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该研究采用双层平板涂布法和划线法,从不同地区的海洋环境样品中分离纯化光合细菌,以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创伤弧菌(V.vulnificus)、鳗弧菌(V.anguillarum)为指示菌,采用牛津杯法测定海洋光合细菌菌株的抑菌作用,采用靛酚蓝分光光度法和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菌株对氨氮(NH_4~+-N)和亚硝态氮(NO_2~--N)的降解作用,筛选出具有抗弧菌并高效降解NH_4~+-N和NO_2~--N复合功能的优良菌株。结果显示,从30个海水、海泥等样品中分离得到3株光合细菌,分离自连云港车牛山岛海水样品的菌株P-3,对3种弧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鳗弧菌的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为5.3 mm。3株光合细菌均具有一定的降解NH_4~+-N和NO_2~--N作用,菌株P-3的降解作用最强,在含有50 mg·L~(-1) NH_4~+-N和NO_2~--N的培养基中培养4 d,降解率分别为89.68%和94.98%。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P-3为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相似文献   

2.
三种光合细菌不同生态环境下的生长试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黄宁宇  来琦芳 《海洋渔业》2004,26(3):199-204
本试验以光合细菌中的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球形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sphaeroides)、荚膜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capsulata)为试验对象,分别比较三株光合细菌在不同温度、盐度、pH生态环境下的生长差异。试验结果表明:①球形红假单胞菌为广盐性菌种,荚膜红假单胞菌适宜在高盐度水中生长,沼泽红假单胞菌则适宜在低盐度水中生长。②沼泽红假单胞菌生长受pH影响较大,适宜在培养基初始pH值较低的水中生长,随着pH的升高,生长速度下降;球形红假单胞菌和荚膜红假单胞菌则适宜在各种pH水环境中生长。③三种光合细菌相对适宜在25~30℃之间生长。因此在盐碱地水产养殖过程中,对于高pH、高碳酸盐碱度的盐碱水质中可选用荚膜红假单胞菌,而在离子比例失调和水型复杂的盐碱水质可选用广盐性的球形红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3.
集约化投饵型养殖会导致养殖区域底部环境持续恶化,限制了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对采自威海金海滩排污口附近污泥中的海洋光合细菌进行了富集、分离和初步鉴定,模拟自然养殖环境,选取优势菌株进行池塘底泥处理试验(上层水体,下层底泥),分析比较两株菌对底泥的改良效果;试验共获得两株优势光合细菌PSB1和PSB2,分属于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和小红卵菌属(Rhodovulum)。底泥处理试验结果显示:PSB1和PSB2都可以稳定水体pH,降解水中的硫化物、氨氮和化学耗氧量(COD Mn)。PSB1处理底泥最佳效果为:添加1‰的PSB1,水体中pH在6.98~7.33,底泥中COD Mn 、硫化物、氨氮和NO - 2-N降解率分别为92.91%、79.61%、97.00%和73.56%。研究表明,光合细菌可以促进改善水质、维持下层水体的良好水质,在水产养殖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研制高效降解亚硝酸盐的水产用光合菌制剂,从池塘底泥及池水样品中筛选和分离纯化得到光合细菌菌株,并进行了降解试验和菌株安全性试验,对目的菌株的生产模式进行了探究。经鉴定,该菌株为沼泽红假单胞菌,菌落呈红色,大小为0.5~1.0 mm。亚硝酸盐降解试验的结果表明,该菌株可在48 h内使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从3 mg/L降至0.2 mg/L以下,降解率高达93 %,且溶血安全,对鲫鱼和对虾安全无副作用。生产模式探究试验的结果表明,5 L桶装光照培养方式较适合高浓度光合细菌液体制剂的生产。  相似文献   

5.
