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对蜜蜂科的蜜蜂、熊蜂、壁蜂、切叶蜂及无刺蜂等农业生产中较为常用蜂的生物学特性、适用作物、授粉效果、授粉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与概述,以期正确选择授粉蜂群,并根据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正确授粉管理,为授粉蜂服务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猕猴桃蜜蜂授粉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为“79-3”中华猕猴桃、“徐香”美味猕猴桃授粉和隔离条件下人工授粉对比,观察猕猴桃的座果率、商品果产量和品质差异。试验结果显示,利用蜜蜂授粉其座果率比人工授粉提高25%以上;商品果产量提高3.37%~64.97%,经t检验差异显著;优质商品果产量提高5.21%~30.94%,经t检验差异显著。蜜蜂授粉和人工授粉的商品果品质均在正常值范围。  相似文献   

3.
有关猕猴桃授粉问题的研究始于 2 0世纪 70年代。Palmer -Jones等 ( 1 974 ,1 975)首先报道了蜜蜂对猕猴桃的授粉作用 ,认为蜜蜂实际上提供了中华猕猴桃的全部授粉 ,有蜂授粉的果实显著重于对照 ,但坐果的数量无显著差别。由于受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 ,为猕猴桃充分授粉是难以做到的 ,因此建议园内按 8群 0 4hm2 的比率放入蜂群 ,若蜂群密度过高 ,对生产无益( 1 976 )。Lawrence等 ( 1 985)提出的放蜂密度为每 0 4hm2 放 3~ 5群即可保证充分授粉。Jay等 ( 1 984 )曾报道蜜蜂在一定程度上专访雌花或雄花 ,并倾向于顺行飞行。2 0 0 2年 4~…  相似文献   

4.
猕猴桃花雌雄异株,授粉靠风媒和虫媒。由于猕猴桃枝茂叶大,花粉易干燥,仅靠风,虫授粉远达不到完全授粉的需求。蜜蜂为其授粉,坐果率由原来的66.1%增加到90.6%,增24.4%;畸形果由原来的39%下降到14.5%,下降24.5%;二级果由原来的13%增加到16.3%,增3.3%;一级果由原来的48%增加到69.2%,增21.2%,每公倾产量由原来的17225.1kg增加到35301.5kg,增105%,每公顷10群(150脾蜂)为其授粉为最好。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蜜蜂授粉在猕猴桃产业上的应用情况,结合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法,系统调查了猕猴桃授粉方式、授粉成本以及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梳理了贵州省蜜蜂授粉业资源、从业人员结构等现状,分析了蜜蜂授粉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贵州省猕猴桃以人工授粉为主,绝大部分花粉为外地购入,成本高,且有携带溃疡病毒的风险;贵州省授粉蜂...  相似文献   

6.
草莓是营养美味的日常水果,目前主要通过设施栽培。草莓虽是自花授粉植物,但授粉对保证其产量是十分重要的。着眼于设施草莓蜂授粉影响要点,首先就影响作物蜂授粉的基本要素展开简要叙述,后结合设施草莓在蜂授粉方向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最后对设施草莓蜂授粉技术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展望,旨在为促进设施草莓蜂授粉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李继莲 《中国蜂业》2005,56(6):44-45
无刺蜂被认为是热带非常重要的授粉昆虫,它们对至少9种作物的授粉有效.然而,它们很少被用于商业授粉.据研究报道,无刺蜂种Nannotrigona testaceicornis在日本成功用于草莓授粉.  相似文献   

8.
无刺蜂是蜜蜂总科蜜蜂亚科麦蜂族 (Meliponini)昆虫 ,是热带地区多种经济作物的重要传粉蜂。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热带地区 ,如南美洲、非洲及东南亚各国 ,我国的海南及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均有分布 ,并有人工饲养。由于无刺蜂没有功能刺 ,因而更适合在大棚中授粉。 1 992年 ,日本学者Maeta用一种无刺蜂 (Nannotrig onatestaceicornis)在温室中进行了草莓授粉试验 ,取得了成功。哥斯达黎加学者E .J .Slaa于 1 996年 4月在大棚中对两种无刺蜂和有刺蜂 (西方蜜蜂 )对薄荷科一种装饰用植物 (Salviafarinacea)的授粉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在 4个…  相似文献   

9.
用壁蜂为杏树授粉的技术与增产效果北京市农业科学院王凤鹤,姜宝泉杏树是一种经济寿命很长的果树。现有的杏树园产量较低。造成杏树低产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在杏树花期传粉昆虫数量逐年减少,授粉不良是主要原因。杏树开花期较短,一般仅有5~7天,大部分结果枝又在树冠...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葛德光)安徽省砀山县现有酥梨、苹果、桃、杏、李、葡萄等多种果树0.39万hm2。自2006年引进角壁蜂,先后在苹果、桃两种果树花期进行试验放蜂授粉,取得了良好的授粉效  相似文献   

