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针对现有投饲机无法满足大型集约化深远海养殖工船投饲作业的工作需求,颗粒饲料因输送工艺和结构参数不合理导致管道堵塞,为提高颗粒饲料输送性能与效果,设计了一种可集中控制、定时、定量、定速作业的远程气力输送的自动投饲机,确定了投饲机的总体结构,完成了对螺旋下料器的关键部位的设计,开展了EDEM离散元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饲料颗粒在该装置中,从生成到排除过程中不会发生堵塞、滞留的现象,且下料速度可以通过螺旋轴的转速控制,下料速度稳定,当螺旋轴转速达到40r/min时,满足投料速度1.5 t/h。该设计和研究为后续的深远海养殖投饲设备的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产颗粒饲料投饵装置的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健康 《福建水产》2011,33(5):67-69
本文分析了离心抛撒式投饵机、气力输送式投饵机和水力输送式投饵机等三种型式投饵机的技术原理与应用,指出水力输送式投饵机适合水产湿颗粒饲料自动投饵,但应解决好湿颗粒饲料机生产能力与水力输送式投饵机投饵能力的衔接配套、降低湿颗粒饲料在输送过程中的饵料溃散技术,以及根据养殖品种不同,分别进行抛投技术处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在大水面养殖中,投喂饲料已不再是人工手动投喂或是就地取材天然青饲料喂养,而是普遍使用投饵机投喂颗粒或膨化饲料,以节省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投饵机的种类繁多,针对不同水面、不同养殖模式投饵效果差异较大。本文主要讨论大水面养殖环境中箱式池塘投饵机与涡旋式抛撒投饵机投喂颗粒饲料时的投喂效果与经济效益的差异。一、投喂颗粒饲料的耐水散失情况水产饲料耐水性也称为"水产饲料水中稳定  相似文献   

4.
深水网箱养殖自动投饵计量装置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计量装置是深水网箱养殖自动投饵系统装备中精准投饵的关键。由于不同型号的饲料颗粒密度与体积存在差异,投饵进程中饲料密实度不断变化,导致投饵系统存在计量不准、误差较大的缺点。利用科里奥利力学原理,开发出一种不受饲料特性与重力场变化影响的计量系统装置,进行了装置的整体设计、框架构建,分析了关键参数的测量与计算方法。采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为控制核心,通过对扭矩与转速的测量与反馈控制,对计量误差进行动态校正,运用PID控制方法实时控制转速,从而精确控制计量给料。该装置能满足颗粒饲料精准计量和定量给料的要求,结构简单,计量精确度可达±1%,量程范围为0~15t·h-1,适合深水网箱集约化养殖精确投饵操作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集中式自动投饵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池塘养殖产业化、现代化的需要,提高养殖机械自动化水平,基于气力输送原理,设计了一套以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为控制器的集中式自动投饵系统.介绍了投饵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了系统气力输送、多路配送、自动控制等关键技术.根据设计要求,对自动投饵系统进行投饵性能测试,投送距离320m时,最大投饵量为1100kg/h,吨料能耗低于8kWh/t,饲料破碎率低于0.7%.试验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定时、定量以及高效投喂,操作方便,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6.
《渔业现代化》1986,(3):48-48
该机为池塘养鱼、工厂化养鱼、网箱养鱼投放硬颗粒饵料的自动设备。自动控制性能稳定,投饵时间,投饵及时间间隔可调,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定时、定量,节省饲料,降低成本,提高鱼产量,使成鱼规格化,提高养鱼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鱼塘自动投饵机因能自动定时、定量抛洒各种规格的颗粒饲料、节省人力、抛洒面积大且均匀、节约饲料等优点而倍受广大高密度养殖者的欢迎。但笔者通过多年的使用则认为,千万不要以为使用了投饵机就一劳永逸,一开机就万事大吉了,实际在使用中还有诸多问题。如何科学地使用它,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基于PLC的远程气力输送自动投饵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提高水产养殖投饵的自动化和工业化水平,满足现代水产养殖精确投饵的需要,研发了国内第一套远程气力输送自动投饵系统,并设计了以PLC为控制核心,集编程、传感器等技术为一体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介绍了设备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控制系统硬件选型及编程方法。在GX—DEVELOPER-8.34环境下采用梯形图语言编制系统运行和监控软件,实现投饵作业的精确计量、自动控制和人性化操作。检测结果表明,该自动投饵系统基本达到设计要求,风机排气压力在49.0kPa时管道远程输送距离达到300m以上,投饵速率达1586kg·h^-1,证明该设备能有效提高投饵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淡水网箱养殖自动投饵机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现有网箱养殖中投饵机位置固定,饲料投放不定量的现状,考虑网箱养殖环境的影响因素,利用传感器、轨道传动和PLC技术(方法),设计了一种可定量投饲的移动式网箱养殖自动投饵机。文章介绍了网箱养殖自动投饵系统的布局,投饵机的工作原理、技术要求,以及轨道铺设要求。然后,详细介绍了投饵机设计基本参数的理论分析过程,行走系统和投饲装置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计算过程(结果),行走系统可对多个网箱进行移动式投饲,定量下料机构可实现定量式投饵,提高了网箱养殖饲料投放过程的机械化水平和自动化水平,降低了劳动强度,增加养殖效益。以4m×6m×3m规格的网箱为例,进行成本分析,当网箱个数在10个以上时,使用该自动投饵机比一般的单个自动投饵机更经济。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打开投饵机投饵小门所需的动能,以及弹簧弹性原理使投饵小门自动关闭,实现了在无人投饵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定时、定量投饵,使水族箱观赏鱼类能够得到维持正常生活所必需的饲料。  相似文献   

11.
