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浙江省长潭水库溶解氧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2008年浙江省长潭水库多点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水库水体中溶解氧(DO)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水库DO含量基本上处于Ⅰ类水平,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表现为春季和冬季比较高,夏季和秋季比较低。水体DO含量与水温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pH之间呈极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水体DO含量与硝酸盐氮含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硫酸盐、COD之间都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总氮和氨态氮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研究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对皎口水库4项主要污染物(总氮、总磷、氨氮及高锰酸盐指数)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空间分布上,总磷、氨氮与高锰酸盐指数的高浓度区域包含在总氮高浓度区域内,这些区域均比邻村落和水土流失高发区域,污染源主要为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时间分布上,水体总氮春、冬季最高,总磷冬、夏季较高,高锰酸盐指数夏季最高、氨氮冬季最高,分别受农业种植方式、水土流失和浮游植物生长等的影响。此外,研究发现,库面污染物分布规律与库周环境污染源分布比较吻合,可以为具体的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2014年10月25日,永定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在棉花滩水库永定库区水域开展内陆重点渔业水环境现场监测时,发现各个监测区的水域水色呈黑色状,表层水体溶氧值在2.78~3.10mg/L之间。根据现场监测和数据分析,初步认为引起低溶解氧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水生植物的长期大面积覆盖,水体中大量浮游植物缺少光照条件由产氧因子转为耗氧因子;二是内源产氧不足,外源氧分补给受阻,在缺氧环境下藻类植物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分解,形成第二耗氧因子。  相似文献   

4.
影响池塘养殖水体溶解氧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影响池塘养殖水体溶解氧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浮游藻类的光合作用、空气扩散作用、水体呼吸作用和底质呼吸作用。分析透明度与池塘上下层水体溶解氧水平的关系以及空气扩散进入水体的影响因素。水体呼吸作用即水体中浮游生物、细菌呼吸消耗氧气是溶解氧消耗的主要去向。详细分析池塘底泥层次以及底泥对池塘中溶解氧浓度和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邕江(河流养殖水域)和西津水库莲塘库区(半封闭、微流水养殖水域)的水质情况,为合理利用开发大水域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9年9月~2010年9月,定期定点采集邕江和西津水库莲塘库区水质样本,测定采样点水深、透明度(SD)、水温、pH值、流速及水样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氨态氨(NH4+-N)、亚硝酸盐氮(NO2--N)、总氮(TN)、总磷(TP)等主要理化因子.[结果]邕江和西津水库莲塘库区水体COD、TP、TN、NH4+-N、NO2--N的季节变化特点均是:春季>冬季、夏季>秋季,而DO的季节变化趋势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根据Kaiser正交旋转因子荷载矩阵分析,得知邕江养殖水域水质监测工作重点应为水温、pH值、TP和TN,西津水库养殖水域水质监测工作重点应为水温、COD、NH+4-N、NO2--N、TP和TN.而模糊评价结果表明,邕江养鱼江段水质为中度富营养化,西津水库莲塘库区水质处在轻度营养化与中度富营养化之间.[结论]网箱养殖对河流水域和半封闭微流水域水质主要理化因子均有明显影响,但影响程度不一.邕江和西津水库莲塘库区水域若持续发展水产养殖,则应降低养殖密度以避免水体高度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6.
珍珠养殖的水域类型水域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的育成。一般说来,凡能养鱼的水域都可以养殖珍珠。珍珠养殖的水域条件,归纳为水深、水流、水的酸碱度、无机盐和饵料生物等。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水口水库网箱养殖鱼类大面积缺氧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小强 《北京农业》2013,(9):141-144,200
通过对2011年8-9月福建水口水库养殖鱼类大面积缺氧死亡事件期间不同水层溶解氧和水温变化趋势分析,并结合2004年以来水口水库多次发生的缺氧事件发生前和发生期间库区气象、水文等资料。分析发现:在汛期出现持续晴热、少雨的异常天气条件,水口水库会发生"耗氧"和"复氧"失衡,产生水体氧亏损现象;在随之出现的降水降温天气过程中下层缺氧水团上浮造成上层水体严重缺氧,养殖鱼出现大面积突发性缺氧死亡。  相似文献   

8.
河蟹生态养殖池塘溶解氧分布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晴天、强风和阴雨天等不同天气,对高温季节河蟹生态养殖池塘水草稀疏区和水草密集区的水体溶解氧进行昼夜测定,并对强风天,池塘上下风处溶解氧进行测定。测定结果显示,池塘水体溶解氧14:00~16:00最高,4:00~6:00最低。高温季节无风晴天10:00~16:00河蟹池塘上下水层存在热阻力现象,导致上下层溶解氧存在显著差异(P<0.05),14:00最大差值为10.4 mg/L;6:00底层溶解氧为0.2~2.5 mg/L。强风天,在风力作用下,14:00上下层溶解氧差异缩小;6:00底层溶解氧为1.2~4.9 mg/L。阴雨天,光照强度较弱,上下层溶解氧差异最小,14:00最大差值为3.4 mg/L;6:00底层溶解氧为0.6~1.0 mg/L。晴天、多云等天气,水草密集区水体溶解氧显著高于水草稀疏区(P<0.05),而阴雨天夜晚水草稀疏区溶解氧略高于水草密集区。强风天,16:00下风处溶解氧显著高于上风处(P<0.05);6:00下风处溶解氧略高于上风处,但无显著差异(P>0.05)。此结果表明河蟹生态养殖池塘内水草是主要的溶解氧生产者,也为池塘增氧设备的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山塘水库进行鱼鸭混合养殖,是充分利用现有灌溉、发电等大水域资源,实施水下养鱼,水上养鸭的一种立体综合养殖模式,是一项高效、低耗的良性生产  相似文献   

