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湖南省株洲地区,用马尾松针叶饲养马尾松毛虫、文山松毛虫、赤松毛虫、油松毛虫和云南松毛虫,并进行41组213个配对的种间杂交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文山松毛虫杂交,以及杂交种第一、二代自交和回交,一般都属正常,所产虫卵一与般能受精发育,幼虫一般能正常生长、结茧、化蛹和羽化。文山松毛虫与马尾松毛虫杂交所产的后代有一定的杂种优势,用其与马尾松毛虫回交所产的第二代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2.
松毛虫种间杂交及其遗传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报道了我国最严重的森林害虫———松毛虫种间杂交试验的研究结果。研究表明,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Walker)、油松毛虫(DendrolimustabulaeformisTsaietLiu)、赤松毛虫(DendrolimusspectabilisButler)、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superansButler)相互间都可以进行杂交,亲缘关系较近。其中,油松毛虫和赤松毛虫分别与马尾松毛虫进行杂交,无论正交或反交都可以产生有生育力的F1代,F1代自交产生F2代,证明在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另外,油松毛虫、赤松毛虫和马尾松毛虫分别与落叶松毛虫的种间杂交也能进行,并产生F1代杂种松毛虫,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幼虫死亡率高,经过多年反复试验,均未能完成F2代。另外,还对其形态学特征和染色体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赤松毛虫、油松毛虫和马尾松毛虫确系同一物种,但由于长期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相互间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已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根据动物学命名法的有关规定,我们认为油松毛虫和赤松毛虫应分别定名为马尾松毛虫地理亚种,即油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t  相似文献   

3.
2009年,进行油松毛虫、赤松毛虫、落叶松毛虫三种松毛虫6种设计交叉杂交试验研究,杂交组分别为油♂×赤♀、油♂×落♀、油♀×赤♂、油♀×落♂、赤♂×落♀、赤♀×落♂。结果表明,各杂交组均产生了杂交后代,平均产卵量386粒,平均孵化率为89.68%。  相似文献   

4.
松毛虫又名毛虫、火毛虫,古称松蚕,是松树林的天敌,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松毛虫属全世界已知的有28种,其中发生面积大,经常成灾的有马尾松毛虫、油松毛虫、赤松毛虫、落叶松毛虫、思茅松毛虫和云南松毛虫6种,尤以马尾松毛虫危害最严重。主要危害马尾松、黑松、黄山松、湿地松、火炬松等。  相似文献   

5.
松毛虫是松林的大害虫。现已查明我国共有26种松毛虫,其中台湾省有12种——阿里山松毛虫Dendrolimus arizaha(Wileman)和花缘松毛虫D.inouei Lajonquiere(大陆尚未发现)大陆24种。但发生面积大,为害最严重的仅8种,它们是落叶松毛虫D.superans(Butler)、赤松毛虫D.spectabilis(Butler)、油松毛虫D.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马尾松毛虫  相似文献   

6.
章古台地区松毛虫习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古台地区樟子松和油松人工林内是一九六五年发现有两种松毛虫即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ibiricus Tschetv)和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 Butler)以前者为优势种,为作好予测予报,给防治提供依据,我们对章古台地区松毛虫片断生活史进行了观察,现将有关部分整理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几年来,丰宁县大面积松林连年遭受不同程度的松毛虫害,严重的地方,平均每株有虫五六十条甚至上百条,所有针叶几乎被吃光,整个林子状如火烧。丰宁县成灾的松毛虫有落叶松毛虫和油松毛虫两种。在不同林子里,有的前者多于后者,有的后者多于前者,有的两种虫子几乎等量发生,有的各自单独成灾。这两种松毛虫的生活史不同,如落叶松毛虫结茧、化蛹、羽化、产卵要比松油毛虫早一个月,这就为我们利用落叶松毛虫的蛹和卵培育寄生蜂防治油松毛虫提供了条件。今年,我们进行了用落叶松毛虫卵繁育赤眼蜂防治油松毛虫的试验,试验结果证明:繁蜂快,防效好。现将其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日本木工蚁及其对松毛虫控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1985年我们在建平县进行松毛虫综合防治及测报工作中,发现该地林中蚂蚁有6种,均对松毛虫的幼虫及蛹有一定的捕  相似文献   

9.
油松毛虫是危害油松人工林的主要虫害,为探索高效、环保、经济的油松毛虫防治方法,选择苏云金杆菌、白僵菌、苦参碱和阿维菌素4种生物杀虫剂,在推荐使用剂量的前提下,研究4种生物杀虫剂对油松毛虫进行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苏云金杆菌、白僵菌、苦参碱和阿维菌素4种生物杀虫剂对油松毛虫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并以200亿孢子/g白僵菌...  相似文献   

10.
松毛虫是松林的大敌,俗有“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之称。1961年阜新地区首先在周家店林场发生,1965年在章古台地区也有发现。二十年来,随着松林面积逐年扩大和幼林的成长,松毛虫亦不断发展蔓延,为害日趋严重。尤其是1979年秋,针叶被害90%以上的松林面积达8万多亩,其中近2干亩松林死亡。分布在阜新地区的松毛虫有油松毛虫、赤松毛虫和落叶松毛虫三种,同时还有油松毛虫和赤松毛虫的自然杂交种。凡有松毛虫  相似文献   

