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明确湖北黄冈地区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探索迷向丝结合化学防治对梨小食心虫防控效果,本研究监测了黄冈地区梨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比较了3个密度迷向丝结合化学防控对“双臂顺行式”棚架梨园梨小食心虫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黄冈地区梨园梨小食心虫1年发生5代,越冬代成虫高峰期发生在3月中下旬,第1代成虫发生高峰期为5月中旬至6月初,第2代高峰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3代高峰期7月底至8月中旬,第4代高峰期8月下旬至9月下旬;495根/hm^(2)和660根/hm^(2)两个密度结合化学防控对梨小食心虫各个世代迷向率均达到97%~100%,蛀果率均在0.73%以下,防治效果均达到93.13%以上。  相似文献   

2.
上海桃园梨小食心虫发生与危害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小食心虫是上海地区危害桃树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2008~2010年利用性诱剂诱捕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地区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和危害性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a间上海地区梨小食心虫1年均发生5代,越冬代成虫、第1代成虫、第4代成虫发生比较整齐,第2代、第3代成虫发生不整齐,并有世代重叠现象;而危害桃树新梢的高峰期多发生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中旬.  相似文献   

3.
结合1998~2009年的性诱捕资料,及旬平均气温和旬降雨量之间与桃小食心虫发生高峰期的相关分析,发现6月下旬的降雨量对桃小食心虫成虫发生高峰期出现的早晚具有明显的影响,呈显著的负相关。以此作为预报依据,建立桃小食心虫越冬代成虫发生高峰期预报模式,对其进行历史拟合性检验,并详细介绍其应用。  相似文献   

4.
桃小食心虫在甘肃河西地区枣园内1年发生3代,第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在翌年6月下旬,7月中下旬为第2代成虫羽化高峰期,8月中旬为第3代成虫羽化高峰期。性诱剂防治试验表明:不同产地诱芯年诱蛾数量差异不大;不同形状诱捕器诱蛾效果比较,船形诱捕器的诱蛾效果好,年诱蛾数量是三角形诱捕器的204.6%;从节约成本及防治效果来看,设置450个诱芯/hm2,对桃小食心虫可以起到较好的迷向和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性信息素诱捕技术对甘肃省武威市3种不同果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技术。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在甘肃省武威地区果园中1年发生3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分别在5月上中旬、6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和8月中旬;不同果园中梨小食心虫成虫的种群消长动态有一定差异,梨园中除越冬代成虫发生量最高外,其余几代均低于李园和杏园;不同果园梨小食心虫的种群数量为李园杏园梨园。梨小食心虫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要掌握成虫发生高峰期这个防治关键期。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2011—2015年在甘肃省秦安县利用水盆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动态监测,同时调查了梨小食心虫越冬场所及不同类型诱捕器和不同糖醋液配方对梨小食心虫成虫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在甘肃省秦安县浅山丘陵沟壑区,梨小食心虫1年发生4代(含越冬代),其中第1代高峰期距越冬代高峰期间隔30 d以上,7月以后世代重叠现象明显;不同类型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杀效果不同,在监测期间,以三角形诱捕器诱杀效果最好;不同配方糖醋液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不同,以白糖∶醋∶白酒∶自来水=1∶0.5∶3∶80的配方比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生态健康果园(香梨)中利用性信息素和糖醋液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进行监测研究,为生态健康果园(香梨)及常规果园的有效监测和适时制定生物防治措施提供参考。研究表明:两种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全年发生消长规律监测的趋势基本一致,梨小食心虫1年发生4代,峰值明显,越冬代羽化高峰期为4月中、下旬。在生态健康果园(香梨)中由于大量、高浓度性信息素的存在,梨小食心虫成虫对糖醋液的趋性比性信息素的趋性敏感,利用糖醋液诱捕器能够很好地监测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且监测准确性明显高于性信息素诱捕器。  相似文献   

8.
石河子垦区果树食心虫种类及其种群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杏李混栽园和苹果单植园为研究对象,利用5种食心虫的性诱剂,诱捕调查了石河子垦区果树食心虫的发生种类及其种群消长动态。结果表明:石河子垦区果树食心虫的发生种类有梨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3种;混栽园优势种群为李小食心虫,苹果园优势种群为梨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雄成虫一年有2个发生高峰期,梨小食心虫雄成虫一年有4个发生高峰期,苹果蠹蛾雄成虫一年有3个发生高峰期。  相似文献   

9.
赣中地区梨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使用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诱捕梨小食心虫成虫,总结了梨小食心虫在赣中地区梨园从生长发育期到采摘期的发生规律。比较了性诱剂与糖醋酒液、频振式杀虫灯的诱杀效果,进行了梨小食心虫的预测发生期化学农药防治和幼果套袋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第1代成虫发生高峰期明显,采用预测发生期化学防治效果较好;第2代和第3代成虫之间的界限不明显,相互重叠,宜采用幼果套袋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0.
桃小食心虫在黑龙江省每年发生1~2代,越冬幼虫6月中下旬出土。越冬成虫7月上中旬产卵,卵期5~12天,7月中下旬幼虫孵化,蛀入果内,8月上旬第一代幼虫老熟,脱果入土,做茧越冬。只有少部分脱果早的可以发生第二代。第一代成虫8月中旬出现,第二代幼虫9月上旬脱果入土越冬。越冬幼虫次年出土高峰期和越冬代成虫产卵高峰期与5月上旬旬平均温度、旬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据此,建立了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出土高峰的预报式,和越冬代成虫产卵高峰的预报式。利用当年5月上旬旬平均温度、句雨量即可进行当年桃小食心虫防治时期的早期预报。通过防治时期的药剂筛选试验认为:越冬幼虫出土期用50%马拉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用25%甲基1605粉剂(0.5~1斤/株)喷撒于树盘上,卵期用2.5%溴氰菊酯4,000倍液喷于树冠上防治初令幼虫,经济而有效。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ponensis walsingham)是苹果的重要害虫,在我省合江地区分布普遍,危害严重。果实受害率一般在15~20%,个别年份可达40~50%,严重影响果品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