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为探讨不同生境条件下紫茎泽兰的生态对策,采用样方法对广西野外4个不同群落中紫茎泽兰的生长和繁殖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野外不同群落之间紫茎泽兰的生长与繁殖特征大多存在显著差异,除株高外,其他参数都是开阔地最高,白栎黄檀混交林最低。不同群落之间紫茎泽兰的地上生物量以及繁殖分配存在显著差异,开阔地和桉树林中紫茎泽兰的地上生物量显著大于其他2个群落;开阔地中紫茎泽兰繁殖分配最大,显著大于其他群落。群落的郁闭度与紫茎泽兰的各生长和繁殖参数都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群落郁闭度影响紫茎泽兰的生长与繁殖。紫茎泽兰能根据不同的环境变化选择不同的适应对策,说明紫茎泽兰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容易入侵到各个生境中。郁闭度较高的群落对紫茎泽兰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因而进行群落改造、增加群落的郁闭度,能有效地控制紫茎泽兰。  相似文献   

2.
紫茎泽兰于60年代中期逐步由云南省的东北部传入我省,近年发现在六盘水市正迅速扩展蔓延,所到之处成片生长,很快成为当地杂草的优势种群。据调查,我市以盘县特区分布面最广,面积之大,已遍及整个特区17个区镇,六枝特区除新华、新场两区未发现外,其余区镇都有分布,水城县分布已达5个区。紫茎泽兰大多生长在路旁、水沟旁、山坡、荒地以及田间周围。也在庭院、宅旁、果园及菜园附近发现。在一般条件下紫茎泽兰株高1m 左右,但在排水沟、河堤及低洼潮湿地段,生长更茂盛,植株可达2m 多高。紫茎泽兰在我市分布在海拔770~1900m 之间,以1000~  相似文献   

3.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phorum Spreng)隶属菊科泽兰属,为多年生丛状草本.该植物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云南、广西通过西南季风传入贵州的兴义市,以后在贵州迅速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4.
根据多年对紫茎泽兰的观察和调查,介绍紫茎泽兰在册亨县的发生特点以及在山区防除紫茎泽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防除紫茎泽兰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紫茎泽兰(Eupatorium coelestinum L.)种子为材料,研究了重金属铅(Pb)、锌(Zn)、镉(Cd)单一及复合胁迫对种子萌发及幼苗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b浓度在100~4 000 μmol/L时,紫茎泽兰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都随着Pb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是当Pb浓度为100 ~200 μmol/L时,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发芽势都比对照高,其中在100 μmol/L处理下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发芽势都是最高的,分别为94.67%、42.25和89.67%;在Zn浓度为100 ~4 000 μmol/L范围内,紫茎泽兰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随着Zn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Cd浓度为20~1 000 μmol/L范围内,紫茎泽兰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都随着Cd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低浓度Pb(100 μmol/L)+Zn(100 μmol/L)复合胁迫下,其发芽率是最高的,为94.67%,之后随着复合浓度的增加,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呈下降趋势;紫茎泽兰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随着复合重金属Pb +Cd、Zn+ Cd、Pb+Zn+Cd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无论是在单一还是复合重金属处理下,紫茎泽兰的幼苗根长与对照相比明显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6.
紫茎泽兰在百色的分布、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雄立 《广西植保》2004,17(2):18-19
紫茎泽兰(Eupatorium coelestinuml)属菊科、泽兰属,群众俗称飞机草、臭草等,被列入《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治和国际生防公约》中四大恶性杂草之一。  相似文献   

7.
替代植物的选育与紫茎泽兰的持续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紫茎泽兰的分布与危害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2,自引:0,他引:72  
  相似文献   

9.
紫茎泽兰在贵州的发生危害情况及防除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紫茎泽兰(EupatoriumcoelestinumL.)属菊科,泽兰属,也称破坏草,群众俗称为飞机草、解放草、黑草、野泽兰、臭草等,被列入《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治和国际生防公约》中四大恶性杂草之一。据调查,此草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传入贵州省,主要传入途径是云南省、广西自治区的紫茎泽兰种子通过西南季风先传带至本省黔西南州兴义市的仓更、坝达章等乡镇。以后,逐步扩散蔓延到黔西南州9个县(市、区),以及六盘水市、安顺市、黔南州、毕节地区的部分县,现已传播蔓延到全省的黔西南州、安顺市、六盘水市、黔南州、毕节地区、贵阳市6个地…  相似文献   

