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别观察了不同稀释液、不同感作温度、不同红细胞浓度及不同感作时间对ND、EDS-76病毒HA效价、血凝特性及血凝解脱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行HA试验时,以PH7.2的PBS液为稀释液、0.5%鸡红细胞为指示系统、在37℃下感作20min或室温下感作30min为最适试验条件。各样品在0.5%红细胞下测得的HA效价比0.8%红细胞时平均高0.25-0.5个滴度,其它情况下测得的HA效价基本相同,但红细胞的凝集状态及观察结果的时间有所不同。其中,感作温度越高(37℃),出现结果越早,且凝集现象越明显,但解脱作用发生得也越快。ND病毒所引起的血凝现象仅可持续2h左右,而EDS-76病毒引起的血凝现象可持续至24h不发生解脱,这一特性可作为鉴别2种病毒的1个指标。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鸽新城疫病毒(PNDV)和鸽痘病毒(PPV)的血凝特性,同时为2种病毒的血凝试验(HA试验)提出技术参数,分别采用鸡和鸽红血细胞(RBC),在不同反应介质和条件下进行病毒血凝试验。结果表明:①PNDV既能凝集鸡RBC,又能凝集鸽RBC,而PPV只凝集鸡RBC;②PNDV对0.5%鸡RBC血凝价比对1%鸡RBC血凝价高1~2个稀释度,而PPV对0.5%鸡RBC血凝价比对1%鸡RBC血凝价高5个稀释度;③PNDV和PPV对鸡RBC的HA凝集强度呈线性变化,而PNDV对鸽RBC的HA凝集强度呈非线性变化;④进行PNDV和PPV的HA试验的理想技术参数为:用0.5%鸡RBC,以0.89%生理盐水或pH 7.4 PBS为反应介质,PNDV于37℃作用30 m in时转至室温观察,重复观察应于35 m in内结束,而PPV应于37℃作用30 m in观察,观察后迅速放回37℃,重复观察应于10 m in内结束。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凝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用中国和澳大利亚分离的A型魏氏梭菌培养液、Ⅰ型卵磷酯酶C和胰酶处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制备的血凝抗原能凝集鸡红细胞,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提供了方法。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M(41)、H(120)、H(52)、Gray、Connecticut、T、GIBV等7个毒株进行了血凝性的比较,以H(120)毒株血凝价最高,其次是M(41)、GIBV、Gray,而H(52)、Connecticut、T等毒株血凝性低或无血凝性。作者还对影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凝试验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NDV La Sota株与H_9N_2亚型AIV血凝谱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研究NDV与AIV的生物学特性,为二者的鉴别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应用微量血凝(HA)试验比较观察NDV(La Sota)与AIV(H9N2)对鸡等17种动物红细胞的血凝谱。结果显示:NDV(La Sota)与AIV(H9N2)均可凝集鸡、鸭、鸽、鹌鹑、麻雀、喜鹊、赤颈鸫、三趾鹬、鹰鸮、长耳鸮、羊、小白鼠和人(O型)的红细胞,均不凝集兔的红细胞,但对牛、犬、猪红细胞的血凝特性有明显的差异。NDV(La Sota)可凝集这3种动物的红细胞且凝集效价均较高,而AIV(H9N2)对其则不具有凝集作用。表明NDV(La Sota)与AIV(H9N2)对不同动物红细胞血凝谱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特别是对不同哺乳动物红细胞的血凝性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5.
从不同发病地区患鸡传染性腺胃病的鸡中分离出2株病毒,采用胰蛋白酶和水解蛋白酶处理后测定其血凝性,试验表明,对鸡的红细胞凝集价高达211.分离毒株,通过鸡胚盲传6代后,可出现矮小胚.  相似文献   

6.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是用于检测受检血清抗体的试验。血凝(直接血凝)反应(HA):某些病毒或病毒的血凝素,能选择性地使某种或某几种动物的红细胞发生凝集。血凝抑制反应(HI):当病毒的悬液中先加入特异性抗体,且这种抗体的量足以抑制病毒颗粒或其血凝素时,则红细胞表面的受体就不能再与病毒颗粒或其血凝素直接接触,这时红细胞的凝集现象就被抑制。  相似文献   

