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壤重金属污染大生物量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大生物量非超富集植物修复技术进展。对当前大生物量非超富集植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分析,其中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杂草和树木、花卉、经济作物等大生物量植物受重金属污染情况下的非超富集修复技术,提出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安洪霞  黄智刚 《南方农机》2019,(13):17-17,22
近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全国土地污染调查显示,我国19.4%的耕地存在点位超标。土壤中的重金属会随着地下水、植物富集到人类和动植物体内,给人类生存造成极大危害。本文以南方典型酸性土壤为背景,分析了南方酸性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整理了目前常用的修复方法,以期对南方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的一大威胁,如何绿色经济地利用自然界中的超富集植物作为修复技术手段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只有真正了解超富集植物的分子调控机制,才能更好地将超富集植物应用到土壤修复中。文章综述了国内外超富集植物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工业"三废"治理不彻底、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以及剩余污泥回用农田等原因,导致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重金属无法被降解,易在土壤中累积,并通过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效应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与治理成为研究热点。重金属污染治理包括客土法、石灰改良法、化学淋洗法、植物修复等,这些方法各具特点,均有其适用范围,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文章针对土壤铅镉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展开综述,并对可能影响植物修复的一些因素进行了介绍,最后对本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同行业的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类生产活动的不断影响,引发了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由于重金属污染物具有隐蔽性高、易积累、难以迁移及危害效果显著等特点,因此土壤重金属污染较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引起的危害更加严重。笔者从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所引发的危害出发,综述了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以及联合修复技术在土壤修复方面的应用,以期为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修复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农田土壤Cd污染与治理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息的自然资源,当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同时还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阐述农田土壤重金属Cd的污染概况,详细介绍对土壤重金属Cd的修复改良技术的研究情况,以期为农田土壤修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生物炭、水分调节措施对污染土壤重金属有效性的影响,从而为利用水分调节措施进一步提高生物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效果提供理论依据,以施用生物炭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水分调节对施用生物炭土壤重金属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可以降低施用生物炭土壤可交换态重金属铜含量,促进可交换态重金属铜向可氧化态、可还原态铜转化;尤其是在100%田间持水量条件下,供试土壤可交换态重金属铜含量比对照低18.52%、可氧化态铜比对照增加17.48%、可还原态铜比对照高16.64%,与对照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而残渣态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明显。由此表明,利用水分调节措施可降低施用生物炭土壤可交换态重金属含量,降低土壤重金属生物毒性,提高生物炭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象日趋严重。重金属污染的农田不仅对农作物有着极大的危害,也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命健康。因此,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问题势在必行。本文从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和危害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策略进行简要的探讨。事实证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强、易积累性、地域差异大以及治理难等特点。因此,要求一方面要从源头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进行治理,切断污染源。另一方面,加强科技创新,制定合理的修复策略,实现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科学化治理,从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盆栽试验,在Cd模拟污染土壤中施入硝酸-高锰酸钾改性纳米碳黑(MBC)钝化重金属,分别种植重金属耐受植物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和重金属超积累植物红叶菾菜(Beta vulgaris L.var.cicla L.),研究了MBC在钝化修复Cd污染土壤过程中对土壤速效氮的影响。结果表明,MBC在土壤中能够有效降低土壤中DTPA-Cd质量分数,且植物和MBC联合作用更能有效地降低其质量分数。MBC能够明显增加土壤中速效氮量,更稳定地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物质。黑麦草和红叶菾菜对土壤速效氮量影响效果差异不显著,MBC可应用于有植物种植的轻污染土壤修复中,不会影响土壤中速效氮养分的量。MBC添加到土壤中会减缓土壤速效氮量的下降速率,有利于土壤养分的保持。研究结果可以为重金属原位钝化技术提供理论支持,为改性纳米碳黑成功地应用于重金属轻微、轻度污染农田土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倩 《南方农机》2022,(2):66-68
土地污染是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土地资源的损害严重,可直接或间接对生态系统产生危害.笔者从重金属污染物来源及现状出发,对重金属的危害进行了阐述,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以期为污损土地修复工作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引发的各类生态问题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土壤污染日益加剧,土壤重金属问题更是十分严峻。根据我国土壤污染现实状况,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和修复工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食物安全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单一的修复方法存在较大的弊端,更应集成与联用,扬长避短,以取得修复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宗丹丹  黄智刚 《南方农机》2019,(13):48-48,50
我国发展过程中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使越来越多的土壤受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土壤重金属治理势在必行。本文阐述了生物修复的原理、特点、分类与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分类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对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太原市敦化灌区重金属Cd的污染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土壤淋洗和电动力学修复。采用去离子水、0.1mol/L HCl和0.1mol/L EDTA对污染土壤中的Cd进行淋洗修复;考察了pH值、电解液组成及浓度、电场强度、修复时间、土壤结构等因素对电动力学修复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淋洗液的修复效率为EDTA盐酸去离子水;电动力学修复电压的升高、处理时间的加长和加入醋酸可以提高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14.
