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建立线损管理体系,明确部门职责成立线损领导小组,制定线损管理组织机构,在各职能部室、业务支撑机构、供电所设置了专(兼)职线损专责人,做到了分层分压管理。制订了各项线损管理制度,包括《线损管理办法》、《线损小指标管理考核办法》、《线损分析会制度》。形成以线损管理领导小组为决策层,以发建部、安全运检部、客户服务中心、调控中心为管理层,供电所、调度班、操作队、计量所为执行层的三级线损管理网络,形成了一级管理一级、一级控制一级、一级考核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组织管理体系,为高效有序地开展线损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2科学、合理分解指标,线损考核层层分解  相似文献   

2.
郭娟 《农村电工》2012,(12):40-40
1健全线损管理体系,强化线路、台区精益化管理河南省郑州供电公司成立了线损"四分(分区、分压、分线、分台区)"管理领导小组和职能部门牵头的工作小组,以营销、配电为基层实施机构,并逐级制定了线损"四分"管理制度,合理分解线损考核指标,建立线损每月分析和绩效考核制度,为进一步深入持久地开展线损"四分"管理工作奠定了有效的组织基础。在"四分"管理中,高度重视分线、分台区基础工作,健全线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供电公司:调整完善线损管理组织机构 在坚持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监督完善的原则基础上,成立了公司线损领导小组及线损管理网。在线损领导小组领导下,确定企划部为公司线损管理归口管理部门。设1名线损专责人,其他各有关部门和各供电所均设1名兼职线损管理员,做到职能清晰、职责明确,形成一级管理一级、一级控制一级、一级考核一级、一级负责一级的全过程管理控制与监督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受历史条件限制,较长时间以来,枣强县供电分公司线损居高不下,为彻底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公司牢固树立"大线损"管理思维,确立线损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核心地位,即电网规划、电网改造、采集运维、市场开拓、营销稽查等均为线损管理服务,有效促进经营质量和经营效益的快速提升。建立体制机制,强化线损管理组织保障健全组织机构。成立由"一把手"挂帅的线损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公司线损管理工作,坚持每月召  相似文献   

5.
正国网池州市贵池区供电公司以线损示范县创建为契机,通过"查、改、控、评"四项措施,突出线损精益化管理,全面降低线损水平,截至2017年底,台区线损合格率95.98%,环比提升72.85%,实现线损管理的提质增效。全面排"查",精准诊断建立公司领导为组长、各职能部室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对照线损精益化管理目标,全面排查公司线损管理体系,针对管理职责不明、管理界面不清等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制定整  相似文献   

6.
<正>1县供电企业线损管理体系县供电企业线损三级管理体系一般为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其中,决策层是企业的线损管理领导小组;管理层由归口管理部门、考核监督部门、专业管理部门组成;执行层由完成线损管理目标的各个执行、实施部门组成。三级管理体系各层次的职能与职责如下:决策层的职能是确定企业降损节能目标、规划、制  相似文献   

7.
线损是电力企业的一个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它体现着电力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市郊农电局经过不懈地努力,线损管理位于全省的前列。 1 领导重视,管理到位 为了强化线损的管理工作,该局成立了线损管理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组员,计划处设线损专责工程师,并且下发了《哈尔滨市市郊农村电气化局线损管理办法》。定期组织召开线损分析会,交流降损节能经验,研究降损措施。如果全局线损或个别线路线损发生异常情况,可随时召开分析会议,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所在,直到将问题解决为止。 建立了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定岗位、定人员、定指标,将线损指标下达到各处、站,实行领导负责制,将线损与相关人员的奖金挂钩,使线损的管理变为人人  相似文献   

8.
浅谈供电企业线损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加强组织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在制度中明确以经理为组长,生产经理、经营经理等相关公司领导为副组长的线损管理领导小组,确定公司线损管理的归口部门在企业发展部,负责公司的线损管理日常工作,明确各线损管理相关科室的职责范围,各单位设有专人或兼职专责,分工明确,责任清楚,责、权、利并举.  相似文献   

