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越冬蜂巢的布置 1.蜂脾关系:室内越冬的蜂群,要蜂脾相称或蜂略多于脾,如4~4.5框蜂放4张脾,切忌蜂脾相差悬殊;室外越冬蜂群也要蜂多于脾,如4.5~5框蜂放4张脾。越冬蜂巢的蜂路为12毫米左右。 2.巢脾的排列:蜂量不足4框蜂的蜂群,最好双群同箱越冬。布置蜂巢时,把半蜜脾放在闸板的两侧,整蜜脾放在半蜜脾的外侧;拥有5~6框蜂的蜂群,可以单群平箱越冬,布置蜂巢时,中间放半蜜脾,两侧放整蜜脾;蜂量在7框蜂以上的蜂群,应加继箱越冬,两个蜂箱各放8~9张巢脾,布置蜂巢时把饲料的80%放在继箱内,同样把整蜜脾放  相似文献   

2.
油菜花期是早春中意蜂繁殖的一个理想蜜源,蜜粉特别多,花期长达70天。很利于蜂群早春繁殖。此段时间蜂群管理的目的,是让蜂群越冬后能顺利恢复发展。以便适时地充分利用本地油菜蜜源,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抓好蜂群的更新和增殖:控制分蜂热;处理好取蜜、分蜂等环节。(一)初期管理紧缩巢脾,做好箱内保温,及时奖饲。元月下旬油菜开花初期,蜂王开始产卵。要紧缩巢脾,一般4框足蜂3张脾,3框足蜂2张脾,2框足蜂以下组织双王群繁殖。早春初繁,蜂多于脾的好处  相似文献   

3.
在江浙一带,蜂群越冬、春繁大都要紧框缩脾,1群蜂经过紧框、缩脾后,多数只有1脾蜂,少数有2~3脾蜂。由于缩脾后蜂多脾少,脾内贮存的饲料就不够蜂群越冬、春繁的需要,因此蜂群在春繁期内大都要进行补助或奖励饲喂,否则蜂群就会饿死或春繁发展缓慢。2003年,我到深圳女儿处过春节,因蜂场无人替我管理,我就在巢箱加上继箱,继箱内放蜜粉脾,从1月15日到2月4日这20天内,未开箱饲喂。待回来开箱检查时,结果20多群蜂不仅没有冻饿而死,反而比进行饲喂时要好得多。为了进一步探索加继箱放蜜粉脾与不加继箱二者的效果,2004年同期我做了1次试验对比:在试…  相似文献   

4.
在5月蜂群满箱要加继箱的时候,用下面的方法。提到继箱里3框代蜂子脾,1框蜜脾,蜂王也提到继箱上,再补加1个空巢脾,两侧空隙加保温物。巢箱里剩6框蜂,空隙也加上保温物。继箱和巢箱之间加一块铁纱分隔板,分隔板的长度比箱身长出2、3市寸,作为蜜蜂的落足板。继箱前下边锯一个巢门,巢门的两边放2根木条当门闩。  相似文献   

5.
1加强蜂群越冬后期管理1月份气温最低,蜂群最易出事故,此时一般蜂群处于稳定的半蛰居状态,要保持蜂场安静,严防剧烈振动。继续搞好箱内保温防寒。雪日用铁纱封住,红布斜遮巢门,及时扫除巢门和箱上的积雪。定期(5~6天1次)箱外观察,分析蜂群情况,注意防止蜂蜜结晶饿死蜂。防鼠害,治疗蜂螨。2蜂群的春季管理春季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延长越冬蜂群的寿命,加速蜂群繁殖,为春末夏初大流蜜期培育足量、健壮的工作蜂。应做到:(1)加强保温,保持巢内温度34℃~35℃。(2)及时调整脾,加脾,扩大卵圈。(3)搞好救济饲喂和奖励饲喂。(4)箱内喂水,避免蜜蜂外出采…  相似文献   

6.
存蜂群越冬前喂足越冬饲料的前提下,趁蜂群还未结团(如果已结团,抖蜂时会冻死蜂),有少量蜜蜂出入时,撤出多余的脾。把蜂放在靠箱壁处,使蜂多于脾2脾,也就是5脾蜂放3张脾,4脾蜂放2张脾(都是2kg的封盖大蜜脾),外边不加隔板,把蜂板放在蜂箱的另一边。等到大地结冻不能融化时,冉包装蜂群(无论时间早晚均可)。  相似文献   

7.
目前,除南方的部分地区尚进行冬季的养蜂生产外,绝大地区的蜂群已经或即将进入越冬阶段。在养蜂生产这一段空隙期间,我们将做些什么呢?首先要检查一下蜂群的越冬工作是否已极做好了?蜂群中越冬铜料不足的,要补足,使每框蜂有一个满蜜脾。精小蜂巢,按蜂数留脾,使蜜蜂适当密集,做好箱内保温和越冬包装工作。  相似文献   

