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子磁化处理是目前在全俄罗斯推广的非传统的使农作物增产的新技术。该技术是利用磁化仪,在播种前对农作物种子进行磁化处理,使作物早熟、高产,一般可增产10%~48%。并且处理方法简便易行,一台仪器可同时处理百吨以上的种子。为了找出磁化处理的最佳方法,2003年春我们用磁化器对小白菜种子进行了3种不同的磁化处理,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种子磁化处理是目前在全俄罗斯推广的非传统的使农作物增产的新技术.该技术是利用磁化仪,在播种前对农作物种子进行磁化处理,使作物早熟、高产,一般可增产10%~48%.并且处理方法简便易行,一台仪器可同时处理百吨以上的种子.为了找出磁化处理的最佳方法,2003年春我们用磁化器对小白菜种子进行了3种不同的磁化处理,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不同产量水平下冬小麦生长发育和耗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控制施肥量来模拟冬小麦不同产量水平,进而了解不同产量下冬小麦生长状况及耗水特性变化,为田间用水管理、区域农业高效用水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设置4个产量水平7 500 kg/hm~2(C0),8 250 kg/hm~2(C5),9 000 kg/hm~2(C10),9 750 kg/hm~2(C15),以不施肥(CK)为对照,研究不同产量下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耗水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差异变化。【结果】随目标产量的增加,冬小麦叶面积指数、花前及花后干物质累积量、生物量逐渐增加,干物质转移量、干物质转移率和转移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逐渐减少,产量结果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与CK相比,C15处理冬小麦叶面积指数、花前及花后干物质累积量、生物量分别平均增加52.6%、25.9%、112.6%、51.2%,而干物质转移量平均减少44.7%,说明冬小麦后期干物质的合成对籽粒高产的形成起主要作用。随目标产量的增加,冬小麦耗水量增加,土壤含水量减少,2016—2017年C0、C5、C10、C15处理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无显著差异,2017—2018年各处理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与CK相比,C15处理冬小麦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平均增加29.7%、28.5%。【结论】冬小麦随产量提升的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累积量和耗水量显著增加,其中后期干物质的合成是产量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时高产条件下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控制施肥量来模拟夏玉米不同产量水平,了解不同产量下夏玉米光合及耗水特性变化,为田间用水管理、区域农业高效用水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4个产量水平分别为9 000 kg/hm~2(C0),9 750 kg/hm~2(C5),10 500 kg/hm~2(C10),11 250 kg/hm~2(C15),以不施肥为对照(CK),研究不同产量下夏玉米穗位叶光合性能、叶绿素荧光及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结果】夏玉米拔节期、花前和花后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随目标产量的提高而增加,花前胞间CO2摩尔分数随产量的提高而增加,C15处理株高、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摩尔分数分别较CK平均增加25.5%、39.1%、42.1%、97.9%、79.8%、32.0%;夏玉米拔节期、花前和花后SPAD随目标产量提高,C15处理SPAD较CK平均增加17.9%,qP、ETR、Y(Ⅱ)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为CKC0处理>C5处理>C10处理>C15处理;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产量的提高而增加,土壤体积含水率降低,C15处理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CK分别提高15.2%、14.1%,土壤体积含水率较C0处理降低11.0%。【结论】夏玉米较高的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耗水量是形成高产的重要原因,其中后期干物质的合成是产量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加强夏玉米生育后期田间用水管理。  相似文献   

5.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平衡配套施肥的基础上,探索不同比例的配比对水稻的产量影响。应用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在轻沙壤土中,最佳N、P、K比例为1:0.2:0.5,增产增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节水灌溉条件下氮磷钾不同配比及追施比例对水稻生长特征及产量的影响,在宝清县开展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对水稻的分蘖、叶面积指数、株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及产量起决定性作用,且相同条件下按返青肥、蘖肥、穗肥质量比4:3:3比例施肥,各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差异显著,磷素的多少直接影响水稻植株的物质积累,且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显著,钾肥用量大小对结实率影响不显著。湿润灌溉条件下按F1比例施肥的N3P2K2处理的水稻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灌溉水利用效率也最大。研究区以湿润灌溉模式、按返青肥-蘖肥-穗肥质量比4:4:2施用、N-P-K质量比为3∶2∶2的组合为宜。  相似文献   

