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以黑水虻蛹壳作为试验材料,采用6因素3水平、以脱乙酰度为考察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黑水虻蛹壳中几丁质提取及壳聚糖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5%,脱蛋白NaOH浓度12%,脱蛋白温度90℃,脱蛋白时间2h,脱乙酰NaOH浓度40%,脱乙酰温度9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壳聚糖脱乙酰度平均值为82.76%;在该6个因素中,脱钙时盐酸浓度对最终结果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河蟹壳制备壳聚糖的改进工艺,对脱乙酰度、粘均分子量2项主要指标进行测定.经过极差分析找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即浓度为15%的氢氧化钠100℃脱蛋白1 h,浓度为15%的盐酸25℃脱钙4.5 h,浓度为45%的氢氧化钠130℃脱乙酰反应3 h.在改进工艺条件下,壳聚糖脱乙酰度在85%以上,粘均分子量大于70万,免去氧化脱色阶段,避免在氧化脱色过程中造成壳聚糖的降解,产物色泽呈灰白或肉色,保证了壳聚糖的质量.这表明,利用盘锦河蟹壳制备壳聚糖,从而改进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黄粉虫虫蜕中甲壳素的提取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粉虫虫蜕为原料,研究了酸浸法去除灰分、碱法脱除蛋白质制备甲壳素的条件,系统分析了不同酸碱浓度处理对甲壳素中残留蛋白质含量、灰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黄粉虫虫蜕油脂的最佳条件为温度80℃、固液比1:10,抽提时间4 h;不同盐酸浓度处理之间甲壳素中残留灰分含量差异显著,盐酸浓度为2.5 mol/L时甲壳素中残留厌分含量最低(2.24%);不同氢氧化钠浓度处理之间甲壳素中残留蛋白质含量差异显著,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2.5 mol/L时,甲壳素中残留蛋白质的含量最低(4.5%),因此,选择2.5 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为提取黄粉虫虫蜕中甲壳素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4.
桑叶多糖的碱性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提取桑叶多糖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氢氧化钠提取桑叶中的多糖,从浸提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4个方面对提取率进行了分析,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碱性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得出桑叶多糖氢氧化钠提取的最佳条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单因素试验得出的最佳条件是提取液浓度为0.5 mol/L,提取温度为80℃,料液比为1∶50,提取时间为4 h。正交试验筛选出桑叶中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是浸提浓度为1.5 mol/L,提取温度为80℃,料液比为1∶50,提取时间为4 h,多糖含量为2.55%。[结论]提取时间对桑叶多糖的提取有比较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配比,使得提取更加充分。  相似文献   

5.
鲁氏毛霉发酵法制备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用发酵法从鲁氏毛霉中制备、分离、提取甲壳素和壳聚糖的方法和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鲁氏毛霉较佳培养基组成为果糖20g/L,牛肉膏15g/L,K2HPO40.75g/L,MgSO41.80g/L,N-乙酰葡萄糖胺1.54g/L;其较优发酵条件为温度28℃,周期48h,pH5.0,摇瓶装液量200mL/L。(2)从菌丝体中提取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工艺条件:除蛋白质为氢氧化钠20g/L,温度115℃,时间60min;酸处理为盐酸30g/L,温度80℃,时间180min。(3)采用较优发酵提取条件后,甲壳素产量可达1.328g/L,壳聚糖产量达0.672g/L,壳聚糖占菌粉干重的7%。  相似文献   

6.
采用传统酸碱法提取潮汕地区虾蟹壳中甲壳素,对HCl溶液浓度、HCl溶液用量、酸浸时间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虾壳中脱钙的最佳工艺为提取5.00 g虾壳需HCl溶液浓度1.50 mol/L,酸浸时间6 h,HCl溶液用量50.00 m L,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2.00%,碱浸时间24 h时,平氢氧化钠溶液用量36.30 m L,甲壳素含量为22.40%;蟹壳中脱钙的最佳工艺为5.00 g蟹壳需HCl溶液浓度1.50 mol/L,酸浸时间6 h,HCl溶液用量75.00 m L,氢氧化钠溶液浓度2.00%,碱浸时间24 h,平均氢氧化钠溶液用量25.03 m L,甲壳素含量为19.80%。  相似文献   