水产养殖自动投饵装备研究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自动投饵系统可应用于大型网箱养殖和高密度工厂化养殖等,是提高饲料利用率,控制养殖成本和强化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文章概述了国内外自动投饵装备的发展进程,着重介绍了国外深水网箱自动投饵装备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情况,分析了国内自动投饵装备研究使用现状,对国内自动投饵装备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在水温为(29.3±1.1)℃的自然海水条件下,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丁香酚对体质量为(4.83±1.30)g的黄斑篮子鱼(Siganus oramin)的麻醉效果。结果显示,在30~80 mg·L^–1时,黄斑篮子鱼幼鱼的入麻时间随其浓度的升高而减少,复苏时间随其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麻醉过程中,呼吸频率在浅麻时略微上升,深麻时快速下降,直至麻醉过度呼吸停止。研究发现,丁香酚质量浓度在30~100 mg·L^–1时,黄斑篮子鱼幼鱼均能在3 min内进入4期麻醉,4 min内完全复苏,成活率100%。入麻后在空气中暴露时间少于8 min时,复苏时间随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大于8 min时,复苏时间随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延长,且复苏率逐渐下降。结果表明,丁香酚对黄斑篮子鱼幼鱼具有入麻快、复苏时间短、复苏率高等优点,是其理想的麻醉剂;建议生产上使用的质量浓度为30 mg·L^–1,且入麻后人工操作不宜超过6 min,若追求更快麻醉,丁香酚质量浓度也不宜超过80 mg·L^–1。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收集了168尾雌性猛虾蛄(Harpiosquilla harpax)并逐一解剖,比较了不同个体猛虾蛄卵巢和纳精结构的发育特征,对乳白色纳精结构内容物进行了超显微观察。结果显示,猛虾蛄具成对的卵巢,位于围心窦和消化道之间,从头胸甲后部延伸至尾节。卵巢发育颜色变化为无色-灰黄色-土黄色-浅黄色-橘黄色,成熟的卵巢呈橘黄色或粉红色。性腺指数分别为1.62±0.53、2.73±0.44、3.82±0.48、6.84±1.04和11.63±2.11;雌性虾蛄第6、第7、第8胸节腹部有3条平行带,为储存精子的器官,其表观颜色也有变化(无色透明-浅白色浑浊-乳白色),性腺成熟度越高,纳精结构乳白色越明显。其内容物具集群状态的精子,群外被包膜,精子间充满丝状间质,精子近球形,无鞭毛,无顶体,大小为1~3μm。研究结果可为猛虾蛄的繁殖生物学和人工育苗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盐碱池塘生态工程化种养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系统中排水渠和蓄水池分别收集浸选盐碱水和渗透盐碱水,监测系统中盐碱水、土壤中的氮、磷营养盐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渗透、浸洗两种方式对土壤进行洗盐脱碱,抬田土壤总氮、总磷明显下降,盐碱水中总氮、总磷明显上升,通过土壤浸洗方式对土壤中氨氮、硝酸盐氮、正磷酸盐洗脱作用较弱,但通过土壤渗透方式对土壤中氨氮洗脱作用较强,蓄水池作为土壤渗透后的盐碱水收集池,水体中氨氮较高,可以作为养殖补充用水;在盐碱池塘生态工程化种养系统中养殖水体总氮<4 mg/L,总磷<1.3 mg/L,符合养殖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应对氨氮(NH4-N)急性胁迫时的生理变化,分别于不同NH4-N浓度和时间下测定其体内溶菌酶及3种消化酶的活力。结果表明,实验剂量和实验时间均显著影响这4种酶的活力(P<0.05)。与对照组比较,方斑东风螺经NH4-N胁迫后:1)溶菌酶活力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总体呈现"抑制–诱导"趋势;2)低质量浓度NH4-N (22 mg·L^–1)对胃蛋白酶活力随时间的延长表现出"诱导–抑制"趋势,而其他质量浓度总体表现为"抑制–诱导"趋势;3)脂肪酶活力随着NH4-N处理时间的延长,总体上呈现抑制作用或与对照组呈相似水平;4) NH4-N处理时间显著影响方斑东风螺淀粉酶的活力,但各处理组的淀粉酶活力相比对照组在处理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并无太大的诱导或抑制作用。综上,水体中的NH4-N会影响方斑东风螺这4种消化酶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长链脂肪酸延长酶(elongases of very long chain fatty acids, Elovls)是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ong 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LC-PUFA)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能够延长PUFA的碳链。为探究Elovl4在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 PUFA生物合成中的功能,该研究克隆了卵形鲳鲹Elovl4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ToElovl4-like,其开放阅读框(ORF)为792 bp,编码263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编码的氨基酸包含Elovl家族的显著结构特征如组氨酸盒子、多个跨膜区和ER滞留信号等。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卵形鲳鲹Elovl4-like基因高度保守,且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序列与其他鱼类的相似度为73%~86%,其中与大西洋鳕(Gadus morhua)的相似度最高(86%)。系统进化分析表明,Elovl4主要聚为Elovl4a、Elovl4b和Elovl4-like 3类。其中ToElovl4-like与其他鱼类的Elovl4-like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ToElovl4-like基因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性腺和脾中mRNA表达量最高,在脑中mRNA表达量最低。酵母异源表达分析表明,ToElovl4-like可以分别将亚油酸(18:2n-6)、二十碳五烯酸(20:5n-3)延长为二十碳二烯酸(20:2n-6)和二十二碳五烯酸(22:5n-3)。