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潍坊市虞河上游改造工程绿化景观,以创建"生态、自然、简约的郊野风光式滨水绿带"为目标。打造"旱地生态绿带,节水型湿地"。重点打造背景防护林、沿虞河两岸绿化带、水生植物、地被、重要景区五大部分。遵循郊野风光的理念,选择粗放式管理的乡土树种,并以现代、新颖的设计手法来展现潍坊地域特色和城市风情。  相似文献   

2.
潍坊市虞河上游改造工程绿化景观,以创建"生态、自然、简约的郊野风光式滨水绿带"为目标。打造"旱地生态绿带,节水型湿地"。重点打造背景防护林、沿虞河两岸绿化带、水生植物、地被、重要景区五大部分。遵循郊野风光的理念,选择粗放式管理的乡土树种,并以现代、新颖的设计手法来展现潍坊地域特色和城市风情。  相似文献   

3.
官厅水库上游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及实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厅水库上游生态环境修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以距库区和主要河流水域距离、地形地貌、水土流失情况、植被情况、耕地情况、荒山荒坡和未利用地情况等指标为基础,结合官厅水库上游流域6区5县水土保持主导功能的不同及河北省水土保持区划结果,将官厅水库上游流域分为官厅库区周边水域防护生态修复区、桑干河洋河两岸河道防护生态修复区、接坝区山地水源涵养生态修复区、冀西北间山盆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4个生态修复区,并根据不同生态修复区特点提出了生态修复实用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永泰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的监测,获得封禁恢复植被、坡地茶果园改造、区域经济发展等状况,为水保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赤水市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贵州赤水市在已实施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和正在实施的"长治"生态修复工程中,加大宣传和监督执法力度,采取补植补造、种草、封禁、生态移民、建沼气池和兴办小水电等措施,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0.75km2,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介绍了赤水市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期间,云南水利系统紧紧围绕预防监督、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监测预报四项任务,以促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为根本目标,围绕"七彩云南"保护行动计划,认真实施了"长治"工程、"国债"项目、"珠治"试点工程、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大示范区建设、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等综合治理工程,深入贯彻落实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在"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间,要认真总结经验,全面做好预防监督、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监测预报、水源保护和人居环境改善等工作,坚持分区治理、分类指导,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整治、生态修复等措施,扎实推进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力争每5年减少水土流失面积2百分点以上,全力开创云南水土保持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长港河道是湖北省梁子湖水系众多湖泊的唯一入江口.为着力保护和修复长港流域生态环境,鄂州市从2008年开始对长港进行河道整治和生态修复,采取污染源削减工程控制污染源入河,堤基加固、加筋格宾挡墙等工程整治险工险段,岸坡整治、水工建筑物改造等工程改善河道功能,并采用水生植物恢复、湿地构建、岸线绿化、生态护坡等手段进行河道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有效地保证了河道防洪安全,逐步实现河道景观与周边环境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8.
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是在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结合水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的一项重要的生态建设工程,旨在通过水土流失治理、生态修复、人居环境改善等多方面的建设和改造,确保项目区农户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为脱贫攻坚奠定良好的基础.贵州省赤水市凤凰沟生态清洁小流域的"W·E·H"治理模式,把赤水河流域的水土保持治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
桐柏大别山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适宜性评价与分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大区域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亟待解决的生态修复适宜性区划问题,采用主导因子分级组合法及其专题图叠加分析法,对淮河流域桐柏大别山区生态修复的适宜性进行了评价与分区研究。(1)用地貌类型(海拔高度)、土地覆被类型和地面坡度3个主导因子构建了生态修复适宜性评价与分区指标体系,并对指标因子进行了分类(或分级)和区域划分;(2)按照实施封禁保育(促进生态自我恢复)措施的适宜程度,提出了"适宜"、"暂不适宜"和"不适宜"3个生态修复适宜性等级,评价和确定了不同区域的生态修复适宜性;(3)按照生态修复适宜性将桐柏大别山区划分为2个生态修复区、4个亚区和16个类型区,可为在桐柏大别山区全面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提供科学依据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辽阳市弓长岭人参谷生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是辽宁省试点项目.该流域结合"生态清洁小流域"三区治理思路,根据本流域具体情况设置河道及周边整治区、生态综合治理区、生态自然修复区3个功能区,每个区域因地制宜采取了相应的植物、工程、生态修复措施,构筑了"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3道防线,实施了面源、沟道、污水、垃圾、厕所污...  相似文献   

11.
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理论对南太行地区汤河流域鹤壁市山城区段生态修复进行了研究。通过现状分析与现场勘查,明确了研究区在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核心是水的问题;建立了研究区生态系统退化驱动力模型;提出了具体的分区修复方案,实施生态廊道构建、矿山生态修复、土地优化利用、林地草地修复、城市基础建设改造等5大类22项工程,以期能为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七河"生态修复是我省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重点实施的重大水利工程,做好生态修复工程的水土保持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口泉河生态修复工程为例,进行了详细的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主要包括监测范围、内容、方法和成果等,形成了科学、完整、有效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研究成果可为我省同类工程的水土保持监测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刍议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的监测内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分析生态修复的生态学原理,总结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实践方法、特点及其监测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监测内容设计的原则和监测指标体系。监测指标包括反映生态修复工程状况和反映生态修复工程效益等两个方面,这些指标包涵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范围内生态系统的主要组分及其变化速率、修复工程类型及其数量质量以及水土流失状况等。  相似文献   

