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采用随机区组法,三次重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试验药剂在试验剂量下对玉米安全,对玉米丝黑穗病防效明显,增产显著.但防治玉米丝黑穗病首选药剂为2%立克秀拌种剂,推荐剂量为2%立克秀WS500g 20%克·福FS2kg/100kg玉米种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玉米蚜虫的为害正逐年加重,已对玉米产业造成较大影响,为预防玉米蚜虫的发生,本试验选用5种不同种衣剂利用不同剂量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针对玉米田不同蚜虫进行防治,结果表明:5种种衣剂在播种后65d对玉米蚜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对棉蚜Aphis gossypii(Glover)的防效为76.71%~97.93%、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padi(Linnaeus)的防效为60.86%~98.51%、玉米蚜虫的防效为70.80%~96.77%;5种药剂均表现出较好的田间实用性,对玉米蚜虫后期蚜量也起到抑制效果,不同剂量种衣剂防效差别不大,推荐使用低剂量种衣剂包衣防治玉米前期蚜虫。  相似文献   

3.
从安全性和病害防治角度,对目前生产中常用的几种玉米种衣剂和药剂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18%克·福种衣剂+2%戊唑醇、20%克·福种衣剂+2%戊唑醇和15%克·福种衣剂包衣均能促进玉米种子发芽,可使玉米出苗提前0~2d,出苗率提高5%~10%,且此3种种衣剂包衣均对玉米顶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在40%~80%;此外,18%克·福种衣剂+2%戊唑醇对苗枯病的防效达100%,建议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2种种衣剂与保水剂混合包衣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0 g 3%苯醚甲环唑FS和50 mL 60克/L戊唑醇FS分别与1 kg保水剂混合后包衣小麦均可提高小麦株高、根系和地上部干重;第28 d,2种种衣剂混合保水剂包衣对纹枯病的防效分别为78.2%和73.6%,与单施药剂防效均无显著差异。返青期,3%苯醚甲环唑FS和60克/L戊唑醇FS混合保水剂包衣两处理防效分别为82.6%和83.3%;成熟期,两处理防效分别为54.1%和60.5%,分别比各自单施药剂提高12.7%和10.4%。种衣剂混合保水剂包衣均未影响亩穗数和穗粒数,但显著提高了群体干物重、千粒质重和产量,分别比单施药剂增产8.0%和11.1%。  相似文献   

5.
研究9%毒死蜱·烯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玉米的安全性以及对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2007-2008年在河南、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对该制剂进行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9%毒死蜱·烯唑醇悬浮种衣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药种比1∶50~70)对玉米无不良影响;在防治地下害虫方面,该药剂在药种比为1∶50和1∶60时的平均防效分别为79.85%和71.57%,与对照药剂48%毒死蜱乳油拌种、20%福·克悬浮种衣剂包衣差异不显著;药种比为1∶70时防效为60.08%,显著低于2个对照药剂.在防治丝黑穗病方面,该药剂在药种比为1∶50时防效为81.06%,略高于对照药剂5%烯唑醇干粉种衣剂包衣,显著高于20%福·克悬浮种衣剂包衣;药种比为1∶60时防效为72.65%,介于两个对照药剂之间,差异不显著;药种比为1∶70时防效为60.95%,显著低于2个对照药剂.因此,该种衣剂的最佳使用剂量为药种比1∶50~1∶60拌种包衣.  相似文献   

6.
田间试验表明20%福·克FS 1∶40可以有效控制玉米丝黑穗的发生,防效达93.28%,对地下害虫的防效达95.78%;与对照比增产76.67%,对玉米出苗安全无影响,对玉米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7.
以20%呋.福玉米种衣剂为对照药剂,对30%氯氰菊酯悬浮种衣剂防治玉米田地下害虫的防效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00kg种子拌30%氯氰菊酯悬浮种衣剂200ml对地下害虫的防效较好,出苗后10d和定植后25d的防效分别为93.2%和93.4%,与对照药剂20%呋.福玉米种衣剂2000ml拌100kg种子的防效相当,且对作物安全,可以作为目前有机磷类农药和呋喃丹种衣剂的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8.
《吉林农业科学》2016,(6):82-85
为明确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小麦金针虫、蚜虫、纹枯病、白粉病、锈病等主要病虫害的田间防控效果及最佳用药量,以周麦27为试验品种、以30 g/L苯醚甲环唑FS+20%烯肟·戊唑醇SC为对照药剂、设置3种不同药种质量比(40 g/10 kg、60 g/10 kg、80 g/10 kg)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经45%烯肟·苯醚·噻虫嗪FS包衣后对小麦发芽、出苗无不良影响,不产生药害,对主要病虫害双重兼治。其中包衣量80 g/10 kg比60 g/10 kg、40 g/10 kg的防治效果要好,除对叶锈病防效比对照药剂稍低外,对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控效果和增产作用总体比对照药剂好;80 g/10kg包衣量下对金针虫、蚜虫、纹枯病、白粉病、锈病的防效分别为80.76%~86.78%、44.10%~97.87%、80.56%~89.83%、85.23%、90.42%,比CK增产9.07%,相比对照药剂增产0.78%。  相似文献   

