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通过对96头杜洛克公猪不同阶段料重比的相关性研究,找出与体重30~110 kg全程料重比相关性最高的体重阶段。当种猪测定的起始体重为40 kg时,与全程的料重比的相关性最高,当种猪测定的起始体重为50 kg或60 kg时,与全程的料重比呈极显著相关。将种猪始测体重提高到40~60 kg,能有效评估种猪的料重比性能,并提高种猪性能测定系统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杜洛克公猪在不同体重区间的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F/G)等性状的相关关系,评估在较高始测重的情况下测定杜洛克公猪生长及料重比性能的有效性,探究杜洛克公猪不同体重阶段料重比与全程(30~110 kg)料重比的相关性,并建立不同体重阶段料重比与全程料重比的回归方程,以期增加测定站的年测定量,提高其利用率。使用8台奥饲本种猪生长性能测定系统,测定119头杜洛克公猪在30~110 kg体重阶段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及料重比,分析不同体重阶段料重比与全程料重比的相关性,并与全程料重比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杜洛克公猪的日采食量、日增重及料重比在30~110 kg期间均呈增加趋势,并在90 kg出现1个生长期拐点,之后其采食量、日增重及料重比都有下降趋势。不同体重阶段的料重比与全程料重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40~90 kg阶段的回归方程Y=0.316+0.873X1的决定系数为0.76,该回归方程校正准确率高,说明可通过40~90 kg料重比来衡量全程料重比,这样既能缩短料重比测定时间,为准确估算全程料重比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能够有效提高种猪测定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上海某猪场法系大白母猪、阉公猪和公猪各30头的饲养试验,分析3种类别的猪在40~100 kg阶段日采食量、料重比、日增重、活体背膘厚、眼肌面积、眼肌高度的差异。结果显示,料重比,阉公猪分别比母猪和公猪显著高15.05%和11.85%;日增重,阉公猪分别比母猪和公猪显著低10.77%和8.93%;活体背膘厚,公猪分别比母猪和阉公猪高13.28%和3.21%;眼肌面积,阉公猪分别比母猪和公猪高1.76%和4.71%;眼肌高度,阉公猪分别比母猪和公猪高3.25%和6.49%。阉公猪从90~100 kg体重开始采食量明显高于公猪和母猪,提示在生产上应该在阉公猪到达90 kg时尽早上市销售,或者在这一阶段到来时开始限饲以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4.
《养猪》2016,(6)
为研究新丹系长白猪与大白猪在肥育阶段的采食习性和生长性能,以及料重比和生长速度的关系,试验选用体重(39.5±2.65)kg的长白猪90头和体重为(39.7±2.61)kg的大白猪135头,采用润农全自动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采集猪只体重为40~100 kg阶段的采食性状。结果表明,新丹系种猪采食习性的高峰期分布在6:00~9:00和15:00~18:00两个时间段,长白猪的采食时长显著高于大白猪(P0.05);在生长肥育阶段,随着猪只体重的增加,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采食时长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显著升高(P0.05);测定期间长白猪和大白猪料重比与日增重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长白猪料重比与3点平均背膘厚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分析种猪在不同体重区间的日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等性状的相关关系,用以评估使用较高始测重来测定种猪生长及料肉比性能的有效性,以及提高生长性能测定系统利用率的方法。在对采用自动生长性能测定系统测定的62组不同体重区间的数据进行分析后表明:杜洛克、长白、大白三个品种在30 kg~100 kg体重的日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与在70 kg~100 kg体重的相对应的数值间呈显著正相关。尤其是料肉比性能,不同体重区间的相关系数在0.6~0.9之间,且相关关系在0.01的水平上是显著的。因此,利用不同体重阶段的这种显著相关性,可以通过提高始测体重来缩短测定时间,从而达到增加测定站利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采食量、胎次和性别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89头鲁育大约克和82头鲁育杜洛克饲养于种猪生产性能自动测定系统,实时测定试验猪的采食信息和生长性能。结果表明,采食量正向调控猪的生长性能,极显著影响鲁育杜洛克和大约克猪的日增重、试验天数,显著影响鲁育杜洛克100kg体重校正日龄和鲁育大约克的料重比。鲁育杜洛克和大约克公猪的日增重显著高于相应品种的母猪,料重比、总采食量显著低于相应的母猪。  相似文献   

7.
