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邹静 《植物医生》2009,22(5):49-49
2009年8年17日,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工作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专家们交流了各地小麦生产情况,分析了2009年小麦秋冬种形势.讨论了《2009-2010年小麦秋冬种技术方案》,研究了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2.
小麦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陈万权 《植物保护》2013,39(5):16-24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是影响其稳产、高产的重要生物灾害。本文综述了自“七五”以来,我国小麦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主要研究进展,内容涉及综合防治的指导思想与策略、基本思路以及不同麦区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基本模式,并对现有综合防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2018—2020年,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针对湖北省小麦生产病虫害发生特点,集成了适合湖北省麦区的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探索了新的推广模式。2021—2023年连续3年在湖北省大面积推广应用该模式,累计应用面积达163.05万hm2,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同时分析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预计2021年全国小麦春季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亿亩次,重于上年.为加强防控技术指导,有效控制重大病虫危害,根据小麦不同生育阶段主攻对象,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兼顾,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5.
正枣阳市地处鄂西北,常年种植面积10万hm~2,为了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紧紧围绕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科技植保的理念,以提高小麦产品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安全,加大推广小麦绿色防控措施,以减少农药使用量为目标。2017年枣阳市遭受了历史不遇的两次大风,致使小麦大面积倒伏,条锈病中等偏重发生,2018年又遭受了恶劣天气的影响,赤霉病、穗芽发生严重,但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6.
<正>受冬季气温偏高、田间湿度大等有利因素影响,小麦条锈病在豫南、鄂北及江汉平原、西南、西北麦区呈发病早、范围广、扩展快、发生重等特点。为及时掌握病情发展情况,指导做好病害早期防控,1月15日-18日,农业部全国农技中心、种植业管理司联合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赴河南、湖北两省开展小麦条锈病冬繁情况调查和督导活动,实地调查  相似文献   

7.
二点委夜蛾为我国夏玉米区新发生害虫,受气候和耕作制度变化的影响,2011年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呈现发生范围广、虫口密度高、为害程度重等特点,对玉米生产构成较大威胁。针对近期发生的玉米田二点委夜蛾为害,日前,全国农技中心提出了玉米田二点委夜蛾防控技术指导意见,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襄阳是湖北小麦主产区,该区域年小麦收获量占全省50%左右。我国化学肥料和农药过量施用严重,由此引起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大问题。为有效推进农药减量控害,积极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农业部制定了《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被提到突出位置。自2014年来,本团队联合襄阳市植保站、襄州区植保站在襄阳市原种  相似文献   

9.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农作物病虫害是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本文总结分析了襄阳市病虫防控工作的主要做法、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探索建立以农业生产者为主体、政府职能部门的公益性服务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一主两翼”病虫害防控体系的建议,以期提升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能力,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宜都市茶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结合中欧茶叶农残限量标准比对分析,为“欧标基地建设”探索出“12345”(综合防控一年历、预防为主两关键、生态调控三举措、技术集成四诱杀、减量增效五注意)的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以期为保证欧标基地建设、促进茶产业发展提供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宜都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南充市水稻重大病虫害测报队伍体系、专业防治队伍体系、"金桥"纽带体系建设和应急防控体系构建等预警与应急防控体系构建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借鉴外地经验,组建专业测报队伍,健全测报体系,确定调查对象,规范测报方法,建立和完善修水县桑树主要病虫害监测与防控体系,以保障蚕桑生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正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分为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在漯河市召陵区发生的主要是麦红吸浆虫,以幼虫潜伏在小麦颖壳内吸食正在发育的麦粒汁液,造成瘪粒而减产,一般减产10%~20%,为害重的,减产40%~80%,甚至绝收。20世纪50年代后期郾城县(召陵区2004年从郾城县区划出来)就有小麦吸浆虫发生,通过推广应用抗虫品种和"六六六"药剂处理土壤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收割后稻桩抽生的再生芽,培养成穗获得产量的一种稻作类型。其病虫害的发生为害既有常规稻的共性,又有其个性。本文总结了多年观察研究所掌握的再生稻病虫害发生特点,提出了有效控制再生稻各种病虫为害的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上海自2015年开始建立园林绿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在示范区内探索以监测预警、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为核心的适用于城市绿地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经过3年的探索与实践,示范区内悬铃木方翅网蝽、白粉病、斜纹夜蛾等主要病虫害发生程度明显减轻,性诱剂和杀虫灯等措施有效减少了夜蛾科、螟蛾科和金龟总科害虫的数量,释放花绒寄甲对不同示范区星天牛的平均防效为74.6%,释放异色瓢虫对不同寄主植物蚜虫的平均防效为51.3%。截止2017年底,示范区每年用药次数减少1~3次,防治成本平均降低10.2%,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6.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榆次区推广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经验和做法,同时对今后推广绿色防控技术进行了一些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河南省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于2013-2015年,开展以深耕灌水灭蛹、稻鸭共育、昆虫性信息素诱控、人工释放天敌、科学用药等技术为主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于2016-2018年在豫南稻区和沿黄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结果表明,通过开展示范推广,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效80%以上,实现化学农药减量50%以上,农民增收14%~18%,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湖北省石首市是中部传统欠发达农区的一个典型代表。地处长江中游岸边,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结合部,拥有多样化地貌、物产丰富,有"鱼米之乡"的美誉。2016年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制定了《中部传统农区(石首)绿色发展试验示范总体方案》,提出试验示范区将以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文化挖掘、生态乡村社区、绿色经济活动等四大支柱作为切入点,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积极探索在中部传统农区走出  相似文献   

19.
湖南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湖南近几年开展的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单项技术研究试验内容,角胸叶甲、茶毛虫、灰茶尺蠖、小绿叶蝉4种害虫绿色防控技术,以及集成的茶园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成效,旨在为科学推进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一种跨区域流行的重大病害。1949年以来, 我国小麦条锈病研究, 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发病面积、流行程度、流行频率明显降低, 但由于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 tritici新毒性小种不断产生和气候异常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其流行规律和成灾机制出现了新的变化, 发生危害加重, 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基于“十二五”以来我国在小麦条锈病菌毒性新小种产生、有性生殖、侵染循环和大区流行规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作者在学习和实践以往病害治理经验的基础上, 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分区治理、综合防治的指导思想, 制定了“以绿色防控为基础, 以全周期管理为重点, 以跨区域联防联控为保障”的防控策略, 提出了精准监测预报、毒性小种变异监测、早期菌源控制、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和应急防控等关键技术, 集成构建了全国小麦条锈病跨区域全周期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制定了越夏易变区、冬季繁殖区(越冬区)和春季流行区分区防控技术体系。经在小麦条锈病主要流行区大面积试验示范, 取得了防控效果85%以上, 化学农药用量减少10%以上, 小麦单产提高5%以上的成效。2022年-2023年在全国小麦主产区大范围组织推广应用, 有效控制了小麦条锈病严重流行势头, 全国病害发生面积出现了新低, 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 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