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行农业水权交易是促进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农业用水的资源数据具有多源性、时效性、不确定性的特点,为了实现水权交易的智能高效管理,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相关数据进行高度融合和利用。本研究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应用等4方面技术,建立农业水权交易大数据技术框架。以德州市农业水权交易为例,基于大数据技术设计了农业水权交易平台,其功能和技术实现了对数据利用的全面性、时效性和准确性,以大数据技术提出了农业水权交易管理新模式。本研究深度挖掘了水权交易的交易信息和交易潜力,为农业水权交易的发展提供可视化技术支持和决策信息,深化了农业水权交易的应用,提升了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  相似文献   

2.
3.
激励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水权交易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节水灌溉技术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当用水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利润大于未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利润时,节水灌溉技术才不会仅仅出现在示范园中,而是被用水户自发采用,从而得以推广,现实中可通过建立合理的水权交易机制激励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建立了激励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水权交易激励模型,并给出了确定这种具有激励作用的水权交易量的数学关系式。  相似文献   

4.
水权交易是干旱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和优化配置水资源的新型管理手段。主要研究了水权交易的条件体系和范围,从水权交易的基本条件、充分条件和外部条件划清了可交易水权的边界。从水资源确权、水权交易流转、水权交易管理和水权交易试点动态跟踪等方面设计完善了水权交易的实践框架,可为类似流域开展水权交易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市场机制在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足导致其效率低下的同时也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用水浪费和水生态恶化的矛盾,如何让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水权交易模式研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交易为水权提供有益借鉴。分析了土地、水2种资源属性,比较其异同,根据水资源的特性,有选择地借鉴土地交易方式,设计了水权招标、拍卖、挂牌交易的程序,并结合水权交易中受让方的特点,提出水权交易的综合模式。当交易中只有一个受让方时,采用协议转让,涉及多个受让方时可采用竞价方式完成转让。最后,对完善水权交易提出相关建议,为促进我国水权交易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宏观制度环境和微观制度安排两个层次,对当前我国农业灌溉水权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灌溉水权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农业灌溉用水受降雨、蒸发等气象因素影响较大,为了使农业水权分配科学合理,在分配时应采用动态水权,然而农业动态水权还没有统一的计算方法.以湖北省引丹灌区李楼镇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区历史供水、气象、种植结构等资料分析,采用现状分配模式计算得到项目区农业基本水权为1519万m3,提出了基于降雨或干旱指数的农业动态水权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之间竞争加剧,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来合理分配水资源是目前国际社会所采取的战略举措。基于不同产业的用水效率和效益的差异分析,说明在产业间开展水权交易可优化水资源配置。现以工业化程度最高的上海为例,对上海的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揭示水权交易的内在去驱动力,并提出了推动水权交易实践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探索综合政策性、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农业水权核算及分配方案,可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顺利实施提供支撑。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现状,并结合实际对改革中的各项重点工作进行了梳理,探索基于现有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的县域农业水权核算方法,并将县级水权按照灌区-受益村组-乡镇(及用水户)次序进行核算并分配。最后以潢川县为例,将全县各灌区的农业初始水权分配至灌区受益村组及所属乡镇。优先完成以县域为单元的农业初始水权分配,不仅便于掌握县域内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底数和改革进程,也便于节水激励机制等后续改革工作开展。研究成果可为相似县区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提供借鉴,也可为农业水权制度的应用性研究提供经验样本。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用水量的增加和水环境的污染,使水资源短缺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根据我国水资源形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大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社会。节水型农业是节水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明晰初始水权和水权转让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制度,综合采取法律、工程、经济、行政、技术等措施,实现节水型农业建设目标。为借鉴关于水权转换的实践成果,本文介绍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西班牙、智利等国家在农业节水与水权转换的基本做法,总结其农业水权转换的经验与启示,探索我国水权转换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1.
金沟河流域向行政区供水工程的建设,使流域水资源向工业发生了转移,农业水资源的转移,涉及农业水权的补偿问题,针对金沟河流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3种农业水权补偿方案,建立金沟河流域补偿方案优选模型,并用灰关联评估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确定出了3种农业水权补偿方案的优先顺序,为流域农业生产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丹迪  于翠松 《节水灌溉》2020,(3):62-66,70
农业水价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针对农业水权分配下农业水价计算模型进行研究,建立了长期水权下农业水价计算模型和短期水权下农业水价模型,结合农民经济承载力,提出了基于水权分配的不同水文年动态协调水价模型,并在山东桓台项目区进行应用。结果表明,随着农户实际取水量的变化,丰水年农业水价变化范围为0.268元/m~3到0.54元/m~3,平水年农业水价变化范围为0.163元/m~3到0.606元/m~3,枯水年农业水价变化范围为0.113元/m~3到0.938元/m~3,考虑不同水文年的动态协调水价模型更能够反映农民不同水文年用水的实际情况,更有利于提高农民节约用水的积极性和农业水价的落实,对推动区域农业水价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水权交易中定价问题是制约水权交易实施的关键因素,拍卖作为古老的价格发现机制之一可在水资源定价与交易中发挥独特作用。文章从水权不同的供求关系出发设计出反向和正向两种拍卖机制,并利用交易方的期望效用函数建立了水权交易拍卖定价模型。考虑水权为同质多物品的特性,采用多轮一阶密封投标拍卖进行分析得出:①这两种拍卖机制都实现了水权的有效配置,表现为从边际价值较低的部门流向边际价值较高的部门;②随着拍卖参与人数的增加水权定价更接近报价方的真实估价,即更趋合理化。最后根据正、反向模型特点给出了算例,证明了拍卖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水权交易的必要性与前提条件,分析了水权市场的结构与运行机制,提出了考虑水权交易成本和交易量条件下改进的双边叫价拍卖模型及交易机制与交易价格确定规则。并应用算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应用,对水权交易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金沟河流域枯水期农业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农业水权分配的公平、效率、可持续性原则为目标,建立金沟河流域农业水权分配指标体系,以该指标体系为模型,利用模糊优选理论对模型进行了求解,通过计算与现状相比,流域11个用水单位农业水资源得到了较为公平、有效的配置。  相似文献   

