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同氮肥对大豆根圈土壤酶活性和氮营养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氮是植物生长最重要的营养元素。本文报道了利用根箱系统,5种不同的氮肥(硝酸钠、硫酸铵、尿素、LP-40和LP-70)处理对典型黑土条件下生长的大豆根圈3种土壤酶活性及NO3^--N和NH4^ -N含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长效缓释氮肥LP-70处理的亚硝酸还原酶活性表现为根圈亏缺外,其它氮肥处理的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和尿酶活性在根圈土壤中要大于非根圈土壤。对NO3^--N含量在大豆根圈分布结果证明,当硫酸铵、尿素、LP—40和LP—70处理时,它在大豆根圈表现为亏缺效应,而当供给硝酸钠处理时,NO3^-—N含量在大豆根图表现为强烈的累积效应。不同氮肥对NH4 ^ —N含量分布的影响结果为;当供给硫酸铵处理时,NH4^ —N在根面区少量累计,而当其它4种氮肥处理时,NH4^ —N表现为亏缺。本试验结果证明不同氮肥对大豆根圈土壤酶活性及氮营养状况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
在东北黑土区(1991年 ̄1994年)设置大豆不同轮作方式定位试验。结果表明重茬三年较正茬大豆减产35.35%,迎茬较正茬减少5.49%;重茬和迎茬大豆生育期间干物质积累均低于正茬;重茬大豆叶面积指数较正茬降低,迎茬较正茬变化不大。重茬大豆与正茬大豆相比蛋白质含量有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3.
大豆苗期氮高效和氮敏感资源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47个大豆品种为材料,采用温室苗期水培方法,观察各品种在低氮和正常供氮环境下叶片黄化程度,初步评价大豆品种苗期对低氮的反应.根据叶片黄化程度差异初步筛选出3个耐低氮品种(坡黄、铜山青大豆和徐豆8号),3个氮敏感品种(84-70、中品03-5358和龙豆7号).通过对这6个品种氮积累相关指标的变异系数进行比较并结合各...  相似文献   

4.
取北方5种作物轮作茬口和休闲土壤种植不同大豆品种,出苗后22d制备植株的根渗出物观察对大豆孢囊线虫(SCN)卵孵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在不同茬口土壤种植后获得的根渗出物对SCN卵孵化率不同,抗线3号在不同的茬口条件下根渗出物对SCN卵孵化率差异很大,豆麦米轮作、米豆米迎茬和豆麦豆迎茬条件下对SCN卵孵化具有促进作用,但在麦豆麦迎茬、连作12a大豆和休闲条件下根渗出物对SCN卵孵化具有抑制作用.合丰25只在连作12a大豆条件下对SCN卵孵化具有促进作用,而在豆麦米轮作、麦豆麦迎茬、米豆米迎茬和豆麦豆迎茬条件下均表现为对SCN卵孵化的抑制作用,在休闲条件下与对照差别不大.抗线4号在6个茬口中没有明显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基本与对照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5.
连作大豆根际土及根系,冠部三要素含量变化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桂萍  赵九洲 《大豆科学》1995,14(4):310-315
通过对轮、连作大豆根际土及根系、冠部氮、磷、钾三要素含量的定期测定、发现根际土中,速效氮含量连作区略高于轮作区;速效磷含量弈异程度大且无规律;速效钾含量连作区低于轮作,差异达显著水平(t=4.478,t0.05=4.303)。根系和冠部的全氮含量连作区均高于轮作区,冠部除喜粒期外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全含量喜粒前连作区低于轮作区,盛花期差异达显著水平,鼓粒后基本无差异;全钾含量连作区低于轮作区,差异  相似文献   

6.
大豆根际土壤镰孢菌不同分离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波  许艳丽  魏巍 《大豆科学》2008,27(1):106-112
镰孢菌(Fgsarium)引起的大豆根腐病是难防治的土传病害之一.土壤中镰孢菌多样性水平很高,并对其中致病菌种群动态及寄主抗性表现有一定影响.镰孢菌分离在其多样性研究中起重要作用,报道的镰孢菌分离方法很多,但分离效果有一定差异.本文对影响分离效果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比较了稀释平板法和土粒平板法.结果表明,当抗生素浓度增加到常量的4倍时可很好抑制细菌,并对真菌数目没有显著影响;不同抗生素组合对镰孢菌分离有一定影响;无菌水和水琼脂处理不同样品量与菌落数(CFU)之间均呈线性关系(R2>0.9),随着样品量的增加菌落数呈递增趋势;无菌水处理中镰孢菌的分离比率为21.0%,略高于水琼脂处理的10.0%;供试2种培养基对镰孢菌分离比率没有显著影响,与孔雀绿琼脂培养基(MGA)相比,蛋白胨.五氯硝基苯琼脂培养基(PPA)对镰孢菌的分离比率较高为20.93%.培养方法对镰孢菌分离比率影响较大,土粒平板法分离比率均大于60.0%,远高于稀释平板法(分离比率均低于6%).  相似文献   

