲,耐高温耐沸水性能较差,以工业树脂为原料的石材含有苯基分子结构属  相似文献   

9.
保水剂是一类高吸水性树脂,内部含有大量结构特异的强吸水性基团,可吸收自身重量数百倍至上千倍的去离子水,即保水剂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和保水性。本文基于在甘肃省祁连山东端华藏林场高寒半干旱生态公益林区进行的造林绿化保水剂应用研究,在不同立地条件及两种当地主要造林树种上进行的保水剂应用对比试验,总结出了较为成功的保水剂的使用方法、使用量及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吸水树脂竞聚率及吸液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液聚合方法,以丙烯酸(AA)与丙烯酰胺(AM)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合成了高吸水性二元树脂——聚丙烯酸-丙烯酰胺(PAAAM),并进行了吸液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树脂吸水倍率达2 451 g/g,吸生理盐水倍率达119 g/g.考察了n(AM)∶n(AA)摩尔配比对PAAAM的吸蒸馏水、0.9%NaCl溶液中的吸液性能,得到不能仅靠改变单体的摩尔比来改善PAAAM的吸液性能,合成PAAAM的相对较佳反应条件有赖于更具体细致的试验设计才能得以确定.反复吸水次数越多,PAAAM的吸液倍率不断下降.通过元素分析法测定了AM/AA共聚吸水树脂的竞聚率,AM和AA两单体的竞聚率分别为0.943、0.791.  相似文献   

11.
以亚硫酸氢钠和过硫酸铵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剂,N,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使淀粉三元接枝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在含有粘土的悬浮液中反应,制得淀粉复合型高吸水性树脂。在本实验条件下获得最优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70℃,引发剂含量为单体0.3%、丙烯酰胺含量为丙烯酸40%、丙烯酸中和度为90%。发现树脂在一元醇中吸收能力小于多元醇,并且分子越大,吸收能力越低。而且在醇中的吸收能力明显低于在去离子水中的吸水能力。在中性范围内,树脂具有最大的吸水能力。而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树脂的吸水能力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2.
对微波法合成羧甲基纤维素-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了微波火力、反应时间、加料次序、原料配比、丙烯酸中和度、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产品吸水能力的影响,得到较好的工艺条件为:羧甲基纤维素(CMC)2g,丙烯酸18g,去离子水50mL,NaOH6.0g,K2S2 O8 0.7g,1g/L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溶液4mL,微波低火加热2.5min,真空干燥温度60℃,树脂的吸去离子水倍率为738g/g.还测定了树脂对自来水、模拟尿、模拟血和生理盐水的吸液倍率,研究了产品的吸水速率、保水能力和再生性.  相似文献   

13.
保水剂是一类高吸水性树脂,能够吸收自身重量数百倍至上千倍的去离子水,而且被吸收的水分用一般的物理方法不能挤压出来,但可以缓慢释放供树木根系吸收利用,同时这个过程可以多次反复进行。这些特性决定了保水利在抗旱造林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可降解、高吸水竹纤维的环境毒性,为其安全利用提供试验依据。以SPF级NIH小白鼠作为实验动物,采用不同高吸水竹纤维浓度灌胃处理,研究高吸水竹纤维对小白鼠的毒性。结果表明:毒性试验期间无小鼠死亡,所有试验组的小鼠都未出现震颤、抽搐、流涎、腹泻、嗜睡或昏迷等现象,小鼠的食欲也正常,未见腹泻和厌食等现象。试验组所有小鼠所有脏器均无明显异常,高吸水性竹纤维灌胃处理达到5 000mg/kg·bw,小鼠无死亡并能正常增重。根据毒性分级,高吸水性竹纤维属实际无毒物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分级转化策略,首先将糠醛渣中的木质素组分制备成木质素基分散剂(LS),在糠醛渣用量100 g、去离子水用量1 000 g,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 h、氢氧化钠用量6.5 g、亚硫酸钠1.6 g、甲醛0.2 g的条件下得到的木质素基分散剂的分散力为105%。以分离得到的纤维素残渣制备吸水性树脂,探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过硫酸铵(APS)用量、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用量、复合单体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总用量对吸水性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在丙烯酸中和度为60%,引发时间0.5 h,复合单体用量9 g,引发剂用量1.3 g,交联剂用量0.05 g,反应温度52℃,接枝共聚反应时间3 h的优化条件下,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达到64.6 g/g。FT-IR分析表明AM、AA和纤维素残渣发生了接枝反应;SEM表明反应生成了交联网状结构的产物;热重分析说明AA和AM的引入提高了吸水性树脂的热稳定性;XRD表明AA、AM的接枝反应发生在纤维素残渣的骨架上。  相似文献   

16.
保水剂在旱地造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是一个干旱少雨的省份,绝大多数造林属于旱地造林,因此干旱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最主要因素。保水剂是一种高吸水性树脂,这类物质还有大量的强吸水基因,结构特异,在树脂内部可产生多渗透缔合作用,并通过其网孔结构吸收自身重量的数百倍至上千倍的水分,并且这些被贮存在保水剂中的水分可以被林木根系直接吸收利用。保水剂由于具有特殊的抗旱、节水、保水作用,在农作物增产,造林绿化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C20、C25、C30砼中加入细磨记渣,改善了砼的和易性,吸水性,减少了水泥用量,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8.
值得关注的新型材料—木材陶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木材陶瓷是近年来开始研究的一种新型材料,它是将木材或其它木质材料经树脂浸渍后,在高温下炭化而得到的一种多孔碳素材料。在适当的生产工艺条件下,产品具有较高的强度性能,可以用作结构材料;在热、电、磁和摩擦性能方面具有独特的性能,因而又是一种功能材料;在生产、使用及废弃后的处理中,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环境协调性,所以还是环境材料。  相似文献   

19.
《技术与市场》2010,(7):130-130
我国是个干旱缺水的国家,解决干旱问题的出路之一是搞节水农业,即推广滴灌技术和普及应用高吸水性树脂(SAP,又称超强吸水剂或固体水),另外,生态建设也需要大量SAP来保证植草种树的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20.
据《吉林林业科技》报道,白城地区林科所夏礼煜等,在半干旱地区应用高吸水性树脂进行抗旱造林试验,取得初步效果。高吸水性树脂是近年来国外研制的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它可以吸收与保持自身重量数百倍到数千倍的无离子水,起着降水时趿水与天旱时保水的作用。在我国,高吸水性树脂尚处于研制阶段,1982年吉林省石油化工设计院首次合成,吸水倍数可达500倍左右。试验表明,用高吸水性树脂水凝胶对苗木根系和插条进行涂层或浇灌,起到了保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