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气相色谱(GC-ECD)及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溴虫腈在菜用大豆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安全使用技术。结果表明,溴虫腈在菜用大豆上的原始残留沉积量因不同施药处理而有所差异。其残留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关系,相关系数(︱r︱)=0.9438-0.9847(P<0.01);早季的消解系数(︱k︱)=0.13555±0.001955,半衰期(T1/2)为5.0-5.2 d,消解99%所需要的时间(T0.99)为33.5-34.5 d;晚季的︱k︱=0.12748±0.00268,T1/2为5.3-5.6 d,T0.99为35.4-36.9 d。按常规施药方法,在菜用大豆上施用溴虫腈(112.50 g.hm-2),在施药1次后17 d,早季豆的农药最终残留量为0.448 mg.kg-1,晚季豆的农药最终残留量为0.519 mg.kg-1;连续施药2次(间隔7 d)后22 d,早季豆的农药最终残留量为0.459 mg.kg-1,晚季豆的农药最终残留量为0.536 mg.kg-1,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均符合美国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2.
在反复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菜用大豆中甲氰菊酯残留量定量检测的气相色谱法。同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菜用大豆中甲氰菊酯残留量的消解动态,以及对其安全使用技术进行示范试验。对分析方法的适合性测定结果表明,方法的回收率为94.2%-109.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6%-3.15%,最小检出量0.001ng,最低检测浓度为0.001mg/kg,该分析方法简便、准确、能满足实际样品分析。对菜用大豆中甲氰菊酯残留消解动态及安全使用技术的研究结果显示。甲氰菊酯的不同施用剂量在菜用大豆中原始沉积量有较大的差别,在菜用大豆同一生长季节不同施用剂量的消解速率基本一致;4g在不同生长季节的消解速率却略有差异,早季的消解速率〉晚季的消解速率,早季的半衰期(DT50)为4.1d,消解99%所需要的时间(T99)为27.1d,而晚季的DT50为4.3-4.5d,T99为29.0-30.0d。施用甲氰菊酯有效成分90.00g/hm^2,按常规施药方法施用1次,施药后15d的残留量均〈0.5mg/kg,25d的残留量均〈0.1mg/kg,而间隔期7d连续施用2次,在第二次施药后18d的残留量均〈0.5mg/kg,28d的残留量均〈0.1mg/kg,对照GB2763-2005及日本的MRL,其产品符合于中国或日本规定的质量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3.
毒死蜱在设施青菜上的残留动态及安全使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评价毒死蜱在设施栽培青菜上使用后的残留行为及环境安全性,采用田间试验和气相色谱分析法,研究设施栽培条件下毒死蜱在青菜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情况,并以残留分析结果为依据,调整实际生产中的用药模式,探索最适的安全间隔期。结果表明,毒死蜱在青菜上的残留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半衰期为1.161~1.438 d;设施栽培青菜中毒死蜱残留风险与田间用药剂量正相关,随着施药剂量的增加,消解速度减慢,残留量增大;设施栽培条件下,按常规使用剂量及施药方法,施药1次的情况下,毒死蜱在青菜上采收安全间隔期应延长至14 d,产品质量水平才符合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MRL要求。建议蔬菜生产过程中加强对毒死蜱使用用量及停药期的控制或用易降解的生物农药替代。  相似文献   

4.
吡虫啉在枸杞果实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枸杞果实内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量。试验表明,吡虫啉在枸杞果实内消解较快,半衰期为2.42~3.71 d,在使用浓度2 000倍、施药2次的情况下,最后1次施药距收获间隔期7 d,枸杞果实内的残留量为0.027 mg.kg-1。  相似文献   

5.
吡虫啉在设施草莓上的残留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研究了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春季温棚草莓和夏季大棚草莓果实上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量。该方法最小检知量为0.14ng,在草莓中最低检出浓度为2.8μg·kg^-1。其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1.6%~97.21%,标准偏差为2.76%~6.41%。结果表明,吡虫啉在不同设施条件下草莓上的残留消解方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夏季塑料大棚加倍剂量果内及全果分别为C=0.4429e^-0.135t(r=-0.9818)、C=1.6225e^-0.1532t(r=-0.9877),春季温棚推荐剂量及加倍剂量全果分别为C=0.6705e^-0.1217t(r=-0.9694)、C=1.814e^-0.1527t(r=-0.9920),降解半衰期为4~6d;农药大部分残留在果实表面;推荐剂量和加倍剂量各施药3次,14d后残留量均低于0.2mg·kg^-1。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枸杞果实内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量。试验表明,吡虫啉在枸杞果实内消解较快,半衰期为2.42~3.71 d,在使用浓度2 000倍、施药2次的情况下,最后1次施药距收获间隔期7 d,枸杞果实内的残留量为0.027 mg.kg-1。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时期对杨梅果实中代森锰锌残留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最低检出浓度0.05mg/kg、回收率86%的试验条件下,于杨梅果实生长期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次,施药后5d、12d、19d、26d、33d杨梅果实中的代森锰锌最终残留量均未检出,表明杨梅果实中的代森锰锌最终残留量均〈0.05mg/kg,符合《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05规定的小粒水果类代森锰锌最大残留限量≤5mg/kg和《农药最大残留限量》NY1500.56.8-2009中规定杨梅的代森锰锌最大残留限量≤1mg/kg的要求。因此,生产上推荐于杨梅果实采收前10d停止施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吡虫啉在青菜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设施大棚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吡虫啉在青菜生产中的残留降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在青菜中的浓度变化符合动力学方程y=y0ekx。在11月初,用药量为45m L/hm2条件下,吡虫啉在青菜上的半衰期为3.8d,安全间隔期为6d。因此,在青菜生产中使用吡虫啉时,应充分考虑所用农药的半衰期,严格掌握安全间隔期,确保生产出质量安全的青菜。  相似文献   

