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在生态需求的呼声日益高涨,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对林区生态建设和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辽东山区林下经济发展有着丰富的资源潜力,该文总结了适合辽东山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建议依靠科技,解决关键环节;统筹规划,加大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2.
辽东山区林下经济发展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改后,农民对林下经济开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辽东山区在发展林下经济方面做出了很多新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林下经济在发展中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作者通过调查,对辽东山区林下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发展林下经济能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优势,发挥农、林业各自特长,实现以林护农、取长补短、以短养长、增产增值。通过对辽东山区30个样本村的实地调研,结果表明,辽东山区林下经济的经营模式多样,特色突出,但是产品单一、经营规模小,初级产品比例大,缺少深加工、精加工产品;林下种植产出最高,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产出较低;发展结构不均衡,经营林下产品的多,经营深加工、森林休闲观光的较少;林农对林下经济相关政策了解及技术掌握还不够,林农急需技术和资金帮扶,以加快林下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现有软枣猕猴桃人工栽培现状的基础上,在山地栽培软枣猕猴桃时,间作栽植乡土阔叶树,既可以防止阳光直射造成日灼病,又可以防止冻病害的发生,能为辽东山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辽东林下经济模式分析及其产业发展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辽东山区在天然林禁伐和"林改"后,实现由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林业经济增长向以资源保育为主的转变中,为增加林农收入和解决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依据辽东山区自然条件提出5种适合发展的林下经济模式,并对发展林下经济提出了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自林改以来,林下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辽东山区根据地区的资源优势,对于林下经济的发展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取得的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分析了辽东山区发展林下经济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进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赵恒军 《防护林科技》2016,(12):105-106
文章对紫草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阐述,对小垄密植技术的种子催芽处理、选地和种植技术方面做了重要阐述,可为辽东山区林下经济种植提供技术参考,以推动林下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发展林下经济不仅能充分利用林下资源,而且能增加林农收入,对林区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东北林区林下经济发展有着丰富的资源潜力,该文总结了适合东北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的经营模式,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辽宁东部山区林下参栽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下参属人工栽植,自然生长,且生长年限较长,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同时也对其生长环境有较高的要求,辽东山区特有的地理环境恰恰适应林下参的栽植。  相似文献   

10.
对野生北乌头人工繁育关键技术,林下栽培的选地、立地条件、土壤、播种、栽培管理、采收等方面提出规范措施,为辽东山区野生北乌头人工繁育及林下栽培技术推广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1.
生态学视野下的林下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发展种植与养殖,体现林业发展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逐渐成为支撑林区经济的重要产业.目前,对林下经济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该文针对目前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分析相关文献,在深入解读林下经济内涵的基础上,论述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遵循的生态学理论.依据生态学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理论,指出林下经济的发展需因地制宜,选取科学合理的模式,保护地上原有动植物、地下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养分流失,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生态平衡,确保林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黑木耳是一种较适宜在辽东山区林下栽培的食用菌。辽东山区黑木耳林下集约栽培技术主要分为菌袋培养和林下栽培管理两部分:菌袋培养包括培养基配方、制袋、菌丝培养等;林下栽培管理包括耳场选择、清场、摆袋、水源选择、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干制加工等。  相似文献   

13.
林下经济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进行科学种植、养殖以及开展旅游活动的一种经济模式。在总结肇庆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林下经济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林下经济是一种生态循环经济,是充分利用森林环境优势和林下土地资源,从事林下种植、养殖以及旅游等立体复合生产,从而提高林业单位面积的产值,使农林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林业模式.通过国有济源市大沟河林场的调查和近10 a的林下经济发展,分析了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探讨了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对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旅游)及林下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茂密的森林不仅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还能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景观利用等提高林地综合利用效率的生态经济。不砍树也能致富,发展林下经济是生态和经济双丰收的好路子。林下经济放下斧头,挖掘林下资源,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据统计,目前我国林下经济收入数倍于林木收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全国集体林地林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实现林下经济产值和农民林业综合收入稳定增长,全国发展林下种植面积约1800万公顷,实现林下经济总产值1.5万亿元。林下经济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绿色发展方面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林下经济是林业产业中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利用林下发展养殖业、种植业,使林地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为明显.介绍了河津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模式及特点.  相似文献   

17.
辽东山区森林经营管理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辽东山区面临的森林经营管理问题,包括经济行为与森林可持续经营之间的矛盾、林下资源开发、现阶段天然次生林经营、林木采伐指标分配方式、现行的商品林政策制约林业的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森林经营的原则,公益林、商品林经营的主要技术管理措施以及森林经营管理的对策。建议强化林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规范森林资源流转程序,改进林木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和采伐指标分配方式,构建新型的林业合作经营体系,开展新型林业合作经营组织的森林经营方案编制。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林场林下经济持续化发展问题,以高峰林场为例,对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高峰林场通过全面化建设和探索,促使林下经济效益得到提高。经林场实践检验,提出了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的策略,坚持立体化思路,结合林场资源情况,深度挖掘资源的价值,探索适宜的发展道路,大力发展林下竹笋、林下中草药、林下食用菌等,创造更多的价值,促使林场持续化发展。通过全力推进林下产业、做优做大产业、科技赋能做强林下产业等措施,凝聚发展动力,推动林场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所谓林下经济,其含义是指合理的利用林地资源、林下空间和森林生态环境来进行林下养殖种植、采集以及森林景观等形式经营活动。本文阐述了林下经济发概念及其特点,提出了发展林下经济的意义,并对现阶段我县林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如何做好林下经济发展工作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0.
魏静 《绿色科技》2019,(7):58-60
指出了林下经济的发展为森林经营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根据北镇市五峰林场根据林场自身资源与地域特色,分析了大果榛子林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其林下经济开发的技术现状与措施,经过多年研究与摸索,开发出了大果榛子林下经济发展项目,实践证明:该项目是一条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创造经济效益的林业发展新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