《养猪》2019,(2)
为探讨圩猪生长肥育期生长性能和采食行为,利用菩提果9ZC型种猪智能饲喂计料系统对30~90 kg圩猪阉公猪和阉母猪各10头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圩猪阉公猪自27.44 kg至94.58 kg阶段的日增重、料重比、日采食量、日采食时间、采食速度、日采食次数分别为366.9 g、4.24、1.556 kg、76.90 min、21.01 g/min、5.77次,阉母猪自21.19 kg至91.10 kg阶段分别为349.3 g、4.36、1.522 kg、79.18 min、19.88 g/min、5.93次,阉公猪的日增重、日采食量、采食速度略高于阉母猪(P0.05),料重比、日采食时间、采食次数略低于阉母猪(P0.05);日增重、料重比、日采食量、采食速度、日采食次数随着体重增长而增加,而日采食时间随着体重增长而降低;圩猪的采食行为多发生在白昼,阉公猪、阉母猪平均白昼采食量分别占日采食量的73.52%和73.26%,平均白昼采食时间分别占日采食时间的73.81%和74.79%,阉公猪、阉母猪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庄鲁  刘小丰  龚辉 《养猪》2019,(4):69-69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的美系仔猪断奶重与其40~100 kg肥育阶段日增重、料重比、校正达100 kg体重日龄、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关系,收集分析了59头杜洛克、130头长白、190头大白母猪的相关数据。结果表明:仔猪断奶重与其40~100 kg肥育阶段的日增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料重比和校正达100 kg体重日龄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而与背膘厚和眼肌面积无关。  相似文献   

9.
《养猪》2018,(6)
分析57头大白种猪中心测定的数据发现,校正至100 kg体重日龄、校正30~100 kg体重日增重、测定期料重比和生长性能指数4项指标与进场日龄都有极显著相关(P0.01);校正至100 kg体重日龄与进场体重呈现显著正相关性(P0.05);校正30~100 kg体重日增重与进场体重呈现显著负相关性(P0.05);进场体重还表现出与测定期料重比有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生长性能指数有显著负相关(P0.05);校正至100 kg体重日龄、校正30~100 kg体重日增重、测定期料重比和生长性能指数4项指标与开测日龄都有极显著相关(P0.01);其中校正至100 kg体重日龄均值相差最高竟然达到43 d,校正30~100 kg体重日增重最高相差235 g,校正至100 kg体重时膘厚最高相差超过3.5 mm,测定期料重比最高相差0.48。适当降低大白种猪的进场日龄与体重,可能会使其各项测定成绩都得到提高或改善。种猪引种要根据客观的测定数据作为主要的引种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加系母猪经过国内饲养管理后,其后代的采食行为和生产性能情况,对其采食行为和饲料转化率进行测定。利用全自动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FIRE),对加系杜洛克(5头)、大白(32头)和长白(10头)进行日采食量、日采食次数、每次采食时间、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等数据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体重在30~100kg,日龄在63~158d范围,杜洛克、大白和长白平均日增重分别是0.99kg、0.95kg和0.97kg;料重比分别是2.34、2.33和2.42。不同品种母猪及个体间的采食行为存在差异,每次采食时间主要分布在3-8min,日采食次数在7~21次,每次采食时间与日采食次数呈反比。每次采食时间、日采食次数及日采食量对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吴丹  唐一波  万荣度 《养猪》2022,(5):47-49
不同品种猪杂交对猪主要繁殖性状、生长性能可能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此对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有限公司良圻原种猪场第四原种猪场皮杜二元杂种猪(法系皮特兰公猪×美系杜洛克母猪)进行测定,并与美系杜洛克纯繁(美系杜洛克公猪×美系杜洛克母猪)生产成绩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纯繁与二元杂种猪繁殖性能差异不显著,但皮杜二元杂种猪初生重、达100 kg体重日龄、30~100 kg日增重、30~100 kg料重比等生长性能,背膘厚、眼肌面积、100 kg校正瘦肉率、体长等胴体性能上均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均优于纯繁杜洛克种猪。  相似文献   

12.
