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郑延平 《中国猪业》2008,3(3):62-62
春季是母猪分娩的旺季,最容易出问题的阶段是分娩前后。在这段时间里如果对母猪饲养和护理的不好,常会造成仔猪和母猪的死亡。为此,现将母猪分娩前后的饲养要求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母猪分娩是养猪生产中最繁忙、最重要、最易出现问题从而影响经济效益的生产环节。为了保证母猪安全分娩,使初生的仔猪获得最高的成活率,必须加强母猪分娩前后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取对引进原种、繁殖原种分别在遂宁中区的东祥太湖母猪原种场、饲养农户进行现场观察。主要观察的分娩性能指标是:分娩时间、分娩姿式、仔猪初吮时间。1母猪分娩各阶段所需时间:太湖母猪性情温和,妊娠期的大部份时间都处在安静的伏卧式或睡眠状态。在临产前1—3天,母猪出现神情不安,起伏不定,做窝,频排粪尿,个别表现食欲减退。农户饲养的太湖母猪分娩前衔草做窝,占100%。头胎母猪分娩准备期要比二产母猪长,表现更不安定。母猪分娩多在上半夜。据对19头母猪统计,下午(13—18时)开产占50%,上午(7—12时)开产的占2728%。头胎母猪在产前…  相似文献   

4.
母猪产后衰竭症是母猪分娩后由多种因素引起母猪少食或不食,体温不高或偏低,进行性消瘦,最后衰竭死亡的一种慢性疾病。1病因一是母猪妊娠期间或分娩哺乳期间饲养管理粗放,或饲料搭配不当,引起母猪营养缺乏;二是母猪患病,尤其是分娩后患病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以?..  相似文献   

5.
朱爱伦 《养猪》1995,(2):12-13
现代化养猪场母猪分娩舍的技术管理朱爱伦(武汉市汉南种猪场,430090)母猪分娩舍是现代化猪场中猪群密度最大,流动最快,技术要求最高的猪舍。母猪在分娩舍饲养42天(分娩前提前一周进合,仔猪35日龄断乳)要完成分娩、哺乳、断乳的全过程,仔猪在舍内要渡过...  相似文献   

6.
分娩是种猪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母猪配种2个月左右,外观上妊娠特征不十分明显,而一到分娩前3周,腹部大而下垂,用手触摸腹部,可微感到胎动,腰角部凹陷下去。而临近分娩时,母猪外阴部膨软,颜色也由红变紫,直到分娩前3天,母猪的行动、起卧等动作稳重谨慎。分娩前数小时,母猪叼草做窝,,精神不安,食欲减退。本人通过轻轻挤压乳头是否排乳来判断母猪具体分娩时间比较准确,现简述如下,供同行参考。1乳房分娩前变化乳房分娩前迅速发育,腺体充实,有的在乳房底部出现浮肿,临近分娩时,乳堤隆起,有点发热,…  相似文献   

7.
母猪的分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分娩是养猪生产中最繁忙、最细致、最重要,也是最易出问题,从而影响经济效益的生产环节。为了保证母猪安全分娩,使初生仔猪全活、健壮,要做好预产期推算、产前准备、临产诊断、安全接产、产后护理等工作。1预产期推算母猪的妊娠期为111~117 d,平均为114 d,据此,妊娠母猪的预产期推算方法常用以下两种方法。①“三三三”法:以30 d为一个月计算,即3个月(90 d)加3个星期(21 d)再加3 d,共计114 d。例如1月10日配种,第一步加3个月是4月10日;第二步加3个星期(21 d)是5月1日;第三步加3 d是5月4日为分娩日期。②“月加4日减6法”:即配种月份加上…  相似文献   

8.
1观察分娩征兆 分娩前经常观察母猪的行为对于预测母猪什么时候分娩是非常重要的。主要的分娩先兆(母猪的分娩行为)有,母猪烦躁不安,乳房肿胀,从乳头可挤出乳汁,呼吸频率增加,尾巴摆动,阴户肿大充血,并排出带血的液体。分娩持续时间与间隔时间列于表1。  相似文献   

9.
1难产发生的原因1.1后备母猪配种过早,骨盆发育不全,胎儿在分娩时不能顺利产出。1.2母猪采食量大,导致母猪过肥,分娩时子宫收缩微弱。1.3母猪营养不良,运动不足,在分娩时腹肌收缩无力。1.4配种不适,仔猪数少,胎儿过大或后备母猪在后期补料过多,导致胎儿过大。  相似文献   

10.
1生产流程待配母猪阶段。在配种舍内饲养空怀、后备、断奶母猪及公猪进行配种。每条万头生产线每星期参加配种的母猪24头,保证每星期能有20头母猪分娩。妊娠母猪放在妊娠母猪舍内定位栏饲养,在临产前1星期转入产房。  相似文献   