7.
伪狂犬病毒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株伪狂犬病毒在4、28、37℃下进行血凝试验(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试验结果表明,伪狂犬病毒能够凝集小白鼠红血球,HA可被抗伪狂犬病毒的高免血清特异性抑制(1:64)。并不受温度的影响。因此,该方法是诊断伪犬病的一种快速、简便、易于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9日和10日龄鸡胚尿囊腔中接种稀释比例为1/100 ̄1/500的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常规培养48h进行繁毒规律和血凝特性分析。结果表明:10日龄鸡胚尿囊液收毒量大于9日龄鸡胚。1%的胰酶37℃作用1 ̄4h,作用时间对血凝价影响差异不显著,56℃1%的胰酶作用0.5 ̄2h,作用时间对血凝价影响差异显著。0.5% ̄1%鸡红细胞对血凝价影响差异不显著。9日龄以1/100种毒繁毒后凝集价最高,10日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福建省某些养殖场的猪、鸭等动物发生一种新的传染病。经过实验室病毒分离及主要特征与形态学等方面的研究已确定该病病原为1型副黏病毒。其病毒呈球形,大小中等,有囊膜,且囊膜上有纤突,具有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能够凝集多种动物的红细胞,临床上可以用此方法进行辅助鉴定该病毒。笔者对多年来实验室分离鉴定和保存的番鸭源、半番鸭源、企鹅源、猪源1型副黏病毒和鸡源新城疫病毒强毒参考株进行血凝谱的测定,旨在进一步研究其病原特性及其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对鸵鸟新城疫病毒微量血凝抑制试验进行了研究,找到了影响该试验的主要因素,即被检血清中的非特异血凝抑制因子和凝集因子、稀释剂及其pH值、实验室温度、鸡红细胞的来源等。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可明显提高这一试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自制1.5%绵羊红细胞诊断液并用于检测牛肺疫抗体,结果如下:(一)三批标准阳性血清(批号为8601、8301、8001)凝集价均在160倍以上,标准阴性血清(批号为8601)凝集度仅为10倍。15份被检血清IHA的阳性检出率(8/15)高于补体结合反应(CF,6/15)且凝集价均在40倍以上。(二)用牛肝片吸虫病、布氏杆菌病和附红细胞体病阳性血清作类症鉴别诊断,凝集度仅为10倍。(三)把牛肺疫CF8502抗原作倍比稀释,加2个凝集单位牛肺疫阳性血清8601和8301进行间接血凝抑制试验,分别被32倍和16倍稀释的抗原所抑制,本项试验结果表明IHA用于检测牛肺疫,具有检出率高、特异性强、设备要求简单、容易操作等特点,适于在现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用热酚—水法提取沙门氏菌脂多糖(LPS),经pH8.0热处理后,致敏醛化的绵羊红血球,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抗沙门氏菌O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微量间接血凝试验。用致敏血球在96孔V型血凝板上与杂交瘤培养上清作凝集试验,数秒钟即能判定结果。本试验具有快速的特点,且有一定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离出兰州地区鸡群新城疫病毒(NDV,Newcastle disease virus)并将M蛋白进行原核表达。通过鸡胚尿囊腔接种培养分离得到的兰州地区NDV,采用血凝及血凝抑制实验和Western bolt对病毒进行鉴定。利用分子克隆方法将NDV M蛋白进行原核表达,用Western blot技术分析其反应原性。根据NCBI发表的NDV M基因构建进化树。结果表明,成功分离的NDV悬液经RT-PCR技术扩增出M基因片段,重组菌p ET-M经SDS-PAGE分析,在约42 k Da处有一明显的蛋白条带,Western blot技术证明其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M基因进化树分析,分离毒株与La-Sota具有极高同源性。本研究成功分离出兰州地区NDV并将M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同时确定分离毒株与La-Sota毒株的同源性极高。为后续针对兰州地区新城疫流行病学调查和综合防控技术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影响血凝抑制试验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凝抑制试验(HI)在畜牧业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影响其试验结果的因素较多.对红细胞、抗原、血清、稀释液、温度、作用时间及判定时间、试验器材、试验方法、判定方法和操作等因素对HI试验的影响进行了概述,以期能对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某鸡场因不明原因已死亡及濒死产蛋鸡进行病理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非典型性新城疫.抗体检测的结果显示,随机抽样检测32份鸡血清的新城疫血凝抑制效价在1:40~1:2560之间,表明该鸡场的鸡群存在野毒感染.  相似文献   

16.
鲍氏不动杆菌MF1株的粘附特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取从患病鳜鱼体内分离到的鲍氏不动杆菌 M F1株和3株 A T C C不动杆菌参考株做血凝试验( H A),13种不同动物的红细胞对4株不动杆菌的血凝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鲍氏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 baum annii) M F1株能凝集人 O 型血以及鸡、鼠、绵羊、鲢、黄鳝等5种动物的红细胞, 不凝集鳜、罗非鱼、鲫、团头舫、鲤、欧洲鳗、鳙的红细胞, 且该种血凝不能被甘露糖抑制; 其它3株 A T C C参考菌株对13种红细胞均不能发生凝集。4株不动杆菌的粘附实验表明, M F1株可以粘附 H Ep2细胞, 每细胞粘附菌在20个以上, 菌体粘附于细胞四周; 3株 A T C C不动杆菌参考株对 H Ep2细胞不具粘附特性。以上4株不动杆菌对 E P C细胞 (鲤鱼乳头状上皮瘤细胞系) 均无粘附性。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以日本血吸虫水溶性虫卵抗原致敏醛化红血球,建成了检测日本血吸虫抗体的间接血凝试验。应用该法观察血吸虫抗体的消长规律,结果表明:抗体最早于人工感染血吸虫尾蚴后25天出现;吡喹酮治疗后5个月转阴。  相似文献   

18.
迟缓爱德华氏菌的粘附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绵羊红细胞对不同来源的15株迟缓爱德华氏菌作血凝试验。结果表明,15株ET均具有血凝性,且不能为甘露糖,蔗糖,葡萄糖所抑制。分别用甲醛,戊二醛,胰蛋白酶处理ET的模式菌株ET99菌体,能抑制细菌血凝。提纯的ET99菌株的鞭毛蛋白,外膜蛋白均无血凝性。同时用HEp-2细胞分析了15株ET的细胞粘附特性。结果表明,有10株ET能粘附HEp-2细胞、粘附菌数大于10CFU/细胞。分别用甲醛,戊二醛,胰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猪弓浆虫病在自治区的血清学调查情况。我们共抽检全区11个盟市的48个旗县的3467头份猪血清,使用间接血凝试验,共检出阳性猪血清470头份,阳性率13.56%,其中只有8个旗县抽检的猪血清检验为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