9.
台湾菜用大豆品质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0.
试验结果表明,晒种方法,翻种期选择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夏收菜用大豆秋繁出苗、成苗的三个主要因素。同时分析了夏收秋繁苒障碍的生理原因,提出了提高秋繁出苗率的方法和主要技术指标L1.脱粒阴干,降低种子破裂率,保持种子16.7%-18.5%的含水量。2.适期播种,福州地区7月30日前后5d为播种危险期。3.先灌后播,田间持水量为55%-58%。  相似文献   

11.
2004、2005年对丁草胺在毛豆及其土壤环境中的残留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丁草胺残留动态为:2004年施用量80g/666.7m2的按Ct=2.0046·e-0.1419t降解,DT50=4.9d、DT99=32.5d;施用量160g/666.7m2的按Ct=4.1023·e-0.1429t降解,DT50=4.9d、DT99=32.2d。2005年施用量80g/666.7m2的按Ct=2.0724·e-0.1315t降解,DT50=5.3d、DT99=35.0d;施用量160g/666.7m2的按Ct=4.4136·e-0.1352t降解,DT50=5.1d、DT99=34.0d。毛豆种植12~15d后植株中丁草胺残留量最高,其后逐渐降低,在毛豆采收时(种植后65d),除在土壤中尚能检测到痕量的丁草胺外,毛豆植株和豆荚中均未检测到丁草胺的残留量。对分析方法的适合性测定结果表明,方法的回收率土壤、毛豆植株和豆荚样品分别为82.6%~101.5%、87.6%~103.5%和85.0%~98.9%,RSD分别为1.95%~5.93%、1.67%~7.84%和3.78%~6.12%,最小检测量0.001ng,土壤和毛豆的最小检测浓度分别为0.001和0.0005mg/kg。  相似文献   

12.
在反复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毛豆中丙溴磷残留量定量检测的气相色谱法。对分析方法的适合性测定结果表明,方法的回收率为86.5%~95.1%,其RSD为2.68%~6.79%,最小检测量0.00425ng,最小检出浓度为0.002mg/kg,该分析方法简便、准确、能满足实际样品分析。2004年、2005年对丙溴磷在毛豆的残留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丙溴磷在毛豆上有较高的原始沉积量,在毛豆上降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根据该方程测算,丙溴磷在毛豆中的半衰期(DT50)为3.2~3.5d,降解99%所需要的时间(T0.99)为21.3~23.5d。  相似文献   

13.
吕宜娜  张福利 《北京农业》2012,(12):156-158
本试验研究了豆乳和牛乳配比、蔬菜汁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接种量这4个主要因素对营养型蔬菜汁大豆酸奶风味的影响。结果显示,接种量为5.00%,豆乳与牛乳的配比为2:3,蔗糖添加量10.00%,蔬菜汁添加量15.00%的条件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凝乳状态、色泽、口感等感官性质方面均较好。  相似文献   

1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蔬中吡虫啉残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吡虫啉在水果蔬菜中的残留的方法。果蔬样品用乙腈提取之后过Florisil和中型氧化铝小柱净化,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方法的添加回收率在70%~1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2.3%~15.3%,在样品中的最小检出限可达到0.02 mg/kg。该方法前处理步骤简单,处理后杂质干扰少,灵敏度高,适用性强,可用于大部分水果和蔬菜等植物组织中吡虫啉药物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氮肥对菜用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研究了新农菜豆1号在5种不同的施氮水平下,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产量及品质等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茎粗、节数减少,节间长度、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增加,百粒鲜重与氮肥关系不显著,分枝数先增大后减小,蛋白质含量先增大后减小,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大后减小。以施氮量90 kg/hm^2时产量和品质最高,鲜荚产量为13 652.55 kg/hm^2,可溶性糖含量为68.85 mg/g,蛋白质含量为39.11%。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稀植条件下不同密度对菜用大豆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品质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密度的增加,株高增加,茎粗、节间数、分枝数、分枝总长降低;单株干物质最大积累量呈减小趋势、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降低,而百粒重、品质与密度关系不显著.以低密度处理21×104株/hm2的产量最高,为15 523.05 kg/hm2.  相似文献   

17.
不同菜用大豆品种生育特性及品质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研究了全国4个省区7个菜用大豆品种(系)在沈阳地区的生育特性及荚长、荚宽、蛋白质、脂肪等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南农95C-13不适合在沈阳地区种植。台292、辽鲜1号、东农96-002、东农1号、上农705的摘荚持续时间较长,范围在19~24d,能较好的满足市场需求。东农96-002的荚长最长(6.54cm);东农1号的荚宽最宽(1.59cm)、荚厚最厚(0.98cm);上农705和台292的百荚鲜重最大,分别为305.7g和302.1g;辽鲜1号和上农705的百粒鲜重最大,分别为63.7g和63.6g;上农705的百粒体积最大(64.4cm3),且鲜荚产量最高(9383.8kg.hm-2)。辽鲜1号的蛋白质干基含量最高(483.4mg.g-1),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9070﹡﹡,n=5);辽鲜1号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5个品种(系)。最终,选出辽鲜1号、东农96-002、东农1号和上农705品种(系)最适合在沈阳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氮肥用量对菜用大豆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菜用大豆施以不同氮肥处理,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菜用大豆外观、食用、营养品质的影响,进而使菜用大豆荚长缩短、荚宽增加、豆荚变大,子粒的蛋白质和蔗糖含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相应增加,并使其品质变优,产量增加,为菜用大豆的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