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2010年5月2—10日发生在福建长乐海区的一次东海原甲藻赤潮进行跟踪监测,分析并探讨了该赤潮生消过程。结果表明:东海原甲藻可在光照较强的气象条件下发生赤潮;本次赤潮暴发后东海原甲藻仍能快速增长并聚集,且主要利用硝酸氮作为氮营养成分;该赤潮生物在赤潮过程中承受低磷贫瘠环境胁迫的能力较强。对监测过程中海区各环境因子主成分分析也表明,本次赤潮限制因子有:硝酸氮、亚硝酸氮、水温以及盐度等。 相似文献
2.
为了阐明营养盐水平下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的生长特性,研究了不同营养盐总体浓度和磷限制对两种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营养盐水平对东海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的生长影响显著,培养中期添加营养盐(二次添加)可以显著提高两种藻类的细胞浓度,同步测定氮磷营养盐水平发现,一次性添加营养盐培养时东海原甲藻对硝酸盐和磷酸盐吸收利用率分别为31.6%和76.9%,米氏凯伦藻对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吸收利用率分别为92.5%和99.9%,二次添加营养盐培养时则稍低,同时两种藻类在实验后期较低磷酸盐水平的情况下仍然能维持较高细胞浓度,说明藻细胞内存在明显的营养盐库。在磷限制情况下,东海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的生长均受到明显的抑制,东海原甲藻细胞体积在磷限制培养下变化不大,而且米氏凯伦藻细胞体积在磷限制培养一段时间后明显增大,当磷酸盐恢复正常水平,细胞体积又快速恢复。该结果对于阐释不同营养盐水平下东海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的生长竞争机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1989 ̄1998年辽宁近海的调查资料,对该海区的夜光藻赤潮发生时浮游植物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密度和夜光藻密度呈正相关,在每次夜光藻赤潮发生前均有一个浮游植物的繁殖高峰,且以硅藻类中的丹麦细柱藻,海链藻,园筛藻,角毛藻,尖刺菱形藻,奇异菱形藻为主。 相似文献
4.
对近年来发生在厦门海域的裸甲藻(Gymnodinuum)和原甲藻(Prorocentrum)赤潮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监测分析,采用了采样、分离、单种培养、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rDNA序列分析等系列监测、分离培养和赤潮生物鉴定技术,重点观察并确证了厦门海域存在的赤潮原因种为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Takayama pulchellum、无纹环沟藻(Gyrodinium instriatum).光学显微镜观察表明,赤潮发生海域存在着许多原甲藻和裸甲藻种类,但不能进一步确认到种.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可根据微小原甲藻体表规则的花纹等特征,根据Takayama pulchellum具有明显的特异性反S形顶沟等特征分别对它们进行有效地分类鉴定.分子分类学分析表明,T.pulchellum(株名为TPXM)28S rDNA D1-D2区序列长度为721 bp,与基因库中同种相似株的同源性大于99%;微小原甲藻(株名PMDH)的ITS和28S rDNA序列与基因库中同种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9%;无纹环沟藻(株名GIXM)的ITS与基因库中登记的分离自中国深圳海域的4株同种藻的同源性也高达99%.用ITS序列和28S rDNA序列建立的系统进化树也能很好地显示微小原甲藻、Takayama pulchellum、无纹环沟藻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藻之间的亲缘关系.将上述结果结合文献记录和环境条件进行了分析,证实这3种赤潮种类Takayama pulchellum、无纹环沟藻、微小原甲藻是厦门海域较为常见的赤潮原因种.对上述检测和鉴定方法的系统应用也表明,这些方法可应用于对现场赤潮生物进行有效监测. 相似文献
5.
对1995年、1999年发生在辽东湾的夜光藻赤潮及1998年发生的叉状角藻类潮的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夜光藻与蚤状角藻都具有鞭毛,夜光藻完全异养,叉状角藻则以自养为主,同时兼有异养。 同样条件下,这两种甲藻甲于其运动特性,可以选择光照适宜和营养丰富的水层,更有利于生长繁殖,比其他硅藻类更易形成赤潮。同时外部的环境条件下,包括生物的,海水的理化因子及气象要素也是每次赤潮发生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根据2005年春、夏季东海赤潮高发区两个航次的综合调查资料,对调查海域大规模甲藻赤潮过程中典型断面的营养盐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究了营养盐补充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营养盐持续补充在该海区甲藻赤潮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调查海区表层主要受长江冲淡水等陆源淡水补给作用的影响,而底层主要受台湾暖流补给作用的影响,且陆源补给作用对调查海区北部的影响强于南部,台湾暖流对调查海区南部的影响强于北部;长江冲淡水等陆源影响对硅酸盐、氮盐补给程度较高,其次是磷酸盐;台湾暖流对调查海区底层磷酸盐补给程度最高,对氮盐和硅酸盐的补给作用不明显;此外,底层沉积物释放作用可能也是硅酸盐补给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7.