鉴于水资源日益紧缺且水污染问题日渐加剧的现状,藻菌共生系统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方式,有助于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通过人工模拟城市污水,选取3种污水处理中常用细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与小球藻构建藻菌共生系统,探究了不同细菌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 FACHB-5)生长以及污水脱氮除磷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3种藻菌共生系统中,地衣芽孢杆菌为小球藻促生长菌,而枯草芽孢杆菌对小球藻生长有抑制作用,沼泽红假单胞菌对小球藻生长无显著影响(P>0.05),且沼泽红假单胞菌的生长受到小球藻的显著抑制(P<0.05)。在3个共生系统中,地衣芽孢杆菌-小球藻共生系统中小球藻生物量最高,第2天水体的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达到79.84%和83.48%,显著高于小球藻单独培养试验组(P<0.05)。研究表明,3种藻菌共生系统中,细菌与微藻间的关系具有特异性,应选择适宜的促生菌与微藻共培养,合适的藻菌共生系统可提高水体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红假单胞菌属光合细菌的规模化培养方法,2015年1月5日至2016年4月26日,将淡水鱼配合饲料与自来水混合后放置在玻璃温室,于有机玻璃柱中腐烂、发酵培养,培养期间不添加其他物质,也不添加菌种种源。实验过程中,随着饲料的腐烂,容器内壁上逐渐出现了暗红色物质附着,并且附着面积逐渐扩散到整个内壁,然后水体也逐渐转变为暗红色。结果显示,饲料腐烂过程中,水体TN、TP和TOC最高可分别达近1 200 mg/L、700 mg/L和2 700 mg/L,随后水体TN、TP和TOC出现降低趋势。微生物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当水体呈现暗红色时,附着态微生物样品和浮游态微生物样品均以红假单胞菌属为最大的优势属,红假单胞菌属在附着态样品和浮游态样品中的相对丰度分别达到73.19%和54.31%,即实现了浮游态和附着态红假单胞菌属光合细菌的高密度培养。推断本实验中红假单胞菌规模化培养方法的机理:首先,异养菌降解饲料原料为小分子物质,随后在适当的水温、光照等物理因素的影响下,其中高浓度的氮、磷、碳以及金属离子、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小分子物质满足了红假单胞菌的高密度生长需求而大量生长成为优势种类。这提供了一种利用水产配合饲料与水一起发酵进行红假单胞菌属光合细菌规模化培养的方法,可为其他降解大分子有机物的异养菌的规模化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养殖水体中水质净化菌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富集培养的方法,从养殖水体和淤泥中筛选出4株优良的水质净化菌.各菌株经鉴定分别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黄色节杆菌(Arthrobacter flavescens)、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它们对模拟养殖水体中高达5mg/L的氨态氮和亚硝态氮的降解率均能达到80%和90%以上,其中假单胞菌属还具有反硝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球形红假单胞菌对三角帆蚌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信娣  郭玲琼 《水利渔业》2006,26(4):60-61,68
将红螺菌科的红假单胞菌应用于三角帆蚌养殖水体,测定水化学环境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光合细菌可稳定养殖水体pH,去除氨氮、亚硝酸盐氮、总氮,降低COD,促进水体氮循环,改善养殖水体水质。按水体体积计算,红假单胞菌密度109/mL的菌液合理施用量为0.1%。  相似文献   

9.
林永青 《福建水产》2016,(4):318-325
本文以2010—2013年丰、平、枯水期漳江水流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为依据,分析漳江氮、磷营养盐含量特征及其季节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漳江NO_3~--N含量范围为1.45~3.50 mg/L,NH_4~+-N含量范围为0.112~0.940 mg/L,NO_2~--N含量范围为0.030~0.188mg/L,PO_4~(3-)-P含量范围为0.005~0.143 mg/L,TN、TP含量范围分别为3.40~5.75、0.104~0.379 mg/L。漳江TN含量全年偏高,呈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变化规律,受点源和面源的双重污染,以面源污染占主导。TP含量在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变化无明显区别,受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交互作用。漳江NO_3~--N含量占漳江DIN总量的65.3%以上,是氮的稳定形态,不具有显著季节差异。漳江NH+4-N表现出枯水期高值的特征,主要来源于点源排放污染。PO_4~(3-)-P在枯、平、丰水期均有高值出现。漳江水体各营养盐因子在丰水期和枯水期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在枯水期,NH+4-N、TP和TN三个因子间皆呈极显著正相关,NO_3~--N和PO_4~(3-)-P也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雨季径流对各营养盐因子含量变化的影响则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HACH速测法检测对虾养殖水体氮磷含量的可行性,应用HACH速测法和国标法(GB 17378.4-2007)检测对虾池塘水体NH_3-N、NO_2~--N和PO_4~(3-)含量,分析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及其相互关系;并研究了对虾养殖池塘水样直接过滤测定、过滤低温冻存和低温冻存过滤三种处理方法对NH_3-N、NO_2~--N和PO_4~(3-)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HACH速测法检测NH_3-N、NO_2~--N和PO_4~(3-)的标准曲线线性良好,检测结果与国标法检测结果差异显著(P0.05),但两者之间有显著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分别为Y(NH_3~-N)=0.891X(NH_3~-N)-0.006;Y(NO_2--N)=1.657X(NO_2~--N)+0.004;Y(PO_4~(3-))=0.901X(PO_4~(3-))-0.018(Y为国标法检测值,X为HACH速测法检测值);HACH速测法检测养殖水体的结果利用建立的函数方程进行换算,获得的计算值与国标法检测值无显著性差异;经三种方法处理后的对虾池塘水体NH_3~-N、NO_2~--N检测值之间无显著差异,但经冻存处理两组水样的PO_4~(3-)含量显著低于直接过滤检测组PO_4~(3-)含量,冻存处理组之间PO_4~(3-)含量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HACH速测法可用于检测养殖水体NH_3-N、NO_2~--N和PO_4~(3-)含量,但检测结果需要经函数转化;为保证水样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待检水样需要采取合适的保存方式或者立即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1.
