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体重97~112 kg体重阶段的莱芜猪14头屠宰(公猪去势,母猪不去势),研究不同屠宰体重试验猪的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结果表明,屠宰体重除对胴体重影响极显著外,对其它指标影响不显著。其中,眼肌面积、瘦肉率、肉色、大理石纹、剪切力、肌内脂肪、干物质、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比例、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都以97~105 kg阶段较高;棕榈油酸和油酸含量都以106~112 kg阶段较高,但不同屠宰体重阶段间差异都不显著。综合分析,在97~112 kg体重阶段,莱芜猪适宜的屠宰体重为97~105 kg体重阶段。  相似文献   

2.
郭建凤  赵雪艳  武英 《养猪》2022,(5):50-52
选择体重90~110 kg的大约克猪16头(公猪6头、母猪10头)进行屠宰,研究性别对试验猪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母猪组相比,大约克公猪组6~7肋背膘厚和皮脂率显著提高52.31%(P<0.05)、29.35%(P<0.01),眼肌面积和瘦肉率显著降低21.35%(P<0.01)、8.53%(P<0.01);a、b、b24显著提高12.43%(P<0.05)、19.11%(P<0.01)、10.80%(P<0.05);肌纤维直径和肌糖原含量母猪组分别比公猪组提高14.63%(P<0.05)、62.82%(P<0.05)。背最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胱氨酸、棕榈酸和油酸公猪组比母猪组分别提高9.09%(P<0.05)、5.21%(P<0.05)、8.24%(P<0.05),亚油酸母猪组比公猪组提高45.38%(P<0.01)。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不同性别大约克猪的生长肥育性能、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结果表明:大约克公、母猪的生长性能和饲料报酬差异不显著,平均日增重以大约克公猪较高比母猪提高1.75%(P>0.05);部分胴体性能差异显著,肉质性状差异不显著。其中,皮率、骨骼率和瘦肉率都以大约克公猪较高,分别比母猪提高20.26%(P<0.05)、12.03%(P>0.05)和3.96%(P>0.05);脂肪率以大约克母猪较高,比大约克公猪提高58.16%(P<0.01);肉色评分和肌内脂肪含量以大约克母猪较高,分别比大约克公猪提高0.69%(P>0.05)和4.80%(P>0.05)。背最长肌17种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亚油酸以大约克公猪较高,比母猪提高22.78%(P<0.05),其他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对80 kg、90 kg和100 kg3个体重段可乐猪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胴体品质方面,可乐猪屠宰率以100 kg组最高,为69.70%并显著高于80 kg和90 kg组;瘦肉率以80 kg组最高,为53.34%,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他指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来看,90 kg体重段的胴体品质较好。体组分比率方面,除肺脏100 kg组显著高于80和90 kg组外(P〈0.05),其他脏器随体重增加变化不显著,头重率和板油率呈现增加趋势,且可乐猪100 kg组头重率为7.45%,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肉品质方面,除滴水损失和剪切力外其他指标均随屠宰体重呈现趋势性变化,表现出100 kg组测定结果优于80 kg和90 kg组。可见,可乐猪的胴体品质及肉质受屠宰体重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养猪》2017,(1)
为比较大约克及长白猪生长性能及胴体肉品质,研究选择2015年春夏季出生、生长发育良好、体重28 kg左右的大约克仔猪77头,长白仔猪55头,饲养在美国奥斯本种猪性能测定站内,当体重达100 kg左右时结束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大约克及长白猪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没有显著差异;长白猪的胴体直长、L、b、胱氨酸含量分别比大约克提高3.76%(P0.05)、9.28%(P0.05)、16.80%(P0.05)、10.53%(P0.01),其他指标两者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养猪》2017,(1)
<正>青海八眉猪又称泾川猪、互助猪,是我国著名的地方良种,具有适应性强、繁殖性能好、肉质风味独特、遗传性能稳定等特点。八眉猪作为青海省当家母本,与长白、约克夏及杜洛克生产的二元、三元杂优猪适应性强,肉色、肌内脂肪、风味俱佳。本试验对青海省八眉猪二元、三元杂优猪不同屠宰体重的胴体性能和肉品质进行测定和比较,旨在更好地了  相似文献   