研究结果为了解鱼类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的生物合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Pellino蛋白家族,是一类高度保守的E3泛素连接酶,在泛素化和先天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通过RACE技术得到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泛素连接酶Pellino基因的c DNA全长。该基因序列全长1 961 bp,编码区序列长1 299 bp,编码432个氨基酸,5’非编码区(UTR)为89 bp,3’UTR为573 bp。通过qRT-PCR技术,研究了PmPellino基因在斑节对虾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研究了其在不同浓度氨氮胁迫下和不同微生物刺激下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mPellino基因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鳃组织中表达量最高。急性氮氮胁迫后,PmPellino在肝胰腺中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1),但在鳃中的表达被抑制(P<0.01)。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可显著激活PmPellino在鳃中的表达,抑制其在肝胰腺中的表达。鳗弧菌(V. anguillarum)可显著抑制PmPellino在肝胰腺中的表达,而对PmPellino在鳃中的表达无显著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可以显著激活PmPellino在肝胰腺和鳃中的表达。结果表明PmPellino可以激活免疫应答通路,在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鱼道是解决拦河筑坝阻隔鱼类洄游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满足兴建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后洄游鱼类上溯的要求,保护赣江水生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减缓工程对鱼类种群遗传交流的影响,针对峡江水利枢纽实际情况制定了鱼道过鱼方式。鱼道采用垂直竖缝式结构设计,由上游鱼道(出口段)、坝体过鱼孔口、下游主、副鱼道(进口段)、集鱼系统及连接段组成,设计主要过鱼季节为4-7月,流速0.7~1.2 m/s。采用仪器监测与人工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对峡江鱼道过鱼效果进行了初步监测。监测结果显示:2017年监测到过鱼总数67.8万尾,其中上行占41.67%;期间共监测到22种鱼类,共计4目、7科、18属,以小型鱼类为主,如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三角鲂( Megalobrama terminalis)、银鲴(Xenocypris argentea)、银鮈(Squalidus argentatus);不同季节过鱼数量不同,其中以二季度最多,占总数49.17%,过鱼数量以7月最多;过鱼数量昼夜差别大,以上午10:00至下午16:00是过鱼数量最多;与国内其他鱼道相比,峡江鱼道过鱼数量较多,过鱼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文章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鱼粉中5种喹噁啉类药物及其2种主要代谢物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乙腈-乙酸乙酯(1∶1,V∶V)和1 mol·L^–1盐酸分步提取,盐酸提取液进一步用乙酸乙酯反萃取,有机相经浓缩后,均用乙腈复溶,用PRiME HLB通过性固相萃取柱净化处理。样品以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经Phenomenex Kinetex C18柱梯度洗脱分离,质谱采取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代谢物采用内标法定量,原药采用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7种化合物在对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4),2种代谢产物检测限为2μg·kg–1,定量限为5μg·kg^–1;5种喹噁啉类药物检测限为1~10μg·kg^–1;定量限为2~20μg·kg^–1。在高、中、低3种添加浓度下7种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为64.4%~102.2%,相对标准偏差为3.2%~10.2%。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能同时测定鱼粉中的喹噁啉类药物及其主要代谢物。  相似文献   

20.
斑节对虾GLUT1基因cDNA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利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 GLUT1 (glucose transporter type 1)的cDNA全长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的方法研究了PmGLUT1在斑节对虾幼体发育过程中、各个组织中及低盐胁迫下的差异表达情况。该基因cDNA开放阅读框(ORF)全长1 476 bp,可编码491个氨基酸。检测PmGLUT1基因从受精卵至仔虾期发育过程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mGLUT1在幼体发育各期的表达量有所波动,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组织表达分析发现,PmGLUT1在鳃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肝胰腺次之,在卵巢中的表达量最低。急性低盐胁迫后,PmGLUT1在肝胰腺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鳃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Pm GLUT1可能在斑节对虾幼体发育及机体应对低盐胁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为进一步研究葡萄糖转运蛋白基因在斑节对虾幼体发育调控和耐低盐胁迫应答中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