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 反刍动物瘤胃内容物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和大量微生物。瘤胃内容物经硫酸铵盐析处理得到的瘤胃粗酶制品中,含大量细菌、酶类以及蛋白质等。猪大肠的内环境及微生物消化与瘤胃有所相似。瘤胃细菌及消化酶能在猪的大肠内继续作用。因此,添加瘤胃粗酶制品可望促进哺乳仔猪大肠正常菌系的生长繁育,加强消化,补充营养。乙酸钠能促进哺乳期犊牛胃肠道发育。其在体内转化成的乙酸可望供给仔猪营养。本试验的目的是测试日粮中添加瘤胃粗酶制品和乙酸钠对哺乳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粗饲料促进犊牛瘤胃发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犊牛瘤胃发育与其免疫机能和生长性能紧密关联,瘤胃组织形态变化、发酵情况以及微生物区系的建立是评定瘤胃发育的重要指标。粗饲料中的纤维供给对犊牛瘤胃的健康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增加优质粗饲料的饲喂,可以增大犊牛瘤胃容量,促进瘤胃乳头生长,并且会使瘤胃微生物区系变得更加丰富。然而,粗饲料种类繁多,且在生产中其适宜的添加水平和切割长度均不相同,对犊牛瘤胃的影响也不一致。本文综述了粗饲料来源、添加水平以及物理切割长度对犊牛瘤胃组织发育、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为在犊牛生产中合理利用粗饲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犊牛胃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发育程度直接影响后期的生产性能。纤维在瘤胃中发酵成挥发性脂肪酸为犊牛提供能量,同时维持瘤胃环境、调控犊牛的采食和反刍行为,刺激瘤胃的发育。日粮中的纤维对犊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消化利用具有一定的影响,文章综述了近些年来日粮纤维水平和来源对犊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瘤胃发育、瘤胃发酵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为纤维在犊牛的饲粮中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断奶犊牛瘤胃微生物区系建立和发育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瘤胃微生物区系对瘤胃行使正常的反刍消化功能起着重要作用。犊牛瘤胃在尚未发育阶段,其瘤胃中含有的微生物在断奶期间会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巨大变化,且逐步建立并发育形成成熟的瘤胃微生物区系。稳定完善的微生物区系的建立有利于获得后期产奶潜力和饲料利用率的最大化,因此深入探讨犊牛断奶期间瘤胃微生物区系建立发育的影响因素对科学研究和实际生产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断奶期间犊牛瘤胃微生物区系建立与发育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犊牛早期科学饲养管理、营养调控以及断奶期间的精细养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对犊牛断奶前后瘤胃发酵和酶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在犊牛瘤胃中可能的作用机理。选取24头7日龄左右中国荷斯坦奶牛公犊牛,分为试验1、2组及对照组。试验1、2组犊牛直接饲喂N1型和Na型纳豆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对照组不饲喂菌液,当各组犊牛开食料采食量达到规定要求时断奶。断奶时每组随机选取4头犊牛屠宰,剩余12头犊牛继续饲喂,8周后屠宰。结果表明:①在断奶时及断奶后8周,试验1组犊牛瘤胃pH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2组(P<0.05);②断奶时及断奶后8周两处理组犊牛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断奶早期3组犊牛瘤胃食糜中乙酸的摩尔百分比差异不显著,而断奶后8周试验1组犊牛瘤胃中乙酸的摩尔百分比较对照组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断奶时试验组犊牛瘤胃中丙酸的摩尔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而断奶后8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③断奶早期试验2组犊牛瘤胃中氨氮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氨氮浓度较对照组略低,但无显著差异;断奶后8周两处理组犊牛瘤胃中氨氮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④整个试验期对照组犊牛瘤胃中性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两试验组(P<0.05),而外切葡聚糖酶活性显著低于两试验组(P<0.05),各组犊牛瘤胃中β-葡萄糖苷酶和内切葡聚糖酶活性无显著差异。本试验说明在犊牛生长的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纳豆枯草芽孢杆菌的饲喂效果不尽相同。日粮中添加纳豆枯草芽孢杆菌有利于瘤胃的发育,从而促进犊牛生长。  相似文献   

6.