7.
通过"3414"田间试验研究,获得在前郭砂壤土耕地土壤花生最佳施肥量施肥模型;最佳施肥量:N肥=75kg/hm2,P肥=135kg/hm2,K肥=120kg/hm2。花生产量为:y=3573kg/hm2,施肥比例N:P:K=1:1.8:1.6;结果表明,氮、磷、钾在一定施肥水平下对花生具有不同增产作用,氮肥对花生产量起决定性作用,钾肥仅次于氮肥、磷肥最小,对花生产量影响不大,施磷对花生增产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不同氮水平下棉花冠层NDVI分析与产量估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11—2013年连续3个棉花生长季的田间试验数据为基础,利用GreenSeeker获取冠层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研究不同氮营养条件下棉花的产量变化、冠层NDVI值随施氮量和生育期的动态变化,以及NDVI与产量的相关性定量分析,建立基于NDVI的棉花产量估算模型。结果表明,生育期冠层NDVI值总体上呈低-高-低变化趋势。棉花4个生育期(盛蕾期、花期、盛铃期和初絮期)的NDVI值与产量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7137、0.847 9、0.897 9、0.692 6,在花期(P=0.003 4)、盛铃期(P=0.000 8)达到极显著正相关。经验证,NDVI能够估测关键生育期的产量,其中以盛铃期预测精度最高(R2=0.908 2,RSME为301.67 kg/hm2,RE为5.15%)。  相似文献   

9.
就氮磷钾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青贮玉米施用氮磷钾,生物产量增产效果能达到极显著水平;在中等偏下的土壤肥力情况下,青贮玉米上施氮量为145kg/hm^2,施磷(P2O5)量为45kg/hm^2,施钾(K2O)量为90kg/hm^2。  相似文献   

10.
在设施水培条件下,以黄金四季奶油小白菜为试验材料,LED灯为人工光源,自然光为对照,研究不同光谱LED植物光灯的红蓝光波段组合对黄金四季奶油小白菜生长参数的影响,为植物工厂水培小白菜提供人工补光数据支撑。试验设定为蓝光(455nm)相对光谱固定不变,红光相对光谱分别为T1(7.53%)、T2(15.40%)、T3(30.28%)条件下的生长速度及品质。结果表明,红光相对光谱为30.28%时试验组小白菜的菜叶长度、株高、蛋白质以及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30.28%的红光相对光谱可作为水培小白菜的适宜光配合。  相似文献   

11.
通过"3414"田间试验,研究沈阳市源盛树莓种苗繁育中心品种展示田内不同施肥处理对丰产期树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底施有机肥可以使树莓增产23.06%;施化肥可以使树莓产量提高24.85%~91.84%;氮磷钾合理配施能明显提高丰产期树莓的产量,在施N9.0kg/667m2、P2O55.0kg/667m2、K2O8.0kg/667m2时,树莓产量最高,为916.40kg/667m2。  相似文献   

12.
氮磷钾对燕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燕麦的产量和品质不仅由其本身的遗传特性决定,同时还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肥料是影响燕麦生长发育最活跃的环境因子,施肥量的多少和如何配比直接影响燕麦的生长发育状况、产量和品质.氮磷钾是燕麦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需的3大营养元素.为此,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氮磷钾用量和配比对燕麦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状况,并阐述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小白菜盆栽试验,将小白菜的生长期分3个阶段,每个阶段10d,在不同生长阶段分别用含有Cd离子的水进行灌溉,并以清水作对照,研究分析了不同生长阶段重金属镉对小白菜的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对根系和茎叶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以及对根系和茎叶中重金属Cd累积与分布的影响,表明小白菜生长的中后期不宜用含有Cd离子的污废水进行灌溉。  相似文献   

14.
探讨古典通用水培配方、日本山崎水培配方和日本园试水培配方3种营养液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古典通用水培配方能有效促进小白菜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及品质、增强抗逆性,使其生长指标和多数生理指标显著高于其他配方培养液,是适合小白菜水培的营养液配方。  相似文献   

