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稻瘟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近年来,六合区稻瘟病发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其中2014年穗颈瘟发生尤为严重。主要原因是气候、品种和防治等因素共同影响而造成的。防治上需采取科学选种、普及防治知识、加强肥水管理、开展分类指导、实施统防统治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随州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属丘陵地区。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粮食比重较大,常年种植水稻11.33万hm2。稻瘟病是水稻上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其发生和危害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以2014年发生最为严重。现就随州市2014年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情况进行分析。1稻瘟病的发生特点1.1发生面积大、损失重统计显示今年我市稻瘟病的发生面积为3.05万hm2,全市各县市区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其中  相似文献   

3.
2014年东台市穗稻瘟病大发生,对水稻造成严重减产。总结穗稻瘟病大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2015年湖北省稻瘟病中等发生,鄂东南、江汉平原北部偏重发生,感病品种偏重发生,累计发生面积49.55万hm2次(其中,穗颈瘟发生面积19.94万hm2次),总体轻于2014年.我们对部分稻瘟病发生严重的县市进行了调研,并将调研情况、日常田间调查情况及收集的相关材料进行了整理,就2015年稻瘟病的发生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水稻稻瘟病发生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2014年钟祥市稻瘟病是近10年发生最严重的一年。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和连阴雨天是稻瘟病发生流行的客观因素,农民防治意识的松懈、防治不到位是稻瘟病造成严重损失的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6.
正水稻稻瘟病是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水稻常发重要病害之一,其中叶瘟病和穗颈瘟发生严重。品种抗病性低、农户不懂栽种技术及适温高湿等是水稻稻瘟病发生的因素。防治稻瘟病主要采取抗病品种的选择、加强栽种管理及化学防治等措施。1症状1.1叶瘟1.1.1急性型病斑在感病品种上形成近圆形暗绿色病斑,绿豆大小,叶片两面都产生褐色霉层,条件不适宜发病时,转变为慢性型病斑。  相似文献   

7.
2014—2021年黔东南州水稻稻瘟病总体呈发生面积大、发生程度减轻,但年度间、地区间差异大的特点。分析得出,影响稻瘟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有病原菌基数、气象因素、品种抗性、综合栽培措施等,据此提出了稻瘟病综合防治措施,为今后黔东南州稻瘟病的精确预测和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稻瘟病是水稻上主要病害之一。六合区2010年杂交中籼稻稻瘟病严重发生,主要原因是品种、气候和防治等因素共同影响而造成的。防治上需普及防治技术,坚持适期用药,实施统防统治。  相似文献   

9.
袁秀萍 《广西植保》2015,28(2):34-35
2013年都安县14个乡镇的中晚稻发生严重的稻瘟病,发病面积2733 ha,因穗瘟绝收面积20ha,是都安县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稻瘟病发生最严重的一年。笔者分析了导致2013年都安县中晚稻稻瘟病大发生的原因:一是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二是气候条件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三是农民防治不到位。提出了选择种植抗性品种、加强技术培训、把好用药关,做到有效防治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0.
稻瘟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不同地区不同品种间发生程度有较大差异。通过对2014年扬州市邗江区水稻穗瘟病进行田间调查和解析,并对该病2014年在该地区的发生特点,偏重流行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2014年建湖县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特点,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加强预测预报、选用抗病品种、消灭菌源、加强田间管理、适期施药等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适宜的气候条件是引起稻瘟病大发生的直接因素,2014年水稻播栽后,遭受持续的阴雨、低温、寡照天气,水稻生育期明显推迟,抗逆性下降,是2014年稻瘟病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防控稻瘟病应在选用抗病品种的基础上,采取"预防为主"的防治策略,选用三环唑、稻瘟灵等药剂进行适时防治。  相似文献   

