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是知识的海洋,传播文化的工具,能使人了解外面精彩的大千世界。一本好书能使我们得到无价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新农业》杂志对于我们从事农业生产的广大农民及农业科技人员来说,就是一本最好的农业实用科普之书、进入市场经济之书、知法懂法学法用法之书,使我们及时知道党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强国富民好政策、好信息之书。  提起我与《新农业》,确有着不解的情缘,那是发生在 1994年 6月份的事情。一天,我在家里闲着无事,便去老姨家串亲戚。到了老姨家里,待了一会儿,也觉得无事可做,就跟老姨夫说: “找几本书看一看。 “我在一大堆书中找来找去,忽然,一本 1994年第 5期《新农业》杂志映入了我的眼帘,还是看这本吧 !开始看时是抱着消磨一下时间的想法,可看后真有点爱不释手,书中介绍的内容很好,如 27页 “西瓜增甜增产二十法 “就很适合我们瓜农生产增收;编读对话 ——金桥细语唱千家,架起了《新农业》与农民的连心桥。就在我离开老姨家时,顺手牵羊把这本《新农业》要到手里,而且还跟老姨夫说: “到年底给我代订一套 1995年《新农业》。 “老姨夫说: “可以 (当时有两个原因:一是不知道怎样订阅;二是我认为把书寄到老姨夫那里比较保险,...  相似文献   

2.
正比尔·麦克高文是美国专业口才调教师,他在《精准表达》一书中总结了对提高表达精准度非常精到实用的七条原则。夫君,今天就说说第一条:头条原则。他说开场要简洁有力、制造惊奇、引人注意。换成我的话就是要听众对你一听钟情。  相似文献   

3.
王建国 《新农业》2001,(4):51-51
我文化水平不高,却十分喜欢书,尤其是《新农业》这本书。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满碗饭好吃,满肚话难说”。谈我与《农业考古》,确实有满肚子的话,又不知从何说起,特别是对我这个一生工作在电力工业部门的人来说,居然与风马牛不相及的《农业考古》发生了关系,又要多一番话,在纪念《农业考古》创刊20周年喜庆之际,就实话实说,信笔所书吧! 一、缘起关系友人 我喜欢留心报纸上所刊各类刊物目录广告,1986年的一天,偶然从《光明日报》看到所刊是年第二期《农业考古》目录,觉得栏目新颖,内容丰富;不仅考古,而且论今;尤其刊物气魄之大,容量之广,仿佛就是一本大部头书,使我怦然心动,立即写信…  相似文献   

5.
王志文 《新农业》2001,(5):53-53
我早已年过半百,读的书虽不算多,但从小说、散文到戏剧、诗歌,从杂文论坛到科普读物,也一知半解地读了几本。然而这些书真正给我带来哪些实惠,我却一时说不出其中的一二来.而《新农业》里有“黄金”,却是我订刊16年的真切感受。  相似文献   

6.
卫斯 《农业考古》2003,(3):299-300
前 言五年前 ,当我筹资出版拙著《卫斯考古论文集》的时候 ,即着手准备撰写《西域农业考古发现与研究》一书 ,并拟出一个写作大纲。全书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自己对西域农业考古方面的专题研究 ,大约分 15 - 2 0个专题进行讨论 ,重点阐述本人的见解与观点。而第二部分也就是《西域农业考古资料索引》部分将作为“附录”收进本书。全书大约 5 0万字左右 ,图 10 0余幅。但大纲草拟之后 ,真正动笔开始进行写作时 ,才发现问题远不是起初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首先是资料熟悉上的困难 ,因为我人在中原。在此之前 ,从未对西域的文化、历史进行过接…  相似文献   

7.
周昕 《农业考古》2001,(3):1-14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20年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作为一个杂志,一个学术杂志,能够坚持20年,而且越办越大,越办质量越高,实在是相当的不容易,何况是在人力和财力都十分紧张 的情况下。我是与《农业考古》相伴成长的。回想20年前,为修订《农具史话》到处收集材料的时候,经朱洪涛先生介绍,在中国农业博物馆参观陈文华、张忠宽先生主办的“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展览”后,与陈文华、张忠宽先生建立了联系,于是我也就成了《农业考古》的第一批 订阅者和受益者。我的《中国农具史纲及图谱》能够在1998年出版,是从《农业考古》…  相似文献   

