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果蔬中农药残留检测工作成为各级农业推广站和食品安全监测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而农药残留检测过程复杂,技术含量高,对基层工作者是一种较大考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是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并取得成效的关键。基于此,针对果蔬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化学检测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提高检测准确性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主要阐述了近年来果蔬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新进展,主要包括电子鼻法、电化学传感器法、分子印迹法、近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气相色谱法在果蔬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从果蔬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几个技术关键点入手,着重对测试仪器的选择、提取方法、药品试剂、萃取时间、静置时间等几方面进行试验探究,总结出在日常监管中果蔬农残速测有效方法,提高速测质量和数量,提高工作效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6.
氟吡菌酰胺是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可用于防治果蔬上由真菌感染而引起的灰霉病、白粉病、霜霉病等。氟吡菌酰胺对保障果蔬产量和品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果蔬中的残留也不可避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果蔬中氟吡菌酰胺的残留现状和残留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氟吡菌酰胺在果蔬中的残留情况和各种残留检测方法的特点,并对未来氟吡菌酰胺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果蔬中氟吡菌酰胺的残留检测和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果蔬的摄取量非常大。众所周知,果蔬中残存的有机磷类农药及其代谢产物都将对人们的身体代谢产生严重的影响,尽管经过清洗,仍然无法将残留物完全清除干净。基于此,对有机磷农药残留在果蔬中的检测技术进行讨论与研究,并对今后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果蔬产品品质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该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基于果蔬产品物理特性的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方法,如电学特性检测技术、光学特性检测技术、声波振动特性检测技术、核磁共振(NMR)技术、电子鼻技术、撞击技术以及一些其他技术与方法,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予以了展望,认为综合应用多种高科技技术进行果蔬产品的无损检测与分选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多效唑、矮壮素和比久在园艺作物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瑶  宋明  魏萍 《南方农业》2007,1(6):65-67
本文综述了多效唑、矮壮素和比久在蔬菜、果树、花卉及组织培养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食用的果蔬安全质量问题更加关注,同时对于果蔬农药生产过程的绿色高效关注度也日益提高。而果蔬农药残留是影响果蔬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人们日常食用食品的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在综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于果蔬农药残留检测样本制备与质量控制技术进行了深入探究,并从相关法律规定处罚角度出发,对农药残留检测样本的制备、保存以及质量控制技术等注意事项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期为我国果蔬食品的质量安全控制提供理论支撑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农药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减少农产品损失,提高粮食产量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由于受认知水平和科学技术的限制,农药的长期乱用、滥用,造成了一定的生态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的不安全。"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使人民吃上安全放心的农产品,在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同时,农产品在上市之前很有必要进行检测。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具有简便,快速、便于现场使用等优点,基于此,就快速检测技术进行浅析以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氟胺氰菊酯是一种在世界各国应用广泛的低毒杀螨剂,对蜜蜂寄生螨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本文对蜂蜜、蜂蜡、蜂胶等蜂产品中氟胺氰菊酯残留检测方法的样品前处理及仪器检测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耕地受多效唑农药污染后的再生修复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裘娟萍 《土壤学报》2002,39(1):45-51
通过循环富集法筛得多效唑高效降解菌—假单胞杆菌和芽孢杆菌 ;通过研究环境条件对降解菌降解效果的影响发现 :在液体无菌培养基中振荡 35d多效唑自然降解率达98.7%。在液体有菌培养基中振荡 35d多效唑降解率达 99.8%。混合菌群能彻底降解多效唑产生CO2 。建立了受多效唑污染土壤的再生修复技术 :投放降解菌、勤松土少积水、多光照多通气 ,35d土壤中多效唑的降解效果达 86.2 % ,土壤中微生物含量恢复到正常值的 89%。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古以来便以农为本,我国的地理环境成就了曾经辉煌的农耕文明,即便在当今社会,农业也依然是我国的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华民族幅员辽阔,土地面积居世界前列,农产品丰富,优质的农产品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量的需求,还能保证国民近些年来对绿色健康的追求。目前,很多农产品需要通过专业的食品安全技术来检测其中是否有多余的农药残留,而这项技术的运用,也高效解决了目前国民所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兽药残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使得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开发简便、价廉、快速的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目前各种免疫分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兽药残留快速检测领域,本文主要概述了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量子点荧光免疫分析(QIA)、放射免疫分析法(RIA)、荧光偏振免疫分析(FPI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及蛋白质芯片免疫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16.
