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本文基于新疆种业发展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新疆种业发展与监管对策建议,以期为种业创新提供参考,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新疆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工作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关于加强和改进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工作的建议,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共同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SWOT分析的新疆农作物种业创新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概述了新疆农作物种业发展现状,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种业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快构建新疆种业科技创新体系、明确种业创新方向和重点、加快新疆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与中亚及周边国家种业科技创新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十三五"促进新疆农作物种业创新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湟源县现代农作物种业全面发展,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现结合湟源县实际,就如何推进湟源县种业发展进行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石嘴山市加大了对种业的投入,种业规模稳步发展,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效益凸显,种业融合发展聚集区初具规模,科技研发和创新取得突破,但在种业发展中也存在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品种结构不合理、科技研发投入不足、人才队伍不健全等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石嘴山市农作物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掌握种业发展现状和科学判断发展形势是探索新型种业体系建立路径的重要内容。北京市种业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知识性和辐射性等特点。促进北京市种业壮大对"种业之都"建设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十二五"以来,北京市种业发展取得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在对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市场环境等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的基础上,从深化协同创新机制、优化种业发展市场环境、建设商业化育种体系、推动种业产业链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北京种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伊棉14号西部种业有限公司2005年选育,原名西部3号,2007年通过伊犁州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伊棉14号。  相似文献   

8.
伊棉14号西部种业有限公司2005年选育,原名西部3号,2007年通过伊犁州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伊棉14号。一、极早熟:3年平均生育期123天,北疆积温高的区域116~118天即可成熟。二、高品质:经检测,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587毫米,整齐度85.5%,断裂比净度34CN/tex,马克隆值4.3,  相似文献   

9.
伊棉14号西部种业有限公司2005年选育,原名西部3号,2007年通过伊犁州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伊棉14号。一、极早熟:3年平均生育期123天,北疆积温高的区域116~118天即可成熟。二、高品质:经检测,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587毫米,整齐度85.5%,断裂比净度34CN/tex,马克隆值4.3,  相似文献   

10.
伊棉14号西部种业有限公司2005年选育,原名西部3号,2007年通过伊犁州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伊棉14号。一、极早熟:3年平均生育期123天,北疆积温高的区域116~118天即可成熟。二、高品质:经检测,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587毫米,整齐度85.5%,断裂比净度34CN/tex,马克隆值4.3,  相似文献   

11.
伊棉14号西部种业有限公司2005年选育,原名西部3号,2007年通过伊犁州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伊棉14号。一、极早熟:3年平均生育期123天,北疆积温高的区域116~118天即可成熟。二、高品质:经检测,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587毫米,整齐度85.5%,断裂比净度34CN/tex,马克隆值4.3,纺纱均匀性指数  相似文献   

12.
摘要:回顾“十二五”以来浙江省农作物种业改革发展情况,剖析种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和趋势,并提出下一步发展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我国种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要从人才观念、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经营策略等方面构筑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增强我国种业竞争力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我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和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对我省农作物种业的引领支撑作用的剖析,提出了青海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思路、措施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种子信息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种子信息统计工作是种子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办40号文件明确提出,信息服务体系是种子三大体系之一,也是开发和合理整合信息资源、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手段。种子信息统计工作已逐渐成为分析掌握种业发展动态、制定种业宏观政策、指导服务种子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成为开展种子行业管理和指导种子生产经营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尼勒克县位于中天山东北腹地,年平均气温5.6℃,≥10℃的积温2409℃,气候较凉爽。地形为东北高,西南低,全县可耕地分布在海拔高900—1700m左右.无霜期90—110天,年降水量200-600mm。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种植生态区的多样化。全县耕地85%以上种植小麦、胡麻、油菜、马铃薯等常规作物,小面积种植玉米、油葵、甜菜等经济作物。其中东部乡场主要以小麦、马铃薯、油菜种植为主;中部地区以玉米、小麦、胡麻、甜菜种植为主;南部木斯乡、阿克塔斯农业队以甜菜、大豆、蓖麻、玉米种植为主;西部三乡以旱田小麦、胡麻种植为主。  相似文献   

17.
伍言 《北京农业》2011,(8):54-54
6月17日,有望成为新疆第二家登陆创业板的新疆康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康地种业)首发申请未获证监会通过,康地种业也成了新疆首家折翼创业板的拟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作物,占粮食产量的20%。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从2000年的2306万hm^2逐步增加到2009年的3046万hm^2,总产量从10600万t增加到16300万t。玉米种植面积首次超过水稻、小麦,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国谷物之王”。  相似文献   

19.
<正>6月17日,有望成为新疆第二家登陆创业板的新疆康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康地种业)首发申请未获证监会通过,康地种业也成了新疆首家折翼创业板的拟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20.
1 新疆农作物种子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新品种的引育目标不十分清楚。有些地、县种子公司引种不规范,缺乏统筹协调,新品种登记不及时,科研育种水平比较低,品牌意识差,品种多、乱、杂的现象严重。(2)种子市场管理工作缺乏一贯性、全局性,管理力度不够,该管的不敢管,管理不全面。(3)执法工作由于经费不足,法规不健全,各级政府缺乏重视程度造成执法力度弱。(4)有的县、市仍存在不审(认)定先推广的现象。(5)部分种子企业忽视种源建设,尤其是常规作物不按种子生产操作规程办事。 2 结合《种子法》的实施,对今后依法加强种子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严格执法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是按《种子法》依法行政的主体,承担着辖区内的农作物种子管理工作,强化执法意识,提高执法素质,严格依法行政、依法执法至关重要。因此,应该严格要求,切实做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秉公执法。为此,首先要整顿执法队伍,强化队伍素质;其次,要认真建立并着重落实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责任制,用制度来规范执法行为。 2.2 强化宣传和监督力度 《种子法》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管理程序以及法律责任,使种子管理工作真正地步入了法制化轨道。因此,依法治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解决"有法不知"的问题。要通过多种形式,特别是现代化的传媒形式面向社会进行大量的、不间断的,生动形象的、潜移默化的、行之有效的法律常识普及,将其根植于社会各个领域。强化监督是做好农作物种子依法管理工作的保障,离开有效的监督,《种子法》就不会得到很好的落实。在种子管理执法中,各级种子执法机构要自觉接受各级人大、人民政协、社会团体、社会舆论、人民群众的监督。各级人大要充分发挥主导监督作用,除定期听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汇报外,还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和听取意见、建议和批评,抓住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大监督力度,突出监督重点,提高监督实效。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当地实情,对种子管理工作做出有关具体的决定和决议,进一步促进种子事业健康发展。 2.3 狠抓市场管理,促进市场公平有序发展 随着市场的逐步放开和市场主体的增加,以及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和经营行为的复杂化,要不断探索管理的新途径、新办法,为加入WTO做好充分的准备。加大依法治种力度,健全种子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从品种、质量、市场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防止品种"多、乱、杂"现象和假冒、伪劣种子坑农事件发生。要依照《种子法》规定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种子管理者要通过《种子法》的实施,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树立威信,努力改变执法手段匮乏、执法地位地下的现状。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各地、县种子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非法生产、非法经营行为的查处工作,加大对无包装、无标识、无质量合格证种子的查处力度,净化种子市场,打击假劣种子经营行为;严格证照的发放,对不符合生产、经营种子条件的单位,依《种子法》,谁发证,谁负责,确保农民用上合格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