8.
一月小寒和大寒 ,养蜂计划制定全。蜂箱蜂具清刷好 ,严格消毒莫迟延。三九四九温度低 ,酌情增温勿迟疑。防止震动和鼠害 ,箱外观察常注意。根据多年观察 ,蜂群越冬最适宜的温度是 0℃左右。无论室内室外 ,超过 5℃时 ,会听到箱内有嗡嗡声 ;低于零下 5℃时 ,会听到箱内有沙沙声。温度高时要注意通风降温 ,温度低时要酌情增加保温物。多年的实践证明 ,每箱有 4~ 5框群势越冬 ,只要蜜足 ,冻死蜂的现象是少见的。越冬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喂糖不足 ,冬季温度高 ,蜂群活动量增加 ,食量加大 ,越冬饲料吃光 ,又没有及时补充。1月份蜂事活动较少 ,要根…  相似文献   

9.
王福忠 《中国蜂业》2001,52(6):14-14
东北养蜂人常讲 :“养蜂容易越冬难 ,十个越冬九个伤热”。夏季蜂群管理不当发生分蜂热时 ,老王带领一部分蜜蜂飞走 ,原箱还留下新的处女王和部分蜜蜂 ;而如果越冬管理不当 ,全群甚至上百群蜂会全部死亡。因此越冬管理好坏直接影响次年蜂群的发展与养蜂经济效益。现将我地越冬管理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供蜂友们参考。一、群强蜜足黑龙江省从每年 1 0月至次年 3月共 6个月越冬期。每群蜂要求有 7框足蜂 ;可紧缩在 6张全封盖蜜脾上 ,每张蜜脾重量约为 3Kg。箱内达到“一少二多一大” ,即脾少、蜜多、蜂多、蜂路大 ,脾距达 2cm。入室前打开箱…  相似文献   

10.
正冬季白天气温不超过10℃时蜜蜂就停止飞翔,箱内的蜜蜂开始结团,强群比弱群结团迟些。只要有较多的适龄越冬蜂,并有充足的饲料,用蜜脾布置好蜂巢,做好蜂群内外的保温包装工作,保持安静,蜂群就能够安全越冬。一、越冬蜂巢的布置越冬蜂巢要求是蜂数适当密集,便于结团,放置的蜜脾要整齐、浅褐色(使用1年以上,哺育过几代幼蜂的巢脾)。1.单王群越冬一般中间放2~3张重量较轻的蜜脾,两侧各放1~2  相似文献   

11.
谢贤才 《中国蜂业》2001,52(6):12-12
我定地饲养中蜂 2 0多年 ,我认为用卧式 1 6框蜂箱饲养中蜂比较好 ,下面谈谈怎样用卧式箱养中蜂。1 卧式箱中间用 1块框式隔王板隔成两区 ,越冬时饲养双王群便于调整群势 ,保温好 ,早春繁殖快 ,到3月中旬 ,抽去隔王板 ,分为两群 ,各箱用单王繁殖 ,减少发生分蜂热 ,并能养成强群。2 流蜜期采用卧式箱单王采蜜 ,在流蜜前 1 0天 ,用隔王板将卧式箱隔成大、小不一的两区 ,两区的巢脾分别靠放在隔王板的两边。大区为产蜜区 ,放空脾、蜜脾和封盖子脾 ,根据箱内总脾数的情况 ,如 5框蜂的放3框 ,8框蜂的放 5框 ,1 0框蜂的放 7框 ,脾外再加隔板。小…  相似文献   

12.
在辽宁錦县地区,蜂群有5—6个月的越冬期,我們窖內越冬的蜂群采用球形脾距越冬,效果良好。用标准箱越冬的蜂群,7框蜂放9个巢脾,排列的方法是:第一框到第2框距离为8—10毫米,第2框到第3框距离为10—13毫米,第3框到第4框距离为12—15毫米,第4到  相似文献   

13.
李光河 《蜜蜂杂志》2004,(11):16-16
晚秋的天气虽然比春季冷,但由于蜂箱内没有子脾,而且希望蜜蜂安静结团,所以给蜂群包装不宜过早,在地面结冰以后进行即可。我地越冬的蜂群,一般只做箱外包装,不做内包装。箱内只在纱盖上面盖五六层吸水性良好的保温纸;如果用覆布,必须将布上的蜂胶去掉,并将其折起一角,以防止蜂群受闷;大盖和箱身一定要严密,以防止老鼠钻进蜂箱里。越冬期间,蜂群外包装的作用是:保持箱内温度稳定,使越冬蜂团不易受外界气温急剧升降的影响。蜜蜂是靠互相传递食物来维持生活的,只要有一部分蜜蜂紧靠蜜房,那么离蜜房远的蜜蜂就不会挨饿。如果保温不良,则当气温突…  相似文献   

