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红壤丘陵区三种土壤生土熟化初期的养分和pH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取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试验站所布置的生土熟化长期试验。三种不同母质的生土经过5年的熟化后,土壤理化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同土壤和处理的作物产量也有较大的差异。土壤有机质、全氮及全磷等养分是不断增加的,受土壤类型、熟化措施及作物秸秆的归还与否等因素的影响。酸性土壤的pH有下降的趋势。紫色土的pH值则随着熟化的进行逐步下降,向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方向发展。酸性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在熟化过程中是逐步增加的,而紫色土则是逐步减少。在熟化开始时,作物产量主要决定于土壤类型,但5年后,它不仅与土壤类型有关,而且也与熟化措施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
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基本材料,研究了湘南3种典型红壤生土25年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5年作物累计产量以紫色土为最高,其次是花岗岩红壤,第四纪红壤最低。(2)3种母质生土熟化过程中,对于不同处理,平衡施用氮磷钾化肥处理,均能获得较高作物产量,显著高于施用有机物料稻草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处理。施肥是加速红壤母质熟化的主要途径和方法。(3)对于不同处理方式,作物归还条件下其作物产量要高于不归还。(4)供试的3种土壤在熟化的过程中对植被的影响非常明显,在熟化的初期,许多作物在花岗岩发育的和第四纪红土发育的土壤上,都生长不好,然而在施有NPK的处理中,马唐草(Dischaemum Schreb)生长特别茂盛(覆盖度100%,高lm),明显地影响了土壤的水热状况,紫色土上马唐草生长不好。(5)种植小麦和黄豆,花岗岩、四纪红土NPK处理靠小区水泥梗边缘要好,小区中间95%部分长势差,叶片淡黄,植株矮小。(6)花岗岩红壤和第四纪红壤二种母质熟化24年后(即2005年)种植豆科作物—黄豆和禾本科作物小麦(2006年),其作物产量均表现为:0M>NPK。  相似文献   

3.
秸秆还田对土壤特性和作物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还田能够改良土壤性状、加速生土熟化、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培肥地力。我国秸秆资源丰富,但约97%的秸秆被焚烧、堆积和遗弃,既造成资源浪费,又造成环境污染。该文综述了几种不同的秸秆还田方式及其对农田土壤理化特性、作物产量与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为作物生产过程中秸秆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碱渣的农用效果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探求碱渣的农用资源化途径,对花生、水稻等作物进行了施用碱渣试验。结果表明,花生施用碱渣有很好的增产效果,水稻施用碱渣效果不理想。在作物营养上,施用碱渣后植株的镁含量明显增加,磷含量有所下降,花生植株氮含量明显上升。施用碱渣对土壤的酸性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可明显提高土壤的pH值,但土壤的有效磷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5.
12月农事     
把不宜直接作饲料的玉米秸秆,通过玉米收获机作业直接粉碎施入土壤中,这各方法叫秸秆还田。因为通过秸秆还田可以加速生土熟化、提高土壤肥力,同时还具有促进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含量的增加;提高土壤水分的保蓄能力;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性状,增加团粒结构等优点。秸秆还田对增肥增产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6.
机械化深松可以打破犁底层,使生土逐渐熟化、改善土壤的透气性、提高土壤抗旱治涝能力,促进作为根系的生长以及微生物的繁衍。因此,推广深松技术既能够促进作物早熟及稳产高产,又可以有效降低水土流失,为农业生产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不宜直接作饲料的玉米秸秆,通过玉米收获机作业直接粉碎施入土壤中,这各方法叫秸秆还田。因为通过秸秆还田可以加速生土熟化、提高土壤肥力,同时还具有促进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含量的增加;提高土壤水分的保蓄能力;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性状,增加团粒结构等优点。秸秆还田对增肥增产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秸秆还田是把不宜直接作饲料的秸秆(玉米秸秆、高粱秸秆等)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中的一种方法。可改良土壤性质、加速生土熟化、提高土壤肥力。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是以机械粉碎、破茬、深耕和耙压等机械化作业为主,将作物秸秆粉碎后直接还到土壤中去,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减少环境污染,争抢农时季节的一项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9.
不同土壤熟化措施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311A最优回归设计,以黄土母质生土为材料,通过盆钵试验,研究了玉米秸、风化煤、尿素3种土壤熟化措施对生土熟化中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熟化的过程中,玉米秸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在3个因子中最大,尿素次之,风化煤最小;玉米秸与风化煤配合,互作效应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0.
选用浙江省金衢盆地8个具代表性和不同熟化程度的土样,研究了土壤的pH及不同浸提方法测得的铝含量与铝饱和度之间的关系,有机质对浸提铝含量的影响及土壤铝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方法浸提的铝含量和铝饱和度一般是随土壤pH的降低而增加,但重要原因之一还是有机质的影响,试验中,加柠檬酸可增加水浸提铝浓度,其增加值又随pH下降而增加。用不同方法浸提的土壤铝含量顺序不同。新垦、贫瘠的土壤上,铝对棉花生长的中毒影响与溶液中铝摩尔活度一致。生产上用0.01mol·L ̄(-1)CaCl_2的土壤浸提液铝浓度作棉花铝中毒的土壤诊断指标较好,临界浓度为0.18mg·L ̄(-1)。  相似文献   

