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菲律宾是一个多岛国家,全国共分12个区,72个省,6 000多万人口,国土面积30万km~2。可耕地面积1 050万ha(1 ha=15亩),可开发灌溉的面积315万ha,目前已开发的灌溉面积152万ha,占可开发灌溉面积的48%。灌区灌溉面积等于或大于1 000ha的为大型灌区,由国家投资兴建和管理;小于1 000ha的灌区为小型,由国家投资建设(即农民协会——灌区农民基层组织,向国家贷款,通过  相似文献   

2.
黑龙滩水库灌区位于仁寿县境内,属都江堰扩灌的龙泉山以东丘陵地区。工程由黑龙滩水库(囤蓄库容3亿米~3)、李家沟水库(1150万米~3)及各级渠道3312公里组成。灌溉乐山地区两县13个区104个公社,设计灌溉面积106万亩。该工程兼有发电、水产等综合效益。1972年水库建成蓄水且部分灌区受益,1982年灌溉面积达75万亩。十年累计灌溉面积为467.5万亩。  相似文献   

3.
<正> 濮阳县是河南省安阳地区一个比较大的县,共有25个公社,97万人,全县总面积159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8万亩,引黄灌溉面积占到60%以上。全县共有三处大型灌区,全部在金堤河以南,设计灌溉面积107.8万亩,其中南小堤灌区50万亩,渠村灌区51.4万亩,王称堌灌区6.4万亩。每年实灌面积近60万亩。  相似文献   

4.
淠史杭工程自1958年开工以来,已经历26个年头,灌区从1959年开始,逐年扩大灌溉效益,目前灌溉面积已达800万亩,全部工程完成后设计灌溉面积安徽省部分为1026万亩,26年来累计灌溉面积1亿5千万亩,增产粮食内灌溉因素分摊按每亩100~150斤计,则效益已达150~225亿斤。国家投资截至1984年底共3.4亿元,群众投资约4亿元,  相似文献   

5.
灌区水量量测技术与节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发展现代量水技术;为节水农业服务我国近40多年来灌溉面积的发展很快,从50年代初期的2.4亿亩发展到目前的8.5亿亩,灌溉面积在万亩以上的大中型灌区有sop多处,共中灌溉面积在3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150处,其中超过百万亩灌区约30处,至于小型灌溉工程更是星罗棋布遍及全国各省区,由于农田灌溉面积不断扩大,灌溉农田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0%左右,却生产了全国80%的粮食,可见发展灌溉农业对保障我国粮食供给和提高农业单产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并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众所周知,我国水资源总量不…  相似文献   

6.
淠史杭灌区,位于安徽省中西部江淮五陵地区,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由淠河、史河及杭埠河三大灌区组成,灌溉六安、巢湖两大地区及合肥市共辖十一个县(市),总面积13 130km~2,耕地1 175万亩,总人口632.9万人,设计灌溉面积近期为1 026万亩,远期1 100万亩。  相似文献   

7.
山西翼城县利民渠灌区在去年以0.7个流量灌溉农田73,000亩,平均一个流量10万亩,今年计划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大挖水源潜力,加强渠系防渗,使滴水归田,再扩大灌溉面积25,000亩。平均一个流量保浇14万亩,誓夺全专冠军。这个灌区有清水0.7秒立方米,全年出水量2,207万立方米,按渠系利用率85%计算,实用水量可达到1,867万立米,以麦田5万亩浇水四次,灌溉定额160立方米,棉田48,000亩浇水三次,灌溉定额120立方米,夏播5万亩浇水三,每亩灌溉用水90立方米计算,共需水量1,826万立方米,尚余50余万立方米水,以济有无,以补不足,全年可保证98,000亩的土地适时用水。其具体办法是: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和水利建设大发展,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坚决依靠了人民公社,大搞群众运动,我省灌溉管理工作也取得很大的成绩。各季灌溉面积有了显著增长,1959年夏灌面积达到1,304万亩,比1958年增长近一倍,今年冬灌1,800万亩,比去年冬灌面积增长2.6倍。通过各季灌溉用水,和各个灌区水利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强工程管理养护等方面,有力地促进我省农业生产的持续跃进。目前我省灌溉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特点是:1.灌溉面积的迅速扩大,新灌区的不断涌现,特别是经  相似文献   

9.
柯坪阿恰引水枢纽工程位于柯坪县阿恰乡境内以西5km处的麻孜艾肯河上。灌区原有灌溉面积2.7万亩,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自1971年阿恰水库失事以后,全靠在河上临时堵坝引水灌溉,每年洪水期临时坝被冲毁5~6次,防洪赞用19万元,仍无法保证正常灌溉引水,致使大片耕地荒废。到1984年灌溉面积已减少到1.5万亩,大大影响和限制了阿恰灌区的农业发展。引水枢纽工程运行后,达到了设计标准,每年节省防洪投资19万元。扩大耕地面积0.5万亩,结束了阿恰乡十多年来,年年堵坝引  相似文献   