16.
基于灌溉多功能性理论的农业水权转让影响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灌溉多功能性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灌溉的综合作用,从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建立了农业水权转让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相对于指标体系的权重.再根据替代成本法,旅游成本法等建立了指标的计算公式.最后应用该评价方法对中国东阳市与义乌市农业水权转让的影响进行了试算.结果显示该农业水权转让的潜在影响总额为51 899万元,实际的水权转让费为20 000万元,占计算影响总额的39%.实例运用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大的合理性,可为评价农业水权转让影响提供参考,从而为确定农业水权转让价格中的补偿额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Internet的水权拍卖交易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水市场,通过水权交易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用水效率的有效方式。网上水权交易系统不仅可以提供水权交易信息,也可以让交易双方借助互联网来竞价,实现实时交易,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大大减少了交易成本,对提高水资源的配置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探讨了网上水权交易系统的设计原理、功能要求、系统流程分析、体系框架结构,以期为实现网上水权交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王晓云 《节水灌溉》2007,(8):143-145
由于经济发展及社会环境的变迁,各类用水需求日益增多,这就需要寻找更多的水源,由于各类用水之间存在冲突关系,如何使各用水部门间水资源适当调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重新分配农业用水常常是最可行的新增水源,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虽远不如工业,但考虑国家粮食安全性及农业对生活机能与生态环境维护的情况,我们不能仅以经济效益作为建立制度依据的思考方式。在兼顾生态维护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希望在分配水资源及征收水权费时,除了参考国内法规与国内外案例外,更应当尊重已获得水权人法律所赋予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绿洲是干旱区独有的地域景观,也是干旱区人们繁衍生息的场所。绿洲农业的发展为干旱区人们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而水是绿洲农业开发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针对干旱区绿洲农业具有“非灌不植”的特点以及目前干旱区水资源尤其是农用水资源紧张的现状,首先从水权的角度界定了绿洲农业水权的内涵;其次,在已有水权分配研究的基础上,将以前的水权分配两个层次更细致地划分了三个层次,并重点对第三个层次,即绿洲农业内部水权,提出了水权配置的结构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在石河子绿洲进行应用。结果表明,运用该模型对农业内部进行水权配置,可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多数灌区供水体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围绕水权探讨改革措施。指出模糊水权是灌区用水的制约因素,概述灌区水权改革历程,分析水管理部门、灌区管理机构和用水户的关系,提出应保障灌区用水转让权、明晰水权与灌区资产权利关系,为灌区供水体制管理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