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种植面积筛选出20世纪40年代以来我国东北和黄淮海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大豆品种113份,通过系谱分析,归纳出大面积种植品种的直接亲本和祖先亲本.结果表明,大面积种植品种比普通品种拥有更多的祖先亲本,遗传基础更丰富;新近育成的大面积种植品种比早期育成的大面积种植品种遗传基础更丰富;黄淮海地区大面积种植品种比东北地区大面积种植品种的遗传基础更为丰富.以大面积种植品种作为“平台亲本”培育的新品种更容易在生产上种植应用,更有希望成为新的大面积种植品种.各生态区间的种质交流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2014,(4):1-5
不同水稻品种混合种植是一种新型的栽培模式。不同品种按一定比例进行的混播混栽或完全混栽模式,在继承传统间栽模式增产抗病等优势的基础上,不增加额外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且适宜于机械化生产,便于大面积推广。综述了水稻多品种混合种植模式的应用与研究现状,比较了间栽和混栽的特点与不足,分析了混合种植的抗性互作效应及产量互作效应。从品种选择、品种数量、混合比例与种植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水稻混合种植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3.
越南水稻品种资源分类及其利用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000-2001年水稻品种资源调查,越南现有水稻品种676个,年种植面积583.73万hm2.越南水稻品种资源可分为国内选育品种、国外引进品种、地方品种3大类,前2类品种又分为已通过国家审定注册和未审定注册2种.国内选育的水稻品种370个,年种植面积255.54万hm2,其中已审定注册的品种为74个,年种植面积188.75万hm2;国外引进水稻品种119个,年种植287.67万hm2,其中已审定注册的水稻品种19个,年种植面积192.35万hm2;地方品种187个,年种植面积40.52万hm2.  相似文献   

4.
天水市属于马铃薯北方一季作区,年播种面积为5.4万hm2,种植品种以中晚熟和晚熟品种为主,早熟品种为辅.在山旱地早熟马铃薯品种主要采用夏播种植方式,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水热资源.在川水地采用地膜覆盖种植方式,具有成熟早、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特点.近年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引进和选育适宜天水市种植的早熟马铃薯品种成为生产上的迫切需要,为此我们从省内外引进了6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品比试验.  相似文献   

5.
采用地理纬度相似地区选育的、具有代表性的中、美大豆品种,在不同种植密度,施肥水平和种植地区条件下对大豆品种的适应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选育的品种综合表现较好,都有较高的产量表现,对种植密度有较好的适应性;而辽宁省选育的品种大多产量较低,受种植密度影响较大,种植密度适应性较差.在磷酸二铵做种肥的条件下,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选育的品种表现较好,对肥料的利用率较高;辽宁省选育的品种中,辽豆12号对施肥的反应较好,其它品种相对产量较低,肥力适应范围狭窄.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选育的品种在不同地区种植平均产量均显著高于辽宁省选育的品种,两国品种对地区的适应性表现趋势一致,都是鞍山>沈阳>大连.  相似文献   

6.
对云南咖啡种植规模、使用品种种类、育种背景及栽培特点进行了调研分析。证实了主栽品种卡蒂姆7963与P4是同一品种;对各品种的杯品质量进行了评价,多次杯品鉴定表明,生产上种植卡蒂姆类咖啡虽然内在品质赶不上波邦和铁比卡,但可通过加强水肥管理、遮荫栽培、高海拔种植和提高初加工水平等来提升咖啡杯品质量;对今后发展咖啡使用品种及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各棉区种植的抗虫棉品种繁多。为了推广种植高产、优质、高效的优良品种,2003年新余市渝水区农业局引进了几个抗虫棉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8.
中熟中粳水稻品种示范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扩粳压籼已成为睢宁水稻种植的必然趋势,我们从适宜苏北稻区种植的粳稻品种中筛选出8个中熟中粳品种(品系)进行对比示范种植,以期筛选出适宜睢宁县不同稻作方式推广种植的粳稻品种,通过2009年示范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黑龙江省五常市香型水稻品种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倒伏,造成损失。文章分析了香稻品种倒伏的几个原因,并给出了5点预防措施、倒伏后补救措施,为种植香稻品种的农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水稻品种集中种植展示是品种观察、比较、选择最直接有效的方式。经对不同熟组水稻品种播差期安排、有效穗控制、水肥运筹、病虫防控等关键环节深入研究,总结了桂林水稻品种中晚造集中种植展示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