11.
松毛虫应用价值研究在综合管理中的作用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了松毛虫应用价值研究与松毛虫综合管理的关系。介绍了云南民间利用松毛虫的概况,简述了松毛虫利用价值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果。从昆虫资源的角度来看,松毛虫的种资源是相当丰富的。从森林有害生物综合管理的观点出发,松毛虫也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如果人对松毛虫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也可以把人视为森林生态系统中抑制松毛虫种群数量增长的天敌。人类的天敌作用与对松毛虫的需求量有密切的关系。松毛虫的应用价值越大,需要量越多,松毛虫种群数量的抑制作用也就越大。因此,人类开发利用松毛虫可以视为综合管理的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北方九省(区)松毛虫主要有赤松毛虫、油松毛虫和落叶松毛虫三种。赤松毛虫常见于山东、辽宁两省及河北东部林区,油松毛虫多发生在河北、山西、陕西三省,落叶松毛虫分布在东北三省到新疆一带。仅据山东、辽宁、吉林、河北四省一九七二年统计,松毛虫发生面积800余万亩,约占松林总面积的30%左右。有些林区,由于松毛  相似文献   

13.
为了摸索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对松毛虫危害的抗性比较,分别采取上述三种松树的针叶,在室内对松毛虫进行单独饲养和混合饲养,并与野外观察进行对照。从松毛虫对三种松树针叶喜食程度和食量以及对繁殖的影响,可以判断三种松树对松毛虫危害的抗性大小。  相似文献   

14.
松毛虫(Dendrolimus sp.)是中国森林发生面积最大的食叶害虫。为了更好地对松毛虫进行防治,筛选出经济、高效、实用的防治措施,选取昌图县付家林场4块标准地,在早春通过采用绑胶带、毒绳等措施进行松毛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胶带、毒纸绳和毒麻绳3种材料阻隔松毛虫上树数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防治效果依次为毒麻绳毒纸绳胶带,以用胶带防治效果最差;不同部位绑2圈毒纸绳处理和绑1圈毒麻绳处理是防治松毛虫效果最好的2种方法。综合防治成本因素,建议在昌图县使用绑1圈毒麻绳处理的方法防治松毛虫。  相似文献   

15.
自1958年以来,我们陆续对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天敌的种类及其发生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天敌防治松毛虫的方法,作了一些调查研究,现将初步研究结果,整理于下。一、天敌抑制松毛虫的效果 (一)寄生天敌抑制松毛虫的作用松毛虫寄生天敌种类繁多,据统计,仅寄生蜂就有45种,近年来陆续又有不同种类出现。自1958年以来,我们已收集到的有寄生蜂24种,寄生蝇4种,其中卵寄蜂10种,  相似文献   

16.
对白僵菌、苏云金杆菌和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3种林用杀虫微生物油烟剂的配制技术、助悬剂筛选进行了研究,对初步配制成的3种油烟剂成烟性能、成烟后孢子活力进行了观察和测定。以松毛虫和松茸毒蛾为试虫进行了林间套笼毒力测定和林间小区毒力试验。结果表明:3种油烟剂对松毛虫和松茸毒蛾有较好的致死和感染效果,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油烟剂和常量喷雾水剂所至松茸毒蛾4龄幼虫死亡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松毛虫是鳞翅目枯叶蛾科松毛虫属昆虫的统称,又名毛虫、火毛虫,共有30余种,我国分布有27种,是松毛虫种类最丰富的国家,食害松属、柏属、杉属等针叶树种,是我国森林害虫中发生量大、危害面广的主要森林害虫。其中以马尾松毛虫、赤松毛虫、落叶松毛虫、云南松毛虫、思茅松毛虫为典型代表,给林业生产、生态安全、居民生活等造成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利用食虫益鸟防治松毛虫是生物防治森林害虫的有效方法之一。这些鸟类尤其到了繁殖季节需要扑食大量松毛虫,来喂养雏鸟,因此常成群飞翔在松毛虫发生地,他们不仅是松毛虫成虫期的主要天敌,而且还能啄食松毛虫的卵、幼虫和蛹,对松毛虫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自一九六○年以来,我们在辽宁林区进行森林食虫鸟类调查。经过鸟胃食性分析,证实确系取食松毛虫的鸟类就有十一种。现将这些食虫鸟类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及分布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毛虫Dendrolmus punctatns Walker是我国南方马尾松林区的一大害虫,常周期性蔓延,猖獗成灾,造成极大的损失。为探索利用马尾松毛虫的天敌,于1982—1984年在我省马尾松毛虫发生有代表性的地区:重庆、内江、泸州、自贡4个地(市)13个县(区)的林区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有寄生性昆虫共计27种,分属两个目、9个科、19属。其中卵寄生蜂8种,松毛虫3、4龄幼虫寄生昆虫5种,幼虫—蛹寄生昆虫14种。  相似文献   

20.
松毛虫是河北省的主要森林害虫,初步调查有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sButler)、油松毛虫(D.tabulaeformis Tsai et Jiu)和落叶松毛虫(D.SuperansButler)。由于松毛虫繁殖力强,危害严重,给林业生产带来很大损失。近几年来,各地的防治手段逐步提高,特别是生物防治已被人们所认识,看到了自然界既有危害松林的松毛虫,又有抑制松毛虫灾害的天敌。为了提高生物防治水平,选择松毛虫天敌的优良种型,加以保护和利用。我们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松毛虫卵期,分别到丰宁、兴隆、青龙、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