果蔬在贮运过程中的生物力学特性及质地检测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为了研究果蔬贮运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从力学的角度,讨论了果蔬组织结构与生物力学性质间的关系,分析了果蔬机械损伤特点,介绍了目前果蔬质地力学检测的应用情况和技术概况,总结了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音频技术凭借其快速、准确、成本低,且非接触、无侵入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禽畜养殖与果蔬种植等领域,已成为推动农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阐述了音频增强技术如传统滤波法、短时谱估计法和小波去噪法在禽畜果植中的研究与应用,综述了音频识别技术在农产品无损检测、动物疾病与健康监测、物种识别与病虫害检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分析了音频控制技术在果蔬种植和禽畜养殖中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现阶段禽畜果植音频增强技术、音频识别技术与音频控制技术面临的问题,并指出其未来可能的研究发展方向,以期为禽畜果植领域音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研究大豆叶片对~3H-MET的吸收、运转、分配规律及MET对大豆吸收~(32)P的影响表明,~3H-MET叶面施用很快被大豆吸收,施后1小时吸收量占施用量的39.17%,3小时为51.26%,6小时达61.21%,此后随着施用时间的延长。吸收能力逐渐降低,48小时达66.37%;叶片吸收的~3H-MET基本上滞留于原处理部位,占叶片吸收量的97%左右,向植株其它部位输出较少,而且主要向处理叶上部的茎和叶运转。MET叶面喷施能提高大豆植株对~(32)P的吸收和增加单株干重。  相似文献   

19.
多效唑对旱地小麦一些生理、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两种密度条件下不同时期和不同浓度多效唑以及多效唑+GA3对旱地小麦一些生育、生理特性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显著增加了小麦分蘖数,降低了株高和叶面积,降低程度随浓度提高和次数增加而更显著;GA3减轻了多效唑的抑制作用。多效唑对越冬期叶绿素含量无影响,但提高了拔节期的含量;抑制了越冬期硝酸还原酶活性,而对拔节期硝酸还原酶活性、铵、硝态氮含量及总量无效果。三叶期喷施多效唑,同时在拔节期喷施多效唑+GA3增加了收获穗数,减少穗粒数,保持和提高了粒重,增产5.8%。多效唑的效果因喷施时期和密度而不同,可能与水肥条件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多效唑对锌铬污染土壤中大豆的生理影响,本试验以大豆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多效唑(0、100、250、400、600 mg·L-1)浸种对锌、铬污染的土壤中大豆养分、锌铬吸收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浸种对大豆各器官氮(N)、磷(P)吸收的影响不显著,但适宜浓度的多效唑浸种能够提高大豆对钾(K)的吸收;250 mg·L-1多效唑浸种能够提高大豆地下部(根和根瘤)对重金属锌、铬的吸收,同时降低地上部(茎和叶)的吸收;适宜浓度的多效唑浸种能够提高大豆抗氧化酶活性,并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综上,适宜浓度的多效唑浸种能够促进锌铬污染土壤中大豆地下部对锌、铬的吸收,抑制地上部的吸收,提高大豆养分吸收能力和抗氧化酶活性,缓解重金属锌、铬对膜系统的氧化损伤。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大豆重金属吸收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存在差异,以250mg·L-1多效唑浸种处理效果最佳。本研究为采用多效唑浸种实现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大豆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