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凹绿地与雨水花园在小区尺度应用中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下凹绿地和雨水花园在工程实践中的对比优选,详细介绍分析了下凹绿地和雨水花园这两种低影响开发设施。选取桐庐县某小区,通过构建SWMM模型,模拟基础组合、基础+下凹绿地、基础+雨水花园3种LID布设方案在1年一遇、2年一遇、5年一遇重现期暴雨时的出水口径流过程及各污染物负荷总量,并选用层次分析法评价了下凹绿地和雨水花园的综合效能。结果表明,下凹绿地和雨水花园对径流和水质均有一定的削减作用,且雨水花园作用效果更显著,层次分析评价出雨水花园综合效能更优。  相似文献   

2.
沈奕 《南方农机》2017,(6):154-155
雨水花园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微型细胞体。当前随着"海绵城市"战略的全面铺开,我国高校雨水花园建设方兴未艾。介绍了雨水花园的概念和类型;总结国内外校园中雨水花园的应用实例,分析其应用特点;探讨高校雨水花园建设的意义,着重指出其教育示范作用和科研实践功能。  相似文献   

3.
城市内涝与水资源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雨水资源利用与控制技术的不足,为实现雨水源头减排和提高雨水资源利用效率,基于传感器技术和单片机原理,设计了由雨水收集系统、浇灌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等组成的自动集雨灌溉系统,并针对该系统的实现过程和运行模式开展了模型试验测试。试验表明:自动集雨灌溉系统设计方案可行,单片机程序编写合理,整套系统具有较好的智能感知和识别能力,能够自动实现雨水的收集与灌溉过程。研究成果可为提高雨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缓解城市内涝提供设计思路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雨水花园作为"海绵城市"和城市低影响开发(LID)的技术类型之一,具有易管理、景观佳、成本低、生态好等优势。通过对济南地区水生态环境及水文特性的研究,选取种植植被、种植土层配料选择、人工填料层填料选择、人工填料层填料粒径为主要结构参数,对4因素分别设置3水平,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理论,通过人工降雨方式对9组试验进行实地试验模拟。利用TOPSIS综合评价法、极差及方差对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总磷、总氮的削减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雨水花园在削减雨水的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总磷、总氮方面效果显著;人工填料层填料选择雨水花园净化效应的影响最显著,种植土层配料选择影响最弱;最佳雨水花园净化效应的综合配置方案为狼尾草,种植土层配料为4份园土+3份腐叶土+3份砂土,人工填料为30 cm石英砂+20 cm沸石,人工填料的粒径选择小粒径。  相似文献   

5.
为了做到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二次利用,研发与设计出适用于农田灌溉的自动化雨水回收装置系统显得非常关键。为此,通过搜集、查阅与梳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论著与文献资料,以农田作为主要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法等方法对灌溉农田的新型自动化雨水回收装置进行了科学设计和分析,并利用太阳能板蓄电池当作发电装置,根据能量转化与压力传感器等原理,运用PLC电路智能控制农田灌溉的自动化雨水回收装置,发挥出雨水的净化、存储以及灌溉的作用,并且依靠科学的论证和定量的计算分析,凸显出此自动化雨水回收装置的节能效应。同时,选用石英砂、陶瓷膜等低能耗与成本的材料,确保使用周期更长,实现水资源的节约目的。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完成了雨水的净化与自动控制,运用基于远程监控技术的安全报警装置,达到智能化控制效果,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有利于提高我国在灌溉农田自动化雨水回收装置方面的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6.
温棚膜面雨水集蓄回用滴灌技术设计,一是膜面雨水集蓄回用装置:膜面雨水收集、初期雨水弃流装置、膜面与集水窖间集流槽、沉淀池、过滤池、集水窖等;二是集雨量与作物需水量的耦合,进行来用水平衡分析,确定灌溉水源水量;三是低压微灌系统的选型,系统最优工作方式与系统关键部件的最佳结构设计参数的确定.通过典型设计案例分析,系统的阐述了温棚膜面雨水集蓄系统组成、结构优化和灌溉系统的配置,同时提出了该项综合技术函待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温棚膜面雨水集蓄回用滴灌技术设计,一是膜面雨水集蓄回用装置:膜面雨水收集、初期雨水弃流装置、膜面与集水窖间集流槽、沉淀池、过滤池、集水窖等;二是集雨量与作物需水量的耦合,进行来用水平衡分析,确定灌溉水源水量;三是低压微灌系统的选型,系统最优工作方式与系统关键部件的最佳结构设计参数的确定。通过典型设计案例分析,系统的阐述了温棚膜面雨水集蓄系统组成、结构优化和灌溉系统的配置,同时提出了该项综合技术函待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雨水积蓄过程技术的专家知识、经验为依据,以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的设计思想为指导,针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所面临的严重缺水问题,设计开发出一套智能化的丘陵山区雨水积蓄工程技术的专家系统.同时,系统综合了分析、统计知识,以Visual Basic6.0语言为开发平台,形成包括集雨系统、输水系统、蓄水系统、施工系统、知识浏览系统、知识获取系统、管理系统、查询系统等8个子系统的设计环境.在设计过程中把系统程序设计为子程序的形式,系统界面采用可视化的设计,界面友好.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城市雨水利用系统的综合效益,以促进其在城市的推广应用,需要客观、准确地评价城市雨水利用系统。提出了城市雨水利用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结合雨水利用实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来分析、解决雨水利用系统方案具有准...  相似文献   