10.
东北三省畜禽养殖时空分布特征及粪便养分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和工业基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同时畜禽粪便的产生量也将快速增加。畜禽粪便作为农田肥料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如果超过耕地的承载量将会对环境造成潜在的影响和压力。本文主要通过对东北三省畜禽养殖数量、养殖结构及空间布局的时空分析,采用养分平衡法研究和评价该地区畜禽粪便中氮、磷养分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风险。研究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吉林中部一直延伸到辽宁东南部地区畜禽养殖密集,耕地养分的大量盈余可能对环境构成污染威胁。黑龙江省畜禽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小,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局部灌水条件下玉米根系的时空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局部灌溉方式对玉米根系时空分布的影响。【方法】以"金穗四号"春玉米为供试材料,在大田条件下对玉米进行垄植沟灌,采用交替隔沟灌溉(灌水在沟南北两侧交替进行)、固定隔沟灌溉(灌水始终在沟南侧进行)和常规灌溉(沟两侧同时灌水且各占1/2)3种灌水方式,灌水量均为2 250m3/hm2,于抽雄期、灌浆期、成熟期对0~100cm土层分层(每20cm为1层)监测根部及根部南北两侧根系的生长状况,分析根系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灌水方式对根系空间分布的影响在玉米生长的不同生育期表现不同。总体而言,0~100cm土层中各生育期玉米的根长密度平均值均以交替隔沟灌溉较大。玉米生育中后期,60~100cm土层中固定隔沟灌溉非灌水侧根长密度较常规灌溉增大。【结论】交替隔沟灌溉有利于根系的生长,交替隔沟灌溉和固定隔沟灌溉均可促进根系的下扎及延伸。  相似文献   

12.
钱塘江地表水多环芳烃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固相萃取法富集,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了钱塘江地表水中15种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研究了PAHs的时空分布,并与国内外其他河流水中PAHs浓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钱塘江水中15种PAHs总浓度范围为70.3~1 844.4 ng/L.平均总浓度为288.2 ng/L,其中萘和菲的浓度最大,分别占总量的48.9%和15.6%.2~6环PAHs分别占总浓度的48.9%、30.6%、15.3%、2.5%、2.7%.2006年4月和7月钱塘江15种PAHs的总平均浓度是2005年同期PAHs总平均浓度的2.48、2.11倍.PAHs总体污染呈加重趋势城区江段PAHs浓度高于农村江段.  相似文献   

13.
杭州西湖表层水体中有机氯农药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夏、冬季采集杭州西湖19个点位表层水体,采用气相色谱(GC-ECD)内标法对18种有机氯农药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夏、冬季杭州西湖表层水体中OCPs总含量范围分别为24.86~159.80 ng.L-1和20.88~96.24 ng.L-1,平均值分别为75.09和43.60 ng.L-1。OCPs的含量随季节变化,夏季水体中OCPs的含量高于冬季的含量。杭州西湖表层水体中OCPs的含量次序为:∑DDTs>∑HCHs>∑其他OCPs,且水体中DDTs和HCHs污染主要来源于环境中早期残留。夏、冬季杭州西湖表层水体中有机氯农药污染与其他地区相比,污染情况相对较低,各点位表层水体中HCHs和DDTs含量均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4.
针对福建省水口库区水葫芦滋生蔓延严重的状况,根据客观条件对水葫芦集中整治技术方案进行科学比选,论述“水陆联动机械快速打捞法”模式研发过程及其作业方法与技术要领,并探讨该技术成果在水库、湖泊、河道、内河河网等区域发生因水葫芦疯长成灾进行集中整治推广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王婷  王芝潇  毛德华 《世界农业》2019,(10):71-79,110,130,131
农业水土资源是农业生产的核心要素,水土资源空间匹配关系影响粮食生产安全.为了解区域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过程中水土资源利用现状,本文从虚拟水、虚拟耕地角度出发,定义了主要粮食作物虚拟水—虚拟耕地资源匹配系数的概念,对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台湾、香港和澳门数据尚未收集)1998、2005、2011和2017年4种主要粮食作物(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的虚拟水—虚拟耕地资源时空匹配程度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全国主要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及粮食总产量在增减交替中有所增加,其中4种粮食作物增减交替变化波动幅度大.东中部地区的虚拟水、虚拟耕地资源的总量高于西部地区,总量变化趋势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②虚拟水、虚拟耕地资源总量高值区和低值区的地区构成特征明显,区域内部虚拟水—虚拟耕地资源匹配系数呈现多样化.北方地区匹配程度总体优于南方地区.同时根据地区匹配系数存在差异性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创新水土资源协调利用管理体制、大力发展节水节地的现代高效农业、健全水土资源协调利用相关法律制度和建立粮食生产水土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等提高地区主要粮食作物虚拟水—虚拟耕地资源匹配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呼伦湖水体水质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晰呼伦湖水体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和其富营养化的主要驱动环境因子,于2013至2015年每年的7、9月采集了湖中心区、沿岸区和主要河流进出口附近的共13个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的水样,对湖区水质及其时空分布进行了评价分析,并分析了影响呼伦湖水质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显示,水质时空变异性显著,总氮、总磷、COD指标处于严重污染状态,大部分水域为Ⅴ类水,局部区域为劣Ⅴ类水,且9月湖水水质较7月普遍转好。其中,COD7月份呈南低北高,而9月呈中心低南北高的分布特点,COD区域有从南至北转移且范围变小的趋势;总氮、总磷在空间上分布规律性不强,从7月份至9月份,总氮含量在湖区南部和北部的大部分区域有所减小,在湖区中部则有增有减且变化幅度较小,总磷含量在湖区南部普遍下降在北部普遍升高;叶绿素a在7月仅东南部的I5点附近水域含量较高,到9月该较高含量区域扩大至南部大部水域。依据水环境差异性,7月水体聚为四小类,9月聚为两大类,其中影响7月水体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水温、总氮,溶解氧,影响9月水体质量的环境因子为磷盐、水温、p H。  相似文献   

