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近年来,涪陵区农委狠抓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突出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建成了榨菜、蔬菜、畜牧、蚕桑四大特色农业基地,极大地推动了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2013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67.37亿元、增加值45.53亿元,绝对额居全市第五位;农民人均纯收入8998元,分别超全国、全市平均水平102元、666元。榨菜产业已成为涪陵特色效益农业的支柱产业,是全国县域范围内单一蔬菜品种种植规模最大的地  相似文献   

2.
《南方农业》2012,(3):2
<正>彭水县农业委员会以"保供给"为首要任务,以"促增收"为中心工作,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农村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彭水县全年实现农村经济总量43.6亿元、同比增长13.5%,农业增加值16亿元、同比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15元、增长24.7%,增幅位居全市第8位。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潼南区是典型农业大区,获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中国西部绿色菜都"等多项荣誉称号。近几年来,通过实施农业科技创新,走深走实科技兴农路子,现代农业实现了较高质量发展,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示范工程7 000余公顷,农业机械化率达到57%;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32家、区级龙头企业137家。2020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4.74亿元、农业增加值77.08亿元,较"十二五"期末年均增速分别达9.1%、4.6%。通过深入调研潼南区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打造科技创新主平台,全面提升现代种植业,加快发展现代养殖业,创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整体提升智能装备业。  相似文献   

4.
《南方农业》2012,(9):2
2011年,重庆市南川区"三农"工作面对严重的冰雪冻害、五十年一遇夏旱、持续高温伏旱等不利影响,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历尽艰辛,在极不平凡的一年里,实现了大灾之年稳产增收目标。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41.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3%;农业增加值达到28.1亿元,比上年增长5.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17元,比上年增长23.1%培育农村万元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农业农村部确定了2018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重庆市万州区、黔江区、九龙坡区等14个区县入选。加上前两批确定的梁平区、巴南区、永川区,重庆市目前共有17个国家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区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推进这项改革对完善农村治理、保障农民权益、探索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12月30日,第三届中国重庆·涪陵榨菜产业博览会开幕式暨重庆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开园仪式在涪陵区举行。在开幕式上了解到,2020年涪陵区榨菜产业总产值达120亿元,带动16万余农户人均榨菜纯收入2 200元。作为涪陵区农业产业的"第一名片",近年来,涪陵榨菜产业迈开高速发展步伐,现已形成完整的榨菜产业链和产业化经营发展格局,年生产榨菜140万吨以上,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并出口52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7.
《南方农业》2013,(1):2
重庆市永川区地处重庆西部、川渝黔三地汇集点,东距重庆市区55km,西离成都市区276km,素有"川东粮仓"之美誉。2012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59.6亿元,比2011年可比价增8.6%,农业增加值达到39.2亿元,可比价增6%;农民人均纯收入10300元,增18.2%。依托优势谋划发展之路永川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和品种优势,以工业化的思路谋划农业发展,实施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战  相似文献   

8.
农村清洁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实施途径,是实现"农村节能减排、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措施,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重庆市涪陵区麻磊村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理念,实施以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公共清洁设施和长效运行管理机制为重点的农村清洁工程,基本实现居民环境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清洁化。  相似文献   

9.
从生产性直接缩差和政策性导向缩差2个方面介绍"十一五"期间重庆市涪陵区农业缩小涪陵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的贡献,指出涪陵区农业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经验在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政治智慧"、"创新体制机制的管理智慧"、"发展新三农的战略智慧",最后展望了涪陵区农业"十二五"期间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南方农业》2011,(4):2
2010年,重庆市南川区农量农村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薄书记"135"发展部署,坚持"农业稳区"战略不动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区实现农量总产值32.6亿元,同比增长8.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44元,同比增长19%."十一五"收官之年  相似文献   