9.
不同药剂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5,(8):1006-1009
通过进行不同药剂拌种和包衣对大豆根腐病防治效果筛选试验。结果显示,36.8%阿多福(阿维菌素·多菌灵·福美双)SC,18%福克SC和40%卫福SC对大豆根腐病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3种药剂间差异不显著,相对防效分别为83.55%,81.48%,80.25%,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和对照。在大同市东王庄重病田进行的防治试验中,3种药剂的控害效果均较理想;采用36.8%阿多福(阿维菌素·多菌灵·福美双)SC大豆田根腐病发病率为2.8%,防效为95.3%;18%福克SC大豆田根腐病发病率为3.5%,防效为93.7%;40%卫福SC大豆田根腐病发病率为4.5%,防效为90.5%。表明36.8%阿多福(阿维菌素·多菌灵·福美双)SC,18%福克SC和40%卫福SC是当地大豆根腐病防治中值得推荐的3种药剂。  相似文献   

10.
试验表明,每10㎏麦种用6%立克秀FS5ml、15%福·克·酮FS200ml、50%硅丰环WS2g、12.5%禾果利WP5g、2.5%适乐时FS10ml及立克秀5ml、6ml、7ml拌种处理,对小麦纹枯病、散黑穗病等主要种传、土传病害都有显著防效,安全性好。在病害一般发生田块,采用上述药剂及用量拌种即可控制中、后期病害,增产效果明显。以立克秀7ml及福·克·酮、适乐时等防效最好。  相似文献   

11.
400克/升戊·福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大田示范试验,结果表明,药后20天,亩用30%戊·福可湿粉120g/亩、150g/亩处理区防效分别为78.3%、88.0%,亩用400克/升戊·福悬浮剂80ml防效为92.6%,略低于对照药剂氰烯菌酯和多菌灵的防效;但戊·福各处理区小麦增产幅度为3.5-4.5%。400克/升戊·福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有明显防效,喷施后可使小麦产量有一定增加,宜在我县小麦赤霉病防治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一、试验目的:明确高巧+立克秀玉米包衣对顶腐病及蛴螬、金针虫、旋心虫等地下害虫的防效,对中后期害虫(包括蚜虫等)的防治效果,以及对玉米的增产作用。二、示范药剂及作物品种高巧60%悬浮种衣剂,由拜耳作物科学公司提供立克秀6%悬浮种衣剂,由拜耳作物科学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13.
药剂拌种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丝黑穗病是玉米主要病害之一,采用杀菌剂可有效地防止该病的侵染,控制其为害。为了筛选对丝黑穗病防效好的拌种药剂,2010年对山西省市售的8种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8种药剂拌种对玉米出苗基本没有影响,对玉米丝黑穗病防效明显,降低了发病率,相对防效达到50.6%~86.9%,其中,以20%吡.福.戊唑的防治效果最好,丝黑穗病株率最低,为3.1%,相对防治效果为86.9%;其次为戊唑醇,病株率为3.7%,防治效果为84.4%。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18%吡唑醚菌酯包衣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对其进行了不同剂量种子包衣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与种子比例为66.67 g∶100 kg时,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57.97%。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高效、低毒、安全的防治绿豆根腐病的药剂,通过室内盆栽和田间试验的方法,对供试的5种药剂进行室内安全性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5%噻虫·咯·霜灵FS、25 g·L-1升咯菌腈FS和38%多·福·克SD对绿豆生长安全,对绿豆根腐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拌种量为0.3%的25%噻虫·咯·霜灵FS防治效果最好,持效期长,出苗10、30 d防治效果分别为84.9%、51.7%。25%噻虫·咯·霜灵FS可作为防治绿豆根腐病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6.
临夏地区扦插木槿病虫害发生种类主要有细菌性叶斑病、灰霉病和蚜虫。通过开展药剂防治试验,筛选出20%噻菌铜悬浮剂为防治木槿细菌性叶斑病最佳药剂,防效可达81.07%;50%密菌环胺水粒分散剂为防治木槿灰霉病的最佳药剂,防效可达84.59%;3%啶虫脒乳油对木槿蚜虫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可达92.67%。  相似文献   

17.
吡虫啉拌种防治北方玉米蚜虫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种不同含量、不同剂型药剂对北方玉米田玉米蚜虫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对玉米蚜虫的防治效果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其中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不同施用剂量5、6、7g/kg.种子处理下,防效分别为57.87%、77.22%、79.68%;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7 g/kg.种子)2年的平均防效为75.24%。  相似文献   

18.
咪鲜胺类药剂防治水稻恶苗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咪鲜胺类不同剂型药剂防治水稻恶苗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8%多.福.咪悬浮型种衣剂1∶60~1∶100倍包衣防效高达78.52%~89.52%,均比咪鲜胺乳油浸种防效高,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9.
田间测定了35%噻·咪FS对水稻蓟马、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和对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5%噻·咪FS 200 g/100 kg包衣,播后15、20 d对水稻蓟马的防效分别为93.0%、84.7%,播后30d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为90.8%,35%噻·咪FS 250 g/100 kg包衣,播后15、20 d对水稻蓟马的防效分别为98.2%、94.9%,播后30 d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为94.6%,两者均对水稻秧苗安全无药害,且能够有效促进秧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河西玉米瘤黑粉病的化学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种子包衣和药剂喷雾对玉米瘤黑粉病的防治效果进行试验,果表明,唑类药物(烯唑醇、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对玉米瘤黑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含三唑类药物成分的种子包衣剂对玉米瘤黑粉病的防效在66.45%~77.98%,防效优于含硫代氨基甲酸酯药物成分的种子包衣剂;含三唑类药物成分的杀菌剂叶面喷雾对玉米瘤黑粉病的防效在49.59%~66.11%,防效优于有机氯类杀菌剂和苯并咪唑类杀菌剂.30%爱苗乳油喷雾防治的适宜时期在抽雄前,以玉米抽雄前喷雾2次的防效最明显,效达71.71%,显优于其他施药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