11.
蜜蜂授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在我国引起一定重视,养蜂界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但是对蜜蜂授粉效果的科学评价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国际上至令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方法。本文将对蜜蜂授粉效果的评价方法,存在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阐述,以期引起同行重视,使蜜蜂授粉效果评价方法在发展中得到不断完善和规范,更加科学和准确。  相似文献   

12.
《中国蜂业》2017,(6):39-42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设施农业的逐渐普及,通过授粉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蜜蜂和熊蜂都是理想的授粉昆虫,但熊蜂比蜜蜂更适合为大棚温室蔬果授粉。目前,国外已广泛通过人工繁育熊蜂为设施农作物传粉,并且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熊蜂以其独特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成为温室作物的理想授粉昆虫,利用熊蜂为设施农作物授粉,不但可以提高产量,改善果实品质,减少畸形果率,还可以有效避免激素授粉产生的污染,极大提高了经济效益。本文就是从熊蜂的生物学特性、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熊蜂授粉的优越性以及授粉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我国设施作物熊蜂授粉应用及推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蜜蜂为荞麦授粉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蜜蜂荞麦授粉区和对照区在千粒重、产量和出粉率的测定分析,结果发现:蜜蜂授粉区的荞麦种子千粒重比对照区提高0.22%~23.26%,平均提高13.57%;产量提高3.38%~51.59%,平均提高28.70%;出粉率提高0.06%~10.11%,平均提高4.94%。  相似文献   

15.
金华市是浙江省枇杷的主产区之一,其中软条白沙品种皮薄、肉细嫩,经济价值高被广泛种植。研究者以蜜蜂为授粉媒介,选择软条白沙枇杷为试验对象进行了授粉增效研究。研究表明:蜂媒授粉组比自然授粉组坐果率提高3.16%,单株产量增加30.43%,畸形果率降低9%。蜂媒授粉组比无蜂授粉组坐果率提高5.84%,单株产量增加89.54%,畸形果率降低30%;蜂媒授粉组单果重、可食率、种子数、种子重量及果形指均显著优于自然授粉组和无蜂授粉组。  相似文献   

16.
蜜蜂为苹果授粉增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富士苹果采用蜜蜂授粉技术坐果率达到23.9%,自然授粉组坐果率为9.2%,新红星苹果采用蜜蜂授粉技术后坐果率达到34.8%,自然授粉坐果率仅有8.5%;随着蜜蜂授粉次数的增加,坐果率也明显提高,蜜蜂授粉3次、5次、7次、9次的坐果率分别是11.9%、19%、21.7%和25%;蜜蜂授粉后,明显提高了幼果的生长速度,蜜蜂授粉15天后幼果平均重3.54克,自然授粉平均重仅有1.6克。利用蜜蜂为红富士苹果授粉平均单株结果69.8kg,比自然授粉结果31.88kg增产1.19倍;新红星苹果蜜蜂授粉的平均单株产量是87.5kg,比自然授粉的单株产量34.13kg增产1.56倍。蜜蜂授粉的果实口感要显著地好于自然授粉组。  相似文献   

17.
以甜瓜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有王群、无王群蜜蜂授粉与人工授粉等不同授粉方式下蜜蜂的生活习性、甜瓜果实性状以及授粉成本,比较分析无王群蜜蜂的授粉效果。结果显示,在设施环境条件下,无王群与有王群蜜蜂相比,无蜂王使蜜蜂出巢时间提前,出巢蜂数增加,访花蜂数减少,但与人工授粉处理相比,二者均能满足设施甜瓜的授粉要求,同时改善了甜瓜的成瓜品质、提高了甜瓜的售价,减少了授粉工费的投入,采用无王群蜜蜂授粉还可以降低蜜蜂的租赁成本,达到节本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熊蜂为温室西红柿授粉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通过对温室西红柿应用熊蜂授粉、人工喷施激素和空白对照的比较研究 ,表明熊蜂组在产量上比激素组和对照组分别增加了 5 9 2 6 %和 142 15 % ,而畸形果率却分别下降了 6 7 41%和 83 6 8% ,利用熊蜂授粉还可以缩短果实成熟期 ,提高维生素C含量和总糖含量 ,降低酸度 ,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9.
设施香瓜的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但其授粉问题一直是困扰这一产业发展的关键点,喷施激素和人工对花授粉费时费力,且影响果实品质。通过中蜂和意蜂为设施香瓜授粉对比试验研究表明,中蜂和意蜂授粉在座果率、单果重、产量、含糖量等指标上全面优于喷施激素和人工对花授粉,并且畸形果率很低。中蜂和意蜂均是设施香瓜授粉的有效蜂种,但中蜂授粉后群势下降严重,而意蜂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梨属于自花授粉不结实性果树,生产中多采用配置授粉树或人工授粉等方法进行授粉,但易受气候变化或作业时间短、人工成本高等影响,造成授粉受精不良。我中心研发了一种梨树液体授粉方法,并通过多年的推广应用实践,已形成一项成熟的梨树省力化液体授粉技术。本文主要介绍该技术的实施方法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