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物理性质及水土保持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标准径流小区法,对试验区内荒草地和经果林地两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物理性质及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荒草地和经果林的土壤含水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且荒草地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经果林地的土壤含水量,但荒草地各层次土壤容重均低于经果林;荒草地和经果林地的初始入渗率都相差不大,分别为:9cm/min,8cm/min,但最后到达稳定入渗时的导水率均小于1cm/min,并且荒草地和经果林到达稳定入渗所需的时间也不相等,分别为1h,2h左右;荒草地降雨产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均比经果林大。因此经果林具有较好的蓄水保土效应,对减缓该流域内的水土流失状况具有较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养分的分布特征,本试验对枇杷林地、蔬菜地和荒草地3种土地类型土壤养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10 cm和10 cm~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表现为:荒草地枇杷林地菜地,枇杷林地菜地荒草地,3种土地利用方式间的土壤有机质差异不大。(2)0~10 cm土层,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菜地荒地林地,全磷、有效磷含量荒草地菜地枇杷林地,土壤全钾含量菜地枇杷林地荒草地,速效钾含量菜地荒草地枇杷林地。(3)10 cm~20 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菜地枇杷林地荒草地,而碱解氮、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均为枇杷林地菜地荒草地;土壤全钾含量菜地枇杷林地荒草地,速效钾含量荒草地菜地林地。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养分的分布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东部水蚀沟壑地带矿区为研究对象,分析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以及矿区不同复垦年限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废弃农用地和公路附近裸露地沙粒含量高于其他利用方式,土壤沙质特征明显。受施肥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农用地在土壤粒级组成、持水性能、有机质和全N、全P、全K含量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特性,与原生景观草地相比,农用地中的有效P和速效K含量减少了50%。公路附近裸露地的有机质、有效P和速效K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土地。不同复垦年限的煤矿复垦土地土壤养分含量都较低,表明单纯使用自然恢复的方法很难恢复土壤的性状。 相似文献
4.
5.
采用样方法,研究了不同植被下的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马尾松纯林的土壤密度显著大于刺槐纯林和马尾松+刺槐混交林,但田间持水量和总孔隙度最小;马尾松纯林有效钾含量最高,刺槐纯林最低;马尾松纯林有效磷、碱解氮、有机质最低,刺槐纯林与马尾松+刺槐林没有显著差异;马尾松+刺槐pH值最高,马尾松纯林和刺槐纯林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各植被土壤碱解氮与有效钾呈显著负相关,有机质与有效钾、碱解氮及pH值呈显著正相关,有效磷和pH值呈显著负相关;马尾松+刺槐林和刺槐纯林的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碱解氮、有机质、有效磷没有显著差异。从生态学的角度考虑,建议营造混交林,以便增加抗逆性,降低营林成本。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以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73、1992、2001和2009年的4期景观数据,采用景观保留率、景观变化度和景观动态度指标对比分析了1973~2009年间的景观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年平均保留率由第1阶段的97.35%提高到第3阶段的99.41%,随机Kappa系数由第1阶段的37.11%增长到第3阶段的94.06%,综合景观动态度由第1阶段的1.21%降为第3阶段的0.22%,说明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动态变化的程度在下降,维持原有状态的能力在提高。 相似文献
8.
9.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质与全氮供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了我国西南部抚仙湖流域典型流域尖山河小流域为试验区,以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径流小区作为试验对象,对径流小区内土壤不同土层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剖面有机质及全氮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即0~20cm20~40cm40~60cm,且随深度增加含量差距减小;在同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全氮含量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4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有机质含量表现为次生林人工林灌草丛坡耕地,全氮含量表现为灌草丛坡耕地人工林次生林,说明在土地利用类型不同且人为干扰严重的情况下,土壤全氮含量随有机质含量变化的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林地、园地和耕地3种土地利用类型,分析禹州市褐土土壤中氮素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0~15 cm土层中,矿化氮含量为:林地>园地>耕地;土壤表层(0~5 cm)硝态氮含量林地最高,显著高于园地和耕地,而土壤表层铵态氮含量园地和林地显著高于耕地;不同土层中的,林地、园地和耕地的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差异显著(P<0.05)。在林地和园地0~5 cm土层中,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10~15 cm土层,而耕地中硝态氮含量无显著差异,其中林地的硝态氮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3种土地利用类型铵态氮含量主要集中分布在土壤0~10 cm土层中。 相似文献
11.