<正>瘤胃碱中毒是由于饲养失误导致瘤胃内产生大量的氨,使瘤胃内微生物群失调而引起的消化机能障碍性疾病。本病在奶牛、肥育牛及犊牛都有发生。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开食料中玉米和全脂大豆的粉碎、蒸汽压片及膨化处理与犊牛瘤胃的酶系发育的关系.试验采用12头(21±3)日龄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3组,挤压膨化组、蒸汽压片组及对照组(常规粉碎组),分别饲喂采用不同加工方式的玉米和大豆配制成的开食料.试验期为3~13周龄,每周采集犊牛瘤胃液测定瘤胃中纤维素酶(包括内切葡聚糖...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探究在饲喂苜蓿干草的基础上,补饲开食料对代乳牦牛犊牛生长性能、瘤胃发育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体况接近的30日龄牦牛犊牛(公)20头,随机分为2组,在饲喂代乳粉的基础上,对照组(RA组)饲喂苜蓿干草,试验组(RAS组)饲喂苜蓿干草和开食料。所有试验犊牛自由饮水,单栏饲养,每天记录干物质采食量。试验预试期14 d,正试验120 d。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择5头进行屠宰,收集瘤胃液并采集瘤胃组织,观测瘤胃发酵参数、瘤胃组织形态和微生物区系的组成。结果表明:1) RAS组犊牛在试验末期体重极显著高于RA组(P<0.01),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RA组(P<0.05)。2)与RA组相比,RAS组犊牛瘤胃液氨态氮浓度极显著提高了33.74%(P <0.01),微生物蛋白(MCP)的含量显著提高了31.30%(P <0.05);RA组犊牛瘤胃液乙酸浓度显著高于RAS组(P<0.05),RAS组戊酸浓度显著高于RA组(P<0.05)。3) RAS组犊牛瘤胃上皮发育颜色加深,其瘤胃乳头长度极显著高于RA组(P<0.01)。4)RA组的操作分类单元(OTU...  相似文献   

9.
犊牛的瘤胃具有结构和功能不完善、微生物群落结构不稳定等特点。在犊牛出生后的前几个月,瘤胃结构和功能会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巨大变化,并且犊牛期瘤胃结构和功能的发育程度直接影响其生长性能及成年期的生产性能。短链脂肪酸(SCFA)可以改善瘤胃发酵,并可以影响瘤胃微生物的定植,进而促进瘤胃的发育,但由于犊牛瘤胃发育不健全,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内源性SCFA较少。外源添加SCFA已经被证实具有促进犊牛瘤胃发育的功能,因此,本文简要综述了SCFA促进犊牛瘤胃发育及影响瘤胃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关作用方式,为犊牛的健康培育及科学饲养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0.