14.
贺百达 《中国蜂业》2009,60(8):28-29
我养蜂40年,曾使用过12框、16框、20框甚至24框蜂箱,最后还是使用10框标准蜂箱。总的说来,不论取蜜,生产王浆还是转地放蜂,标准箱带继箱优于其它箱型。可是,标准箱上下共20脾的空间,除饲养双王外,一般单王很难维持16脾群势。多数是继箱4~6脾,巢箱4~6脾甚至还少。这就使得一个十框的蜂群,常年用二十框的箱体,不仅浪费空间还给搬运带来不便。有人说箱体越大,箱内越凉快。我认为正是由于箱体剩余空间大,蜂群在不利的自然环境中无法调节箱内的温度,排出箱内的湿气。如果调节好箱内的温湿度,蜂群就要付出更多的劳动。我认为十框标准箱对饲养单王群来说箱体过大了。  相似文献   

15.
现在多数养蜂者都采用十框标准箱,每群蜂都有空巢脾。空脾会降低蜂群的积极性,如果外界气温低,脾多于蜂,对繁殖蜂群也不利。我采用双王群同箱饲养,每群放六个脾,使蜂王在一般情况下维持六框左右子脾,不致过度疲劳。如流动养蜂,用双王群十二框,加继箱;如定地养蜂,采用十四框双王群,加十框共用继箱为好。双王群保温,减少热量散发,便于保持繁殖蜂儿的正常温度35℃,比单王群繁殖快,常常蜂多于脾,不会出现巢  相似文献   

16.
郭志福 《蜜蜂杂志》2001,(10):13-13
很多蜂友看了《蜜蜂杂志》 2 0 0 0年第 1期 ,里面提到“篷布越冬法” ,他们要了解我这一经验 ,特借本刊一席之地回复关心“篷布越冬法”的蜂友们 ,同时也献给高寒地区蜂好养、越冬难的蜂友作参考 ,希望根据地区、气候灵活掌握 ,切莫照搬。如果想亲眼观摩 ,请 10月份来我场 ,将不遗余力地为大家无偿服务。我认为在东北养蜂一年之际在于秋 ,秋季必须有个好蜂群 ,这样才能为第 2年春天打下好的基础。在我地区每年 9月下旬至 10月初必须喂足饲料 ,我的做法是 :5框蜂放 6张脾 ,8框蜂放 9张脾 ,在 3~ 4天内喂足饲料 ,压制蜂王产卵。第 1次所喂饲…  相似文献   

17.
当外界温度下降到6~7℃时,蜂群就开始结团越冬。冬季应根据各地条件的不同,釆用不同的越冬包装:方法。一、越冬前的准备 1.培育适龄越冬蜂。越冬蜂的数量是以蜂群能安全过冬为标准,在东北地区要有6足框蜂,在华北地区4足框蜂以上,长江以南2~3框蜂也可越冬,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弱群合并。  相似文献   

18.
<正>至于蜂群春季管理,很多蜂友都有一套成熟的经验,但仍有个别蜂友在蜂群春季管理中存在误区,违背蜜蜂繁殖的生物学规律,致使春季繁蜂失败。我地赵蜂友在2008年春繁时给蜂群保温,箱外三面加保温物,箱内子脾外空间处也塞满保温物,越冬蜂交替时箱内只剩下刚出房的蜂。我地龙蜂友,繁蜂两个月,到5月初采洋槐时,勉强上继箱,继箱内几乎无蜂,开繁时多少蜂到采洋槐时还是那么多,究其原因是在春季繁蜂时对群内各型蜂认识不清,管理不当。  相似文献   

19.
张乐善  程俊松 《蜜蜂杂志》2005,25(12):14-15
1月根据多年观察,蜂群越冬最适宜的温度是0℃左右。无论室内室外,超过5℃,会听到箱内有嗡嗡声,低于-5℃时,会听到箱内有沙沙声。温度高时要注意通风降温,温度低时酌情增加保温物。多年的养蜂实践证明,每箱有4~5框蜂越冬,只要蜜足,冻死蜂的现象是少见的。越冬失败的原因主要是饲喂不足,或冬季气温高,蜂群活动量增加,食量加大,越冬饲料吃光又没有及时补充。1月份蜂事活动较少。要根据自己的蜂群情况和技术条件,制订一年的计划;对蜂箱、蜂具作严格消毒;切忌人蜂同室,并经常检查,防止鼠害。2月整个2月份平均气温还是很低的,且昼夜温差太大,白天…  相似文献   

20.
抓好早春蜂群管理 ,是获得全年蜂蜜和王浆高产的关键。早春蜂群管理的中心任务是 :保护工蜂 ,促王产卵 ,培养强群 ,恢复群势。主要技术措施有 :1、换脾紧框 选择气温在 1 0℃以上的晴好天气 ,彻底进行换脾。巢脾选用 3年左右的旧脾为好 ,秋季割过房盖的巢脾不能用。紧框后 ,要使蜂群处于蜂多于脾的状态 ,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春衰。2、促蜂排泄 越冬末期 ,选择晴暖无风 ,气温在 1 0℃以上的天气 ,取下箱外的保温物及箱盖 ,晒暖蜂巢 ,促蜂出巢飞翔 ,排除越冬期间积聚在肠内的粪便 ,恢复其正常的代谢功能 ,延长寿命。如天气晴好 ,可继续让其排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