7.
不同长残留除草剂对大豆根际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宇  赵长山  丁伟 《大豆科学》2007,26(5):781-783
研究了咪唑乙烟酸、氯嘧磺隆和异(口恶)草酮3种大豆田长残留除草剂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长残留除草剂对大豆根际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程度不同.咪唑乙烟酸、氯嘧磺隆、异(口恶)草酮施用后最初对脲酶活性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随着除草剂施用后时间的延长,咪唑乙烟酸处理土壤脲酶活性开始增强并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氯嘧磺隆处理土壤脲酶活性则逐渐恢复至正常状态;异(口恶)草酮处理土壤脲酶活性开始恢复时间最早,并且脲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的持续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氮量对大豆吸收化肥氮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15NH4)2SO4作为标记氮肥,设三个氮肥量,对大豆植株地上部的氮肥吸收率加以研究,结果表明,高氮肥能促进大豆植株对化肥氮的吸收,在低氮处理下,子粒对化肥氮的吸收率更高;大豆各部位间相比,叶片对氮肥吸收率最高,茎、荚果次之,叶片、茎的氮肥吸收率随大豆生长发育而逐渐降低,荚果则呈现高-低-高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利用根箱法解析大豆苗期氮磷吸收及其在根际分布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金剑  王光华  刘晓冰  潘相文  刘杰 《大豆科学》2005,24(4):281-285,290
应用根箱法对2种不同大豆基因型苗期的氮、磷吸收及其在根际分布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产品种北丰11单位根长及根表面积吸收的氮、磷量及植株体内的氮、磷含量均高于低产品系海9731,北丰11表现出较强的吸收养分能力.土壤有效氮、磷在根际的分布趋势不同,根际有效氮含量高于非根际,而有效磷含量则低于非根际,但全氮和全磷的含量无明显变化.不同基因型间,活化根际养分能力差异较大,北丰11在0-8 mm内的根际土壤有效氮、磷含量均高于海9731,这种差异的原因与2基因型根际pH值的差异有一定关系,北丰11根际pH较低.  相似文献   

10.
氮、钾不同营养水平对春玉米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氮、钾不同营养水平对春玉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氮代谢指标(可溶性蛋白、硝酸还原酶、谷氨酸脱氢酶)在整个生育时期内呈单峰曲线变化,即从苗期开始逐渐增加,达到高峰后又呈下降趋势,成熟期最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抽雄吐丝期达到最高峰,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在大喇叭口时期达到最高。各生育时期,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为随氮、钾营养水平的提高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表明适宜氮、钾肥用量可以增加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提高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酸脱氢酶活性,过量施用氮、钾肥反而会使其含量或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1.
Through collecting rhizosphere soil sample from a 30-year long-term fixed location test site that use “rice-rice-rape” crop rotation (RRR) and “rice-rice-fallow” continuous cropping systems (RRF),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effects of long-term crop rotation o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and bacterial community of rhizosphere soil. Results showed that total nitrogen (TN), total phosphorus (TP) and available potassium (AK) contents in rhizosphere soil under long-term RRR were decreased by 28.09%, 15.69% and 6.25% respectively. Alkali-hydrolyzable nitrogen (AN) and available phosphorus (AP) contents were 10.59% and 13.25% higher than those of soil in RRF respectively. Three soil samples collected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also showed that RRR resulted in a lower rhizosphere soil pH than RRF. Clone library analysis revealed tha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hizosphere soil bacterial community was observed between RRR and RRF continuous cropping. Abundance of α-Proteobacteria, β-Proteobacteria and γ-Proteobacteria were higher in rhizosphere soil of RRR compared to RRF. pH of rhizosphere soil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cidobacteria level, while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content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Proteobacteria level. Long-term RRR enhanced conversion of N and P in rhizosphere soil, increased bio-availability to crop, and promoted diversity of soil bacterial community. Bacterial diversity in RRR could be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maintaining soil fertility and functionality.  相似文献   