11.
土壤培养和向日葵幼苗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热水溶性硼(HWSB)在培养和种植作物幼苗后,比原测定值明显下降,而且施肥培养处理比未施肥培养和施肥种植作物幼苗处理的土壤热水溶性硼(HWSB)都低。其原因:中、酸性土壤的有效钙含量因施肥引入钙离子后而提高,进入土壤胶体的钙交换出的土壤潜在性酸使土壤pH值下降;对于石灰性土壤,活性钙可能与施入的磷酸盐形成沉淀,这类土壤中的硼在被碳酸钙吸附的同时,还可与磷酸氢钙发生共沉淀。土壤发生的这些化学反应均使HWSB下降。而作物幼苗对土壤有效钙的强烈吸收,削弱了土壤固定硼的能力,土壤HWSB会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2.
土壤培养和向阳葵幼苗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热水溶性硼(HWSB)在培养和种植作物幼苗后,比原测定值明显下降,而且施肥培养处理比未施肥培养和施肥种植作物幼苗处理的土壤热水溶性硼(HWSB)都低。其原因:中、酸性土壤的有效钙含量因施肥引入钙离子后而提高,进入土壤胶体的钙交换出的土壤潜在性酸使土壤pH值下降;对于石灰性土壤,活性钙可能与施入的磷酸盐形成沉淀,这类土壤中的硼在被碳酸钙吸附的同时,还可与磷酸氢钙  相似文献   

13.
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也叫抗旱丰产沟耕作法),是山西省水土保持科研所发明的一种适于干旱地区和丘陵坡地的耕作新技术。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就是沿等高线将宽65厘米、深165厘米条带上的土壤,重新组成“种植沟”和“生土垄”(二者统称抗旱丰产沟)。种植沟深50厘米,把熟化的表土都集中在种植沟里,填满肥料,从而为作物提供了深扎根系,蓄纳雨水的条件。“生土垄”种植豆科绿肥,可拦蓄径流,挡风积雪,并使土壤熟化。抗旱丰产沟垄高沟低,作物高矮搭配,行距加大,通风透光好。地表沟垄相间,粗糙度加大,地面接受太阳光辐射面积增大,较好地解决了土、水、肥、气、热的矛盾,为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4.
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还田是把不宜直接作饲料的秸秆(玉米秸秆、高粱秸秆等)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中的一种方法。可改良土壤性质、加速生土熟化、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宅基地新复垦土壤耕作层养分含量低、保水保肥性能差的问题,在氮磷钾肥料平衡施用的前提上,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冬小麦生长季添加粉煤灰(TC)、有机肥(TF)、熟化剂(TS)、熟化剂+粉煤灰(TSC)、粉煤灰+有机肥(TFC)、熟化剂+有机肥(TSF)对复垦土壤硝态氮运移、累积情况与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熟化剂+有机肥和熟化剂+粉煤灰的处理能够促进表层撒施氮肥转化为硝态氮,添加有机肥易导致硝态氮向土壤深层运移,而添加粉煤灰则会减弱这一过程。熟化剂+有机肥处理在小麦生长初期耕作层能够储备较多的硝态氮,为后期小麦生长提供氮素。随着时间的推移,添加单一改良材料土壤较添加复合改良材料土壤硝态氮累积效应更为明显。添加有机肥和熟化剂在复垦生土熟化过程中对小麦增产有重要作用,有机肥能有效减少小麦空秆率,提高成穗数,粉煤灰在土壤熟化过程中对小麦增产作用不大,添加熟化剂+有机肥是处理宅基地复垦土壤熟化较为优良的改良方法。  相似文献   

