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典园林深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独特的植物造景方式促进了中国古典园林特色和意蕴的形成,将其更好地融入现代景观建设中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探讨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的造景手法及文化意蕴,分析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应用现状,结合现代园林发展探讨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对现代园林造景的启示,进而推进现代造园艺术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手法及其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翔春  秦华  朱玲 《南方农业》2009,3(1):70-72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个性鲜明,极具艺术魅力,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我国历代园林都很注重植物景观艺术美及意境美的营造,选择植物题材更有许多传统的手法和独到之处。本文介绍了我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技艺的特点及其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技艺特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莎  秦华  何为 《南方农业》2010,4(1):26-29
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是营造园林自然空间的重要手段,它把植物景观创造和中国人的自然观、社会文化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理念和理法;并以其自然清幽、情景交融的景观风格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辉煌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中国古代文人雅客崇尚园林隐居的侧面,对不同时期的传统园林的营造技艺手法,做了一定程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公园是供人们休憩的地方,园林植物是公园造景的主体,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既能充分展示其本身的观赏特性,更能创造优美的环境艺术效果。科学、合理的植物种植设计对创造公园优美的景观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以武汉市江夏中央大公园种植设计为例,对当前园林绿化设计的一些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观赏竹是园林造景中重要的观赏植物之一,我国竹类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利用竹类植物资源对园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初步探讨了观赏竹在园林造景中的配植形式及竹与山石、水体、道路、园林建筑及其他园林植物组景等应用类型,以期为提高观赏竹类植物应用水平提供一定的实践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三角梅品种繁多,形态可塑性强,能够美化环境、烘托氛围,是值得大力推广的园林植物之一。基于此,简要介绍了三角梅的生长特性及其在园林造景中的技术要求,并以具体实例阐述其在厦门城市园林造景工程中的应用形式,进一步展示三角梅在厦门地区优良的园林造景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对植物认识的深入,观赏草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也因其自然美观及养护简单,逐渐被园林设计师所采用。基于此,通过观赏草在园林植物造景中的植物配置及景观搭配,提出见解,望对该理论的丰富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对环境意识的加强,建设园林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目标。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化和园林造景的主要元素,园林植物配置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城市园林绿化的品味,而居住小区的植物配置也是园林植物配置的重点组成部分。基于此,以湖北科技学院学苑小区为例,对其植物配置情况以及植物选择运用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9.
园林绿化设计既是园林工程建设中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原理艺术水平的关键途径与方法。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植物造景是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且在园林绿色设计中有着重要作用,为提高园林绿化设计水平,应当对植物造景艺术手法进行合理运用,从而使植物造景质量得到提高,进而提升园林绿化设计艺术水平。就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植物是园林设计各要素中唯一具有生命、具有周期性变化的要素,利用它特点鲜明的季相变化做好规划设计是丰富园林整体景观效果的重要手段。将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分为色彩和空间两个方面来论述,包含了叶、花、果、枝干的色彩季相变化以及不同时期的植物空间特征,再从美感与功能两个角度入手分析园林植物季相变化对景观效果的影响,试图较为全面地阐述园林植物季相变化的特征及其对景观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植物造景作为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因素,在整体园林优化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植物造景能够将园林设计的整体效果进行优化升级,使其更加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基于此,结合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具体概念以及相关特点,进一步探讨了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应用对策。  相似文献   

12.
简介了园林植物造景的概念,景观性、生态性、生物多样性的配置原则,植物配置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桂林市居住区绿化调查及植物造景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区是人居环境最直接的空间,如何运用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理念和方法对园林植物景观进行构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现代居住区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所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桂林市新天地、公园绿涛湾、金水湾、恒祥花园等4个居住区绿化现状、景观现状、功能要求、人文环境实地调研,提出了居住区的植物配置模式。对居住区绿化现状浅析,并提出居住区植物造景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棕榈科植物是重要的园林植物资源,在园林应用方面具有多种用途。本文简介了部分棕榈科植物的主要特征,在居住区、公园等场所的景观用途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5.
夏才根 《南方农业》2009,3(2):50-53
瞻园原来是明初中山王徐达的故邸,始建于嘉靖初年。清时与上海豫园、无锡寄畅园、苏州拙政园、留园并称“江南五大园林”。其在运用植物寓意造景方面有很多独到之处,使植物与建筑、山水等合理配置而共同构成园林的环境,还利用植物本身的观赏性营造园林的景点。作者试图通过以下方面对瞻园的植物景观艺术进行探究:(1)植物在瞻园景观中的观赏性,包括瞻园观赏植物的姿态美、色彩美、风韵美;(2)植物配置在瞻园景观中的实际运用,包括配置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重庆南山植物园作为以山地为特色的植物专类园,在植物景观营造上有别于其它公园。文章从南山植物园的植被起源与构成、用地特点与各专类园的关系到植物园造景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初步总结出其植物造景规律,并重点阐述了该园的适地造景、建造植物群落、规则中求自然、突出绿地主题植物景观、表现自然野趣、合理修饰地形、展示季相变化、装点园林等植物造景特点。  相似文献   

17.
坡地植物配置是园林植物造景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探讨了坡地植物树种选择要点,在分析坡地植物配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指出坡地植物配置必须考虑生态科学和艺术效果,达到两者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8.
园林设计第1期003/中国寺庙园林景观初探│周维琼,张建林008/浅谈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蔡明,樊晓辉012/重庆彩云湖水库湿地公园种植规划设计│屈雅琴,张建林,黎慧华041/CBD特色街道开放空间规划设计探讨│黄建军,秦华047/浅谈山地居住区的绿化景观设计│黎慧华,周建华,邢佑浩051/园艺作物的园林造景│刘朝蓬,林萍,刘健君,等055/浅析观光果园果树的景观设计│梁森苗,戚行江第3期003/融进天然资源创建有生命力的住宅小区景观│丁志祥,吴际,徐四春006/南京园林植物造景特色│蔡明,乐沫沫012/竹类植物在长沙市园林中的应用探讨│陈海霞,徐旭04…  相似文献   

19.
根据科学和艺术的原则对中心绿廊公园植物造景进行优化,优化内容包括公园整体景观、各功能区域的景观和道路景观。同时对植物与其他造园因素组合造景进行了探讨,总结了中心绿廊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20.
植物在水景塑造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分析现状滨水植物应用的基础上,分析滨水植物景观营造需遵循的几个原则和造景艺术手法,探讨了多种水体的植物配置模式,提出景观与生态兼备的滨水植物景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