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昆明市4条主要道路的15种常见绿地树种为试材,通过实地调查及测量,对其叶片的降温增湿能力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降温增湿能力差异很大,其中云南樟的降温增湿效果最好,日释水总量达到1 195.56g/m2,日降温度数为0.22℃;常春藤的日降温度数最低,仅为0.09℃;广玉兰的日释水总量最低,仅为505.44g/m2;不同植物在同一道路和同一植物在不同道路的降温增湿能力不同,所测的15种绿地树种降温能力大小依次为:云南樟(0.22℃)香樟(0.21℃)天竺桂(0.157℃)小叶女贞(0.15℃)紫叶李(0.14℃)红叶石楠(0.13℃)滇朴(0.12℃)银杏(0.118℃)八角金盘(0.11℃)小叶榕(0.10℃)常春藤(0.09℃),而杜鹃、广玉兰、茶梅和山茶的降温能力差别不大,都在0.09℃左右;增湿能力大小依次为:云南樟(1 195.56g/m2)香樟(1 086.39g/m2)紫叶李(749.16g/m2)小叶女贞(743.31g/m2)天竺桂(726.66g/m2)红叶石楠(698.94g/m2)滇朴(664.56g/m2)八角金盘(623.52g/m2)银杏(617.58g/m2)杜鹃(586.98g/m2)小叶榕(580.02g/m2)茶梅(539.46g/m2)山茶(524.70g/m2)常春藤(506.51g/m2)广玉兰(505.44g/m2);综合降温增湿能力总体上来说是:常绿乔木落叶乔木灌木。因此在道路绿化中,在考虑美化环境的同时,为提高道路绿地的生态效益,应多选用常绿乔木等降温增湿能力强的树种搭配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屋顶绿化植物配置的科学性,筛选降温增湿能力强的绿化植物,对成都市屋顶绿化适应性强的25种木本植物进行了叶片蒸腾速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彩叶植物的降温增湿能力高于绿叶植物,差异极显著(Sig.=0.002);落叶植物显著高于常绿植物(Sig.=0.022);乔木显著高于灌木(Sig.=0.030),观花植物显著高于观叶植物(Sig.=0.022),其中龙牙花、木芙蓉、龙爪槐、紫叶李、贴梗海棠、海栀子等木本植物具有较高的蒸腾速率,降温增湿能力强,可为成都市屋顶绿化植物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选取普洱市园林景观工程中常用的5种景观植物,对1天中的降温增湿能力进行测定,旨在为普洱市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绿化植物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居住区绿化树种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效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青岛市居住区广泛应用的14种植物为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进行了光合生理生态指标的测定.并对其固碳释氧与降温增湿效应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14种植物的固碳释氧量由高到低排列为榆叶梅、悬铃木、绦柳、月季、紫叶桃、火棘、丁香、紫叶李、国槐、海桐、樱花、女贞、金叶女贞、红枫.降温增湿能力由高到低为榆叶梅、悬铃木、绦柳、月季、紫叶桃、火棘、丁香、紫叶李、国槐、海桐、樱花、女贞、金叶女贞、红枫.同时对各树种固碳释氧量的趋势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居住区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苏州市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桂花(Osmanthus fragrans(Thunb.)Lour.)、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Atropurpurea’Jacq.)、日本晚樱(Prunus lannesiana Wils.)和腊梅(Chimonanthus praecox(L.)Link.)等5种常见的群植小乔木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降温增湿效应和对PM2.5的消减效应。结果表明:5种群植小乔木中,紫薇和桂花的降温效应相对明显,日本晚樱和紫薇的增湿效应明显;紫薇对PM2.5消减效应最为明显;5种群植小乔木综合降温增湿效应由大到小依次为:紫薇日本晚樱紫叶李桂花腊梅。其降温增湿效应与PM2.5消减效应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群落内部的降温增湿效应与PM2.5消减效应显著相关;该研究结果为植物配置结构的优化及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科学依据及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不同行道树降温增湿及滞尘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三亚校区)校园行道树优势树种高山榕、大叶相思、印度胶树、菩提树、非洲楝、火焰木、马占相思、香樟、鸭脚木、小叶榄仁、垂叶榕、隆缘桉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乔木绿化树种的降温增湿和滞尘能力。结果表明:在相同环境生长的种龄相当的树种,降温增湿效应不同,高山榕、大叶相思、印度胶树的降温增湿能力最好;降温增湿效应比较差的是隆缘桉、小叶榄仁和垂叶榕。不同树种的滞尘能力也有差异,其中滞尘能力较强的乔木树种是火焰木、菩提树、高山榕和印度胶树。该研究结果对校园绿化和城市行道树的规划选择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长沙三种常见的绿化树种为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系统进行了光合生理生态指标的测定,对其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效益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3种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海桐、四季桂、大叶黄杨,日固碳量分别为12.35g·m-2·d-1、9.75g·m-2·d-1、5.68g·m-2·d-1。日释氧量分别为8.98g·m-2·d-1、7.09g·m-2·d-1、4.13g·m-2·d-1。降温增湿效益由强到弱依次也为海桐、四季桂、大叶黄杨。日蒸腾吸热量分别为7110.80KJ.m-2、4966.64KJ.m-2、3467KJ.m-2,降温度数分别为0.57℃、0.39℃、0.27℃。  相似文献   

8.