旨在研究牛至精油(oregano essential oil,OEO)与莫能菌素(monensin,MON)对荷斯坦犊牛血清生化指标、消化酶活性以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本试验前期阶段选用了体重相近((41.31±2.23)kg),体况良好的荷斯坦初生犊牛8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头,采用单栏饲养。对照组饲喂全脂牛乳和颗粒饲料,其他3个试验组在饲喂全脂牛乳和颗粒饲料的基础上分别添加4 g·kg-1牛至精油、3.6 g·kg-1莫能菌素和7.6 g·kg-1牛至精油和莫能菌素的混合物,饲喂至56、70日龄时,从每组中选取6头体重相近的公犊,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指标,并通过口腔导管的形式采集犊牛的瘤胃液,检测消化酶活性以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果表明:1)添加牛至精油显著提高了56日龄犊牛血清中TP、SOD、GSH和GSH-Px的浓度(P ≤ 0.05);莫能菌素对56、70日龄犊牛BUN浓度有降低的趋势(P<0.10)。2)牛至精油显著降低了56、70日龄犊牛瘤胃中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的数量(P<0.05),显著提高了白色瘤胃球菌的数量(P ≤ 0.05);莫能菌素显著降低了56、70日龄犊牛瘤胃中原虫的数量(P ≤ 0.05),并有降低白色瘤胃球菌数量的趋势(P<0.10),在56日龄时,莫能菌素有降低犊牛瘤胃中黄色瘤胃球菌数量的趋势(P<0.10);牛至精油和莫能菌素对56、70日龄犊牛瘤胃中溶纤维丁酸弧菌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 ≤ 0.05);在56日龄时,牛至精油和莫能菌素对栖瘤胃普雷沃氏菌有交互作用的趋势(P<0.10),而在70日龄时则呈显著的交互作用(P ≤ 0.05)。3)牛至精油和莫能菌素对56、70日龄犊牛瘤胃中胃蛋白酶浓度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 ≤ 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可提高犊牛的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莫能菌素在抑制瘤胃内原虫数量上强于牛至精油,牛至精油对提高主要蛋白质降解菌数量的作用效果优于莫能菌素。总之,牛至精油可改善犊牛的健康状况以及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牛至精油作为天然植物抗生素可替代犊牛期预防性治疗的其他类抗生素生长促进剂。  相似文献   

11.
瘤胃碱中毒是由于饲养失误导致瘤胃内产生大量的氨,使瘤胃内微生物群失调而引起的消化机能障碍性疾病。本病在奶牛、肥育牛及犊牛都有发生。  相似文献   

12.
犊牛瘤胃内迅速积聚大量气体叫做犊牛瘤胃臌气,这是犊牛常见病之一。现将我们在靠山种畜场治疗本病情况报告如下。一、概况:这个场从1968年到1984年十七年共养犊牛5,054头,患犊牛瘤胃臌气85例,发病率为1.6%,治愈81例,治愈率为95.2%,死亡4头。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选用12头荷斯坦公犊((21±3)d)研究开食料中玉米和全脂大豆的蒸汽压片或膨化处理对犊牛瘤胃发酵和细菌区系的影响。犊牛随机分为3组,采食3种开食料。开食料原料组分相同,据其中玉米和大豆的加工方式分为3个处理组:膨化处理组(PCON)、蒸汽压片组(SFCS)及常规粉碎组(对照组,NCON)。试验期为10周,每周或每2周采集犊牛瘤胃液测定pH和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及其组成,并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PCR-DGGE)测定细菌区系的组成。结果表明,瘤胃中总VFA浓度在第6和第9周受日粮中原料加工方式的影响,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SFCS组犊牛瘤胃中的丁酸摩尔比例在第5和第11周较其它2组犊牛高(P0.05)。PCR-DGGE结果表明,3组犊牛瘤胃中的细菌种群随年龄增长的组成情况基本一致,但SFCS组犊牛瘤胃中细菌的组成较其他2组相对复杂。结果提示:与其它2组相比,蒸汽压片处理有助于犊牛瘤胃的发酵和发育。  相似文献   

14.