17.
利用辽宁1996—2005年14个地区的成灾面积资料,分析辽宁各地主要农业灾害(干旱灾害、洪涝灾害、风雹灾害、霜冻灾害和病虫害)的时空间分布特征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干旱灾害对辽宁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大,2000年发生最重,成灾面积为1.4×105 hm2;风雹灾害1997年发生最重,成灾面积为4.4×104 hm2;洪涝灾害1998年发生最重,成灾面积为2.3×104 hm2;病虫害1996年和1997年发生较重,成灾面积为1.3×104 hm2;霜冻灾害1999年发生较重,成灾面积为1.7×103 hm2。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辽宁农业灾害影响最大的地区是辽西地区。按辽宁农业灾害成灾面积大小划分,依次为:辽西地区,辽中地区,辽北地区,辽南地区和辽东地区。农业灾害中以干旱灾害和风雹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最为严重,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清水县耕层土壤主要养分空间分布与变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基于ArcGIS软件的应用模块和地统计学方法,根据2008年清水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采样数据和地力评价项目的图件资料,研究了清水县耕层土壤主要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以及在不同乡镇和土类中的平均含量,生成了主要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清水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异属于中等变异;由西向东呈现增加趋势;草甸土和沼泽土有机质含量最高,黄绵土有机质含量最低;全氮含量变异属于强变异;有效磷含量变异属于中等变异,有效磷整体含量较低,暗色草甸土有效磷含量最高,棕壤中有效磷含量最低;速效钾含量变异属于弱等变异,研究区域内各乡镇土壤速效钾含量差异不大,棕壤中速效钾含量最高,沼泽土速效钾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9.
脱甲河流域水体溶解有机碳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亚热带脱甲河农业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温催化氧化法和顶空平衡-气相色谱法对脱甲河水系4级河段(S1、S2、S3和S4)溶解有机碳(DOC)浓度与环境因子进行了1年周期(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的连续观测,并初步探讨了DOC浓度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脱甲河DOC浓度范围在0.46~9.54 mg·L~(-1)之间,均值为3.09±0.01 mg·L~(-1);在季节变化上,DOC浓度表现为夏季春季冬季秋季;在空间分布上各级河段DOC浓度随河流级别的增加逐渐增大,变化范围为(1.36±0.07)~(4.25±0.21)mg·L~(-1),4级河段间DOC浓度出现了显著差异(P0.01),表明外源输入可能是不同河段DOC浓度变异的主要原因;DOC浓度与河水溶存二氧化碳(CO_2)浓度、盐度、温度、溶解总固体(TDS)及电导率(EC)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溶解氧(DO)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pH值变化无显著关系。研究表明,不同强度的水体理化性质及外源输入是造成DOC浓度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可供亚热带其他农业小流域水系DOC浓度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30年来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分析1978-2009年中国农作物秸秆产量的变化,并估算2009年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的数量和地理分布。【方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合适的秸秆系数,对中国田间秸秆产量进行全面、系统的估算,同时结合地理信息软件ArcView,对其时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中国田间秸秆总量总体上呈不断增长的趋势;2009年全国作物秸秆总量达69 841.92万t;从种植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稻谷、小麦和玉米秸秆依然是中国主要的农作物秸秆类型;中国农作物秸秆的分布基本上以400 mm等降水量线为界,其产量由西北向东南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中国的农作物秸秆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且产量较大,具有可观的新能源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