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道真县海拔高度、温度和土壤环境有利于洛党参生长,造就了其独特的品质。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对党参的需求量增加,发展地道药材洛党参产业成为道真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途径。本文分析了道真县洛党参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地道药材洛党参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2006—2016年道真县气象局气象观测数据,研究气候条件对洛党参种植的影响。结果表明,道真县光热量充足、降水适宜,适宜洛党参种植,暴雨洪涝、干旱、低温冷害、高温等灾害可对洛党参种植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洛党参为桔梗科植物,是优良的"药食同用"植物,以根入药,是道真独有的道地中药材。有补脾养胃、益气、生津、清肺、止渴的作用。洛党参从野生驯化到人工栽培一直在原产地洛龙范围进行。为了探索洛党参异地栽培的可能性,提高洛党移栽存活率,同时保证单位面积产量、药性价值,在贵州道真县开展了洛党参引种及异地移栽等研究工作,总结出一套适用的洛党参异地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研究种植于贵州省道真县洛龙镇海拔1 500 m的2、3、4年生洛党参叶和根的部分性状,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叶部叶绿素a呈显著降低趋势;种植2、3、4年的洛党参根中可溶性多糖和可溶性蛋白质没有显著差异;随种植年限增加,洛党参单株质量增加,木质部占比增加。木质化会影响洛党参口感,将洛党参作药食兼用植物在海拔1 500 m推广种植要慎重。  相似文献   

5.
为道真县道地中药材洛党参的持续高效发展提供参考,在海拔930~1 430m区间设置3个高度与常规(露地)栽培和覆膜栽培2种种植方式开展洛党参效益比较试验,探明洛党参适宜种植海拔高度及优质高效种植方式。结果表明,海拔1 200m以上地区,洛党参块根个大量重、无木质化、质地软,常规栽培和覆膜栽培产量分别为10 335.0~10 833.0kg/hm~2和13 047.0~13 608.0kg/hm~2,较海拔930m地区栽培分别提高16.0%~21.6%和15.6~20.7%;海拔1 200m以上地区常规栽培和覆膜栽培3年收益分别为129 180~135 594元/hm~2和169 146~175 494元/hm~2,较海拔930 m地区栽培分别提高28.7%~35.1%和27.2%~32.0%。洛党参种植最适宜区域为道真县海拨1 200m以上地区,适宜种植方式为覆膜栽培,同时选择土质为黄壤、排灌条件的地块。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贵州省道真县党参茎基腐病的病原及其防治药剂。[方法]利用组织分离法和柯赫氏法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致病性验证,利用形态学与rDNA-ITS对致病菌进行鉴定,之后通过大田防治试验测定5种杀菌剂对党参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引起道真党参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杀菌剂大田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病害的防治效果最佳,病害防治效果为81.63%;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次之,防治效果为74.49%;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党参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差为30.61%~51.02%。[结论]道真大沙河党参茎基腐病的病原为尖孢镰刀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党参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培育支柱产业,让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企业增效,极不容易。如何让烤烟成为道真农业产业化建设中最具规模的产业,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财政增长、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是道真县在“十一五”期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道真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道真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制约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因素,提出了道真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5,(11):7-9
通过近年对洛党参栽培技术的初步研究,笔者认为实现洛党参规模化种植是可行的,关键是掌握播前种子处理技术和栽培管理措施。本文总结的一套洛党参的人工栽培技术,可为大面积、规范化栽培洛党参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洛党参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服务》2015,(10):83-85
通过产地调研与试验研究,文献查阅,研究制定洛党参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为洛党参无公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与管理,采收条件,栽培技术与管理,采收与采后处理等方面,研究了洛党参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在适宜产区经多年应用实践,表明应该规程实用可行,对洛党参无公害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洛党参规范化种植技术及实施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党参规范化种植是提高洛党参产量的有效途径,通过项目的实施,基地采用人工有性繁殖方式种植洛党参68.78hm2,其中核心示范基地20hm2,辐射带动48.78hm2.并制订了洛党参人工有性繁殖栽培技术规范,使农户种植洛党的技术逐步得到了完善,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基层农技干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回顾泰山参栽培与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重点论述了泰山参种质资源、泰山参人工驯化与栽培、泰山参的营养价值利用以及泰山参的药用价值研究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分析了目前泰山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泰山参可以依托泰山优势的旅游资源,并结合国家政策性红利来发展泰山参产业,认为通过开发研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较高的产品以及泰山参种植、加工体验式产品等多方面来发展泰山参产业,得出泰山参未来发展可行的方式和途径,希望能对泰山参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天冬全生育期间的气象要素和生长发育观测,结合天冬生长习性和本地气候特征,分析制约东兴区天冬优质高产的主要气候影响因子和气象灾害,建立东兴区天冬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利用东兴区及周边县(区)国家气象站和区域自动站的气象数据,采用模糊和数理统计的方法,运用GIS技术开展东兴区天冬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研究,将东兴区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为东兴区天冬推广种植、合理布局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中药黄芪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中药黄芪的生物学特性、栽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与贮藏等,对黄芪栽培生产中存在的一些制约性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黄芪栽培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小叶黑柴胡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品种鉴别、生物学特性、种植栽培研究等方面,对小黑叶柴胡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附子为温阳之要药,在中医临床中用于治疗不同程度的虚寒证疾病。历代医书均记载附子有毒或有大毒,临床使用附子时,多通过炮制和配伍以解毒。为阐明中医临床运用附子在确保其安全的同时,如何实现疗效最大化,本文首先对含有附子的经方进行了文献总结与归纳,在此基础上探讨附子在发挥不同程度的温阳作用时,与解毒方法之间的关联,以总结其规律。  相似文献   