9.
笔者是一名基层供电所工作人员,现就线损管理方面可采取的措施,结合工作中的实际做法,谈点看法.1 建立健全组织和同业对标管理体系成立由供电所所长为组长、营业组组长为主要责任人的低压降损领导小组.建立线损降损三级管理网络,明确职责,落实到人,协调配合.建立健全线损管理工作的目标管理制度和线损分析例会制度,将线损指标分解到配电台区,供电所把线损指标按台区分解到人.  相似文献   

10.
为强化线损管理,降低电能损耗,提出了县级农电企业线损管理的新模式,建立了线损管理“三大体系”,即线损管理体系、线损管理技术体系和线损管理保证体系。通过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农电局的应用实践,结果表明:这一新模式能有效降低线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正>肃宁县供电公司以台区线损为抓手,多渠道管控,多措施并举,使台区线损实现较大幅度降低,凸显了线损管理成效。发挥线损管理机制作用,强化管理降损举措完善线损管理体制。为加强对线损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2016年初,肃宁县供电公司成立了以公司主要领导为组长,主管领导为副组长,发建、运检、营销、调控等部门负责人及各供电所所长为成员的线损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职能部室在线损管理中的具体职责。  相似文献   

12.
浅议农网电压无功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昕 《农村电工》2008,16(3):40-41
1 健全管理体系,开展科学化管理 应成立以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为组长的电压无功管理领导小组,各相关职能部门、工区、班组设有专兼职人员,自上而下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电压无功管理网络.  相似文献   

13.
为强化线损管理,降低电能损耗,提出了县级农电企业线损管理的新模式,建立了线损管理“三大体系”,即线损管理体系、线损管理技术体系和线损管理保证体系。通过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农电局的应用实践,结果表明:这一新模式能有效降低线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电网降损节能在电网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电网企业必须进行线损规范化管理.从线损组织管理机构建立、线损指标管理与审查、线损统计与分析等方面阐述线损规范化管理工作流程及方法,以期为实现电网降损节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线损是衡量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也是一个供电企业电网规划设计、生产技术和运营管理水平的体现,同时线损电量的大小也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很大的影响。现笔者以金寨县供电公司为例,总结损管理工作中的降损增效措施。制度指引,健全管理体系成立线损管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全面统筹协调线损管理工作,明确各专业部门职责分工,细化指标责任,扎实推进线损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线损指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它又是衡量供电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我局群策群力,狠抓线损管理,加快电网的建设改造,1999年综合线损率达到4.58%,较上年下降4.45个百分点,2000年上半年又降至3.42%,累计节电3809万千瓦时,价值1271万元,为企业挽回了重大经济损失,线损管理也走在全国同行业的前列。一、建章立制,抓管理堵漏洞1.制度健全 措施得力为了强化线损管理,我局建立了由局长直接负责,分管局长、职能科室、各个站所分工协作,共同确保线损指标落到实处的管理网络。线损作为重要考…  相似文献   

17.
10 kV线损指标是衡量、考核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配网同期线损指标管理是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融合了三大专业、六大系统、四大平台的业务应用和数据资源,是系统性工程。自2018年以来,国网河北临西县供电公司把10 kV同期线损治理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多举措提高线损管理水平,建立持续日线损不达标线路通报整改制度,形成"通报一执行一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同期分线线损指标实现了跨越式提升,公司10 kV分线同期线损合格率从最初的75.31%提升至98.18%,获得全国同期线损管理"百强县公司"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8.
正自国家电网公司开展同期线损管理工作以来,国网辽宁凌源市供电公司以争做国网"百强县""百强所"为目标,制定"大干360天,争创百强县"实施方案,将线损管理纳入全年重点工作,全面落实、推进、提升同期线损系统建设及应用。1夯实"三个基础",提供争创保障1.1建章立制,明确责任,夯实管理基础建立线损管理纵向贯通和横向联动的组织保障体系,形成了"全专业"参与的良好局面。建立问责、  相似文献   

19.
我局是怎样做好线损管理工作的汶上县供电局王文华1整顿用电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损失1.1健全组织,制定降损经济责任制。为使我局线损管理工作有组织,有持续,有领导的进行,局成立了线损管理领导小组,同时还健全了线损管理网络。每月召开线损分析会。制订...  相似文献   

20.
<正>榆树市农电有限公司自1986年就在省内率先实施了线损台区承包管理模式,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和总结,在充分研究应用国家电网公司《县供电企业电能损耗规范化管理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了线损管理"三大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