夜光藻属于甲藻门、夜光藻科、夜光藻属.细胞直径0.2~2mm之间,无自养能力,靠吞噬其他浮游植物和菌类生存和繁殖,因其异养性也被称为夜光虫.细胞无色透明,高度囊泡化,有一个能轻微活动的鞭毛,能将外界小型浮游植物或有机颗粒送进胞口内,在细胞内形成食物泡进行消化.夜光藻细胞受刺激时会发光,是海洋中重要的发光生物.夜光藻作为海洋环境中一种耐污生物,在我国富营养化海区分布很广.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2年4-5月在东海122°~123°30′E、29°~32.N海域的海洋综合调查资料,对中型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区春季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平均丰度高达6 531 ind·m-3(41~48 576 ind·m-3),夜光藻呈南北高、中间海域低的分布特征;高密集区(>10 000 ind·m-3)位于东海北部122°30′E以东、31°30′~32°N和南部29°~29°30′N海域;长江口及杭州湾近海(122°15′E以西)丰度低.夜光藻丰度与网采浮游植物总丰度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性(R=O.75,P<0.001);与表层水样中硅藻和大型浮游桡足类丰度呈非线形相关关系,前者可用Yield Density模型拟合,后者可用Johnson Schumache模型描述. 相似文献
9.
以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最重要的甲藻赤潮生物种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为研究材料, 观察其对氮、磷营养限制胁迫的耐受程度以及恢复营养条件下补偿生长的情况。研究实验分营养限制和恢复营养两个阶段进行, 每个阶段均设置对照组、贫营养组、限氮组、限磷组和限氮限磷组。研究结果显示, 在氮、磷营养限制胁迫下, 东海原甲藻生长受到抑制, 其中磷限制对藻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小, 氮磷共同限制的抑制作用最大。限磷组最大细胞密度为78×104 cell·mL–1, 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 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细胞各项生长参数和叶绿素a的含量, 与细胞密度类似, 其中限磷组的最大细胞日生长速率、最大平均相对生产率、最小细胞代时、最大叶绿素a含量分别为0.61 d–1、0.44 d–1、1.58 d和694.2 μg·μL–1, 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 而与其他处理组则有显著差异(P< 0.05)。藻细胞所受到抑制作用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而加强。后期, 限磷组和其他处理组的细胞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处理组各细胞参数均显著劣于对照组(P<0.05)。在恢复营养的培养前期, 4个经过营养限制处理组的生长情况均显著优于持续营养正常条件下培养的对照组(P<0.05)。表明东海原甲藻细胞表现出较强的超补偿生长能力, 其中磷限制后表现出的超补偿能力最强。由此可知, 东海原甲藻补偿生长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在恢复营养培养后, 各处理组比对照组细胞数增多, 叶绿素a含量增高, 细胞日生长速率和平均相对生长率提高, 细胞数净增率高达10.30%~80.95%, 细胞代时缩短。根据研究结果认为, 东海原甲藻具有较强的耐受低磷能力, 而在营养条件恢复情况下, 经历低磷胁迫的东海原甲藻又具有最强超补偿生长能力, 使得其在与硅藻竞争中居于优势, 这是东海原甲藻赤潮在中国沿海海域频繁暴发的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为揭示长江口及其邻近的东海海域甲藻赤潮逐年大规模暴发机理以及硅藻与甲藻赤潮种的演替现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初步研究了2003年5~6月发生于福建连江海域的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 Hansen)赤潮.研究发现强降雨、充足的光照、稳定的气温和良好的海况是米氏凯伦藻赤潮发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米氏凯伦藻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24℃,适宜的盐度范围为27.9~30.5.米氏凯伦藻细胞密度与营养指数以及磷酸盐浓度呈正相关性.米氏凯伦藻赤潮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伴随出现其它赤潮生物,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会向其它种类的赤潮转化.米氏凯伦藻赤潮对鲍鱼等海洋生物的危害较大,会造成严重的渔业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1998年5月17日-1998年6月6日在福建省连江县苔录镇后湾海域发生一起由裸甲藻等引起的赤潮,对鲍鱼养业造成严重危害,初步断定:引起鲍鱼死亡的原因是由于裸甲藻等赤潮生物分泌了某种毒素。并对赤潮在陆上养鲍业上的治理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20mL/m^3甲醛溶液可杀伤甲藻等赤潮生物,但不能解体该赤潮生物;0.1-0.5g/m^3KMnO4可完全治理该种赤潮生物所引起的鲍鱼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2009年1—2月厦门海域一次冬季血红哈卡藻赤潮的调查数据,分析本次赤潮的变化特点,并对血红哈卡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赤潮是厦门海域有记载的赤潮中,发生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赤潮。赤潮中血红哈卡藻比中肋条藻更具竞争优势,对水温变化的适应性很强。盐度对血红哈卡藻的繁殖具有刺激作用。在无机磷限制环境中,血红哈卡藻更具竞争优势,而无机氮含量高有利于血红哈卡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历史资料及2004~2005年厦门海域赤潮的监测结果和相关资料,对赤潮多发性规律及其与自然环境关系进行初步探讨.资料显示,太阳黑子活动峰年的前后3年是赤潮的多发年份、5~7月是多发季节、多发月份的中小潮期是多发日期.赤潮生物具有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变化的本能,同时也反映了太阳黑子活动、季节变化、引潮力变化和气象条件能够通过生物的、物理的或化学的过程影响赤潮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