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科尔沁沙地草地植物组成及生物量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科尔沁沙地草场植物组成和生物量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场地上生物量在8月达到最高峰569g/m^2,生物量组成以灌木类植物最高占总生物量的43%-73%。从植物种的重要值变化来看,灌木类植物重要值从5-8月在群落中逐渐降低,9月随其它类植物的枯落重要值升高;一年生草本植物的重要值变化与灌木类植物相反,而群落生态优势度的变化规律与灌木类植物重要值变化则相同。  相似文献   

2.
放牧强度对草地植物组成及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纪亚君 《青海草业》2002,11(2):25-26
简述了放牧对草地植物组成及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提出从保护草地植物多样性及获得较高草地生产量的角度出发 ,应使草地承受适当的放牧压力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沙地草场鼠类组成及动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1-1995年4-10月,每月中旬进行鼠类生态学定点研究,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沙地草场调查鼠类的组成和数量,共布放101845个夹日,捕获鼠6 325只。经鉴定隶属于4科9种,分别为达乌尔黄鼠,三趾跳鼠,五趾跳鼠,黑线仓鼠,小毛足鼠,子午沙鼠,长爪沙鼠,褐家鼠和小家鼠。  相似文献   

4.
科尔沁沙地达乌里胡枝子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达乌里胡枝子在科尔沁沙地播种当年即能形成种子,第二年返青较早;成熟枝条长达80.1cm,每株分枝可达8~11个,枝条基部可产生不定根;单株地上生物量20.73~42.76g,枝叶比较高,可达1∶1.22;第二年鲜、干草及种子产量分别为15607.81kg/hm2、6151.36kg/hm2和426.21kg/hm2,再生性较好,但早利用会使总产量降低;达乌里胡枝子根系发达,生长50d入土深达30cm,100d后深达50cm,生长2年后达100cm,多年野生植株根系可达140cm,水平根也较发达。  相似文献   

5.
科尔沁沙地扁蓿豆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扁蓿豆在科尔沁沙地生长良好,播种当年即能形成种子,返青至成熟约需≥10℃积温2800℃,生育期约130d,生长第二年地上生物量鲜草可达14882.44kg/hm^2,干草达6101.80kg/hm^2,种子为516.26kg/hm^2。叶、细枝丰富,茎叶比为1:0.79。再生性较好,但早利用比晚利用总产减少约40.18%。地下生物量较多,播种当年根系入土深度达80cm,第二年可达120cm,并分化出明显的粗根、中根、细根。  相似文献   

6.
7.
流动沙丘是科尔沁沙地土地沙漠化的产物之一,植被恢复重建是流沙治理的主要措施。本研究以1996年围封的流动沙丘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流动沙丘自然恢复过程中植被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土壤性状的变化,并分析了流动沙丘植被与固定沙地植被的物种相似性。结果表明流动沙地自然恢复过程中,一年生植物和多年生植物的物种数变异较大,而在固定沙地2种类型植物的物种数相对稳定。从1996到2000年,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明显上升,但2000年以后呈微弱的下降趋势,这种下降可能与当时的气候干旱有关。植被均匀度指数的变化与多样性指数的变化相似。土壤有机碳、全氮显著增加,中粗砂含量显著下降,极细砂和粉粒含量明显增加。植被组成的相似性指数和对应分析结果说明,流动沙地植被组成的变化直接反映流动沙地向固定沙地的演替趋势。  相似文献   

8.
对退化草地恢复8年后,由于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灌丛引起的周围植物生物量、植物组成、羊草中化学成分、土壤中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的变异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小时锦鸡儿灌丛诱导了植物组成、生物量和土壤化学含量在空间上的分异,这种生态效应有利于退化草地的恢复,并对小叶锦鸡儿灌丛的生态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科尔沁沙地扁蓿豆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扁蓿豆在科尔沁沙地生长良好,播种当年即能形成种子,返青至成熟约需≥10℃积温2800℃,生育期约130d,生长第二年地上生物量鲜草可达14882.44kg/hm2,干草达6101.80kg/hm2,种子为516.26kg/hm2。叶、细枝丰富,茎叶比为1∶0.79。再生性较好,但早利用比晚利用总产减少约40.18%。地下生物量较多,播种当年根系入土深度达80cm,第二年可达120cm,并分化出明显的粗根、中根、细根。  相似文献   

10.
常学礼  杨持 《中国草地》2000,(3):7-11,16
科尔沁地区降水量变化对沙地草场植被组成和生产力影响的研究表明,在湿润年份(大于平均降水量)沙地草场的植物种丰富度较高(18~23个种)。降水量的变化对不同生活型植被重要值的影响比较大,其中降水量变化对一年生植物影响最大,多年生草本次之,灌木类最小。降水量变化对沙地生产力的影响与降水的分布格局有关,总体来看,生长期降水量对草场生产力影响最大,两者的关联度为0.927;年降水量次之,为0.893;关键  相似文献   

