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思政教育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点内容,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会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与工匠精神存在紧密关系,需要对其予以融合。为了提升高职机械类专业教学的质量,引入思政教育极为重要,其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也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基于此,主要以机械基础类专业教学为例,分析了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联系为切入点。同时,通过调整教学思路与路径,结合机械发展史展开思政教育,引入大国重器实际研发案例,落实全面评价这些思政教育的融入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格外重视.为了避免学生在日益丰富的媒体信息洪流中迷失自己,各大高职院校正在有意识地将媒体信息融入到思政教育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相似文献   

3.
吴政 《农机使用与维修》2022,(12):159-161+166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基础部分,迫切需要进一步推动思政教育建设与改革、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一种实践性强、学习范围广的课程之一,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首先系统论述高职院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思政发展现状,并基于机械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提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4.
以机制专业智能传感技术在现代农业领域的应用为例,探究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理念背景下高职机制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方法,结合我国高职院校机制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特点,归纳“智能传感技术及应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工作方法,分析和探讨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目标、路径和内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机械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政教育工作受到广泛重视,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可培养机械专业技术人才,提升其职业道德素养与品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机械专业课程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重点关注思政教育,采用有效的措施将其融入日常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养与道德品质,为其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高职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与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同,需要结合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创新性、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现存问题.  相似文献   

7.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职铁路院校专业课程是培养技能和素养双线合格的铁路事业接班人的必由之路。笔者分析了在高职院校铁道机车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阐述了铁道机车专业核心课程"电力机车机械设备的检查与维护"思政教育的总体设计过程,为其他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吴清洋 《南方农机》2022,(10):180-182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材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有效挖掘具有专业特色的优质思政元素,并有机融入知识体系,是建设新时代思政教材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笔者以"高频电子技术"课程教材建设为例,分析了思政元素的挖掘方法和思政元素的呈现形式,为高职院校电子类课程思政教材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周阳 《河北农机》2020,(6):33-34
高职院校依靠单一的思想政治课进行思政教育,因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手法单一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思政教育效果。因此进行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高思政教育教学效果势在必行。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堂教学现状与经济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产生的差异,提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该从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选择合适的课程思政试点课程以及创新课程思政教学三方面推进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受到了更多关注,由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都在不断改变,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要不断提高学生素质,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注重思政课的作用.因此文章主要针对"三生教育"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思政课教学的特点,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如何渗透"三生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是课程思政改革最为核心、最为关键和最难解决的部分。充分挖掘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和教育资源,将思政元素潜移默化融入到通信工程的专业课程讲授中。通过改革,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设计对应的德育内容,并对学生合理的进行评价,可以实现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对其他电子信息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国家对高校实施课程思政的有关政策和相关建设要求为引领,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专业课及综合技术技能课为案例,加强教师对课程思政理解的同时,精耕细作做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计,在课程实施中开展思政教育,把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地融入到教学中,重新构建融合思想政治元素的专业课程体系,探索高职院校“以德为本、寓德于技”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以实现“三全育人”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卢霞 《现代农机》2023,(3):103-105
现代社会文化呈现出典型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且多种价值观念并存,当代学生处于开放环境之下,需坚守爱国原则,要有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和国家自豪感。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内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始终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此时代背景之下,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增强教育的亲和力和有效性。高职院校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应该明确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推进思政元素的渗透,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4.
深化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高职院校工科专业基础课机械制图为例,通过建设高水平师资团队、增设思政教学目标、调整教学方法、挖掘思政案例、优化评价方式几个方面介绍了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措施,为职业院校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教育理念以来,"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也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教师的重视。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在《职场英语》教学中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职场英语教学的课程思政功能。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育人方针正在悄悄发生改变。新时代下,我们更加重视德育教育。在我国高等院校思政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教育要立德树人,将中共中央思想政治方针贯穿整个教育教学中,实现课程思政的教育局面。在高职院校中,积极将课程思政融入到专业课教育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同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文从课程思政与“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融合进行课程思政研究,旨在为日后课程思政研究工作者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指明了方向。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思政要素匮乏、教学模式单一、思政育人目标不明晰、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通过优化教学大纲、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等措施,进行了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探索,以确保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到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实现“三全育人”。  相似文献   

18.
史玉立 《南方农机》2023,(20):167-171+179
【目的】“传感与检测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为了发展培养各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亟需在此类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方法】教学团队根据国家对高职人才的培养要求,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深入研究了在专业课程中进行职业素养、能力培养和思政教育的思路。根据职业院校专业课程的特点,归纳总结了实践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并以专业群平台课程“传感与检测技术”为例,进行了深度改革和建设。【结果】授课班级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显著提升。课程由原先的难度较大、学生怕上的课程变成了学生喜爱的课程,教学满意度高于其他课程,期末成绩优良率达到85%以上,学生课程讨论参与度高,毕业生在实习调查中多次提到了本课程的学习,多名同学应用课程知识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奖。【结论】本课程的建设经验可以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经验借鉴,是对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一次有效探索。能够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曹旭妍 《南方农机》2021,(6):151-153
在专业课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对于高职院校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高职"机械零件课程设计"在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革的整体思路和实施方法,并举例说明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以期对高职院校该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军队院校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长期以来已形成思政课教思政、专业课教专业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没有积极有效地发挥专业课育人的作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这里的全过程包括专业课程,如何发挥专业课程的立德树人的作用,是未来一段时间教育工作者探索的目标.文章立足当下世情、国情,正值中国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