7.
以缫丝废水为试材,利用盐酸、氢氧化钠、磷酸水解丝胶蛋白质,优化缫丝废水中丝胶蛋白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制备蚕茧氨基酸原料。正交试验结果表明,3种水解方法中利用盐酸的水解效果最好,最佳工艺条件为溶液中盐酸浓度6 mol/L,水解温度130℃,水解时间8 h。  相似文献   

8.
为开发昆虫几丁质资源,扩大其应用范围,本试验采用酸碱法从烘干的黄粉虫幼虫体内提取几丁质粗品,再经碱处理得到壳聚糖,壳聚糖经过适宜的温度和过氧化氢浓度处理后得到水溶性的低聚糖。黄粉虫水溶性低聚糖的浓度为0.06~0.3 mg.mL~(-1)对大肠杆菌均有很强的抑制效果。浓度为0.12、0.18、0.24、0.3 mg.mL~(-1)抑制作用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浓度为0.06 mg.mL~(-1)达到显著水平。利用黄粉虫提取的水溶性低聚糖,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在一定浓度下对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开发利用山茶树叶和梗及拓宽茶皂素来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福建泉州山茶树叶和梗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乙醇浓度、温度、时间和液料比对茶皂素提取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山茶树叶中茶皂素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液料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9∶1 ml/g、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 h,提取率13%以上。各因素对梗中茶皂素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液料比、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9∶1ml/g、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 h,提取率达17%以上。[结论]确定了福建山茶树叶和梗中茶皂素的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0.
大葱籽黑色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葱籽黑色素提取工艺,为其药学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葱籽为原料,从中提取黑色素,并进行纯化,研究提取条件,确定最佳工艺。[结果]大葱籽黑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11mol/L,料液比为1∶40,水解温度为55℃,水解时间3h。[结论]盐酸浓度是影响大葱籽黑色素提取率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水解时间、温度和料液比。  相似文献   

11.
采用酸碱法从马尾松毛虫蛹中制备壳聚糖,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蛹依次经盐酸脱矿物质、氢氧化钠脱有机物质、双氧水脱色处理后获得白色片状固体物甲壳素,其水分含量为3.32%,灰分为0.99%,脱乙酰度为92.54%,粘度为18.3MPa·s;由甲壳素制备壳聚糖的条件为NaOH浓度50%,处理时间5h,处理温度80℃;由甲壳素获得壳聚糖产品的产率为79.21%。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化学浸提法提取荞麦壳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合理利用养麦壳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化学浸提法对荞麦壳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进行提取,探讨料液比、碱解时间、碱解温度和NaOH浓度对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结果]NaOH浓度对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碱解温度和碱解时间,料液比影响最小;化学浸提法提取荞麦壳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0∶15.5,碱解时间60 min,碱解温度45℃,NaOH浓度4%.从荞麦壳中提取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持水力300.25g/g,膨胀力5.57 mL/g,色泽为焦黄色,可用作食品添加剂.[结论]化学浸提法能有效提取出荞麦壳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且方法简单、可控、耗时短,适用于工厂化大规模生产,但必须控制好NaOH浓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低碱度间歇法制备壳聚糖的最佳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碱浓度、液固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碱处理次数和乙醇碱液的重复使用对甲壳素脱乙酰化反应的影响,并将该法与传统的水溶液碱液法进行了比较。[结果]低碱度间歇法制备壳聚糖的适宜条件:反应介质为95%乙醇,反应温度为90℃,氢氧化钠的浓度为19%(m/V)和2 h+2 h+2 h间歇式反应,并加入少量的抗氧化剂硼氢化钠。[结论]在相同液固比情况下,该试验法制备壳聚糖比传统水溶液碱液法可以节省70%~80%的烧碱、2/3以上洗涤用水,大大缩短反应时间,且无碱液排放顺应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4.
稀碱溶液提取马尾松毛虫蛹中蛋白质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稀碱溶液法和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稀碱溶液提取马尾松毛虫蛹中蛋白质的工艺。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为碱溶液浓度1.5%,料液比为1∶15(w/v),抽提时间90 min,抽提温度60 ℃ ;沉淀pH为4.5,沉淀温度25℃ ,沉淀时间120 min。在此工艺下,所得松毛虫蛋白产品的干重1.15 g,其粗蛋白含量为85.8%,总氮提取率为81.2%。稀碱溶液法是一种提取马尾松毛虫蛹中蛋白质的可行方法。第6期刘高强等稀碱溶液提取马尾松毛虫蛹中蛋白质的工艺  相似文献   