11.
科尔沁沙地草原的生产特性及其利用改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哈林 《草业科学》1992,9(1):38-41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兴海县赛什塘牧场做围栏封育效果调查,草地通过围栏封育后可使草地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通过禁牧封育,草地地上生物量增加明显,围栏3年后,地上生物量增幅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13.
樊文华  池宝亮 《草业科学》1999,16(1):5-7,11
就五台山草地自然保护区主要豆科植物的地理成分及饲用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五台山草地自然保护区现有豆科植物10属27种,属5个分布区2个亚区。大部分在群落为伴生种。这些豆科牧草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和较好的适口性,是本区重要的饲草资源。  相似文献   

14.
长芒草草地在封育条件下群落结构和生物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宁夏南部大面积分布着以长芒草(Stipa bungeana)为建群种的干草地,是重要的草场资源。为了进一步探索封育对植物群落结构和生物量的影响,从1984~1986年,在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内选择了因放牧、鼠害危害较严重的长芒草草地进行了封育试验。经过3年封育,长芒草群落结构已发生了显著变化,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成正比亦大幅度提高,为合理利用草地,保护草地,增加草地土壤肥力,发展畜牧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天然草场放牧牦牛体重和体成分变化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逐月称重法和季节屠宰实验获得青藏高原放牧牦牛的体重和体成分变化的季节性动态规律。结果表明,放牧牦牛在出生后第一个冷季的体重下降幅度远低于第二个冷季,牦牛在秋季每公斤增重的能量含量以及秋季日增重均高于夏季,而冬季每公斤减重的能量含量则远高于春季。牦牛在第二个暖季所积累的能量约有一半以上在第二个冷季被消耗。在夏季和秋季增重过程中,牦牛的增重成分中都以水分为主,在秋季增重中,尽管增重成分中仍以水为主,但蛋白和脂肪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因此每公斤增重的能量积累也明显升高。牦牛在冬春季体重下降过程中所损失的能量主要靠体蛋白的分解,尤其在第二个冬季掉膘期,这一趋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黄河故道沙荒草地生物量及营养价值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黄河故道沙荒草地生物量季节变化规律以及牧草营养物质出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沙荒草地牧草生物量的增长呈二次曲线变化规律:y=1/(3.79×10^-7t^2-9.32×10^-5t+7.83×10^-3),并且其生物量在9月份达到最大值;(2)从5月份开始沙荒草地牧草营养价值逐渐降低,且于物质消化率(DMD)与其粗蛋白质(CP),木质素(LIG)含量分别表现为显著正相关(r=0.94)和  相似文献   

17.
为了系统测定高山草地不同经济群植物地上干物质积累的季节动态规律,用“收获法”测定其地上干物质积累量,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其含磷量,结果表明:高山草地禾本科草类,莎草类,杂类草和毒草地上干物质量与总磷量积累的季节变化趋势相吻合,均呈单峰曲线。禾本科学草类峰值出现于9月初,莎草类,杂类草和毒草峰值出于8月初,禾草类,莎草类,杂类草和毒草四个经济类群植物地上干物质积累的峰值别为1929.7,1177.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正镶白旗典型草原鼠类组成及数量变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87-1992年5~9月,每月中下旬作者在内蒙古正镶白旗天然草场和10000亩围栏草场上,利用直线法调查鼠的种类组成和密度,共调查16350个夹日,捕获鼠3486只,隶属3科6种;鼠类组成年度差异较大,1987和1988年围栏内外,布氏田鼠为优势种,在鼠类中所占比例均在90%以上,1988年之后该鼠显著减少,到1990、1992年每年仅能捕到1只。经过6年调查,鼠种组成发生了变化,由布氏田鼠为主的群落演替成以黑线毛足鼠和达乌尔黄鼠为主的群落;种群数量的季节和年度变化明显;文中就各种变动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青海高寒牧区土壤荒漠化现状及防治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刁治民  吴保锋  熊亚  邓君  冯欣 《青海草业》2005,14(4):26-31,40
草地是具有重要生态、经济功能和价值的自然资源。草地的天然牧草通过家畜转化,可为人类提供乳、肉、皮、毛等廉价畜产品,从而使草地畜牧业成为牧区经济和农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产业;草地作为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对维持生态平衡,维系生物多样性,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发挥着巨大作用;与此同时,草地的自然景观和区域人文景观还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因此,加强草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对青海草地土壤荒漠化现状、原因、危害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提出了防治土壤荒漠化的基本思路及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