《养猪》2020,(5)
为比较沙乌头猪二元杂种猪的生长性能,研究选取初始体重相似的两种二元猪82头,在相同营养水平及饲养管理条件下饲喂至90 kg,比较分析其饲养时间、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结果表明,杜洛克猪×沙乌头猪(DS)组30~90 kg的饲养时间为73.07 d,总采食量为179.97 kg,日采食量为2.48 kg,日增重为0.82 kg,料重比为3.03。鲁莱黑猪×沙乌头猪(LS)组30~90 kg饲养时间为122.95 d,总采食量为217.02 kg,日采食量为1.80 kg,日增重为0.50 kg,料重比为3.65。LS组各体重阶段日采食量、日增重均极显著低于DS组(P0.01)。除60~70 kg,LS组料重比显著高于DS组(P0.05)外,其余体重阶段均极显著高于后者(P0.01)。不同体重阶段料重比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S组30~90 kg的料重比与60~90 kg的料重比相关系数高达0.799(P0.01),30~60 kg的料重比与30~40 kg的料重比相关系数达0.781(P0.01);60~90 kg的料重比与60~70 kg的料重比相关系数达0.575(P0.01)。LS组30~90 kg的料重比与30~60 kg的料重比相关系数高达0.834(P0.01)。30~60 kg的料重比与40~50 kg的料重比相关系数为0.701(P0.01);60~90 kg的料重比与60~70 kg的料重比相关系数达0.515(P0.01)。综上,DS组生长性能优于LS组。此外,不同体重阶段料重比间相关性因杂交方式不同而异,在开展性能测定时应考虑杂交方式的影响。研究为沙乌头猪的开发利用提供相关理论及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比较托佩克商品猪的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选择初始体重相近的托佩克商品猪100头,在相同营养水平、饲养管理条件下饲喂至150 kg,比较分析饲养时间、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各体重阶段饲养时间和日增重差异不显著,日采食量、料重比随体重增加呈上升趋势;日采食量和料重比中,除120~130 kg的为降幅外,其余体重阶段均为增幅。全期饲养时间、日采食量、料重比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日增重在30~130 kg前缓慢降低,之后缓慢升高。30~90 kg、30~100 kg的料重比与30~110 kg的料重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8、0.934,30~90 kg的料重比与30~100 kg的料重比的相关系数为0.950。每头猪正式试验饲料成本、总收入、净收益均随着体重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这三者的增幅均随着体重的增加变小。综上,从生长性能上,托佩克商品猪适宜上市体重为130 kg。从料重比相关性分析上,30~90 kg、30~100 kg的料重比可以有效评估30~110 kg的料重比,30~90 kg的料重比可以有效评估30~100 kg的料重比。从经济效益上,生猪价格高位时,经...  相似文献   

14.
《养猪》2016,(5)
为研究大河乌猪采食特性与生长性能的相关性,选择云南富源县大河种猪场饲养的日龄相近、体重30 kg左右的50头大河乌猪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头,每头均打上电子识别耳标,进入测定舍测定,试验猪100 kg体重结束试验。试验期间饲喂相同饲粮,自由采食和饮水。结果显示:1)30~50 kg与50~100 kg体重阶段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总耗料量、日增重及料重比均差异显著(P0.05)。2)双变量分析表明,30~50 kg体重阶段大河乌猪的日采食量与日增重、料重比呈强度相关(r=0.960;r=0.932);总耗料量与日增重、料重比呈强度相关(r=0.988;r=0.861);日增重与料重比呈强度相关(r=0.845)。50~100 kg体重阶段大河乌猪的日采食量与日增重、料重比呈强度相关(r=0.981;r=0.990);总耗料量与日增重、料重比呈强度相关(r=0.978;r=0.984);日增重与料重比呈强度相关(r=0.969)。3)30~50 kg和50~100 kg体重阶段日采食量、总耗料量、日增重与料重比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5.
探究澳洲茶油树枝叶提取物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对于研发新型植物饲料添加剂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选择10头体重约16kg的三元杂交仔猪进行澳洲茶油树提取物饲喂试验,每t饲料添加1L(原油稀释1:15),并设立相同体重的10头仔猪作为对照,试验期120d,分别测定阶段重和出栏重,记录采食量,测定阶段料重比和全期料重比。结果发现:在饲喂澳洲茶油树提取物60d,90d和120d后试验猪平均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高于对照组5.35kg,7.90kg和11.16kg料重比在61~90d和91~120d比对照组分别低了0.02和0.04,全期料重比低于对照组0.04。因此,日粮中添加澳洲茶油树提取物能够提高猪的饲料转化率,促进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研究分析了46头屠宰体重在80~107 kg阶段的大蒲莲猪的胴体性能、肉质性状及其相关程度和随屠宰体重的变化规律,为确定大蒲莲猪适宜的上市屠宰体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80~107 kg体重阶段,随屠宰体重增大,胴体重极显著升高,100.5~107 kg体重阶段分别比80~90 kg、90.5~100 kg体重阶段升高17.74%(P<0.01)、5.73%(P<0.01),90.5~100 kg体重阶段比80~90 kg阶段升高11.35%(P<0.01);胴体直长100.5~107 kg和90.5~100 kg体重阶段分别比80~90 kg体重阶段升高6.52%(P<0.01)、3.77%(P<0.05);眼肌面积100.5~107 kg体重阶段分别比90.5~100 kg、80~90 kg体重阶段升高24.35%(P<0.01)、25.36%(P<0.01);瘦肉率100.5~107 kg体重阶段比90.5~100 kg体重阶段升高10.71%(P<0.05);皮脂率100.5~107 kg体重阶段比90.5~100 kg体重阶段降低10.47%(P<0.05);表示肉黄度的b值90.5~100 kg体重阶段比80~90 kg体重阶段降低27.20%(P<0.05);其它指标变化不显著。胴体肉质性状间相关程度有强有弱,相关系数有正有负。相同性状间有较强的正相关,相反性状间有较强的负相关。如3点平均背膘厚与皮脂率极显著正相关,与瘦肉率极显著负相关;瘦肉率与眼肌面积、后腿比例、肌纤维直径极显著正相关,与皮脂率、干物质、肌内脂肪呈极显著负相关等。在80~107 kg阶段,胴体重、胴体直长与体重之间呈极显著的回归关系,胴体斜长、眼肌面积、大理石纹与体重之间呈显著的回归关系,其它指标与体重间的线性相关不显著。综合分析,大蒲莲猪的适宜屠宰体重为100.5~107 kg阶段。  相似文献   

17.