15.
球形交联壳聚糖固定化果胶酶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球形交联壳聚糖固定化果胶酶的制备及其特性。结果表明:壳聚糖溶液浓度为2.0%,凝结液组成为15%NaOH∶75%乙醇=4∶1(体积比),以5.0%戊二醛交联6 h,可制得交联壳聚糖球载体;1 g载体固定10 mg的果胶酶,载体先与酶液缓慢振荡混合40 min后,在固定化体系(pH 3.4,4℃)中固定反应12 h,该条件下制得的固定化酶强度大,酶活力回收率高达91.45%;固定化果胶酶的最适温度45℃,最适pH 3.4,Kmapp值9.97 mg/mL;固定化酶的酸碱稳定性与温度稳定性均得到提高,连续使用7次后固定化酶活力还剩余53.74%。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明改性沸石吸附微污染水中有机物的最佳改性条件。[方法]研究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的无机酸、碱、盐以及盐的不同浸泡时间下制备的改性沸石对微污染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最佳条件为:投加量2.5 g/L,浸泡时间8 h,焙烧温度300℃,改性酸度2.0 mol/L的HCl,改性碱度2.0 mol/L的NaOH,改性盐度1.0 mol/L的NaCl,NaCl浸泡时间为10-12 h。[结论]NaOH浓度为2.0 mol/L为沸石的最佳改性条件,水样中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最高,为23.22%。  相似文献   

17.
采用超高压辅助的方法,以NaOH为提取液,考察了从稻壳中提取阿魏酸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阿魏酸提取的适宜条件为氢氧化钠溶液浓度3%,提取压力350 MPa,保压时间5 min,料液比1∶12(g∶m L)时,阿魏酸的提取率为2.122 mg/g(稻壳)。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影响阿魏酸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其显著性依次为提取液浓度提取压力料液比保压时间。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进茯苓多糖的提取工艺,以茯苓粉为原料,通过对Na OH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料液比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探讨了茯苓多糖提取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茯苓多糖提取的最优制备工艺为:反应时间8 h,碱浓度0.7 mol/L,料液比1∶30,反应温度5℃。  相似文献   

19.
富硒猴头菌中含硒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富硒猴头为原料,采用蒸馏水、Tris-HCl、PBS、NaOH溶液、NaCl、乙醇对富硒猴头中硒蛋白的提取分离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NaOH溶液的蛋白提取量和硒提取率最优。进而以NaOH溶液作为浸提液,对富硒猴头中可溶性硒蛋白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的富硒猴头中硒蛋白的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60℃,料液比1∶20,碱液浓度0.100 moL/L,提取时间10 h,提取3次,等电点沉淀蛋白溶液pH值调节至3~4。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了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出了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70℃,料液比1∶20,NaOH溶液浓度0.07 moL/L,提取时间8 h,在此条件下硒蛋白质的提取率为67.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