赵宇 《北方园艺》2006,(1):55-55
1 园林植物的生态效应 园林植物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增加空气湿度、降温、防风,净化空气(如杀菌、滞尘、吸收有毒有害气体)以及减弱噪声等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9.
树冠不同部位叶片结构与固碳释氧和增湿降温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桃叶卫矛(乔木)和长白忍冬(灌木)为试材,通过对桃叶卫矛和长白忍冬树冠表层、外层、中层、内层4个部位的解剖结构与树冠微环境和蒸腾速率、光合速率的研究,以期探讨树冠不同部位解剖结构与微环境和固碳释氧量、增湿降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2个树种树冠不同部位的蒸腾速率与叶下表皮细胞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片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木质部呈极显著负相关。光合速率与叶表细胞厚度、海绵组织、叶片厚度呈正相关,与木质部呈负相关。空气温度、叶面温度、空气CO_2浓度与解剖结构之间相关性并不明显。除传输组织的韧皮部外,其它解剖结构基本均与固碳释氧量和增湿降温量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龚云 《现代园艺》2014,(10):83-83
随着我国居民人均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优美的园林设计和自然景观不但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给人带来新鲜的空气、愉悦的情绪和健康的身心。而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本文探讨了园林植物造景与配置,以供园林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平板试验就克霉灵等5种杀菌剂,对滑菇等8种食用菌及木霉等3种霉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旨在筛选出既能抑制霉菌又不影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杀菌剂及其适宜的使用浓度。结果表明,克霉灵250倍液可在元蘑、滑菇和黑木耳种植时使用,猴头菇种植时不可用,其它菇类慎用;克霉净400倍液可在黑木耳种植时使用,其它菇类慎用;多菌灵600倍液可在茶薪菇种植时使用,在黑木耳种植时不可使用,其它菇类慎用;菇宝2 500倍液可在元蘑、滑菇、姬松茸和茶薪菇种植时使用,其它菇类慎用;50%氯溴异氰尿酸1 200倍液可在元蘑、姬松茸、黑木耳、双孢蘑菇和茶薪菇种植时使用,其它菇类不可用;克霉灵100倍液、克霉净100倍液,在供试菇类均不可用;菇宝1 500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800倍液除茶新菇外,在其它菇类种植时均不可用。  相似文献   

12.