7.
《养猪》2016,(3)
为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大约克猪生长性能及胴体肉品质的影响,研究选择2015年春夏季出生、生长发育良好、体重28 kg左右的大约克仔猪139头,其中,62头常规饲养,77头饲养在美国奥斯本种猪性能测定站内,当体重达100 kg左右时结束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常规饲养和测定站饲养的大约克猪日增重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常规饲养的大约克胴体直长和胴体瘦肉率比测定站饲养的大约克分别高5.40%(P0.01)、10.00%(P0.05),测定站饲养的大约克皮脂率比常规饲养的大约克高32.16%(P0.05);常规饲养的大约克猪L、b、b24、24 h肉色、背最长肌蛋白质和干物质含量比测定站饲养的大约克猪分别高15.19%(P0.01)、26.53%(P0.05)、46.74%(P0.01)和13.07%(P0.05)、9.90%(P0.01)和7.48%(P0.01);对于每100 g背最长肌中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蛋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都以常规饲养的大约克猪较高,分别比测定站饲养的大约克猪高7.43%(P0.05)、10.20%(P0.01)、10.71%(P0.01)、8.70%(P0.01)、6.45%(P0.05)、78.95%(P0.01)、24.44%(P0.01)、16.90%(P0.01)、13.25%(P0.01)、11.11%(P0.01)、10.53%(P0.01)、12.16%(P0.01)、8.78%(P0.05)、6.72%(P0.05)、7.43%(P0.05),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比例和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测定站饲养的大约克猪比常规饲养的大约克猪分别高1.94%(P0.01)、1.34%(P0.01)。对于肌内脂肪中的油酸,测定站饲养的大约克猪比常规饲养的大约克高12.03%(P0.01),而对于亚油酸含量则常规饲养的大约克比测定站饲养的大约克猪高49.95%(P0.01)。  相似文献   

8.
大约克、杜洛克及长白猪胴体性能及肉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出生日期相近、生长发育良好、体重100 kg左右的大约克、杜洛克及长白猪各10头屠宰,测定其胴体性能、肉质性状及背最长肌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长白猪胴体直长比杜洛克高3.31%(P0.05),平均背膘厚大约克比长白低27.48%(P0.01),胴体瘦肉率以杜洛克猪最高(61.17%),分别比大约克和长白猪高3.49%(P0.05)、4.44%(P0.05)。杜洛克a值最高(15.30),分别比大约克和长白猪高12.58%(P0.01)、11.76%(P0.01);a24值杜洛克比长白高7.27%(P0.05);背最长肌剪切力以杜洛克最小(3.15 kg),分别比大约克及长白猪低25.36%(P0.05)、24.28%(P0.05);肌纤维直径以长白猪最细(70.30μm),比杜洛克低12.52%(P0.05);肌内脂肪含量以杜洛克猪最高(2.13%),分别比大约克和长白猪高65.12%(P0.01)、19.66%(P0.05),长白猪比大约克猪高37.98%(P0.05)。背最长肌17种氨基酸和4种脂肪酸含量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养猪》2019,(6)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屠宰体重对湘沙猪配套系商品猪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23头湘沙猪配套系商品猪进行屠宰测定和肉质评定,按宰前活重分为3组,分别为100 kg组(组1)、115 kg组(组2)、130 kg组(组3)。结果表明:1)胴体性能:胴体重、屠宰率、胴体直长、3点平均背膘厚、3点平均皮厚和眼肌面积这6个指标有随着屠宰体重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数值均以组3最高,组2居中,组1最低。其中,胴体重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组3屠宰率比组1高出5.30个百分点(P0.05);组3胴体长极显著高于组1和组2(P0.01);3点平均背膘厚、3点平均皮厚和眼肌面积组3均极显著高于组1(P0.01);皮率以组3最高,分别比组1和组2高出1.93个百分点(P0.05)和1.91个百分点(P0.05)。2)肉品质:宰后1 h背最长肌pH、L、a和b在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湘沙猪配套系商品猪屠宰体重在100~130 kg之间,屠宰体重对其胴体性能有显著影响,而对其肌肉pH和肉色影响不明显;结合胴体性能和肉质,湘沙猪配套系商品猪的适宜屠宰体重为115 kg左右。  相似文献   