黑麦草作为常用于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很好的研究及应用前景。该文以黑麦草修复土壤铅污染为讨论对象,从螯合剂对黑麦草吸附铅的诱导作用,微生物、肥料强化修复、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及其他材料与黑麦草联合修复4个方向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各研究方向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为研讨土壤调理剂对水稻吸收重金属的影响,探索适宜大田推广的耕地生产障碍修复治理方法,提高受污染耕地质量,实现“边生产,边修复”的目的。在贵州省麻江县开展不同土壤调理剂对水稻吸收重金属强度影响的试验,选用楚戈土壤调理剂、富力邦土壤调理剂、土沃宝土壤调理剂、改性天然矿物材料等4种土壤调理剂,采用空白作对照。试验检测结果为:土壤调理剂处理后,土壤pH值提升率达0.65%~12.03%,土壤中有效镉含量降低10.64%~14.83%,土壤重金属砷含量降低0.4~1.8mg/kg;稻谷中镉含量降低了7.80%~44.07%,硒含量增加为0.004~0.017mg/kg;对水稻产量影响不明显。试验说明在受污染的酸性耕地中施用碱性土壤调理剂,可以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砷含量和重金属有效镉的含量,也能减少稻谷对重金属镉的吸收。  相似文献   

16.
以芥菜与苋菜间作修复土壤镉锌复合重金属污染为例,创新设计水肥一体隔沟灌溉模式,设置肥水溶液浓度水平(N1、N2、N3、N4、N5),以及隔沟固定灌溉C1、隔沟交替灌溉C2和常规灌溉C3模式对比,探索植物修复特性的隔沟水肥调控机制。结果表明:1单因子影响下,相比C3模式下植物修复特性,C2模式下地上部生物量略有下降而根部生物量差异不显著,植物重金属含量则显著提升,重金属富集系数中仅芥菜地上部略有降低,植物重金属转移系数下降幅度在9.3%以内。C1模式下生物量,重金属富集系数及转移系数均显著下降。肥液浓度影响下芥菜地上部、根部及苋菜地上部、根部等生物量的敏感度逐渐下降,芥菜重金属含量受肥液浓度影响明显大于苋菜,重金属转移系数则无显著影响。2组合处理下C2、C3与肥液浓度互作对芥菜重金属含量,芥菜与苋菜的生物量、重金属富集系数及转移系数影响均趋于一致,较高肥液浓度下各指标均显著提升,而各指标在C1与肥液浓度互作下效应不显著,综合植物修复特性及水肥利用结果对比得出C2N4组合处理最理想。  相似文献   

17.
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大环境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各类重金属物质大量进入农田,如工业废水、废气中的重金属物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含铅农药和磷肥等。这导致了农田土壤中多种重金属的浓度超过安全标准。重金属污染会严重危害作物生产和食品安全。为科学监测和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需采取系统监测方法,建立重金属浓度动态数据库,明确主要污染源;同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管控,推广环保肥药,建设防渗设施,实施修复技术等。本文拟通过分析现状、影响因素,探讨系统的监测与防治对策,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借鉴。希望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共同应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这一环境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土壤中铬污染加剧,开展铬治理方法的研究尤显重要。介绍土壤中重金属铬污染的现状及来源,分析铬污染的危害,阐述并比较物理修复方法、化学修复方法、生物修复方法、电动力学修复技术、农业生态修复技术等各种治理方法的优缺点,提出采用综合治理措施有效治理土壤中铬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土壤铅污染现状及钝化修复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各国土壤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土壤铅超标不仅影响植物体的正常生长,而且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分析我国土壤铅污染的现状,介绍当前常用的治理措施,探讨利用4A沸石钝化技术固定土壤铅、降低其生物有效性、达到修复重金属铅污染土壤目的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原位淋洗修复既要实现对重金属的高效去除,还要尽量减少对土壤性质的破坏。以张士污灌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振荡浸提技术对有机酸淋洗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对重金属Cd、Pb、Zn的浸提率随着酒石酸、乙酸、柠檬酸、苹果酸的浓度升高而增加;4种有机酸对土壤重金属的浸提效果均是Cd〉Pb〉Zn;酒石酸在浓度为0.5mol/L时对土壤中重金属Cd、Pb、Zn的浸提效果最好,浸提率分别为99.39%、57.65%、43.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