旨在研究牛至精油(oregano essential oil, OEO)与莫能菌素(monensin, MON)对荷斯坦犊牛血清生化指标、消化酶活性以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本试验前期阶段选用了体重相近((41.31±2.23) kg),体况良好的荷斯坦初生犊牛8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头,采用单栏饲养。对照组饲喂全脂牛乳和颗粒饲料,其他3个试验组在饲喂全脂牛乳和颗粒饲料的基础上分别添加4 g·kg~(-1)牛至精油、3.6 g·kg~(-1)莫能菌素和7.6 g·kg~(-1)牛至精油和莫能菌素的混合物,饲喂至56、70日龄时,从每组中选取6头体重相近的公犊,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指标,并通过口腔导管的形式采集犊牛的瘤胃液,检测消化酶活性以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果表明:1)添加牛至精油显著提高了56日龄犊牛血清中TP、SOD、GSH和GSH-Px的浓度(P≤0.05);莫能菌素对56、70日龄犊牛BUN浓度有降低的趋势(P0.10)。2)牛至精油显著降低了56、70日龄犊牛瘤胃中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的数量(P0.05),显著提高了白色瘤胃球菌的数量(P≤0.05);莫能菌素显著降低了56、70日龄犊牛瘤胃中原虫的数量(P≤0.05),并有降低白色瘤胃球菌数量的趋势(P0.10),在56日龄时,莫能菌素有降低犊牛瘤胃中黄色瘤胃球菌数量的趋势(P0.10);牛至精油和莫能菌素对56、70日龄犊牛瘤胃中溶纤维丁酸弧菌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在56日龄时,牛至精油和莫能菌素对栖瘤胃普雷沃氏菌有交互作用的趋势(P0.10),而在70日龄时则呈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3)牛至精油和莫能菌素对56、70日龄犊牛瘤胃中胃蛋白酶浓度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可提高犊牛的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莫能菌素在抑制瘤胃内原虫数量上强于牛至精油,牛至精油对提高主要蛋白质降解菌数量的作用效果优于莫能菌素。总之,牛至精油可改善犊牛的健康状况以及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牛至精油作为天然植物抗生素可替代犊牛期预防性治疗的其他类抗生素生长促进剂。  相似文献   

15.
犊牛食草症多见于出生7 ̄15日龄的犊牛,因采食大量的饲草或垫草而积存于瘤胃,造成瘤网胃口阻塞。近年来笔者经常巡诊伊犁地区各县、乡、镇及周边农牧团场,接触到犊牛食草症的病例逐年上升。下面笔者就近年来对犊牛食草症的诊断、治疗与防治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1临床症状患病犊牛精神沉郁,呼吸加快,四肢划动,喜卧,小便消失,无食欲,体温40 ̄41℃,高烧不退,病畜呻吟。瘤胃膨大,伴有少量气体。2剖检变化心血管破裂、肺肿大、瘤胃内存有直径约20cm的球状草团,不易撕碎,草团处在瘤胃网口处,瘤网胃内混有少量乳块,肠道内有少量液状草末,其它未见异…  相似文献   

16.
犊牛开食料中适宜蛋白质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犊牛来说,在瘤胃微生物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利用植物性饲料蛋白的能力很有限,但在50日龄左右,犊牛瘤胃微生物体系基本建立[1].此时在先进的饲养模式下犊牛已经断奶,因此犊牛必须摄食非乳品营养--植物性饲料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其中蛋白质水平和来源对保障瘤胃微生物生长、创造适宜的瘤胃内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犊牛开食料中适宜蛋白质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犊牛来说,在瘤胃微生物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利用植物性饲料蛋白的能力很有限,但在50日龄左右,犊牛瘤胃微生物体系基本建立[1].此时在先进的饲养模式下犊牛已经断奶,因此犊牛必须摄食非乳品营养--植物性饲料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其中蛋白质水平和来源对保障瘤胃微生物生长、创造适宜的瘤胃内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优质牧草对犊牛体尺指标和瘤胃发育的影响,选取20头体重、日龄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犊牛,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头,其中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颗粒精料+鲜牛奶,试验组饲喂颗粒精料+优质苜蓿干草+鲜牛奶,于3月龄断奶时进行体尺指标和瘤胃发育指标的测量。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各项体尺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显著提高了犊牛3月龄的瘤胃平均重量、瓣胃平均容积、瓣胃平均重量、皱胃平均容积(P<0.05),且瘤胃乳头绒毛长,颜色深,以瘤胃底部发育最好且分布较多乳头,顶部分布较少且稀疏,还可有效地防止了瘤胃内毛球的形成,明显降低犊牛异食癖和瘤胃臌气的发生,而对照组瘤胃乳头发育较差,颜色较浅,瘤胃壁薄,但瘤胃乳头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9.