15.
氮磷钾三因素四水平在水稻上的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田间试验和系统软件分析,掌握当地土壤马肝土的供肥能力、水稻作物单产650kg级的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参数,并通过此项试验来验证氮、磷、钾的最高最优施肥量和配方,建立水稻产量与肥料之间的数学模型,为科学施肥和配方肥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冬小麦的高效生产,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滴灌水肥耦合和漫灌条件下5个施肥处理(空白对照(CK);配方无N施肥(PK);配方无P施肥(NK);配方无K施肥(NP);配方施肥(NPK))对冬小麦生长及水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PK配施相比,缺氮、缺磷和缺钾的冬小麦株高和叶绿素含量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不施肥处理株高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滴灌下不施肥、缺氮、缺磷和缺钾处理的冬小麦产量较NPK配施分别降低了30.71%、3.75%、16.74%和10.66%,漫灌下不施肥、缺氮、缺磷和缺钾处理冬小麦产量较NPK配施分别降低了35.20%、4.99%、10.28%和8.28%;滴灌条件下,相比于NPK配施,缺氮、缺磷、缺钾和不施肥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分别降低了7.67%、13.44%、21.54%和36.67%,漫灌条件下缺氮、缺磷、缺钾和不施肥处理水分利用效率较NPK配施分别降低了9.59%、12.02%、12.98%和39.97%;氮、磷、钾肥其中一种的缺施都会降低其他两种肥料的表观利用率和偏生产力。研究结果为提高冬小麦水肥利用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甜玉米吉甜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次重复。以肥料为变量,对甜玉米产量等性状展开研究。通过对吉甜6号的主要农艺性状的观察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施肥量对个体农艺性状(穗长、穗粗、秃尖长等)影响明显,这是造成植株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提高施肥水平对提高甜玉米产量具有明显作用,表现为提高单穗产量,从而使总体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8.
基于彭曼-蒙蒂斯法计算的作物需水量(ETc),采用150%ETc(I150)、125%ETc(I125)、100%ETc(I100)、75%ETc(I75)和50%ETc(I50)5种滴灌用水量水平,研究了不同灌溉水平对温室番茄品质和生长的影响,确定了温室番茄的最佳滴灌水量。结果表明,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量对番茄的生长参数、结实率、品质等均有显著影响。滴灌用水量在I100时,番茄产量,植株高度和叶绿素值均最高,分别为78.6t/hm2,125.5cm和56.4spad。在I100水平下,灌溉水利用率为0.479,用水量较温室外灌溉节约31.2%。对番茄品质而言,I100下作物果质量(FW)和有机酸(OA)达到了最大值,而I75和I100下作物的可溶性固物(TSS)和果型指数(FSI)并没有显著差异,I100下的番茄产量比I75增加13.6%。综上分析,I100是温室番茄滴灌的最佳水量,过多灌水量不利于果实的品质和灌溉水利用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高压静电场对水培番茄生理生化指标与产量的影响规律,阐明影响机理,将番茄幼苗放入平行板电极的2个极板间并施加2.00、2.25、2.50 k V/cm 3种不同强度的高压静电场8 h,然后将电场处理后的幼苗在温室采用无机基质和营养液模式培养,同时对茎粗、鲜质量、叶绿素含量、根系形态特征、生长期、膜透性、离子浓度变化和果实最终产量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与不加电场的对照相比,营养液栽培高压静电场处理改变了番茄的生长特性,且强度为2.25 k V/cm的电场对茎粗、鲜质量、叶绿素含量、根系形态的促进效果最优,基质栽培中2.25 k V/cm的电场处理后产量提高了23%。  相似文献   

20.
不同灌溉方式下冬小麦耗水规律及产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传统平作畦灌和垄作沟灌对冬小麦耗水规律、产量和水分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平作相比,垄作冬小麦降雨利用率提高11.08%~13.19%;同一水分处理,垄作沟灌冬小麦日耗水量明显小于传统平作;2种灌溉方式下,拔节-抽穗期和返青-拔节期耗水量最多,约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50%;日耗水量在抽穗-灌浆期达到峰值;随灌水次数和灌溉量增加,各处理下耗水量显著增加,产量和水分生产率先增加后减少;垄作种植模式节水40%,增产392~776 kg/hm2,水分生产率以灌3水处理下最大(2.08 kg/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