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阐述了泗阳引种淮麦26的表现,介绍了淮麦26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精细整地、配方施肥、精量半精量播种、化学调控、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及适时收获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淮麦20高产栽培群体指标及优化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小麦新品种淮麦20提供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对淮麦20在不同产量水平下群体质量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淮麦20高产栽培必须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提高每穗结实粒数;努力提高孕穗期有效叶面积和乳熟期叶面积,最大限度地提高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以适期早播、精量播种、合理的氮肥运筹进行群体质量的调控。  相似文献   

3.
淮麦26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淮麦26的特征特性,介绍了淮麦26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精细整地、平衡施肥、播种、田间管理、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为东海县石梁河镇农民种植小麦、提高小麦产量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新审定通过的小麦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种 《农家致富》2010,(16):28-29
一、淮麦26 审定编号:苏审麦200903。来源与类型:原名"淮麦0432",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麦18号/百农9267,于2004年育成,属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北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苏种 《当代农业》2010,(16):28-29
一、淮麦26 审定编号:苏审麦200903。来源与类型:原名"淮麦0432",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麦18号/百农9267,于2004年育成,属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北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1,(1):21
小麦品种——淮麦26淮麦26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4年育成,属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该品种幼苗半匍匐,叶片细长,叶色深绿,前期长势较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展示小麦新品种对小麦的增产作用,我站在赣榆县海头镇垒堆村进行了小麦新品种展示,现小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展示品种 展示山农15、山农18、良星99、泰山008、淮麦21、淮麦19、济麦22、明麦1号、汶麦14、周麦26、鲁原502、徐麦31、徐麦30、徐麦32、烟农19等15个品种。  相似文献   

8.
小麦新品种淮麦26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麦26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选育的中筋小麦新品种,为配合淮麦26的推广应用,进行了播期、密度、氮肥运筹和生长调节剂(多效唑PP 333)应用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淮麦26的最佳播期为10月15日左右;2)基本苗在195~270万/hm2范围内都可获得较高产量,播期推迟宜增加密度;3)施氮量为225 kg/hm2、基肥∶追肥=5∶5时既可获得优质高产,又可获得最高经济效益;4)增加后期氮肥用量及施用多效唑等措施能显著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改善籽粒品质。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7,(23):101-102
今年,我县小麦面积7.6万公顷。主要品种为烟农5158、烟农19、济麦22、山农20、紫麦19、淮麦29、淮麦33、淮麦20、新麦21、泛麦5号、豫麦70-36、周麦26、皖垦0901、郑麦9023、鲁原502等品种。播期拉的长,苗情差异较大。10月上旬播种的齐穗期4月9-11日、面积约6700公顷,10月中旬至月底播种的齐穗期4月12-14日、面积约6.33万公顷,10月底后播种的齐穗期4月16-18日、面积约6000公顷。小麦生育期总体比正常年份提前2-天。  相似文献   

10.
白皮小麦是一种大穗型且出粉率高的小麦品种,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受到农民的青睐,为了筛选出适宜江苏省地区大面积种植的白麦品种,通过选用常见的17种白麦,以淮麦33为对照品种,对田间表现、抗性及产量等进行了综合调查比较,以期筛选出综合表现良好及产量高的白麦品种。结果显示,白麦的全生育期在215~219 d,对照淮麦33的全生育期偏长,大部分品种的全生育期都低于对照;在田间表现方面(株型、落粒性、穗层整齐度及熟相等),淮麦系列(淮麦45、淮麦47、淮麦49、淮麦52)、宁麦系列(宁中麦1号、宁麦16164)、瑞华麦549和徐麦2023表现良好;从抗性方面来看,所有白麦品种的冻害程度在冬季都高于春季,大部分品种均未发生倒伏,所有品种在温度适宜及病虫害防治及时后均未发生病害;从产量方面来看,淮麦33产量排名为12处于中等偏下,淮麦系列(淮麦45、淮麦47、淮麦49、淮麦52)、宁麦(宁麦16164和宁中麦1号)、瑞华麦549和徐麦2023的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品种,这主要与其有效穗和千粒重偏高有关。综上所述,综合考虑到田间性状、抗性及产量等方面,筛选出宁麦16164、淮麦45、淮麦47、徐麦2023、淮...  相似文献   