14.
国土空间规划是统筹区域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格局、促进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现代化战略的重大举措,国土生态修复是针对区域空间格局失调、资源利用低效、生态功能受损的国土空间进行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活动和过程,是编制和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的重点内容,生态修复分区则是合理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和科学高效开展生态修复的重要前提。通过分析区域国土、生态、经济等主导功能的分区定位与内涵特征,依据"生命共同体理论"、"三生协调理论"、"适宜性管理"等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论,基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提出了基于主导功能型区划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的思路与方法:1)摸清自然资源本底,完成一级生态功能基础分区;2)评价区域生态功能状况,完成二级生态修复格局分区;3)明确生态修复重点区域,完成三级生态修复模式分区。通过在江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进行实践应用,可将江西省生态修复区划分为5个大区,以及24个亚区、70个修复小区,研究可为江西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和国土空间管治提供决策依据。该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4点特征:一是突出主导功能;二是遵循生态规律;三是适配空间尺度;四是强化上下衔接。研究对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实施和生态管控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为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整治与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马龙县自1998年被列为"长治"四期重点工程项目县后,以坡耕地改造为重点,以水保林、经果林、种草、封禁治理为依托,以小型水利水保工程为切入点,在长江流域先后实施了"长治"4~7期工程、国债水土保持工程、"长治"生态修复工程、农发水土保持工程等,共治理小流域23条,形成了较完善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治理开发成效显著。其主要经验和做法是强化组织领导,科学项目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监督执法与宣传工作等。  相似文献   

16.
伏牛山区水土流失危害严重,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加快区域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有效措施。针对大区域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亟待解决的适宜性区划问题,采用主导因子分级组合及其专题图叠加分析法,对伏牛山区生态自然修复的适宜性进行评价与分区。1)提出地貌类型、土地覆被类型和地面坡度3个主导因子作为生态自然修复适宜性评价与分区指标,并对其进行分级(分类)和分区;2)按照实施封禁保育(促进生态自然修复)措施的适宜程度,提出"适宜"、"暂不适宜"和"不适宜"3个生态自然修复适宜性等级,并确定其区域分布格局;3)将伏牛山区的生态自然修复适宜性划分为2个大区(一级区)、4个亚区(二级区)和15个类型区(三级区)。研究结果可为伏牛山区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工程的规划布局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工程边坡生态修复是工程建设项目生态修复的大难题,国家尚未提出针对工程边坡生态修复的目标要求,大量的工程边坡治理的技术目标主要是满足工程安全,未能从全面恢复生态功能的要求开展生态修复。根据生态文明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要求,结合大量工程实践提出:建设工程边坡治理应将安全、环保、生态三大目标统筹考虑;生态修复的目标不仅仅是绿化,而是按照生态学理论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边坡生态功能修复的基本原则是安全优先、突出生态功能、注重景观、区域生态协调;基本途径是根据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条件及土壤条件,通过现代生态修复技术构建边坡植物立地条件,科学搭建边坡区域的植物群落,实现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修复。以修复边坡的森林生态功能为例,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和国内相关研究成果,总结了边坡森林型生态系统重建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密云县麻子峪水源涵养试验示范工程由北京佛西亚应用生态工程学研究所具体实施,项目从2004开始,历时3a。该工程是按照生态系统整体恢复理念设计的,工程主要包括荒山改造工程,恢复湿地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野生中草药种植、抚育工程,农民生涯教育中心工程和环境教育工程。麻子峪水源涵养示范工程的经验告诉我们,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要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设计和自然演替规律,要知道生态自我修复需要较长时间,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重视植被恢复,也要重视动物生存、栖息和繁衍,要妥善处理生态、生产和生活的关系,突出水土保持的综合性。建议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修复的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19.
浅谈边坡生态修复中的土壤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坡生态修复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中土壤条件是边坡生态修复的基础。本文从土壤环境作用和生物学作用的角度简述了土壤在边坡生态修复中的重要生态功能,以及在边坡生态修复工程中如何通过人工措施营造良好的土壤条件,以期提高在边坡生态修复工程中对土壤生态性的关注和维护。  相似文献   

20.
根据山西省编制的《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实施方案》,在永定河二级支流圈子河两岸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及万亩牧业生产基地,打造雁北绿色经济长廊,十分必要。新荣区得胜堡节水灌溉工程,是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中的项目之一,是打造生态农业示范园及万亩牧业生产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节水灌溉种草66.67 hm2,共分两个片区:1#片区20.67 hm2,2#片区46.00 hm2。在进行项目建设必要性及水资源平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经济分析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对于调整当地种植结构,提高灌区水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保证灌区持续发展均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