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遥感监测的青藏高原草地退化及其人文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韦惠兰  祁应军 《草业科学》2016,33(12):2576-2586
玛曲作为青藏高原地区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敏感区,对不同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非常敏感,为解决草地面临的退化问题,实现玛曲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研究利用2004-2013年的MODIS-EVI数据和相关的社会统计数据反演了玛曲草地退化的时空格局,发现10年间玛曲草地退化主要从西北部高海拔地区逐渐转向东南部低海拔地区,在此基础上利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分析了不同人文因素对草地退化空间差异的影响。结果发现,1)人类活动对草地退化的影响比较大,距离牧民居住点1~3km内植被的年际变化率比较高,而且自从2008年玛曲实施了"牧民定居工程"后,居住点附近的草地退化更加严重了;2)草地资源利用强度是草地退化的直接诱发原因,不同地区的草原超载水平和牲畜密度与草地植被的年际变化率呈明显的负相关;3)从博弈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当前流行的联户经营模式下单个牧户的超载动机,发现通过实施一定的生态补偿政策和加强监管力度可以转变牧户自身的博弈策略,最终达到一种以"不增加放牧量"为最优策略的新型"纳什均衡";4)通过实地调研发现,近年来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牧民安居工程的实施、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围栏以及鼠患等都对玛曲草地植被产生了一定的破坏。  相似文献   

2.
对联户经营的优越性和联户经营的方式进行了阐述,通过实例分析了联户经营模式的效果,并就如何做好联户经营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实行联户经营 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联户经营的优越性和联户经营的方式进行了阐述,通过实例分析了联户经营模式的效果,并就如何做好联户经营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玛曲草地植被退化的时空分布及其人文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玛曲草地遥感数据和牧民草场数据,定量分析了草地退化的时空分布以及与不同人文因素的关系,结果显示:(1)玛曲草地退化的主要类型是草地质量退化,从2008年开始,植被退化的空间分布主要由北部的高海拔地区逐渐向东南部的低海拔地区转移;(2)玛曲草地退化与联户比例、养羊比容和家庭草场面积呈负相关,而与人口密度和牲畜密度呈正相关;(3)随着家庭劳动力负担系数的增加,草场植被盖度和可食牧草的比例呈倒"U"型分布;随着牧户放牧强度的减弱,植被盖度和可食牧草的比例(除豆科外)呈缓慢增长的趋势;随着联户规模的扩大,植被盖度和可食牧草的比例呈倒"U"型的分布;随着联户规模的增加,草场鼠洞数量呈"U"型分布,但随着牧户放牧强度的减弱,草场鼠洞数量逐渐减少;尽管联户经营可以缓解草场退化,但也存在使单个牧民采取超载放牧的动机,政府通过实施一定的生态补偿政策和加强监管力度可以转变牧户自身的博弈策略,最终达到一种最优策略的新型"纳什均衡"。  相似文献   

5.
草地资源分类经营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传统的草地资源经营理念已带来了诸多的生态和社会问题,转变经营理念是草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需求.通过对草地资源分类经营的理论依据和必然性的分析,提出了草地资源分类经营是未来草地资源经营的主要模式,其内容主要指根据草地资源在区域发展中的主导功能和社会需求的分化,将现存草地资源从空间上划分为生态功能区,经济功能区和多功能区3种类型,在时间序列上分别采取不同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6.
草原联户经营是近年来在牧区畜牧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模式,对完善阿坝州草原经营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阿坝州草原的调查和红原县实地考察,总结草原联户经营模式的具体做法,分析其对发展现代畜牧业生产和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完善阿坝州草原承包和经营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黄河水源区首曲湿地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初步估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河水源区首曲湿地保护区的草地生态系统不仅是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也是黄河上游地区天然的生态屏障。参照国内外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方法,对玛曲草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做了初步估算,以便为草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首曲湿地保护区的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55.76~71.54亿元/a,是所在地玛曲县生产总值的15~19倍,单位国民生产总值(GDP)的环境成本均高于全国和全球水平。高额的环境成本,是造成该保护区草地大面积退化的主导因素。因此欲从根本上解决草地退化问题,必须转变草地粗放经营模式,实施高效集约化畜牧业生产模式和草地资源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前,随着甘肃省牧区“草畜双承包”责任制的逐步落实和完善,天祝、肃南、肃北、阿克塞、夏河、碌曲、玛曲、卓尼、迭部9个牧业县草地承包到户或联户的面积达8649.531万亩,占9县草地总面积11 480万亩的76.34%。牲畜已“作价归户(归户),户  相似文献   

9.