17.
筛选了20%前胡微粉水悬浮剂的最佳配方,并对其稻瘟病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20%前胡微粉水悬浮剂的最佳配方为:前胡微粉20%,润湿分散剂(NNO+FS3 000)5%,增稠剂黄原酸胶0.15%、抗冻剂乙二醇1%,稳定剂有机膨润土0.5%,水补足至体积的100%。盆栽试验结果表明,20%前胡微粉水悬浮剂在100~400倍液的剂量下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可达74.22%~84.99%。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前胡微粉水悬浮剂在100~200倍液剂量下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为76.66%~76.88%,防治效果与稻瘟病常规化学防治药剂三环唑相当,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幼龄茶园中间作药用植物对茶园小气候和土壤状况的影响,以单作茶园为对照,间作元胡、紫云英和菘蓝3种药用植物为处理,测定茶园温湿度、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间作药用植物可有效降低茶园空气温度,增加茶园空气湿度,其中菘蓝间作效果最佳;间作茶园土壤元素含量在不同发育时期均有所提高,土壤有效氮在成熟采收期含量高,有效磷在不同发育期含量都高,有效钾在发育中期含量高,且均高于单作茶园,其中菘蓝间作茶园土壤元素含量最高;在发育中期,菘蓝间作茶园的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间作类型。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脲酶、土壤养分含量呈正相关,土壤蔗糖酶、土壤有效钾呈正相关,过氧化氢酶与土壤pH和有效钾呈正相关。茶园间作药用植物能明显改善幼龄茶园土壤和小气候环境,保障幼龄茶树生长,尽快达到采摘标准,使茶农及时获得收益。  相似文献   

19.
该文采用ICP-MS测定其无机元素含量和绘制元素指纹图谱、用WM/T2-2004对重金属元素进行质量评价,借助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特征元素.结果表明:太子参无机元素的含量在0057~959 mgkg之间、变异系数在0134~1.478之间,90%太子参中Cd、As、Pb、Hg含量低于WM/T2-2004标准,太子参重金属限量值为:Cr≤65 mg/kg、Cu≤10mg/kg、As≤20 mg/kg、Cd≤0.3 mg/kg、Hg≤0.15mg/kg 、Pb≤4.0 mg/kg,无机元素指纹图谱的特性可以为鉴定太子参质量和区分太子参与其他中药材提供依据,Cd、Cu、Co、Zn、Fe、Ca、Mg、Al是太子参的特征无机元素.黔产太子参中含有丰富的无机元素,90%样品重金属含量未超过现有评价标准,拟定太子参重金属限量值参考值、建立元素指纹图谱和确定了特征无机元素.  相似文献   

20.
北京鸭口服AFB_1的慢性中毒实验中,分别采用白芍粉和白芍醇提物进行防治。根据肝脏组织学病变等观察结果,表明白芍醇提物和白芍粉对AFB_1所导致北京鸭肝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提示从雏鸭开始,间断给予冲击性剂量的AFB_1,可能有助于肝癌的形成。大剂量白芍对肝脏可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这种损害与肝癌的发生并不完全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