为利用16S rDNA技术研究甘露寡糖不同添加方式对哺乳期犊牛瘤胃细菌菌群结构影响,本研究选用出生日龄一致、体重接近、健康状况良好的荷斯坦公犊牛20头,随机分为4组。CR组为对照组,饮用乳及开食料中均不添加甘露寡糖;ORa组在饮用乳中添加5 g甘露寡糖,开食料中不添加甘露寡糖;ORb组在开食料中添加5 g甘露寡糖,饮用乳中不添加甘露寡糖;ORc组在饮用乳及开食料中各添加2.5 g甘露寡糖(混合添加)。应用16S rDNA测序技术,研究了甘露寡糖添加方式对犊牛瘤胃细菌构建的影响。结果表明:甘露寡糖添加方式会影响哺乳期犊牛瘤胃细菌总数,但对哺乳期犊牛瘤胃细菌菌群多样性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ORb组颗粒料中添加甘露寡糖显著降低了厚壁菌门与放线菌门的丰度(P<0.05),极显著提高了变形菌门的丰度(P<0.01),优势菌门增加为3种,分别为拟杆菌门、厚壁菌门与变形菌门。在属水平上,甘露寡糖不同添加方式导致哺乳期犊牛瘤胃细菌菌群结发生了改变,其中甘露寡糖不同添加方式对小杆菌属和脱硫弧菌属在瘤胃内丰度均产生了影响,但对ORa组与ORc组犊牛瘤胃细菌影响不及ORb组;且ORb组犊牛瘤胃细菌功能性菌属普雷沃氏-7属、氨基酸球菌属、优杆菌属和琥珀酸弧菌等均发生显著变化。基于以上结果,得出如下结论:本研究条件下,甘露寡糖添加方式对哺乳期犊牛瘤胃细菌菌群多样性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开食料中寡糖添加方式对菌群结构产生部分影响,其中发挥瘤胃蛋白降解作用和淀粉降解作用的琥珀酸弧菌科-UCG-001属、利用乳酸的新月形单胞菌属丰度极显著提高(P<0.01),而利用乳糖的优杆菌属丰度显著降低,降解半纤维素的小杆菌属丰度极显著降低(P<0.01)。  相似文献   

20.
用初生的荷斯坦犊牛作为试验动物,在开食料中分别添加33%整粒玉米( WC)、干滚玉米( DRC)、湿滚压玉米( RC)或蒸汽压片玉米( SDC) ,研究玉米不同加工方法对初生犊牛采食量、生长发育、瘤胃及血液代谢产物和瘤胃发育的影响。试验一,选用92头2±1日龄的荷斯坦犊牛(公犊5 2 ,母犊4 0 )开始饲喂开食料,试验期4 2 d。每天测定开食料干物质( DM)采食量和排粪量,每周测定犊牛生长情况及血液指标。4周龄时,采用安乐死的方法屠宰12头小公牛( 3头/组) ,取瘤胃组织,测定上皮发育情况。试验二,选用7日龄(±1d)荷斯坦小公牛做瘤胃瘘管,2~6周中连续取血样和瘤胃液样品进行测定。在试验一,犊牛在断奶前及整个试验期,DRC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RC组和SFC组,而WC组显著高于SFC组。DRC组犊牛断奶乳后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SFC组。SFC组犊牛血液中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显著高于其它各且。SFC组与DRC组或WC组相比,4周龄犊牛瘤胃粘膜乳头长度及瘤胃壁厚度均有明显增加。在试验二,WC组与其它各组相比,有效提高了瘤胃PH,降低了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SFC组显提高了瘤胃中丙酸的产量;而RC组瘤胃丁酸的产量明显提高,表明玉米不同加工方法影响采食量、生长速度和瘤胃参数。RC组犊牛体重、饲喂效率和瘤胃发育的情况与其他组无差异,但促进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