10.
紫茎泽兰CYP75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菊科植物P450基因CYP75 B5(GenEMBL AF313489)和C YP75 B6(GenEMBL AF313488)核酸序列同源区设计引物,用RT-PCR方法从紫茎泽兰植株中获得一大小为378bp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片段。经克隆、测序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发现由该片段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与C YP75 B5C YP75 B6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具有79.5%和85.6%的同源性,与C YP76 B1、C YP81 B1 v1、C YP81 E1 v2同源性分别为40.8%、35.2%、35.0%,与C YP73 A家族的同源性在28.9%~31.4%;所绘制的系谱树与同源性分析结果一致。因此,初步确定该序列为C YP75家族中某一成员的结构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11.
2017年6月-7月, 系统调查了树锦鸡儿、甘蒙锦鸡儿、荒漠锦鸡儿和中间锦鸡儿4种植物上第一代柠条种子小蜂种群动态及寄主荚果发育进程。结果表明, 不同寄主植物上的柠条种子小蜂幼虫、蛹、成虫数量有显著性差异, 密度大小依次为: 树锦鸡儿>中间锦鸡儿>甘蒙锦鸡儿>荒漠锦鸡儿。在发生时间动态上, 柠条种子小蜂幼虫、蛹和成虫的数量基本呈现先逐渐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4种寄主植物上不同虫态的柠条种子小蜂高峰期出现时间各不相同。甘蒙锦鸡儿上的小蜂出现最早, 6月17日幼虫达到高峰期; 中间锦鸡儿上的小蜂出现最晚, 7月2日幼虫高峰期, 7月14日成虫高峰期; 树锦鸡儿与荒漠锦鸡儿居中。柠条种子小蜂发育进程与锦鸡儿植物的荚果发育进程吻合。本文讨论了柠条种子小蜂种群动态与寄主植物的关系, 明确了柠条种子小蜂发生和达到高峰的时间, 为柠条种子小蜂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恶性杂草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g在楚雄州南部地区传播和蔓延,给农林牧副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单用机械或化学方法防治,成本高,难以控制。1985年4月,作者将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生态室提供的紫茎泽兰天敌昆虫一泽兰实蝇Procecidoc-hares utilis Stone(双翅目实蝇科),在双柏县繁殖并在(?)嘉、南布河、和平、独田、城郊5点野外释放。到1987年3月已定殖扩散至5平方公里范围。泽兰实蝇能在海拔1200—1900米地区越冬,具有增殖速度快,食性专一特性,对紫茎泽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苦豆子种子特性与种群扩展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种子体积大,千粒重达21.6g。种皮较厚,制约了种子的萌发,采用浓硫酸浸种和机械磨损破坏种皮明显提高了萌发率。种子散布主要依靠自身重力,其散布格局是聚集型散布,多分布在母株周围,为该区域的种子库提供较多的种质资源。此外,还有动物散布和水力作用的散布,使种子能传播较远的距离,同时种子被采食后,通过消化道的磨损使种皮的通透性提高,促进了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4.
斜纹夜蛾是一种间歇性发生的世界性害虫,近年来在葡萄上的发生面积和种群数量不断扩大,为明确斜纹夜蛾在葡萄上的发育与繁殖潜力,本研究采用生命表方法对斜纹夜蛾在葡萄上的适应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棉花相比,斜纹夜蛾在葡萄上的存活率低、幼虫生长周期长、龄期增多、繁殖能力低,幼虫期取食棉花、‘巨峰’和‘红地球’葡萄叶片的斜纹夜蛾成虫产卵量分别为786.80粒±41.88粒、581.27粒±20.03粒、619粒±17.99粒。以‘巨峰’和‘红地球’为寄主的斜纹夜蛾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139 2和0.114 1,低于其在棉花上的内禀增长率0.149 7。斜纹夜蛾在葡萄上能够正常完成生活史,种群可顺利繁衍,但其在葡萄上发育与繁殖适合度低于棉花。  相似文献   