10.
不同屠宰体重商品猪胴体性能、肉品质及相关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体重70~140 kg阶段120头商品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分析了商品猪胴体性能、肉质性状随体重的变化规律及相关程度,为确定适宜上市屠宰体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70~100 kg体重阶段,随体重增大,平均背膘厚、眼肌面积、皮脂率、肉色和大理石纹显著升高,后腿比例、瘦肉率、骨骼率、L和b值显著降低。胴体和肉质性状间相关程度有强有弱,相关系数有正有负。相同性状间有较强的正相关,相反性状间有较强的负相关。在70~140 kg阶段,胴体重、胴体直长、胴体斜长、眼肌面积、平均背膘厚、瘦肉率、皮脂率、骨骼率、肉色和L值与体重之间呈显著的回归关系,其他指标与体重间的线性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不同屠宰体重对川藏黑猪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测定了不同屠宰体重川藏黑猪的生长性能、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结果表明,生长性能以90 kg组最好,日增重达596.00 g;胴体性能以90 kg组较好,屠宰率达73.78%,瘦肉率高达58.20%;3个屠宰体重组的肉质指标都在优质猪肉的范围内。综合考虑,川藏黑猪的最适屠宰体重为90 kg。  相似文献   

12.
选择87~128 kg体重阶段的莱芜黑猪20头屠宰(10头去势公猪,10头母猪),研究不同屠宰体重试验猪的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结果表明:平均背膘厚和脂肪率都以121~128 kg阶段最高,分别比87~103 kg、104~112 kg阶段提高24.03%(P<0.01)、8.86%(P>0.05)、14.42%(P<0.05)、1.45%(P>0.05);眼肌面积以121~128 kg阶段最高,比104~112 kg阶段提高15.05%(P<0.05);瘦肉率、剪切力都以87~103 kg阶段最高,分别比104~112 kg、121~128 kg阶段提高8.96%(P<0.05)、10.83%(P<0.05)、9.72%(P>0.05)、47.07%(P<0.05);丙氨酸和酪氨酸都以87~103 kg体重阶段最高,分别比121-128 kg阶段提高26.73%(P<0.05)、19.18% (P<0.05);缬氨酸和苯丙氨酸也都以87~103 kg体重阶段最高,分别比104~112 kg、121-128 kg阶段提高16.28%(P<0.01)、17.65%(P<0.01)、19.32%(P<0.01)、16.67%(P<0.01)。其它指标不同屠宰体重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屠宰体重对瘦肉型四元杂交(皮×杜×长×大)商品肥育猪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50头屠宰体重分别在110(n= 10)、120(n= 10)、130(n= 10)、140(n=10)、150 kg(n= 10)的肥育猪,屠宰后测定其胴体性状,并从背最长肌理化性状、肌纤维、脂肪酸组成及品尝评分等方面综...  相似文献   

14.
不同屠宰重肥育猪的胴体品质和肉品质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肥育猪屠宰重对胴体品质、肉品质的影响,选择100、120、140kg的"杜×长×大"肥育猪进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140kg组胴体重比100、120kg组高(P0.05);100kg组屠宰率显著高于120、140kg组;140kg组背膘厚、板油重显著高于100、120kg组(P0.05);140kg组亮度L*45min低于120kg组(P0.05),黄度b*45min低于100、120kg组(P 0.05),其他肉色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屠宰重的背最长肌眼肌面积、pH、滴水损失、剪切力、大理石纹以及水分、肌内脂肪、粗蛋白质、灰分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随着屠宰重的增加,脯氨酸显著增加(P0.05),140kg组羟脯氨酸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其他氨基酸和肌苷酸无显著变化(P0.05);屠宰重与胴体重、屠宰率存在极显著的三次曲线回归关系(P0.01),与胴体重、背膘厚、板油重、红度a*48h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屠宰率、b*45min呈负相关关系(P0.05)。由此可知,屠宰重对100~140kg杜长大肥育猪肉品质无显著影响,对胴体品质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不同屠宰体重对柯乐猪胴体性状、肉品质及风味的影响,试验以柯乐猪为研究对象,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选取体重为90,100,110,120 kg的柯乐猪各7头屠宰,测定各屠宰体重阶段胴体性状(屠宰体重、胴体重、皮厚、眼肌深度、眼肌面积、屠宰率、背膘厚)和肉品质(肉色、滴水损失、熟肉率、pH1值、pH24值、剪切力、肌肉水分及肌内脂肪)指标,以及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同时对肉质风味指标和屠宰体重做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屠宰体重为120 kg的试验猪只的胴体重和背膘厚显著高于90,100,110 kg(P<0.05),90 kg的肌内脂肪显著低于100,110,120 kg(P<0.05),其余各胴体性状及肉品质指标在各屠宰体重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体重为120 kg的试验猪只肌肉中花生烯酸含量显著高于90 kg(P<0.05),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90,100,110 kg(P<0.05);而屠宰体重为110 kg的试验猪只肌肉中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90 kg(P<...  相似文献   