3种微生物制剂调控工厂化对虾养殖水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BL)、荚膜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capsulate,RC)和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spp.,LB)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养殖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微生物制剂组合,其作用效果各不相同。各组微生物制剂均能降低水体中氨氮,地衣芽孢杆菌 荚膜红假单胞菌(G1)组、地衣芽孢杆菌 荚膜红假单胞菌(G2)和地衣芽孢杆菌 乳酸杆菌(G3)组NH4 的相对降解率为62%、63%和65%;前21d,G2组降低NH4 效果最明显,相对降解率为79%。在降低NO2-方面,G1组的效果较好,相对降解率为46%;但各处理组对于PO34-、COD均无显著效果。相对而言,G1组改善养殖水质的效果最好。实验中微生物制剂的不同施用频率对水质的净化没有明显的差别。各项水质指标均随养殖时间的推移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高活性光合细菌的分离培养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分别从海滩污泥,高产虾池底泥和养虾消化道分离得到红螺菌光合细菌。经紫外线诱变和试验优选出高产、高活、耐药的菌株4株,分别为英腹红假单胞菌,沼泽红假单胞菌,胶质红假单胞菌和嗜酸红假单胞菌,作为生产用菌种。单因子试验表明,NH4-N去除率达52%以上。经简易培养的生产菌液,在1993年对虾育苗生产中,变态率达79.8%,成活率达75%,在对虾养殖中,提高溶解氧2.08mg/L以上,明显改善水环境,  相似文献   

13.
复合微生物制剂对水质因子降解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波  陈先均 《水利渔业》2006,26(3):68-69
微生物为芽孢杆菌、光合细菌、铜绿假单胞菌,研究了3菌株不同比例及浓度的混合物对养殖水体中CODMn、NH3-N、NO2--N等水质因子的控制和处理效果。复合制剂对几种水质因子有较好的降解效果,温度、作用时间等对微生物降解效果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光合细菌对三角帆蚌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信娣  陈瑛 《淡水渔业》2007,37(1):29-33
将红螺菌科的红假单胞菌应用于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 ingii)养殖水体,测定水化学环境因子和微生态群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光合细菌可稳定养殖水体pH,去除氨氮、亚硝基氮、总氮,降低COD,改变水体氮磷比;光合细菌能有效控制异养细菌、弧菌、气单胞菌数量,对真菌的增殖也有一定抑制作用,避免养殖水体水质恶化。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网箱养殖区水体氮的时空变化特征,于2016年6月—2017年5月在樟湖库湾网箱养殖区和非网箱养殖区共设置5个站位,每月采集1次表、底层水,测定和分析总氮(TN)、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亚硝态氮含量(NO_2~--N),并以探讨网箱养殖区不同水层各形态氮的季节变化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网箱养殖区NO_3~--N和底层水体中TN含量高于对照区,但表层水体中TN和NH_4~+-N年平均含量低于对照区;养殖区和对照区水中无机氮的主要形态均以NO_3~--N为主,其次是NH_4~+-N,NO_2~--N最少,TN和三种无机态氮的季节变化趋势一致。网箱养殖区表层水体中各形态氮呈现极显著相关性(P0.01),对照区除表层水体中TN与NO_3~--N、底层水体中TN与NH_4~+-N极显著相关(P0.01)外,其余形态氮之间相关性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光合细菌作为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对它进行研究开发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试验从光合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作用出发,以期得到较好的菌株用于水产养殖中。试验通过选择性富集培养的方式从洛阳市洛河分离得到光合细菌,通过形态学观察,以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为依据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污水中培养物为沼泽红假单胞菌,清水中培养物为万尼氏红微菌。体外抑菌试验表明分离得到的光合细菌对G+ 、G- 模式菌种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光合细菌的计数方法--半固体试管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合细菌是一大类能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产氧光合作用的细菌的总称,包括红螺菌科、着色菌科、绿硫菌科和绿色丝状菌科,由于它有能利用硫化氢、氨氮、有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快速生长且菌体本身具有营养丰富、无毒无害等特点,因而在水产养殖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水产养殖中用的光合细菌主要是红螺菌科的光合细菌,如沼泽红假单胞菌、荚膜红假单胞菌、球形红菌等,常用来净化水质、防治疾病和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效果比较明显。然而长期以来,光合细菌水产制剂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造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时有掺假使杂现象发生,严重危害到…  相似文献   

18.