我国南方草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我国南方草地资源十分丰富,但利用率却很低。通过综合分析南方草地资源现状、优势和问题,提出了南方草地利用的持续发展战略,发展方向和主要生产经营模式以及南方草地生产效率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以科学发展观审视推进草原生态建设和草牧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鹏 《草业科学》2004,21(12):3-6
以科学发展观剖析草地资源属性和生产模式的突出矛盾,进一步认识草地资源和草产业的本质与优势,把形成新的草地利用配置体系、新的人工饲草料生产体系、新的现代草牧业经营体系和提高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地制定实施方案,推进现有规划、工程项目更趋完善,得到国家更大的支持,使之更见成效.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川西北红原县实际生产中的联户草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自然生产条件下不同载畜量对川西北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动态特征和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载畜量的增加,冬草场坡地的优势种无脉苔草、垂穗披碱草和四川嵩草逐渐减少,杂类草鹅绒委陵菜和翻白委陵菜逐渐增加;夏草场平地的优势种逐渐由木里苔草变为华扁穗草、发草、乌拉苔草和藏嵩草;而不同放牧率的冬草场坡地和夏草场平地之间土壤养分均没有显著差异。总体而言,不论是冬草场坡地和夏草场平地,优良牧草比例均随载畜量的加大而逐渐下降;地上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均在适度放牧状况下较高,川西北高寒地区联户经营下的冬草场坡地适宜载畜量为0.97头/hm2,夏草场平地为1.14~1.33头/hm2。  相似文献   

12.
李科 《青海草业》2011,20(1):19-20,25
通过调查分析草原承包制对海晏县草场的影响,提出草原承包制,以家庭为单位承包,但不应以家庭为单位来利用,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草原经营管理和建设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赵威  李琳 《草业学报》2018,27(11):1-14
利用方式差异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影响不同,评价不同利用方式下各类型草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有助于制定相应生态管理策略,对减缓草地温室气体排放具有现实意义。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不同利用方式下(围封未利用、零散放牧+割草、季节性放牧和全年放牧)两种典型草地(暖性草丛和暖性灌草丛)固碳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暖性草丛植被生物量在不同利用方式上表现为围封未利用>零散放牧+割草>季节性放牧>全年放牧,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暖性灌草丛植被生物量在零散放牧+割草条件下显著大于围封未利用和全年放牧方式(P<0.05)。在围封未利用条件下,暖性草丛植被生物量显著大于暖性灌草丛(P<0.05)。两种草地地上碳密度和根系碳密度在不同利用方式下差异均不显著(P>0.05)。从植被碳密度来看,暖性草丛在不同利用方式下表现为围封未利用>零散放牧+割草>全年放牧>季节性放牧,暖性灌草丛为零散放牧+割草>围封未利用>季节性放牧>全年放牧。季节性放牧条件下暖性草丛土壤碳密度(13369.07 g C·m-2)显著大于围封未利用方式(2544.25 g C·m-2)(P<0.05);暖性灌草丛土壤碳密度在不同利用方式下表现为零散放牧+割草>围封未利用>季节性放牧>全年放牧,但差异不显著(P>0.05)。不论在何种利用方式下,两种类型草地的植被碳密度均主要由根系所贡献,分别达到87.42%与81.52%;而生态系统碳密度均主要由土壤所贡献,分别达到91.72%与84.98%。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土壤碳密度是决定河南两种类型草地固碳能力的根本因素,而与利用方式无关。本研究可为河南草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精确评估河南草地固碳能力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
放牧系统单元是放牧过程中形成的草地、家畜、人居三位一体的稳定格局,具有移动性、适应性、灵活性、多样性、地带性(地理地带性和时间地带性)和脆弱性,可以提供支持(如土壤保持)、供给(如草畜产品)、调节(如气候调节)、文化(如文化传承)等多种服务功能。放牧系统单元的组分?草地、畜群、人居之间的相互割裂是放牧管理不当的严重问题,容易造成草地退化和牧民贫困等生态和经济问题。放牧系统单元的重建对我国草地畜牧业转型适应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放牧系统单元的重建可以采取3种模式:1)联户/合作社为单位的现代游牧模式;2)家庭/小型牧场为单位的定居放牧模式;3)合作社/大型牧场为单位的划区轮牧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王加亭  乔江  那亚  刘昭明  智荣  李平 《草业学报》2020,29(11):165-171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对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草原确权承包工作是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制度保障,是落实中央有关要求的具体举措。