16.
17.
动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生理代谢因性别而不同。为了探究性别对德州驴屠宰性能和胴体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1~1.5岁的德州公、母驴各5头进行饲喂试验,试验期间每天饲喂粗饲料(豆秸)4次,同时按驴体重的1.5%补饲精料2次,试验期为240 d,试验结束后屠宰,取背最长肌测定宰后10 d内的pH值及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公驴的活体重、胴体重、皮重和骨重显著高于母驴(P0.05),宰后10 d内肌肉的嫩度显著优于母驴(P0.05);公、母驴的背最长肌pH值、净肉率、屠宰率、肉色和持水力等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1~1.5岁龄德州公驴较母驴的育肥效果更好,肉品质更高,更适合作为育肥驴和用于肉制品加工。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饲养方式对不同体重柯乐猪屠宰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以柯乐猪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放牧组和圈养组进行饲养,分别选取90 kg、100 kg和110 kg三种体重段的猪进行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和胴体品质,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放牧组柯乐猪在90 kg体重段熟肉率与滴水损失极显著低于和高于110 kg和100 kg体重段(P0.01);90 kg体重段屠宰率和瘦肉率最高,分别为77.79%和45.57%,屠宰率极显著高于100 kg体重段(P0.01),瘦肉率显著高于110 kg体重段(P0.05);90 kg体重段脂肪率较低,为33.29%。圈养柯乐猪瘦肉率和脂肪率呈负相关,瘦肉率最高时脂肪率最低,110 kg体重段屠宰率最高,为77.54%,90 kg体重段滴水损失与熟肉率分别为2.02%和68.33%,滴水损失低于同体重段的放牧组,熟肉率高于同体重段的放牧组。综合屠宰率、瘦肉率、脂肪率及滴水损失等指标整体分析,放牧组的屠宰性能与胴体品质优于圈养组,其中90 kg体重组屠宰性能最佳,100 kg体重组胴体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屠宰体重对苏山猪屠宰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从而确定苏山猪最佳屠宰体重。选用60头30 kg左右的苏山猪,公母各半,随机分成A、B、C组,每组20头,平均体重分别达到90、100、110 kg时,每组选取3头公猪、3头母猪进行屠宰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苏山猪屠宰体重的增加,各组屠宰性能存在较大差异,A组瘦肉率为63.18%,显著高于B、C组(P0.05);C组板油重、肩部最厚处背膘厚、倒数第3~4肋骨处背膘厚显著高于A组(P0.05);3个处理组屠宰率、皮率、骨率以及脂肪率等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3个处理组背最长肌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的粗灰分显著高于B、C组(P0.05);B组肌肉L~*值为43.50,显著高于C组(P0.05),C组pH_(1 h)和pH_(24 h)分别为6.40和5.83,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A、B组。随屠宰体重增长肌肉内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呈上升趋势,多不饱和脂肪酸呈下降趋势,其中C组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A组(P0.05);A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均高于B、C组,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综合考虑,苏山猪的最佳屠宰体重为90 kg左右。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屠宰体重对苏山猪屠宰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从而确定苏山猪最佳屠宰体重。选用60头30 kg左右的苏山猪,公母各半,随机分成A、B、C组,每组20头,平均体重分别达到90、100、110 kg时,每组选取3头公猪、3头母猪进行屠宰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苏山猪屠宰体重的增加,各组屠宰性能存在较大差异,A组瘦肉率为63.18%,显著高于B、C组(P<0.05);C组板油重、肩部最厚处背膘厚、倒数第3~4肋骨处背膘厚显著高于A组(P<0.05);3个处理组屠宰率、皮率、骨率以及脂肪率等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3个处理组背最长肌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的粗灰分显著高于B、C组(P<0.05);B组肌肉L*值为43.50,显著高于C组(P<0.05),C组pH1 h和pH24 h分别为6.40和5.83,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A、B组。随屠宰体重增长肌肉内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呈上升趋势,多不饱和脂肪酸呈下降趋势,其中C组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A组(P<0.05);A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均高于B、C组,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综合考虑,苏山猪的最佳屠宰体重为90 kg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