10.
云北灌区是山西省忻州地区滹沱河水利管理局的三个灌区之一。该灌区建成于1952年,有效灌溉面积12.78万亩。云北灌区有四个支干渠管理委员会,1984年以前,支干渠管理人员实行的是固定工资制,支干渠管理委员会按规定向受益单位征收的水费和干渠管理费(作为干渠清淤费用,原来是以亩摊工)全部上交灌区。由于灌溉用水效益和管理人员的经济利益互不挂勾,管理人员搞好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相似文献   

11.
1 概况淮阴市把灌区建设始终作为治水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40年的努力,灌区已初具规模,全市现有万亩以上灌区57处,总控制面积11092km~2,设计灌溉面积1015.1万亩。其中3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有12处,设计灌溉面积536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2.7%;实灌面积314.23万亩,占全市实灌总面积的48.4%。这些灌区多建于50年代,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连续治理和续建配套、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临沂地区兴修了大量的水库、塘坝等蓄水工程.目前,全区有效灌溉面积已由建国初期的4.6万亩,发展到672.44万亩,其中建成万亩以上大中型灌区102处,设计灌溉面积646.86万亩. 但是,随着灌溉工程的不断运行,灌区也出现了老化退化问题.据我们对临沂地区102处大中型灌区老化退化情况的调查,有效灌溉面积由历史最高水平366.73万亩,下降到195.27万亩(1986年初),减少了46.7%.  相似文献   

13.
陈垓引黄灌区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境内,设计灌溉面积42.21万亩(自流灌溉26.51万亩,提水灌溉15.7万亩)。渠首引黄闸设计引水流量30m~3/s,加大流量35m~3/s。除满足灌区用水外,同时还承担向南四湖和济宁市每年送2~3亿m~3的工、农业用水任务。1988年以来,灌区进行了节水型灌溉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粮、棉单产已由1965年复灌前的150kg和  相似文献   

14.
该工程位于伊拉克的西北角,紧靠叙利亚边界。灌溉面积90万亩。灌区的灌溉水源取自底格里斯河,通过三次扬水把水送入灌区,总扬程84m。该喷灌工程由荷兰奈迪柯设计公司设计,其土  相似文献   

15.
<正> 1988年县水利局在陈垓灌区开始试行田间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取得初步成效后,接受山东省水利厅,省科委下达的管道浑水灌溉专题试验研究任务。至1990年,三年内建成由十三座管道灌溉站组成的万亩灌溉试验区。通过几年运行证明,工程规划设计合理,施工质量完全可靠、见效快、影响大,周围乡村自筹资金兴办管灌工程。至今已建成管道灌溉站47座、其中东平湖灌区4座,灌溉面积已达3万余亩(见附表)。  相似文献   

16.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结合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在水土资源条件具备的地区,新建一批灌区,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十二五期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实施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加强重点涝区治理,完善灌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现有水库5774座,其中大型50座(含丹江、黄龙滩、陆水),中型227座,小(一)型1081座,小(二)型4416座,这些水库灌区的有效灌溉面积为2100万亩,占全省总灌溉面积的54%,占总耕地面积的40%,灌溉效益显著,在全省灌溉农业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全省仅大型水库灌区每年所提供的商品粮就达25亿kg,约等于江汉平原商品粮基地所提供的商品粮总额。例如,漳河水库灌田(有效)230万亩,开灌25年来,灌区粮食年产量由1965年的3.8亿kg  相似文献   

18.
正内蒙古河套灌区位于黄河内蒙古段北岸的"几"字弯上,现引黄灌溉面积1100万亩,是亚洲最大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和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灌排配套的工程体系。河套灌区引黄灌溉已有两千多年,始于秦汉,兴于清末,新中国成立后,河套灌区掀起了引水工程建设、排水工程畅通、世行项目配套、节水工程改造等四次大规模水利建设,实现了从无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来。我国修建了大批灌溉工程,现有万亩以上灌区5343处,有效灌溉面积3.17亿亩,其中3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145处,有效灌溉面积1.18亿亩。这些工程,在抗御旱涝灾害,促进农业增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有关资料分析,在相同的农业耕作条件和措施下,灌区粮食平均单产比非灌区高出一  相似文献   

20.
在加拿大亚伯达省的南部地区,已经有70多年的灌溉历史。13个大型灌区的灌溉面积达690万亩,占该省可耕地面积的3%,灌区产量为全省总产量的20%。由于这一地区有埋藏很浅的细质冰碛层,透水性差,因此预测只有提供充分的地下排水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