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社区发展是风景名胜区规划和管理的重要问题,对社区价值进行全面、科学、系统的认知,直接关系到风景区规划管理的方法和途径。文中以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例,从生活价值、游憩价值、保护价值等3个方面建立了风景区社区价值评价的指标体系,将社区的价值特征与风景区生态敏感性、景观资源重要性进行用地叠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风景区社区调控的类型,并结合经济发展引导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调控措施。通过资源保护、游憩利用与社区发展3个方面的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实现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风景名胜区边缘地带是风景名胜区与城市、农村等地带交叉的区域,它是风景名胜不可或缺的一大组成部分,虽然其性质、特征等属性与风景名胜区基本相同,但也具有自身所特有的“边缘”特性。在风景区建设的大浪潮中,其边缘地带由于复杂的行政管辖、居民社会关系、产业发展等原因,往往被人们所轻视甚至是忽视,可以说在过去很长的时间内一直是规划工作中的一个盲点,常见的现状即是因为经济利益驱使,本来就比较脆弱的风景名胜区边缘地带就逐渐丧失其生态、社会、游憩效益,从处于风景区边缘的生态防护地带沦为景观格局混杂的城市边缘地带,并对风景的…  相似文献   

3.
信息报道     
建设部规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监管系统建设近日,建设部发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拟通过组建建设部监管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和省级建设(园林)主管部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两个层面的子系统,规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将综合运用遥感技术等信息化手段,以风景名胜区规划为依据,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和利用状况进行动态监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分析旅游规划分区原则的基础上,依据地域完整性,并突出特色的原则,提出将天台山—七里坪风景名胜区分为5大类功能区,并对各个功能区的规划指引和控制要点作了进一步分析。此外,根据风景区景观资源分布、开发价值和适宜性,创新性地提出将该风景名胜区在空间布局上采用"一轴四环五区"的旅游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5.
关于广州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广州白云山的地域特色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协调发展的角度,系统探讨了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策略,并对白云山风景红胜区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风景名胜区规划作为风景名胜区工作的重要依据和行动纲领,从做好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和管理工作等方面探讨了保护培育规划,针对风景资源保护的专项规划,在多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天台山七里坪风景区保护培育规划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对天台山七里坪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风景名胜区植被规划大多偏重定性分析和经验决策,而较少引入定量化的分析和规划手段,在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传统的植被规划方法理应有所突破.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植被规划为例,运用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对规划前后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比较,为探索RS与GIS在风景名胜区植被景观格局规划中的运用提供可借鉴的案例.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的出现为人居环境学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大数据目前已经被广泛使用于城乡规划、建筑设计领域,较少利用于风景园林学科。通过梳理总结传统风景名胜区规划现存问题,着重分析大数据时代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新机遇与新方法,指出规划过程中大数据方法与信息化工具的核心优势。研究结果表明:大数据时代发展风景名胜区规划,应在克服传统规划动态性、科学性、公众参与度不足等问题的前提下,以融合多元大数据提升现状调研方法、向信息化转变开发新型空间研究手段、促进各社会层次协同规划、规划成果动态可视化表达为发展重点,充分发挥风景名胜区资源优势和大数据高速、高效、科学的特点,进而实现风景名胜区规划大数据时代高效、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推动我国国家公园体系建立。  相似文献   

9.
太湖风景名胜区管理范围大,规划层级高,涉及信息面广,丰富、多源、多层次的业务数据集成应用是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基础。针对太湖风景名胜区实际,以全面提高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水平为目的,充分运用信息化、智能化等手段,采用GIS、卫星遥感以及分布式数据库等技术集成,研建了太湖风景名胜区信息化监管平台和移动端微应用平台,实现了太湖风景名胜区规划“一张图”和业务成果数据信息化矢量化管理,构建了太湖风景名胜区遥感监测数据库,对推动风景名胜区信息化和智慧化平台建设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都是自然留给人类的珍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国家资源。作者通过对风景名胜区规划和森林公园规划的比较,找出两者在具体规划中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在实践中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得两者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楠溪江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景名胜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科学的规划、有效的保护、合理的利用和有序的管理,其中理顺管理体制是关键。由于风景名胜区是一个特殊的区域,涉及部门多、行业多、居民多,各种利益关系复杂,因此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管理体制不顺、权限界定不清、政企不分、利益划分不明确等矛盾。本文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楠溪江风景区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善管理体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地方文化作为世界遗产地区价值的一部分,是其价值体系中最为基础的组成要素;地方文化是风景名胜区聚落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文化结晶,极大地影响了风景名胜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土家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发展出了独特的地方文化,与优越的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典型的关联性文化景观。从文化景观的角度,以"向王"这一人物形象及其衍生文化为例,对武陵源地方文化和文化景观价值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相关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现状。提出了对地方文化相关文化景观的保护和发展应建立在对地方文化的深度解读之上,充分考虑真实性和完整性,注重自然文化多样性的表达,通过系统识别地方文化载体,建立完善解说宣传系统,打造特色文化游赏路线等多种利用方式,以实现文化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代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指出引入绿道网络的规划设计原理的必要性及其在维护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提高游客游憩质量的重要意义,初步探索风景名胜区绿道网络构建的原则、内容,并对未来风景名胜区绿道网络建设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对微山湖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进行分类统计,运用打分分级方法进行定量评价,总结该风景名胜区的资源特征。文章主要从风景资源分类和风景资源评价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便为该风景名胜区规划方案编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制定印发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评估和监督检查办法》,确立了风景名胜区黄牌警告和退出机制,这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科学管理水平、政府的监管力度和公信力。《风景名胜区条例》明确规定,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本期刊登了一组新西兰及广东佛山西樵山风景名胜区的图片,仅供读者交流欣赏。  相似文献   

16.
结合对广州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规划和建设的调研和观察结果,从布局、功能、配套设施、生态结构4个方面加以分析,试图总结并归纳城市风景类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的特点和内在规律,为相关风景区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2月1日,天池风景名胜区从全国187家国家风景名胜区中脱颖而出,荣获建设部颁发的国家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十佳单位,成为西北五省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同时获得国家风景名胜区网络评选最佳资源保护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在对漓江风景区核心段居民参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墨菲(Peter.E.Murphy)提出的旅游社区发展战略模式,结合漓江风景区的实际情况,从景区商业经营、居民利益分配、漓江生态环境保护和风景名胜区管理4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漓江风景区核心段居民参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这种模式的构建,一方面有助于桂林漓江风景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另一方面可为漓江风景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在省林业和草原局的大力推动下,我省上报的《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成世番旅游服务区详细规划》获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正式批复。该《详细规划》依据国务院批复的《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7-2030年)》开展编制,由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扎兰屯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资源进行了调查评价;根据风景区内景点的欣赏特征、文化价值、环境条件和质量、科学价值以及用地条件的差异,全区景点分三级逐一进行了评价;以《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为依据,结合风景区的现状调查和分析,在风景资源的综合评价层和项目层对风景名胜区进行了评价,希望为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