8.
张凤山 《新农业》2001,(5):54-54
《新农业》是一本很好的科普知识读物,也是一个好老师。她内容非常丰富。给咱农民送来新科技、新信息,是在咱致富路上架起的一座金桥。我是果树专业户,最爱看果园技术管理方面的文章,受益太多了。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个农民,也是《河南农业科学》杂志的热心读者。为找致富门路,我订了《河南农业科学》杂志,从中尝到了不少甜头。1988年我在《河南农业科学》第三期上,看到《西瓜新品种丰收2号及其栽培要点》一文后,就照本宣科地种了一亩西瓜试验田。  相似文献   

10.
我是《新农业》的订阅者,也是忠实读者,家住大连北部山区。有个问题想问问编辑:退耕还林还草,栽新奇特果树有什么鼓励政策,是不是原来说的政策变了?大连读者刘家柱  相似文献   

11.
我与《新农业》相识是在1988年秋.那时我刚从部队复员当上了村民兵连长.有一次在镇武装部开会,有一个大书柜里有很多书刊,我就在众多的爷刊中翻出了封皮上印有猪、牛、大苞米的这些小册子.因为是农村孩子,内容比较对口,尽管页数少却深深地吸引了我,看着看着就入神了.别人散会都走了,老部长说:"小耿啊,看你是个用心人,这些杂志都送给你了."我当时乐得不知说啥好,30多本《新农业》装进了背包.回家后,一连看了好几个晚上,有好的信息、技术我都打上标记,看哪条能在当地推广利用.按书中介绍的技术,我试种了黄芪、桔梗、大力子等中药材,效益还真不错.  相似文献   

12.
茶诗话(续)     
茶诗话(续)《深圳商报》侯军雪水茶时进陵冬,天降瑞雪,我们的“茶诗话”也该聊聊冬令茶事了。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在前两篇谈论《金瓶梅》与《红楼梦》的茶诗话中,我有意绕开了两段重要的茶事情节:一是《金瓶梅》第二十回的“吴月娘扫雪烹茶”,二是《红楼梦》...  相似文献   

13.
韩星海 《农业考古》2003,(4):253-254
壬午年末,马去羊来的交替之日,当我研读陆尧先生新近编著出版的《茶艺实践指南》一书时,竟被首页上的一幅画所吸引——碧绿叶茂的铁树心间,包裹着馒头般的玉黄之花,她向人们展示着难以预料的奇观。图文说明:铁树开花,功夫在花外。我不由得联想起了陆尧,花如  相似文献   

14.
《农业考古》编辑部:收到82年1期《农业考古》,一气读了几篇文章,使我获益甚多。但我发现手中的刊物已是总第三期了,不知能否再订阅到81年的1、2期?请告诉我。谢谢。四川省巴县气象站顾祖文 82.9.1编辑部:我们收到邮来的《农业考古》杂志,捧书详读,认为内容丰富,作为资料收藏必不可少,因发现手中刊物是总第三期,为完整保存资料,我们殷切希望能补订前两期《农业考古》不知有否存书?请回音,将及时将款汇给你们,并感谢你们的热情帮助。敬礼  相似文献   

15.
抓住机遇加速京九线上甲鱼市建设胡国新随着大京九铁路的贯通,一个千帆竟发的农业支柱产业群建设高潮正在我省京九沿线的农村各地蓬勃掀起。吉安市如何抓住当前这一契机,利用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再创农业新优势?我认为,出路之一就在于全方位发挥我市现有甲鱼生产之...  相似文献   

16.
石传林 《新农业》2001,(1):46-46
我与《新农业》结缘是三年前的事了。大学挚友到济南出差,顺路采章丘,同学相聚自是一番畅叙。其间谈起《新农业》,老友倍加祢赞,我却一无所知。身为农业科技人员,不知深受农民欢迎的农业杂志,脸色不免尴尬。后来同学寄来两册,才有机会接触到《新农业》。翻开一阅,便为她精致的版面、朴实的文字、实用的种养技术和丰富多彩的拦目设置所吸引。每日闲暇之际,冲饮一杯茶,细细领咯《新农业》风采,便成为我一天之中最快乐的时光。  相似文献   