《养猪》2020,(4)
为探讨定远猪新品系生长肥育期生长性能和采食行为,利用菩提果9ZC型种猪性能智能测定系统对25~90 kg阶段的定远猪新品系各30头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公猪自24.62 kg至93.06 kg阶段的日增重、料重比、日采食量、日采食时间、采食速度和日采食次数分别为547.5 g、3.36、1.840 kg、77.00 min、23.90 g/min、6.25次,母猪自23.58 kg至90.32 kg阶段分别为533.9 g、3.46、1.847 kg、82.04 min、22.51 g/min、6.48次,公猪的日增重、采食速度略高于母猪(P0.05),料重比、日采食量、日采食时间、采食次数略低于母猪(P0.05);日增重、料重比、日采食量、采食速度、日采食次数随着体重增长而增加,而日采食时间随着体重增长而降低;采食行为多发生在白昼,公、母猪平均白昼采食量分别占日采食量的74.73%和73.80%,平均白昼采食时间分别占日采食时间的73.17%和72.44%,夜间采食行为约占全天采食时间的1/4,因此养殖过程中要注重夜间补食,以满足猪群的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18.
统计分析了2002—2010年瑞典长白猪1278头公猪和2426头母猪生长肥育性能,结果表明,达30kg体重日龄、达100kg体重日龄、100kg体重活体背膘厚、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公猪分别为70.07d、151.01d、9.34mm、878.51g和2.32,母猪分别为71.94d、153.11d、11.18mm、874.28g和2.39。说明瑞典长白猪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19.
为评估克隆种公猪在生猪产业上的应用价值,进行杜洛克种公猪的克隆及扩繁试验研究。采集2头常规选育的杜洛克种公猪耳组织,建立细胞系、生产重构胚,移植到受体母猪,分娩克隆公猪并调教采精,采集精液并参配纯种杜洛克母猪,统计其生产性能,以同期普通杜洛克公猪及其后代为对照。结果显示:(1)建立了种猪耳组织细胞建系、重构胚生产、胚胎移植等技术体系;(2)移植7头代孕母猪,共产仔39头克隆杜洛克公猪,断奶存活21头,60日龄存活17头,达100 kg体重日龄测定15头,调教采精成功10头,种猪利用率为25.6%(10/39);(3)获得的克隆公猪与同期杜洛克公猪在初生重、断奶重、校正100 kg体重日龄、校正背膘厚等指标上无显著性差异;(4)获得的59头杜洛克克隆公猪后代与同期普通杜洛克公猪后代在初生重、断奶重、校正100 kg体重日龄、校正背膘等指标上无显著性差异,仅在右乳头数指标上,克隆公猪后代(6.34±0.48)显著低于普通公猪后代(6.60±0.66)。结论:建立了种猪克隆快速扩繁技术平台,但常规选育的克隆公猪及其后代生产性能与普通公猪及其后代无显著差异,需要进一步提高选择准确性,同时提高克隆效率及其存活率,才能满足克隆技术应用于终端公猪生产的产业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河北省种畜禽质量监测站2014—2015年的种猪性能测定数据包括30~100 kg平均日增重、30 kg体重日龄、100 kg体重日龄、100 kg体重活体背膘厚、100 kg体重眼肌面积、饲料转化率和抗体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在不同季节生长性能存在差异,如大白和长白品种30 kg体重日龄冬春季明显大于夏秋季(P<0.05),杜洛克品种100 kg体重眼肌面积和测定期饲料转化率冬春季明显大于夏秋季(P<0.05),不同品种种猪生长性能存在差异,如达30 kg体重日龄杜洛克明显高于大白和长白,校正达100 kg体重眼肌面积杜洛克猪>大白种猪>长白猪,且杜洛克猪与大白种猪、长白猪差异显著(P<0.05),测定期饲料转化率,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且杜洛克猪与大白猪差异显著(P<0.05)。猪群免疫合格率与死淘率呈负相关等关系,即总体免疫合格率较高的猪群,死淘率也相应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