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生物多样性丰富、气候资源独特、民族风情浓郁、水城风光优美等旅游资源特征.通过对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详细论述了保护区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确定了生态旅游的发展目标,将保护区的实验区区划为游览区、景观生态保育区和服务区3个功能区,并分别详细阐述了每个功能区的具体规划.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林业》2020,(3)
文章以太原市不同绿地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参考景观梯度分析法,按照《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设置4类城市绿地样地,分析研究城市绿地土壤理化性质。结果显示:1)太原城市绿地土壤基本呈碱性,p H平均值为7. 65,土壤TN在含量上处于偏低水平,为0. 13 g·kg-1,TP含量较丰富,为1. 32 g·kg-1;不同类型绿地土壤TOM、TN、TP水平分布差异性不显著。2)各类绿地土壤TOM均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土壤TN、TP随深度增加无明显的规律。3)城市化高水平区、中水平区绿地土壤TOM显著低于城市化低水平区,而TN、TP含量则显著高于城市化低水平区;城市化高水平区、中水平区表层TOM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层,TN、TP垂直分布无显著差异;城市化低水平区TOM含量各层次之间无显著差异,TN、TP分布表现出类似的规律,0~20 cm土层含量显著高于20~30 cm,层次性较明显。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的彰武县北部沙地中的甸子地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不同治理利用方式下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在甸子地系列中,林牧业用地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较对照农地明显改善,土壤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含量总体上次于农业用地。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东莞林科园土壤物理性状的相似性,运用组平均法聚类(UPGMA),将20个土壤剖面划分为4类,并探讨不同物理性状的土壤类型的化学性质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容重与自然含水量之间具有高度负相关(R=-0.98),土壤物理性状指标的大小随着土壤容重的增大而减小.土壤物理性状指标较大的土壤酸性较强,但不同土壤类型下的pH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土壤类型下的有机质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82145),与土壤pH之间只有较弱的正相关(R=0.26),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之间具有高度的正相关(R=0.97).不同土壤类型下的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碱解氮含量具有极显著差异(P=0.00084),物理性状较差的土壤类型的速效养分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毛竹林的生物生产力,在广西资源县中峰乡选择不同经营管理措施毛竹人工林设置土壤剖面和取样,按国家颁布标准测定其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0~40 cm土层的土壤密度为0.735~1.14 g.cm-3;土壤总孔隙度为44.85%~58.56%;土壤通气度为30.7%~55.4%;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依次为53.87%~92.02%、37.05%~62.49%和21.21%~34.23%。(2)0~40 cm土层的土壤pH值为4.62~4.90;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6.78~79.37 g.kg-1,土壤全N、全P、全K含量依次为1.18~4.01 g.kg-1、0.94~1.91 g.kg-1和22.48~42.26 g.kg-1。(3)全垦抚育方式的土壤密度比不抚育方式略小;土壤孔隙度及持水量比不抚育方式略大;土壤有机质及N、P、K养分含量比不抚育方式略高。研究结果充分说明,该区毛竹林地土壤疏松、通气、透气性能良好,土壤酸减度适中,土壤有机质以及N、P、K养分含量较高,这些研究结果为该区毛竹人工林的经营管理与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黄土坡面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抗蚀性对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静水崩解法研究黄土坡面同一土类背景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侧柏林、刺槐林、油松林、黑杨林、荒草地、农耕地)土壤抗蚀性的差异及产生原因,并分析土壤抗蚀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0~10 cm土层,侧柏林地崩解量最少,农耕地崩解量远远大于林地与荒草地,而10~20 cm土层,黑杨林地崩解量最小,其次为油松、侧柏、刺槐林地,荒草地与农耕地崩解量差别不大,这与植被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有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的崩解速率均随着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小,初始速率最大;土壤团聚体含量与土壤抗蚀性极显著相关,林地土壤由于其理化性质得到改善因而增强了抗蚀性。 相似文献
17.
自1996年以来,在武安县低山丘陵地区进行了不同整地方式的造林试验,以研究不同整地方 式对土壤养分和林木生长的影响,为造林整地提供科学依据。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 造林地概况 造林地设在邯郸市武安县东部,地处河北省南部低山丘陵地带,海拔高度300~500 m,年平 均气温12.7℃,年平均降水量590 mm,无霜期200 d,土壤为砾石褐土,土层厚度为30~40 cm,土壤深层石砾较多,山上植被较少,多为茅草和野生灌木。 相似文献
18.
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分析了川西亚高山5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结果显示土壤有机碳含量均是上层大于下层。在0~10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表现为灌木林地落叶松林地退耕还林地云杉林地农田;10~20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表现为灌木林地落叶松林地云杉林地退耕还林地农田。上下层平均值来看灌木林地有机碳含量最高为79.86g.kg-1,是云杉林地的2.85倍,是落叶松林地的1.49倍,是退耕还林地的1.62倍,是农田的3.34倍,表现为灌木林地落叶松林地退耕还林地云杉林地农田。上下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均表现为灌木林地落叶松林地退耕还林地云杉林地农田;上下层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落叶松林地灌木林地云杉林地退耕还林地农田。 相似文献
19.
20.
以四川盆地丘陵区梓潼县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土壤采样分析和数理统计结合的方法,对4种典型的紫色土利用方式(水田、旱地、林地、草地)的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碱解氮、速效钾和速效磷的含量均有显著的影响;在4种土地利用方式中,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氮素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水田>林地>旱地>荒草地;土壤磷含量为:旱地>林地>水田>荒草地;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水田>旱地>林地>荒草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