17.
泱泱农业国 纚纚珍言编──贺吕平同志八十寿诞并兼评《中国农谚》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陶汇章今年是吕平同志八十寿诞,敬表祝贺。回顾十五年前,我从报上得知吕平同志主编的《中国农谚》一书出版,就给农业出版社写信,要求邮购此书。也许是我的信措辞比较,恳切吧...  相似文献   

18.
读刊用刊     
致富不忘引路“人”——青年民兵廖东军利用《湖南农业科学》等刊物致富小记   湖南隆回县横板桥镇青年民兵廖东军于2000年出售一批中药材,获得纯收入6600多元。邻里乡亲向他取经时,他指着堆放在书柜上的《湖南农业科学》等刊物说:“她们就是我致富的引路人!”   廖东军于1993年高中毕业,回乡后苦苦探索致富之路,曾因找不到致富门路而一度消沉。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湖南农业科学》,从此走上了靠科技致富的自学成才之路。他自费订阅了《湖南农业科学》、《湖南科技报》等刊物和报纸,从中学习科技知识,并把学到的科学技术用于自己的生产实践,使粮食连年增产。   1997年,廖东军利用《湖南农业科学》提供的信息,从外地引进一些中药材,摸索着种植,当年获利2000多元。为此,廖东军大受鼓舞,于是扩大生产面积,增加种类,每年仅药材一项就获利1万多元,再加上其他各项收入,每年纯收入达2万多元。他被镇政府树为科技致富典型,优秀青年民兵。   廖东军致富不忘引路人。几年来,他积极把《湖南农业科学》等刊物介绍给乡邻,引导他们走共同致富之路。在他的影响和帮助下,有23位青年民兵自费订阅《湖南农业科学》,其中有11人年纯收入达到5000多元。 罗斌 李旭博(422200 湖南隆回第十中学) 《湖南农业科学》给我带来了财富   我是河南省灵宝市汇丰采供部的普通职工王芳。多年来我一直自费订阅《湖南农业科学》,并每期必读。我从《湖南农业科学》中学到了很多科技致富方面的知识,并通过读刊用刊而发财致富。   我从《湖南农业科学》上看到香椿无土芽苗菜速育技术后,精心按其介绍的操作步骤进行生产实践,很快获得成功,芽苗菜销售收入达6万余元,相当于我十多年的工资收入。为感谢贵刊对我的帮助,2000年我自费多订5五份《湖南农业科学》,送给我的好友阅读,并愿向《湖南农业科学》的新老读者长期免费赠送香椿芽苗8天速育生产技术简介。让《湖南农业科学》的读者与我共同致富。   读报读刊知天下,用报用刊富勤人。 王芳(472500 河南省灵宝市贵妃园汇丰采供部)  相似文献   

19.
据于道,依于佛,奠于儒──关于《茶经》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茶经》诞生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阶段。我曾在《论<茶经>的诞生基础》一文阐述了它产生的主客观条件,这里,就《茶经》的文化内涵,谈点认识。在学习中华茶文化的过程中,我常感到一种困惑,就是中国几千年厚重的文化积淀和道德思维准则,竟由一片片既轻又小的茶的叶片来承载。在对《茶经》的学习中,那些自然属性的源、采、造部份常常隐在了幕后,眼前闪现的又往往是堆砌的典籍书帙,仿佛看见陆羽埋头沉醉其中,或兴奋,或迷茫,就像一株茶树把它的根须深深的扎向泥土时,碰到了不同的土壤、砾石,他兼收并蓄地写成了世界第一部茶的专…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如获至宝似的一口气读完了邹德秀同志的《中国农业文化》一书。这是一部为我校增光添彩,为中国文化研究作出贡献的佳作,是作者继《绿色的哲理》问世之后一部关于文化的专著。如果说《绿色的哲理》是对农业理论的、综合的、整体的研究,那么《中国农业文化》则是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农业,研究农业的文化价值,研究农业生产中的文化现象。这是一个有意义的、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