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本文着重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不同,它的交际行为和交际手段主要有: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前两类可以称为“非语言行为”,后两类可称为“非语言手段”。我们可以通过对非语言行为之间的文化差异的了解,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人类交际有两种渠道:言语和非言语。非言语指的是言语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本文在阐述跨文化交际及非言语行为概念、功能的同时,重点论述了影响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行为的因素和如何培养得体的非言语行为,以期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3.
委婉语是语言交际中的“润滑剂”;礼貌原则是语言交际中制约语言行为的礼貌规范。从语用学角度出发, 探索委婉语和礼貌原则之间的关系是: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 委婉语有意违反合作原则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真意, 是出于礼貌的考虑使话语得体, 使对方感到你和善不强迫他人, 不使人无台阶可下。所以人们在交际中运用委婉语正是遵守了礼貌原则。  相似文献   

4.
言语行为指人们为实现交际目的而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语言的行为,是语用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也是语言学家和哲学家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包括语言和行为两个部分。哲学家从行为研究到语言,重点是行为。语言学家从语言到行为,重点在语言。人们的言语交际是通过实施言语行为而完成的。只有正确领会言语行为所体现的说话人的意图即言外之力,受话者才能做出恰当的回应,从而顺利完成交际活动。而准确理解言语行为,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的语境下的言语交际行为,则需要言语行为理论作指导。本文将尝试从语言哲学视角对跨文化交际领域中的言语行为进行分析,并剖析和探索西方语言哲学研究成果 (特别是言语行为理论)对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994年到2003年国内564种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的1109篇有关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论文进行内容分析,讨论了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今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主流方向提出了建议。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理论研究贫乏,研究范围狭窄、“浅论”、“试论”、“略论”式的文章多,实证研究结果少。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提倡和鼓励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跨文化交际研究。  相似文献   

6.
作为人类社会行为的言语交际,背后是人们交际意图的相互传达。而属于人类言语交际范畴的语码转换行为,受到说话者自身及外部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包含了更多的意义在其中。本文拟从交际中的语码转换行为入手,探究其成因,并进一步发现在交际中不同说话者身份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是外语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非语言行为的潜意识性、非语言行为的文化特征、人们对非语言行为的误解以及传统外语教学模式的影响,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技能的培养长期以来都被外语教学界所忽视因此,通过教学大纲、课程开设及教师素质提升等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对外语教学效果和学生外语能力的全面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昭力 《甘肃农业》2006,(11):304-305
言语礼貌是语用学研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话语类型的多样化和社会关系的多元化发展,有关言语礼貌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关注。本文以礼貌策略的选择和使用为出发点,通过比较分析了布朗和莱文森的“面子论”以及其他有关礼貌原则的代表性理论。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讨论了言语礼貌策略的运用与交际距离的关系,旨在说明交际距离的两个维度,即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在言语交际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礼貌策略的运用对这两个维度的影响,从而使读者加深对言语礼貌行为的语境和文化内涵的认识,以便恰当运用礼貌策略进行有效交际。  相似文献   

9.
二语交际意愿是交际行为的最终决定因素。研究二语交际意愿、二语焦虑、国际姿态和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之间的复杂关系对英语学习者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交际意愿。  相似文献   

10.
李朝霞 《甘肃农业》2006,(10):242-243
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指导,从发话人发出信息、受话人接受信息并做出反应这一完整的交际过程入手,以英语、俄语的自然对话为语料,初步分析了言语交际中影响成功交际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旨在发生私法上效果的以意思表示为基本要素的行为。本文对我国民法理论中长期坚持的民事法律行为本质合法说提出质疑,推出设权表意性才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和本质特征,并认为在民法典总则中有设立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虽然我国已存在行为保全制度相关的立法,但其并不适用于整个民事诉讼领域,为了更好地进行事前救济,有必要在我国民事诉讼中构建行为保全制度。目前国内有关行为保全概念的主要学说,均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行为保全在实质上应是一种程序,不能再将其进行细化归类为诉讼程序或非诉讼程序。我国现行的行为保全制度适用范围小、规定粗略。我国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应从程序启动、申请条件、担保等具体角度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13.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极具语用价值 ,但亦存在一定局限性。关联理论能有效阐释间接言语行为的理解过程和心理机制。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之间的信息差 ,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之间的平衡度 ,尤其是认知语境的补足与扩充是理解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植物根围微生物号称植物的第二基因组,与植物本身的健康息息相关,因此植物根围微生物是筛选生防菌株的主要来源。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植物与根围微生物互作的研究进展,包括植物对于根围微生物的影响;根围微生物的“救助”机制;生防菌株应用过程中和土著根围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互作对于生防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液压高速开关阀,它采用了压电叠堆驱动器。该阀具有很高的切换速度和频率,可以用来作为大流量高速开关阀的先导控制阀,也可以在小流量回路中直接作为控制阀使用。  相似文献   

16.
赵荣  常华进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812-12814
玉米运动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农业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它的发起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这次运动的来势之猛、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在世界农业史上都是少见的。但由于改革违背农业生产的基本规律,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加之“斯大林模式”长期而深远的影响,导致这场改革最终以失败而收场。  相似文献   

17.
植物植酸酶及其饲用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植物植酸不但能分解内源植酸磷 ,对外源植酸磷同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在饲粮中添加植酸酶活性高的植物性饲料 ,可提高猪和家禽对植酸磷的利用率 ,降低粪便中磷的排泄量 ,提高生产性能。麦类籽实中具有较高的天然植酸酶活性 ,发芽能显著提高种子中植酸酶的活性 ,因而有希望通过发芽提高麦类籽实中的植酸酶活性 ,经提纯浓缩后可达到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水平 ,从而减少在饲料中添加无机磷或价格昂贵的微生物植酸酶  相似文献   

18.
凡具有共同作为义务的二人以上者,互相联络犯罪意思,进行违反其作为义务的不作为时,即为存在共同实行,能够成立不作为的共同实行犯。不作为的片面帮助犯罪非无一例外的排除在刑法的规制之外,当不作为同时构成违反特定职务或业务上之罪的正犯时,可按该罪的正犯处罚。  相似文献   

19.
隐喻无处不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隐喻是通过一个事物来理解另一个事物的认知方式,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经济学中大量的隐喻现象,说明了隐喻的认知功能和普遍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合法的婚姻家庭关系受法律保护。“婚外恋”引起的违法行为不仅违背了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开始引起立法上的争论。从法理上看,它破坏了法律保护的婚姻家庭关系,对之约束是可能的,从实践上看又是复杂的。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之己有一定约束,但远远不能体现法律的公平精神。在以后的立法完善工作中,还有许多制度值得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