13.
水稻生理抗病的研究:稻株淀粉与稻瘟病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株淀粉含量与稻瘟病的发生规律是明显的,有密切相关的。水稻一生,有二个时期稻株淀粉含量较少,一个是分蘖期,一个是抽穗期,而这二个时期又是最易感染稻瘟病的时期。因此,稻瘟病的发生与水稻生理有着内在的特殊关系,总的规律是稻株淀粉(在这二个时期)含量高,稻瘟病轻,反之则重。稻株淀粉含量与水稻品种的抗性有关,而且,对于气候、栽培等因素也有相互关系,而这些因素与稻瘟病的发生又有密切的关系,在几个因素中,品种的抗性是内因,而气候、栽培对于水稻属外因。然而,外因可以促使品种的抗性产生变化。因此,品种的抗性应该有两个含义,一是品种本身的(基因)抗病,另一种是外界因素给予的抗病能力,而了解稻株淀粉,掌握水稻的生理规律,对于预测预报和加强综合防治都是有实践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2010年温州山区稻瘟病大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泰顺等山区80个乡(镇)的单季稻(晚稻)发生严重的稻瘟病,发病面积近6 193.33 hm2,有333.33 hm2因穗瘟而绝收,是温州市20多年来稻瘟病发生最严重的一年.笔者分析了导致2010年山区单季稻(晚稻)稻瘟病大发生的原因:一是种植感病品种多;二是气候条件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三是农民防治不到位.提出了选育种植抗性品种、加强预测预报、做好技术培训、把好用药关,做到有效防治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5.
阳新县位于湖北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属低山丘陵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4.1万hm2,稻瘟病是我县主要病害之一,2014年该病发生严重.分析、探讨稻瘟病的发生特点及成因,有利于今后科学、准确预报病虫害,有利于指导农民开展有效防控,将病害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6.
 稻瘟病是温州市的主要病害之一,早晚稻常严重发生。我所六十年代后期以来选育推广珍汕97、珍龙13、温选青、红410、军协等品种有效地控制了稻瘟病的发生,对水稻增产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家种威优64推广年限与小种消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是福建省水稻主要病害之一,特别是早稻流行为害导致严重的产量损失。据日本清泽等人在1965—1975年报道,品种感病化是由以下三个原因引起:①稻瘟病菌发生变异;②在寄主水稻上出现了能使小种迅速增殖的条件;③栽培环境的自然变化和人  相似文献   

18.
来凤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稻瘟病是水稻上主要的病害,在20世纪80~90年代初期,常年发生程度在中等以上,后推广杂交抗病品种Ⅱ优品系和福优品系,稻瘟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2007年在杂交水稻上大发生,其发生、危害程度及产量损失是近15年以来最严重的一年。穗颈瘟的大流行,造成了水稻严重减产,直接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和经济收入。全县8个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穗颈瘟发生,涉及到20多个品种,一般田块病穗率10%-50%,严重的达100%,产量损失在20%~80%,最严重的颗粒无收。现将其发生特点和原因分析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稻瘟病是我县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无论山区、丘陵和平原公社,在种植的水稻品种中,年年均有不同程度的稻瘟病发生.特别是山区、丘陵的新江、五斗江、左安、盆珠等公社发生频繁,受害比较严重,流行年份有成片发病,严重的一般要减产5-7成,也有的全田毁灭,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20.
稻瘟病(Magnaporthe grisea)是重庆市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随着杂交优质稻的大面积推广,感病品种较多,加之菌源充足、气候条件适宜于稻瘟病的发生,近年来重庆稻瘟病发生严重,部分地区暴发成灾。2004年重庆市合川区稻瘟病灾害面积1200hm2,其中300多hm2基本绝收。2005年全重庆市发生面积达5.33万hm2,其中忠县、万州、荣昌、铜梁、彭水、秀山等地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发生最重的一年。万州区水稻叶瘟发生5700hm2,死苗达53hm2;穗颈瘟发生6000hm2,最高发生程度达9级,在较大面积上成灾,损失稻谷达1000多万kg,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