16.
影响黄土高原地区生土熟化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干旱和土壤贫瘠。为探索施肥和降水配合对生土地玉米冠-根-土的相互影响机制,确定不同降水模拟下施何种肥料能有效促进生土地作物冠-根-土系统建成,达到生土地熟化的目的,在前期研究(生土地玉米最佳施肥深度60~80 cm)的基础上,连续2 a将黄土作为试验土壤,采用根管法,研究肥料种类(NPK+有机肥(ORG))和降水模拟(欠水年275.9 mm、平水年482.8 mm、丰水年763.9 mm)对玉米地上部生产力(秆质量、总粒质量)、地下部根质量、根系氮磷钾养分积累量、根际土壤营养含量(速效磷、碱解氮、有机质)及根际土壤酶活性(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充盈的条件下,有机肥的施用对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有促进作用;通过有机肥的施用可以达到根干质量增加的目的,但对应的水分需求不大;水分需求达不到满足时,通过NPK+ORG处理可以实现玉米根系N、P、K养分积累量的提高;水分充盈的条件下,ORG处理的玉米根系NPK养分积累量远远高于NPK+ORG处理;水分充盈的条件下,ORG处理可以提高玉米根际有机质含量和蔗糖酶活性。改良生土的最佳水肥方式为丰水年模拟下施用有机肥,欠水年模拟下以施用NPK肥+有机肥更好。  相似文献   

17.
秸秆还田具有促进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含量的增加,协调比例失调的矛盾。同时,还能提高土壤水分的保蓄能力。秸秆还田是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途径。秸秆还田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加速生土熟化,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8.
针对宅基地新复垦土壤耕作层养分含量低、保水保肥性能差的特点,本文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冬小麦生长季添加粉煤灰(TC)、有机肥(TF)、熟化剂(TS)、熟化剂+粉煤灰(TSC)、粉煤灰+有机肥(TFC)、熟化剂+有机肥(TSF)对冬小麦生理生态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SF对小麦苗期植株高度生长有促进作用;TFC与TSF能够在拔节期促进小麦根系生长,且TFC处理可使小麦生育后期保持较大的根重;叶绿素含量从拔节期到抽穗期增长,灌浆期到成熟期下降,至成熟期相对达整个生育期最小值,TFC处理在灌浆、成熟期末期冬小麦旗叶的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高;有机肥和熟化剂在生土熟化过程中对小麦增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性肥料对侵蚀红壤的土壤溶液酸度及大麦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有机质的酸性侵蚀红壤中直接施用可溶性中性肥料将降低土壤溶液的pH液、增加铝离子浓度,影响大麦的生长,危害程度随肥料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经有机肥或石灰改良后,再施用中性肥料,则可减小铝毒,促进大麦生长。在侵蚀酸性红壤中、要使作物增产,须先要提高土壤pH,施肥才有效,切忌在未改良其酸性之前,大量施用可溶性肥料。  相似文献   

20.
小麦耐铝性的生理生化与遗传中国农业大学米国华欧阳华民张福锁酸性土壤中很多单个化学障碍因素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限制着植物生长。pH>4的酸性土壤,限制因子不是H+浓度,而主要是过多的游离铝和交换性铝使植物发生毒害,铝毒已成为酸性土壤限制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