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农业结构基本情况滑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属黄河故道,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条件优越,区域面积1814 km2,耕地面积13万hm2,常年种植粮食作物面积18.67万hm2左右,总产近15亿kg,其中优质小麦种植面积11.87万hm2、优质玉米种植面积7.33万hm2、优质花生种植面积2.53万hm2,总产12.8万t;瓜菜复种面积4万hm2,总产230万t,是全国优势农产品(小麦)产业带建设示范县、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全国高标准  相似文献   

2.
<正>滑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县域面积1 814 km2,耕地面积13万hm2,常年种植粮食作物17.3万hm2,其中小麦常年播种面积11.3万hm2左右,占粮食种植面积的65.3%,平均单产7 306.5 kg/hm2,是河南省也是全国小麦主要生产区。潮土是全县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耕作土壤,占土壤总面积的97.6%,也是冬小麦的主要种植  相似文献   

3.
滑县是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中国小麦第一县,总人口148.8万人,农业人口125万人,区域面积1814 km2,耕地面积13 万 hm2,粮食总产量15亿kg.近年,滑县以绿色发展为核心促进经济发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强化要素保障,履行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4.
安阳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土地流转的现状 安阳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辖21个乡镇,608个村,总人口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1.8万人,耕地面积7.13万hm2,人均耕地面积767m2,常年粮食播种面积在11.07万hm2以上,总产量在74.8万t以上。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9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26.6%,居全市之首。  相似文献   

5.
叶县辖18个乡镇,580个行政村,总人口9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6万人,耕地面积7.9万hm2,常年种植小麦面积6.1万hm2,种植玉米面积5.9万hm2,全年粮食总产量达60万t。叶县是个农业大县,2007-2012年连续5年荣获全国、省粮食生产先进县。  相似文献   

6.
1基本情况柘城县属典型的农业大县,总面积1048km2,耕地面积7.15万hm2,总人口100.23万,农业人口64万,辖7镇14乡。小麦、玉米、三樱椒是农业生产的三大主导产业,粮食生产优势明显,常年小麦种植面积6万hm2,  相似文献   

7.
滑县是粮油生产大县,粮食产量全省第一,是全国惟一一个"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七连冠的县.瓦岗寨乡地处黄河故道,位于滑县西南35km处,人口3.9万余人,耕地面积3867hm2.80%的耕地适宜种植花生.瓦岗寨乡麦垄套种花生面积占秋作物的78%左右.  相似文献   

8.
李焕斋 《河南农业》2011,(13):16-17
南乐县总耕地面积4.2万hm2,棉花常年种植面积0.2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4.8%。虽然棉花生产面积不大,但棉区相对稳定,种植历史悠久,是农业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现结合南乐县棉花施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非共和国位于非洲中部,土地面积62.3万km2,可耕地面积145万hm2,已开发种植耕地面积72万hm2,拥有380万hm2的森林,人口总数400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人,全国有16个省,66个行政区。一年分为两季,5~10月为雨季(种植季节),11~4月为旱季。农业生  相似文献   

10.
<正>一、基本情况杞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辖21个乡镇,1个集聚区,576个行政村,91万农业人口,耕地面积8.867万hm2。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2.14万hm2,占耕地面积的24.2%,其中按流转形式为:转包1.004万hm2,互换0.039万hm2,出租1.019万hm2。按流转对象为流转给农户0.607万hm2,流转给合作社0.775万hm2,流转给企业0.446万hm2,流转给家庭农场0.16万hm2,流转给种植大户0.1532  相似文献   

11.
<正>1基本情况柘城县属典型的农业大县,总面积1048km2,耕地面积7.15万hm2,总人口100.23万,农业人口64万,辖7镇14乡。小麦、玉米、三樱椒是农业生产的三大主导产业,粮食生产优势明显,常年小麦种植面积6万hm2,  相似文献   