11.
对YZ猪场母猪妊娠期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旨在探讨不同妊娠期分娩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为该场母猪控制分娩提供参考依据。根据2014年来猪场GPS提取出来的母猪生产数据记录,统计该场母猪妊娠期主要集中在哪个阶段,并对不同妊娠期分娩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YZ猪场的母猪在妊娠期114 d分娩的比例最大,占分娩窝数的58.62%。总体而言,在窝产合格仔数及产仔合格率方面,该场的初产母猪在妊娠期114 d分娩时表现最优,经产母猪在妊娠期115 d分娩时表现最好。结论:为了提高猪场母猪窝产合格仔数及产仔合格率,该场应尽可能诱导头胎母猪在妊娠期114 d、经产母猪在妊娠期115 d集中分娩。  相似文献   

12.
母猪的分娩阶段毫无疑问是其一生中应激反应最强烈的阶段之一。因此,母猪不可能在经常被驱赶、饲料营养不足及产仔时被围观等环境中分娩,而会选择在宁静的环境中并且饲养员能帮其顺利渡过产仔阶段的情况下分娩。所以,安静的环境是保证母猪不受应激影响的重要管理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1)控制好母猪分娩时的体况,防止过肥或过瘦。实际工作中母猪分娩时的体况应背部丰满,有一条平的上线,不见任何骨头突出,在腰椎以下、肋骨后面和骨盆前面应有一个陷窝,过肥母猪无陷窝。所以,妊娠母猪在98d以前应根据胎儿生长发育规律和母猪膘情做好限制饲养工作,妊娠100d至产前3d应充分自由采食,这样既能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又能防止母猪过肥。  相似文献   

14.
采用PH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葡萄球菌A蛋白(SPA)与B淋巴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粘附试验,测定了11头母猪分娩前后外周血不同时期的淋巴细胞转化率(LTR)与SmIg+B淋巴细胞百分率(SmIg+BLP)。结果表明,分娩前21d至分娩前6d,母猪外周血LTR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说明妊娠后期母猪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分娩前1d,母猪外周血LTR升高,提示分娩的启动可能与母体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导致免疫排斥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分娩后,母猪外周血LTR降低后又逐渐升高,至分娩后10d,LTR已逐渐趋向正常,并一直维持到分娩后25d。母猪分娩前外周血SmIg+BLP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分娩后逐渐下降,分娩后15d趋向正常。  相似文献   

15.
2005年3月17日,进贤县观花岭林场一养猪专业户的一头母猪难产求诊。畜主诉:此母猪是一头初产母猪,分娩是从本月16日中午开始的,到17日晚0点钟还未产出一仔,此前母猪怀孕一直正常,母猪体重中等,膘情适中。分娩开始后曾用过催产素,母猪也曾较长时间努责,就是未见仔猪产出,畜主自己多次以手从母猪阴户伸人触摸小猪,  相似文献   

16.
母猪发情交配后,不再发情,没有性欲,并在生理上有一定的改变,性情变的比较温顺,贪吃,好睡,行动小心谨慎,即进入了妊娠期。母猪妊娠期一般为111~117d,平均为114d。初产母猪时间较短,经产母猪时间较长;地方品种种猪妊娠期短,从国外引入的品种妊娠期较长。从母猪配种时起至母猪分娩时止这一段的间隔时间就是母猪的妊娠期,正确推算分娩期,做好分娩的提前准备工作时提高仔猪成活率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养猪生产中,我们常会发现母猪产死胎的情况。实际上,一般猪群中约有40%的窝数中有1只以上的死股。初产母猪可能由于分娩时发育尚不完全而产死服,而较年老的母猪(至少5胎以上)产死胎的可能性较大,每窝仔猪的死服也较多。产死胎与母猪年龄的关系不难解释。老龄母猪肌腱松弛,完成分娩需要较长时间,亦即每头仔猪娩出间隔时间过长,因此胎儿可能因缺氧窒息而死。研究表明,有80%以上的死胎在分娩开始时仍活着,但在分娩过程中死亡,此称分娩中途死亡(Intrapartumdeath),而分娩前死亡(Prepartumdeath)指的是胎儿死于分娩开始之…  相似文献   

18.
分娩是养猪生产中最繁忙的生产环节,也是解决猪源的关键。其任务是保障母猪安全分娩,尽可能提高仔猪存活率。分娩后,母猪进入哺乳期。泌乳是母猪重要的生理功能,母乳中含有仔猪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它是仔猪出生后20日龄前最主要的营养来源。提高母猪的泌乳力,既能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提高仔猪的哺育率,又可避免母猪在哺乳期内减重过多,是饲养泌乳母猪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母猪无乳综合症,是当今集约化、规模化猪场分娩母猪哺乳期的常见病,多见于老龄母猪。  相似文献   

20.
春季是母猪分娩的旺季,是容易出现疾病的阶段。在这段时间里如果对母猪饲养和护理的不好,常会造成仔猪和母猪的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