11.
<正>淮麦26属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由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麦18号/百农9267杂交育成。200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2008年度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三年  相似文献   

12.
淮麦36由鲁麦14与淮894杂交并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属半冬性中早熟小麦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淮北麦区晚茬及沿淮麦区种植。该文介绍了淮麦36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并提出了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淮北地区大力推广小麦新品种,本研究以连麦7号、连麦8号、淮麦19、淮麦32、淮麦33、淮麦38等连麦、淮麦系列品种,以烟农19为统一对照展开田间试验,对这些小麦新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进行了对比研究,最终挑选出最适宜本地生长的品种。  相似文献   

14.
连云港市赣榆区不同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合连云港市赣榆区种植的小麦新品种,特进行了14个小麦新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淮麦1403、保麦330、华成麦1688、安农0711、淮麦35、西农822、连麦7号、连麦8号、紫麦19、淮麦4046、淮麦28、皖麦203、瑞华516均可在赣榆区推广种植;瑞华麦520产量较低,在赣榆区只能小范围种植。  相似文献   

15.
江苏淮北地区不同类型晚播稻茬小麦产量形成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半冬性小麦品种淮麦28和淮麦20在较晚的水稻茬口种植时,干物质积累量低,在基本苗270万/hm2时穗数不足,且每穗粒数比适期播种显著减少,产量较低;在基本苗360万/hm2时穗数较多,产量三因素较协调,产量显著提高。而偏春性小麦品种淮麦30和郑麦9023在同样晚播条件下,冬前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与淮麦28和淮麦20差异不显著,但在270万/hm2基本苗时抽穗~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均显著高于淮麦28和淮麦20;在360万/hm2基本苗时抽穗~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淮麦30显著高于淮麦28和淮麦20,郑麦9023与淮麦28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通过凤阳县总铺镇小王村稻茬麦示范片3年种植淮麦28的观察、记载及生产经验总结,对淮麦28稻茬麦产量结构进行分析,提出淮麦28稻茬麦7 500 kg/hm~2绿色丰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14—2015年度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农业科技》2015,(18):50-52
在蒙城县开展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淮麦32、皖垦麦0901、鲁原502、明麦1号、紫麦19、淮麦33、豫麦158、良星66、济麦22、良星99、山农20、淮麦29、淮麦28、山农17、皖麦56、华成3366、百农207等综合性状较好,单产水平较高,根据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及综合抗逆性等因素,建议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淮麦33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种植中适合的播期和基本苗密度,于2021—2022年在当地开展不同播期与基本苗密度条件下小麦栽培试验,研究不同播期与基本苗密度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10月5日-11月3日,随着播期的延迟,淮麦33的全生育期逐渐缩短,产量先增加后降低;在小麦基本苗150万~300万株/hm2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淮麦33的生育进程没有变化,全生育期一致,产量先增加后降低。根据试验结果判断,在宿州市泗县地区淮麦33在播期为10月19—26日、基本苗密度为210万~270万/hm2条件下,全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表现良好,产量高,该播种期和种植密度适宜在淮麦33种植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淮麦27在江苏淮北地区的推广应用价值。[方法]介绍了淮麦27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结果]淮麦27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表现出高产、早熟、多抗等优点,于2009年通过江苏省审定。[结论]该研究为淮麦27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淮麦45(参试名称为淮麦1403)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麦28和淮麦25杂交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2019年通过江苏省审定。2014年在江苏省预备试验中,比对照淮麦20增产11.07%;进入2015—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 215.4 kg/hm~2,比对照淮麦20增产2.87%;进入2016—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 721.9 kg/hm~2,比对照淮麦20增产7.48%;推荐进入2017—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7 846.5 kg/hm~2,比对照淮麦20增产5.49%。淮麦45不仅产量潜力高,而且植株较矮,株型松散适中,抗逆性强,推广应用前景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