15.
研究白背飞虱和褐飞虱两个种群在一季中稻上的动态变化,根据思南县2005—2009年稻飞虱田间系统调查显示,白背飞虱迁入早,虫量大,为害严重且时间长。其田间种群消长曲线有一个明显完整峰型,发生盛期集中在6下旬至7月中旬,在混合种群中占绝对优势;褐飞虱因迁入迟,受种群密度制约影响较小,加之白背飞虱迁出期早,造成8月上中旬虫口密度上升。  相似文献   

16.
西花蓟马与烟蓟马在紫甘蓝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明确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与本地物种烟蓟马的发育和繁殖的区别,在25℃恒温条件下,组建了西花蓟马与烟蓟马在紫甘蓝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显示,西花蓟马在紫甘蓝上的未成熟期为11.55天,显著低于烟蓟马;西花蓟马两性生殖时,雌成虫平均寿命为32.06天,单雌产卵量为125.19粒,孤雌生殖时,雌成虫平均寿命可达43.33天,单雌产卵量上升到246.40粒,而烟蓟马雌成虫平均寿命仅为23.44天,终生可产卵186.06粒;西花蓟马取食紫甘蓝的内禀增长率为0.1543,低于烟蓟马的0.1872;西花蓟马的种群增长趋势指数为72.2456,而烟蓟马为126.2272;西花蓟马在紫甘蓝上的稳定年龄组配中未成熟期所占的比例低于烟蓟马,而成虫期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7.
2010―2016年通过人工栽培小区试验,系统调查了33科152种植物上小花蝽复合种群发生动态。多年调查结果表明:除黄柴胡外,其余151种植物上均有小花蝽发生,但小花蝽的种群密度在不同调查年度的植物种类上差异较大。小花蝽种群发生密度最高的植物是蓝蓟,其次是芥菜、硫华菊、荞麦、紫花苜蓿、红麻、陆地棉等有大量蚜虫及开花周期较长的植物。本研究明确了农田生境中小花蝽发生密度较高的候选功能植物,为下一步利用植物多样性促进农田小花蝽种群的保育及控害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顾名思义,种子包衣就是给种子穿上一层“衣服”,在种子表面包裹一层由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料、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缓释剂和成膜剂等多种成分加工制成的多效药肥复合剂。种子包衣后,有药腊保护,可以避免病、虫为害,并且由于种衣剂中含有营养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所以,包衣的种子还具有发芽、出苗快、生长发育好,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innaeus)是一种世界性害虫,也是我国华北、西北以及东北地区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害虫。本试验在(26+1)℃,RH 70%~80%,L∥D=16h∥8h条件下组建了草地螟在藜、大豆、苜蓿、甜菜和向日葵叶片的实验种群生命表,以研究草地螟的危害差异性,为草地螟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草地螟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生命表参数等在不同寄主之间存在差异。藜组卵的发育历期最短(2.42d)、甜菜组的最长(3.90d);幼虫发育历期以甜菜组的最短(10.00d),苜蓿组的最长(12.63d);蛹的发育历期以向日葵组的最短(11.30d),苜蓿组的最长(16.00d);雌成虫产卵量以藜组最高(345.00粒/雌),苜蓿组最低(138.83粒/雌),雌成虫产卵期以藜组最长(10.42d)、苜蓿组最短(6.58d)。雌蛾产卵量呈现明显的动态变化:取食藜组和向日葵组雌蛾的产卵高峰出现在羽化后第8天,大豆组为羽化后第10天,苜蓿组为羽化后第7天和第9天,甜菜组为羽化后第6天和第10天。藜、大豆、苜蓿、甜菜和向日葵处理间草地螟的种群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分别在59.772 8~169.194 1、0.097 6~0.135 2和1.102 5~1.144 8之间,其中以藜组的R0、rm和λ最大,苜蓿组的R0、rm和λ最小;平均世代周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t)的范围分别为37.508 0~41.915 8d和5.126 5~7.101 4d。综合比较5种寄主植物,认为藜是草地螟的最适宜寄主,其次分别为大豆、甜菜、向日葵、苜蓿。  相似文献   

20.
南通市于2001年12月在一品红上首次发现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ius)],目前在全市6个县(市)均已发现该虫为害,并在部分地区蔬菜和棉花上暴发成灾.连续几年9~10月份在城区发生.到处飞舞,已影响到市民的正常出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