11.
唐亚鸿 《南方农业》2012,(1):55-58,67
2007年以来,重庆市南川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目标,强力实施"农业稳区"战略,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2011年,农业总产值(现价)达到37.6亿元,比2006年增长88%,年均增长13.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700元,比2006年增加4534元,年均增长19.4%。未来五年的工作举措是:(1)以现代农业为重点,打造优势特色大产业;(2)以缩差共富为重点,确保农村居民大增收;(3)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开展基础设施大建设;(4)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实施农村环境大整治;(5)以城乡统筹为重点,实现农村社会大和谐。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农业担保有限公司成立5年来,累计担保额达到26亿元,担保余额突破12亿元,成为农村农民解决贷款难的"金钥匙"。"情系两翼促增收、支农惠农暖人心。"重庆市万州农建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丁书清近日专门送来一面锦旗,感谢重庆市农业担保公司雪中送炭,为合作社担保贷款80万元,使合作社销售收入大幅提升。这是重庆市农业担保公司破解农村金融难题的事例之一。2006年8月,注册资金为人民币1000万元的重庆市农业担保有限公司正式成立。5年来,公司在探索农村金融之路上,创新出"专注服务三农、严格控制风险、运用投行模式、发现核心价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河北省2018年建成10个产值超5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5%,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1.9∶1。近年来,河北省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深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倍增计划,支持主产区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支持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保鲜、储藏、分级、包装和农产品加工,支持建设现代化冷链仓储物流体系。用好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重点支持龙头企业提升加工和带动能力,每年支持建设一批"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重庆市武隆县坚持以发展山地特色效益农业为核心农业道路,着力推进以扶贫攻坚为重心的农村民生事业,为统揽’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以探索农村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探索农业产业化的模式和机制,着力推进农业发展转型升级,农业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有效实现了农民收人的持续较快增长。2013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52558万元,农业增加值161263均纯收入7633元,增速居全市前列。  相似文献   

15.
以国家和地方生态环保"十三五"规划中土壤生态环保限制性指标为政策代理变量,通过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其对贫困县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实施土壤生态环保政策的贫困县比未实施该政策的农业增加值有显著差别,土壤生态环保政策的出台提升了贫困县农业增加值,这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贫困县脱贫进程中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后脱贫时代贫困...  相似文献   

16.
肖静 《南方农业》2012,(6):64-65
果品产业是重庆市涪陵区四大农业特色产业之一,近年来利用森林工程建设等契机发展迅速。文章通过涪陵区果品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提出了涪陵区果品产业"利用一个契机,突出一个特色,抓住三个重点,实现三个突破"的发展目标和"抓发展上规模、抓管理促效果、抓营销增效益"的工作思路,以及现阶段可依托的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重庆市石柱县立足供销合作和农民合作,紧紧围绕"3+7"特色产业(即辣椒、中药材、兔子3个主导产业和莼菜、冷水鱼等7个高效特色产业),构建农民合作社、农业行业协会和供销合作组织三张网,融合农业生产服务、农产品营销打造农业产业链,提升特色效益农业产加销能力,推动了全县农业提质增量、转型升级。2013年,全县农民合作社实现销售总额5.2亿元,供销合作市场交易额实现13.9亿元,黄水供销有限公司荣获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百强基层社,悦崃辣椒专业合作社等4个  相似文献   

18.
《南方农业》2012,(7):53
一是出台农村"三权"抵押融资"1+12"系列文件。二是举办农村"三权"抵押贷款现场发放仪式2场,放款11户、196万元,召开以邮亭等6个中心镇为中心的"三权"抵押融资片区座谈会8次。三是争取大足农行、农商行等5家银行综合授信20亿元,与重庆市农业担保公司、重庆市农村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是重庆市农业农村工作既面临巨大压力,又充满机遇的一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农业农村发展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稳定农业发展的压力增大.中央连续6年下发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特别是国务院专门为重庆市量身制定的<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实现农业农村加快率先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自然灾害多发重发,农产品市场波动加剧,给农业农村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影响。面对这种不利形势,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重庆市上下重农支农扶农的氛围更加浓厚,特色效益农业正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实现稳中有升。农民收入增长"12.8%":腰包更实了2013年,重庆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32元,比上年人均增收949元,增长12.8%,高出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