光合细菌一般生长在湖底土、河流底土、海底土和水田等地,笔者选择有机物污染较为严重的东平湖畔的河流底土,经富集培养、纯化,最后经菌种鉴定获得了沼泽红假单胞菌、胶质红假单胞菌、球形红假单胞菌和绿色红假单胞菌4株净化养鱼池水质较为理想的菌株。1试验材料和方法1.1富集用培养基NH4Cl1克,MgCl20.2克,酵母膏0.1克,K2HPO40.5克,NaCl2克,水900毫升,灭菌。经过滤灭菌的NaHCO35克/50毫升水;50毫升经过滤灭菌的酒精、戌醇或4%的丙氨酸,用过滤灭菌的0.1摩/升H3PO4调pH值至7.0。…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不同浓度的沼泽红假单胞菌(有效活菌数≥5×109个/mL)对罗非鱼养殖水质及生长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试验共设4个处理,其中1#、2#、3#为试验组,依次在水体中投放3种不同浓度的沼泽红假单胞菌(4mg/L、6mg/L和8mg/L),每隔10d泼洒一次;4#为空白对照组。试验养殖180d,分6次测定水体pH值、溶氧量、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无机氮(TIN)含量,试验结束起捕计算罗非鱼的产量、均末重、成活率以及饵料系数作为生产性能的评判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投放沼泽红假单胞菌能稳定水体pH值,提高溶氧量,有效抑制水体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无机氮(TIN)等有毒物质的产生,试验组的平均单位产量、均末重和成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P<0.05),而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4#(P<0.05)。多重比较来看,投放浓度为6mg/L组效果最好,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说明在水体中投放沼泽红假单胞菌,有效地改善养殖水体的水质状况,提高饵料转化率,促进鱼生长,增强抗病力,可在罗非鱼养殖区域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高密度养殖系统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垂直变化规律以及与其对应深度的环境因子的关系,实验选取了华南地区高密度养殖的典型模式——杂交鳢养殖模式,使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养殖围隔不同深度(0~50 cm)沉积物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同时使用透析装置采集对应沉积物的原位间隙水,并使用微量分光光度法测定间隙水中理化指标,从而探讨高密度养殖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垂直变化规律及其与沉积物间隙水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①不同深度的养殖围隔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通过聚类分析可分3个差异显著的类群:上层(0~6 cm)、中层(7~38 cm)和深层(39~50 cm),其中中层微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②DGGE电泳共获得46个条带,其中中层条带最多,深层沉积物条带最少。主要微生物类群归属于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厚壁菌门、疣微菌门和浮霉菌门。③测定的沉积物间隙水中离子,NO_3~--N、SO_4~(2-)-S和Fe~(2+)在沉积物中垂直分布均匀,无明显梯度变化;而NH_4~+-N、NO_2~--N和PO_4~(3-)-P浓度变化较大。NH_4~+-N浓度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加,在15~18 cm后趋于稳定,为10.98~77.87 mg/L,PO_4~(3-)-P浓度随深度增加而减少,在9~10 cm后趋于稳定,为0.01~0.14 mg/L。④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NH_4~+-N和PO_4~(3-)-P为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垂直分布最大的理化因子组合,其中NH_4~+-N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垂直分布的影响稍大于PO_4~(3-)-P。NH_4~+-N、PO_4~(3-)-P为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理化因子,是杂交鳢养殖系统环境调控的主要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