12.
对炉渣调节稻田土壤pH和盐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稻田土壤pH和盐度随着炉渣施用量的提高而增大,并表现为炉渣施用后显著提高了稻田土壤的pH(P〈0.01),但对盐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不同土壤层次之间pH和盐度的差异性随着施用量的提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13.
土壤酸碱度对甜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98-1999年进行了甜菜酸性土壤改良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熟石灰可有效地中和土壤酸度,补充甜菜所需要的钙,在15cm耕层内增施熟石灰31.3g/m^2,P珂提高0.1。土壤PH值越接近中性越有利于甜菜生长,土壤越酸,土壤越酸,施熟石灰增产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14.
郭文义 《大豆科技》2009,(6):8-9,59
本文从大豆重迎茬对大豆土壤养分的影响角度,全面分析了黑龙江省重迎茬现状及危害,为研究重迎茬对土壤养分影响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大豆种植对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以耐草甘膦大豆M88、抗虫耐草甘膦大豆ZB及常规大豆中黄13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转基因大豆对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成熟期时,与常规大豆中黄13相比, M88、ZB根际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速效磷含量无显著差异,硝态氮含量显著下降。根际土壤脲酶活性、铵态氮含量则表现不同,其变化随大豆品种的不同而不同。相较于常规大豆中黄13, M88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和铵态氮含量无显著差异; ZB根际土壤脲酶活性显著下降,而铵态氮含量则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16.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复合生防菌群对大豆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区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复合生防菌群可以明显改变大豆根际微生物区系组成.在大豆不同时期,复合生防菌群处理的大豆根际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在数量上发生了较大改变.在大豆真叶期和复时期,复合生防菌群接种处理大豆根际细菌较对照增幅分别达到71.8%和114.3%,而根际真菌较对照减少12.9%和22.3%.在大豆真叶期,复合生防菌群接种处理大豆根际放线菌数量较对照减少9.9%,而在复叶期,根际放线菌数量较对照增加27.4%.此外,施用复合生防菌群可有效降低土传病原菌镰孢菌属(Fusarium)和丝核菌属(Rhizoctonia)的比例,并且提高根瘤菌(Rhtizobium)、固氮菌(Azotobacter)、木霉属(Trichoderm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等有益菌的比例.  相似文献   

17.
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变化是引起大豆连作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本实验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复合生防菌群对大豆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区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复合生防菌群可以明显改变大豆根际微生物区系组成。在大豆不同时期,复合生防菌群处理的大豆根际细菌、真菌和放线在数量发生较大改变。在大豆真叶期和复叶期,复合生防菌群接种处理大豆根际细菌较对照增幅分别达到71.8%和114.3%,而根际真菌较对照减少12.9%和22.3%.。在大豆真叶期,复合生防菌群接种处理大豆根际放线菌数量较对照减少9.9%,而在复叶期,根际放线数量较对照增加27.4%。此外,研究结显示,施用复合生防菌可有效降低土传病原菌镰孢菌属(Fusarium)和丝核菌属(Rhizoctonia)的比例,并且提高根瘤菌(Rhizobium)、固氮菌(Azotobacter)、木霉属(Trichoderm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等有益菌的比例。总之,该复合生防菌群对改善连作土壤大豆根际微生物区系方面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pH值对大豆胞囊线虫孵化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病是大豆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孵化是其生活史中的重要环节,为探索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的适宜pH条件.测试了5种酸(硫酸、盐酸、磷酸、钼酸和乙酸),2种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在不同的pH条件下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处理中,pH为4.0、4.5、5.0的硫酸,5.0、5.5、6.0的钢酸及6.0的磷酸对SCN卵的孵化表现刺激作用;碱性处理中,pH为9.0氢氧化钾和8.0、8.5、9.0的氢氧化钠对SCN卵的孵化存在刺激作用,其余处理表现抑制作用.在刺激卵孵化的处理中,pH为5.0的硫酸和9.0氢氧化钾校正孵化率相对较高,分别为51.00%和114.86%,孵化持续时间分别为14.33和20.00 d.因此,最适宜大豆胞囊线虫孵化的酸性条件为pH 5.0的硫酸,碱性条件为pH 9.0的氢氧化钾.  相似文献   

19.
探讨玉米-大豆轮作条件下,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的大豆施肥模式,是目前东北大豆生产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研究基于建立的玉米-大豆轮作体系设置了5种施肥处理,分别为:T1:玉米施用化肥,大豆不施肥;T2:玉米施用化肥,大豆施用有机肥;T3:玉米施用化肥,大豆施用1/2量的化肥;T4:玉米施用化肥,大豆施用化肥;T5:玉米与大豆所需化肥总量一次性全部施入到玉米种植年份,大豆不施肥。分析了不同施肥模式对大豆不同生育期0~10、10~20、20~30cm土层深度内大豆根系干物质积累、根系形态特征时空变化以及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经两个轮作周期,T2处理大豆产量最高为 2959kg·hm-2,比T4处理显著高出7.3%,产量提高主要体现在大豆的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等性状的改善,而T1、T3、T5处理的大豆产量比T4处理显著低出15.4%,8.5%和5.0%。T2处理显著增加了大豆R6期0~10cm土层的根重密度,比T4处理显著高出42.3%,且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55(p < 0.01);T2处理也明显增加了大豆R1期0~10、10~20cm土层以及R6期20~30cm土层的根长密度,分别比T4处理显著高出25.3%、71.3%和27.6%,且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92 (p < 0.01)。与T4处理相比,尽管T3处理显著增加了大豆R1期10~20、20~30cm土层的根重密度和R6期10~20cm土层的根长密度及根表面积密度,但均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T4处理只显著增加R1期单位体积的根表面积,而对大豆根平均直径和其它时期单位体积的根表面积的影响不大。因此,不同施肥措施影响大豆根系特征及其产量的关系问题比较复杂。施用有机肥可通过增加表土层根的重量以及深土层根的长度从而提高大豆的产量。因此在有机肥源供应充足的地区,玉米、大豆两区轮作基础上,玉米收获后秋施15t·hm-2有机肥,是提高大豆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化肥应用负面环境影响的替代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