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蔗糖产业不仅是云南省高原特色产业,更是扶贫产业。2018/2019榨季,云南甘蔗农业总产量1 843.27万t,入榨甘蔗1 625.17万t,产糖208.01万t,出糖率12.80%;2019/2020榨季,云南甘蔗种植面积28.993万hm~2,高优良种推广24.884万hm~2,产业覆盖全省8个州(市)50余个县(市、区)约128万户农户、600余万蔗农。但云南蔗糖产业发展中存在:蔗区劳动力严重短缺、生产成本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种植规模不够、丘陵山地甘蔗小型收获机械化进程缓慢、地膜残留污染等问题,制约了蔗糖产业发展。提出了加快甘蔗良种推广、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改善蔗区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发展机械化及配套技术推广、加快推广地膜回收技术和完全生物降解地膜、实施境外种植拓展工程等探讨提质增效方案与对策,以期为云南蔗糖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瑞丽甘蔗产业发展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气候资源优势、低廉缅籍人工成本等优势,但随着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建设的推进,瑞丽市甘蔗产业出现了产业争地严重、种蔗面积逐年减少、境外种蔗难度大、生产成本持续走高、蔗区投入不足等问题。借助SWOT分析法,分析瑞丽蔗糖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提出瑞丽甘蔗产业发展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云南“十三五”甘蔗产业发展优势及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云南"十三五"甘蔗产业发展优势及思路,为制定云南"十三五"甘蔗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通过分析云南"十二五"甘蔗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和具备的优势,提出云南"十三五"甘蔗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云南"十二五"甘蔗面积持续增长、甘蔗单产和糖分不断提高、甘蔗产业效益稳定增长、蔗糖产业链条得到延伸、境外甘蔗种植成效显著;稳居全国第二大糖料蔗基地位置,形成我国甘蔗优势产区和完善的甘蔗产业体系,境外甘蔗发展前景广阔。云南"十三五"甘蔗产业应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适度发展境内甘蔗种植面积,积极扩大境外甘蔗种植面积,着力提高甘蔗单产和糖分,重点建设基础产能、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保障能力,以及培育新型主体和创建品牌,全力打造云南高原特色甘蔗产业。  相似文献   

4.
我国蔗糖产业安全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近年我国甘蔗糖业的现状,分析了今后蔗糖产业的形势,提出了我国蔗糖产业的发展对策,一是实行甘蔗糖料目标价格管理,建立以国企为核心的制糖企业制度,抵御国际低价进口糖冲击;二是科学划定和加快实施我国糖料蔗生产保护区的生产;三是建立甘蔗现代生产体系,形成以机械化应用牵引规模化经营、带动社会化服务的格局,提升蔗糖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三大糖蔗生产基地自然资源优势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凯 《中国糖料》2002,(3):19-21
广西、云南、广东的雷州半岛为我国三大糖蔗生产基地。以综合自然因素(温度、降雨、光照等)评价适宜甘蔗生长发育的排序为雷州半岛>广西>云南。具体调查表明,温度三大糖蔗基地都适宜甘蔗生长发育,排序为雷州半岛>广西>云南;降雨三大糖蔗基地基本适宜甘蔗生长发育,排序为广西>雷州半岛>云南;光照三大糖蔗基地差别较大,以云南>雷州半岛>广西。  相似文献   

6.
广西是我国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甘蔗是农场的主产业,是金光农场和职工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现就广西甘蔗生产现状和目前推广的栽培技术,提出甘蔗产业化种植技术发展之见解。为实现高产增糖增效目的,甘蔗种植技术集成要以选育良种、机械深耕深松、精细整地、蔗叶还田、改良土壤、地膜覆盖、合理施肥、节水灌溉、甘蔗机械化收割等技术为主要推广措施,促进农场经济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巴西蔗糖产业种植、管理、贸易、政策、加工等方面的详细分析可知,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蔗生产国和出口国,拥有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其制糖成本低、国际竞争力强。其甘蔗病虫害防控实行:⑴重点培育和推广抗病虫甘蔗良种;⑵通过种苗检疫、脱毒和健康种苗繁育技术严防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播;⑶建立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系统;⑷生物防控技术和化学药剂相结合。其糖厂已实行全网络自动化控制系统,蔗糖生产采用两步法生产精制糖。其蔗糖产业发展特点:重视氮高效品种的选育、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率高、采用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技术、燃料乙醇工业发达、多种糖料蔗供应渠道、加工技术先进生产效率高、甘蔗运输成本较高等特点。我们可从中得到的借鉴为:重视强宿根蔗的选种计划、加速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建立完善的甘蔗病虫害防控系统、加强蔗糖高值化及副产物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8.
经过1999-2001年三年二新(植)-宿(根)区域化试验,参试的14个国家甘蔗品种出苗较好,分蘖力较强,个别品种宿根性较差。综合三年蔗茎产量和蔗糖份的表现,闽糖90-55,新台糖20号,闽糖92-649表现最好,各种指标优于或与两个对照种相当,可以在漳州蔗区进一步示范推广;福农91-21,桂糖91-116,云蔗89-7,粤糖89-240各种性状与两个对照种互有优劣,须继续进行区域试验,最终确定是否可在漳州蔗区进一步示范推广,其余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差。不适宜在漳州蔗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9.
甘蔗品种联合区域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新植和宿根试验,对来自福建、广西、广东、云南、四川5省(区)的23个甘蔗优良品种(系)进行联合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桂糖89/5、闽糖88/103、粤糖85/177、桂糖86/267、桂糖84/332、闽糖86/877等品种,在蔗茎产量、甘蔗蔗糖分、蔗糖产量等方面表现突出,可加速繁殖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对福建蔗区示范和推广的5个甘蔗品种(系)在榨季期间产酒精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品种(系)产酒精量随成熟期不同而变化,到成熟高峰期产酒精量达到最高值,这一变化趋势与甘蔗蔗糖份累积的变化曲线相似。参试的5个甘蔗品种(系)中,闽糖86-05产的酒精量最高,达111.60升/吨。  相似文献   