12.
修武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晋豫两省交界处,全县辖3镇5乡223个行政村,总人口29.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1万人。全县总面积678km2,耕地面积2.42万hm2。常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67万hm2左右,其中小麦约2.03万hm2,玉米约1.2万hm2。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3.
近年,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滑县结合当地农业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进农业产业振兴,有条不紊地发展小麦与大葱套种模式,既能保证小麦稳产增产,又可扩大大葱的种植面积.在滑县农技推广部门的积极示范推广下,滑县大葱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到0.33万hm2,每667?m2产量3500?kg左右,为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的推...  相似文献   

14.
<正>滑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总人口145万,耕地面积13.4万hm2,花生常年种植面积2.67万hm2左右,滑县是豫北油料生产大县,花生是当地主要经济作物。滑县东北部乡镇以种植小果花生为主,西南部和中东部种植中大果花生为主。滑县政府高度重视花生生产,在政策上大力支持,不断出台扶持政策,强化科技对花生增产的支撑能力,实现了滑县花生持续稳定均衡增产。  相似文献   

15.
涂秋丽 《河南农业》2012,(21):54-55
一、基本情况唐河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市东南部,地处南阳盆地腹地,豫鄂两省交界处,总面积2497km2,耕地面积16.3万hm2,辖19个乡镇2个街道、521个行政村(社区)、14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9万人,农村劳动力66万人)。全县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33.3万hm2,粮食作物面积23.3万hm2左右(其中小麦面积13.3万hm2以上、玉米面积8万hm2以上)。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1/400、全省的1/38、南阳市的近1/  相似文献   

16.
滑县是河南省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耕地面积185万亩,常年种植小麦均在160万亩以上,总产60多万吨。随着中央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滑县连续四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2007年全县164.6万亩小麦平均亩产达471.2千克,总产达77.6万吨,其中,优质强筋小麦面积100万亩以上,总产40万吨以上,其生产规模全省县级第一,优质专用率100%。  相似文献   

17.
潢川县农户施肥情况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艳  刘家军 《河南农业》2012,(23):18-19
一、基本情况潢川县地处豫东南中心,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全县辖18个乡镇场,4个办事处,272个行政村,总人口8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6.23万人,耕地面积8.69万hm2。主要种植作物为小麦、油菜、水稻。2011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1.67万hm2,其中水稻种植面积5.67万hm2,平均每667m2产量610kg;小麦种植面积3.67万hm2,平均每667m2产量303kg;油菜种植面积2.33万hm2,平均每667m2产量175kg。农民人均年纯收入4996元,连续5年被确定为全省产粮大县,连续2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05—2011年,我们先后对全县9180个被取土农户进行了施肥情况调查,采用一次性调查方法,填写调查  相似文献   

18.
滑县是河南省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耕地面积185万亩,常年种植小麦均在160万亩以上,总产60多万吨。随着中央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滑县连续四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2007年全县164.6万亩小麦平均亩产达471.2千克,总产达77.6万吨,其中,优质强筋小麦面积100万亩以上,总产40万吨以上,其生产规模全省县级第一,优质专用率100%。  相似文献   

19.
<正>方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北隅,伏牛山东麓,唐白河上游。县域面积2 542km2,耕地面积10.9万hm2。全县辖8镇7乡2个街道办事处557个行政村,总人口106万人。方城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和粮食生产大县,近年来,全县小麦种植面积约6.67万hm2,玉米种植面积约6万hm2。2010年、2013年被评为河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县,2012年、2014  相似文献   

20.
一、土地流转现状(一)基本情况长葛市辖12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360个行政村,2617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59万人,农户数15万户,耕地面积4.02万hm2,人均耕地680.3m2.截至2011年7月底,长葛市土地流转面积约1634hm2(其中出租949.47hm2,征占或收储159hm2,转包348.4hm2,转让121.67hm2,互换35.3hm2,入股20hm2),占耕地面积的4%.流转入农户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面积约562hm2,流转入企业的面积为1045.2hm2,流转入合作社的面积为26.8hm2.通过土地流转,全市已形成农业规模化经营大户几十家,规模经营面积约400hm2以上,占流转总面积的21%,其中土地经营面积在6.67hm2以上的种养加大户已发展到17家,初步形成了一批较大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如官亭的蜂产品、石象的红萝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