10.
将温室雨水利用的理念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相结合,引入土壤温湿度传感器来监测土壤情况,根据作物土壤含水量数值的变化,以组态王为平台,设计了温室雨水自动化灌溉系统,根据作物的土壤含水量值变化范围,决定是否需要灌溉。同时,利用计算机C++语言设计了作物土壤相对含水量查询系统,可准确查询作物所需的生长适宜温度范围、适宜空气湿度、不同生长期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值等,同时也为温室雨水利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提供参数依据。最后。针对系统进行了灌溉试验,试验验证了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城市雨水处理与利用系统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建伟  张凌毅 《节水灌溉》2007,(5):49-50,53
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系统现状表明,目前的雨水利用技术包括雨水的集蓄利用、间接利用与综合利用.介绍了国外先进的雨水利用技术及国内的雨水利用现状,对国内外目前的雨水处理技术进行了分类和总结.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雨水利用技术及设备,指出目前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的发展和研究方向应为研究经济实用的雨水处理工艺和向一体化处理设备发展,并对我国的雨水利用工程提出了建议,提出了将城市雨水系统的功能由快速疏排为主向综合利用为先转化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节水型园林绿地建设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应用乡土植物、耐旱植物;灌溉方式;再生水应用;雨水收集和利用几方面对北京市园林绿地节水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很多绿地中应用耐旱植物,应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应用雨水收集系统、下凹绿地、透水材料铺装等收集雨水和增加入渗量;有务件的绿地应用再生水等各种措施减少对自来水的消耗.但节水型园林绿地建设存在一些问题,设计中仍未采用节水灌溉方式,未考虑雨水收集利用;地面铺装过大并采用不透水砖,造成雨水的浪费等;使用再生水等的绿地所占比例少;养护工人在养护浇水过程中存在水资源浪费现象.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利于加快节水型园林绿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从应用乡土植物、耐旱植物,灌溉方式,再生水应用,雨水收集和利用几方面对北京市园林绿地节水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很多绿地中应用耐旱植物,应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应用雨水收集系统、下凹绿地、透水材料铺装等收集雨水和增加入渗量;有条件的绿地应用再生水等各种措施减少时自来水的消耗.但节水型园林绿地建设存在一些问题,设计中仍未采用节水灌溉方式,未考虑雨水收集利用;地面铺装过大并采用不透水砖,造成雨水的浪费等;使用再生水等的绿地所占比例少;养护工人在养护浇水过程中存在水资源浪费现象.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利于加快节水型园林绿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丘陵山地雨水集蓄利用现状,选取集流面个数、集流面总面积、设计流量、设计保证率、蓄水设施个数、蓄水总体积和工程造价等7个主要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建立了雨水集蓄工程的投影寻踪决策模型,采用人工鱼群算法对评价模型进行优化,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某雨水集蓄工程设计的方案优选。研究表明,用投影寻踪回归分析法进行雨水集蓄工程方案决策,避免了传统评价方法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误差,评价结果合理可信、方法简单,为雨水利用工程方案的优选提供了科学手段。  相似文献   

15.
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的扩大,自然土地资源被城市分割,土地雨水自我吸收、灌溉雨水的能力被剥夺。自然进行了反击,政府提出海绵城市的建设,是我们的反思与行动。本文基于海绵城市的背景下,对于校园雨洪管理产生的思考,基于校园现状采取将雨水滞留-渗透-净化-蓄水-循环利用的原则。运用景观手段、植物、材料使雨水能够自然地流动,用校园雨水花园的手段,将校园作为海绵城市的细胞体,自下而上地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济南地区水生态环境及水文特性的研究,选取影响试验指标的主要结构参数,包括种植植被、种植土层配料选择、人工填料层填料选择、人工填料层填料粒径,对4因素分别设置3水平,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理论,通过人工降雨方式对9组试验进行实地试验模拟。利用TOPSIS综合评价法、极差及方差对试验指标雨水蓄存率、初始产流时间、洪峰延迟时间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雨水蓄存率、初始产流时间、洪峰延迟时间分别在34.65%~82.83%,38.5~197.0 min,58.5~219.0 min之间,平均值分别为56.08%、103.94 min、146.5 min,植被选择、人工填料层填料粒径对雨水花园蓄滞效应的影响最显著,种植土层配料选择、人工填料层填料选择影响最弱;最佳雨水花园蓄滞效应的综合配置方案为千屈菜、5份园土+3份的腐叶土+2份河沙、30 cm石英砂+20 cm煤灰渣、下层:小粒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雨水资源化概况及其利用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雨水资源化的基本内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认为其内涵在于它强调把雨水作为一种资源加以评价与利用,即通过规划和设计,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将雨水转为可利用水源。此外,从时间、空间、利用目的和供水目的上对狭义的雨水利用进行了分类,阐述了雨水资源化及其开发利用的意义,并对我国雨水利用分区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8.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在绿色校园建设的实践中,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结合区域的气候、水资源、给排水工程等客观情况,构建了雨水生态收集综合利用系统,选用适宜的雨水渗透、调蓄、净化和补水技术及设施并进行优化,达到控制径流量和径流污染及雨水资源化的目标,获得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根据雨水资源的现状。对我国温室雨水资源进行了分析。为了提高对雨水的利用。提出了利用温室雨水收集系统收集雨水用于温室灌溉.并对系统的经济性及应用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点内容,居住区作为城市用地中比例最高的部分,理应顺应时代的号召,提出新型的雨水管理方式。而在居住区雨水利用系统中,雨水设施的素面朝天使得居住区内的景观环境质量下降。文章主要以居住区为研究对象,探讨居住区内的景观设计与雨水管理的有效结合方式,营造出既能满足人们观赏娱乐,又能对雨水进行集约利用的雨水景观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