11.
《广西蔗糖》2014,(5):28-28
广西在日前召开的2015年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会上表示,在今年实施50万亩“双高”糖料蔗示范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明年将再建80万亩“双高”基地。所谓双高基地,是指高产,高糖分。基地建设扩大,能够改善目前部分地区甘蔗种植效益低,机械化程度不够,改良农民品种,并能够有效联合政府,糖企和农户,实现经营规模化,促进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12.
扶绥县蔗糖业初步具备了抵御外糖的能力,但仍缺乏国际竞争力,国内食糖市场又十分有限.在甘蔗面积不断扩大,劳动力成本不断增高和市场上蔗糖价格过山车式的变化;糖料蔗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幅度小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区域地理环境优势,提高土地利用率,就发展机制、良种良法和全程机械化推广、提高综合效益等这些需要优化解决的环节,将是这一传统产业拓新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经国家计委、农业部批准,湛江市雷州半岛三县(市),即遂溪县、雷州市、徐闻县(以下简称雷州半岛),1989年已被正式列入“八五”期间第一批糖蔗基地县。对此,当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极为重视,制定了实施规划目标的“四化”措施,要求逐步实现蔗区水利化、耕作机械化、甘蔗良种化、栽培规范化,以促进雷州半岛的甘蔗稳产高产。本文就建设稳产高产糖蔗基地取得的成效、基本做法、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方向,发表个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早熟高糖甘蔗品种对蔗糖产业发展的作用,从亲本评价、品种的引进和选育等方面总结了云南甘蔗选育早熟高糖品种取得的成就,讨论了云南开展选育早熟高糖品种的优势和潜力。  相似文献   

15.
粤糖93/159是由2000年引进德宏蔗区进行试验、示范,2003年进人德宏州第一轮甘蔗品种区域试验,2004年进行宿根性的对比试验,经过两年区域试验,该品种具有产量、蔗糖分、纯度高,蔗糖分持续期长,蔗糖分转化慢。耐摆晒的特点,是德宏蔗区目前重点推广的产量、蔗糖分兼顾,综合性状优良的早熟高糖、丰产品种。  相似文献   

16.
闽糖90-55系福建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以CP57-614为母本,崖城84-153为父本的杂交组合中选育出的一个具有高产、高糖、中熟抗旱、宿根性好、适应性广的甘蔗新品种,在福建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闽糖90-55公顷蔗茎产量125.355吨,11-2月份平均蔗糖分14.18%(绝对值),公顷含糖量18.074吨,分别比福建当前主栽品种闽糖70-611增加29.0%、0.40个百分点和32.7%,该品种在全国甘蔗品种第二轮区试和省生产示范中,平均公顷蔗茎产量104.954吨,11-2月份平均蔗糖分13.43%(绝对值)。公顷含糖量14.292吨,分别比全国对照种新台糖10号增加39.0%、低1.0%和增加30.5%。  相似文献   

17.
国家甘蔗品种区试漳州蔗区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1999~2001年3年二新一宿区域化试验,参试的14个国家甘蔗品种出苗较好,分蘖力较强,个别品种宿根性较差,综合3年蔗茎产量和蔗糖分的表现,闽糖90-55、新台糖20号、闽糖92-649表现最好,各项指标优于或与两个对照种相当,可以在漳州蔗区进一步示范推广;福农91-21、桂糖91-116、云蔗89-7、粤糖89-240各种性状与两个对照种比互有优劣,需继续进行区域试验,最终确定是否可在漳州蔗区进一步示范推广;其余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差,不适宜在漳州蔗区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8.
在2010—2011年漳州蔗区举行的2新1宿甘蔗体系优良品种第二轮示范试验中,参试的9个甘蔗优良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表现为出苗率、宿根发株率、分蘖率整体优于对照种,参试品种植株高大,中至中大茎,有效茎数较多。蔗茎产量和蔗糖分表现最好的甘蔗品种是柳城05-129、桂糖02-467、福农30号、39号、粤糖00-318,这5个品种蔗茎产量较高、蔗糖分优于对照种,可以在漳州蔗区进一步示范试验。  相似文献   

19.
甘蔗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试验目的 从各地引进甘蔗优良新品种,在本地种植,通过品种筛选试验,希望筛选出高产、高糖、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宿根性强、适宜本蔗区自然栽培条件种植的优良品种在本蔗区示范、推广,为蔗糖业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0.
试验结果表明:甘蔗施用“容大丰”膏肥,可促进甘蔗生长,蔗茎长粗,从而增加蔗茎产量5.62%-9.17%,有助农业增收。同时还可改善蔗汁品质,提高甘蔗蔗糖分含量0.16%-0.85%(绝对值),有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容大丰”膏肥能使甘蔗增产增糖,是优质甘蔗糖料生产基地的理想肥料,在甘蔗生产上推广应用,施用量以300倍液(1~2次)为宜,可结合3-4月防治甘蔗螟虫、7-8月防治甘蔗绵蚜喷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