从已有对草原确权的报道来看,由于我国草原牧区的特殊情况,草原确权工作在地区间推进速度不一,整体推进不平衡,部分地区确权工作推进相对缓慢。在对草原确权承包工作的背景、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推进我国草原确权承包需要的基础工作,包括基础信息收集、承包合同完善、颁发草原权属证书、开展培训、加强信息管理和健全草场纠纷解决机制等,提出了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思路,包括主要构成模块、基本功能、工作流程、采用的主要技术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推进草原“三权分置”的思考和建议,对于推动我国草原确权承包和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建娥  龙治普 《草业科学》2008,25(11):24-27
农牧交错地带的草地退化问题非常严重,受到草地资源禀赋的制约及传统管理方式局限性的影响,通过技术手段解决问题,效果不够理想。以宁夏盐池县的草地资源管理、利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草地资源由政府管理、市场化管理的局限性及草地资源社区化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艰巨性,寻找一种合理的、可行的、适宜的草地资源使用管理方式。通过对几种草地资源管理方式的比较分析,尝试引入社区机制,进行草地资源社区化管理将是农牧交错地带草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完善草地畜牧研究与生产,系统论述了草地畜牧理论及实践体系。草地生态系统过程决定草地生态系统功能及其属性,其资源属性决定生产草食牲畜的利用途径,发展形成草地畜牧业。基于草地营养循环,草地畜牧过程由草地放牧亚系统及储料饲喂亚系统构成基本封闭的循环系统;基于能量流动和生产实践,草地畜牧过程由草地资源生产及草地资源利用、产品输出构成一个开放的线性系统,二者统一于放牧场内发生,放牧场是草地畜牧管理的基本单元。草地畜牧学是草地畜牧业的理论基础,研究草地资源生产、草地营养供给与牲畜营养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学科。草地畜牧学的基本研究内容为草地土壤培肥、草地资源生产、草地资源利用。割草与放牧饲养为草地资源利用的基本方式,产量与有效营养浓度乘积的最大值或累积最大值是草地割草或放牧利用关键,放牧能是草地放牧所特有的能量消耗组分。草地放牧饲养需要有计划、有规定、有处方,形成计划放牧;草地储料饲养需要有目标、有预案、有设计,形成设计饲养;最终提高饲草转化率及饲养效益,实现放牧场管理的某一特定目标。草食牲畜饲养经历了零散饲养、连续放牧饲养、划区轮牧饲养及集约大规模饲养的发展阶段。草地畜牧为粮食节约型肉品生产途径,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及肉品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并具有积极的生态意义和富民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西藏昌都地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和该地区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发展过程,进一步认识到落实和完善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对该地区的重大意义,及其对昌都地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科学分析了该地区发展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必要性,以及实施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所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和完善该地区实施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阿不满  张卫国  常明 《草业科学》2012,29(12):1945-1950
牧区草原承包制从20世纪80年代推广至今,历时近30年。然而,这项旨在根除“草原大锅饭”弊端,激发牧民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积极性,从根本上遏制草原退化趋势的举措,其实际效果究竟如何,目前学术界尚存在很大争议。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走访牧户和实地调查等方法对甘南牧区草原在发展中所带来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牧区草原承包制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草原承包到户的实际效果与期望效果相去甚远,有些方面甚至走向了初衷的反面。在深刻分析甘南牧区草原承包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重点就如何完善草原承包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长期的不合理利用,日益加剧的草地退化威胁着青海省草地生态系统的健康。草地分类经营从区域全局的角度协调了草地利用和保护之间的矛盾,为有效遏止草地退化、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本研究在估算和分析青海省草地生态和经济两大收益的基础上,提出用收益差异指数(BDI)划分草地分类经营区,将青海省草地分为保护性草地和生产性草地两大类。其中保护性草地面积为2.841 44×107hm2,占草地总面积的46.27%;生产性草地的面积为3.299 04×107hm2,占草地总面积的53.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