园林植物防治雾霾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重工业生产导致空气中大气颗粒物含量剧增,大气污染严重,全国各大城市雾霾天气频发,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对居民身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该研究阐述了雾霾的概念、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对人体的危害,从而总结出园林植物的滞尘效应,吸收和转化有毒物质,光合作用保持空气清新,蒸腾作用降低大气颗粒物浓度。提出了扩大城市的绿化率,发挥城市道路绿地的生态廊道作用,形成乔灌草多种层次的植物配置结构,植物种类配置要有针对性等利用园林植物防治雾霾的途径,并列举出减轻PM 2.5污染的相关园林植物,以期为现阶段雾霾治理开辟新途径提供新的参考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室内观叶植物不但起到装饰美化环境等效果,而且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甲醛、甲苯等,但是有些植物的毒害作用不可忽视.针对常用几种观叶植物的利弊进行了总结,为人们提供摆放室内植物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阴阳五行学说与园林植物种植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行懿  罗言云 《北方园艺》2010,(16):119-122
园林景观的营造离不开植物配置,但是并不是随意空间随意功能进行随意搭配,通过对风水阴阳理论的甄别,提炼出一种全新的园林景观植物设计方法。并且经过心理学评价法检验,提出中囯风水阴阳五行理论对园林植物搭配及功能划分设计实践具有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园林植物消减大气颗粒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近年来雾霾在多个城市频繁出现,使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更小的PM_(2.5)等大气颗粒物的作用和影响。种植园林植物是有效阻滞粉尘、消减大气颗粒物、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的方法之一。该研究介绍了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并对不同植物个体和不同绿地结构消减大气颗粒物的能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园林植物消减大气颗粒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旨在为今后人们进行相关研究及利用植物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园林植物配植设计的立意是方案的核心理念的形成,它决定了整个设计过程的后期走向和设计方案最终的成败,探索植物配植设计的立意方法对于园林方案设计有着重要意义。在简要分析立意重要性和立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性的归纳出在园林植物配植设计中立意的方法,这些方法整体地、系统地运用是园林植物配植设计立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促癌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促癌植物的概念、52种促癌植物的科属分类和用途分类.对促癌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促癌植物在园林应用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对于促癌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提出了今后应在植物的促癌途径、机理和应用方面加强研究,变促癌为治疗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八种室内观赏植物对甲醛的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选用8种常用室内观赏植物,将盆土与茎叶部分隔开,放入自行研制的甲醛熏气箱中,对植物进行熏气试验,测得熏气前后甲醛的变化量和植物叶面积,以单位叶面积甲醛减少量来比较8种植物吸收甲醛能力的大小。结果表明:甲醛质量浓度是国际标准10~15倍情况下,8种观赏植物均能吸收空气中的甲醛,但因种类不同吸收能力大小不一。吸收甲醛能力排序为:橡皮树>海芋>一叶兰>银皇后>马拉巴栗>散尾葵>红掌>孔雀竹芋。单位叶面积植物吸收甲醛量依次为:橡皮树>海芋>一叶兰>马拉巴栗>银皇后>散尾葵>红掌>孔雀竹芋。甲醛质量浓度是国际标准50~60倍情况下,8种观赏植物吸收甲醛能力排序为:一叶兰>银皇后>海芋>马拉巴栗>橡皮树>散尾葵>红掌>孔雀竹芋。单位叶面积植物吸收甲醛量依次为:一叶兰>马拉巴栗>海芋>橡皮树>银皇后>红掌>孔雀竹芋>散尾葵。根据单位叶面积吸收甲醛量的差异,将植物的吸收能力分为2类,吸收甲醛能力较强的植物有:一叶兰、马拉巴栗、海芋、橡皮树、银皇后(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较低的植物有:红掌、孔雀竹芋、散尾葵(与空白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观光果园植物景观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竞  赵思东 《北方园艺》2007,(12):134-136
随着"回归自然"呼声的日益高涨,观光果园之旅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推崇,如何完善果园的环境、迎合人们的心理需要是现今观光果园设计的首要任务.作为农业环境的构成主体,植物配置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园区的景观、环境、生产性能.现在观光果园发展概述的基础上,对果园景观植物类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植物造景的依据、原则及植物配置形式和栽培方式,以求实现观光果园的植物景观设计的科学合理、美观协调.  相似文献   

20.
以芒果(Mangifera indica L.)、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茶花(Camellia japonica)、马樱丹(Lantana camara)、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美人蕉(Canna indica)6种常见的园林观赏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不同生境中(道路绿化带、公园和山区森林公园)6种园林植物叶片面积、叶片气孔密度、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等生理生化指标,揭示不同程度污染环境对园林观赏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生长在道路周边的园林植物叶面积、叶绿素含量与公园、森林等地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山区森林较公园大;叶片的气孔密度大体呈现递减的趋势(道路绿化带公园山区森林公园);光合效率也呈现递减趋势,森林植物最大,其次是公园和道路绿化带,植物生理指标比较分析表明,区域污染程度(大气和粉尘)从大到小依次为道路绿化带公园山区森林公园,污染程度越大对植物损害越大,另一方面说明园林植物耐受大气和粉尘等污染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