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南(岩溶)山区乡村聚落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千村一面"的现象,具有传统地方特色的岩溶乡村聚落景观趋于"城镇化"、"同质化".该文在详细分析西南(岩溶)山区乡村聚落景观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利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系统论,提出了建立和谐山区乡村聚落景观系统的目标和原则,并以安顺市为例,从功能优化、空间结构优化、发展乡村旅游等3方面提出了西南(岩溶)山区乡村聚落景观的建设途径与措施,为西南(岩溶)山区乡村聚落景观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化的发展与政治、经济密切相关,民族文化中也蕴含着一些特有的创造力。文化的感染和凝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巴蜀地区的观光农业景观,同时中华文化特有的"红色文化"也是巴蜀观光农业景观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在中国文化大力向外推广的今天,巴蜀文化受到"走出去"的影响,红色旅游和红色文化利于巴蜀的观光农业景观迅速发展,促进巴蜀地区的经济文化不断建设和发展。基于此,分别对巴蜀文化和红色文化进行分析,还阐述了它们对巴蜀地区观光农业景观的影响及其今后发展。  相似文献   

3.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浙江省全面推进"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作为"大花园核心区"的丽水市以"花园乡村"为特色全力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丽水版",其中最重要的元素便是乡村植物景观。以丽水市三县(区)七个村的植物景观为调查对象,调查植物种类及应用情况。调查发现乡村绿化植物155种,深入分析其分类、来源、生活型组成、应用频率及观赏特性,提出丽水市乡村植物景观的发展对策:注重节点景观打造,提升整体绿化水平;精选乡土观赏植物,丰富冬季景观效果;凝练水域植物景观,营造宜人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4.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园林清幽秀丽、绿化面积广,被誉为成都市最后一片"城市森林",乔灌木种类多、数量大,挂牌古树名木百余株,占成都市古树总量的1/10,这是成都市的宝贵植物资源。因此作为西蜀园林代表的草堂园林,研究其古树名木的景观价值及文化价值对推动整个西蜀园林的植物研究等方面有着促进作用。基于此,对草堂的古树名木进行深入的现实生长情况调查,列出其已有景观性的表现,结合杜甫诗词等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其生态价值、景观价值和文化价值,为其后期的保护工作及发展提供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SBE法的孝感市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省孝感市为研究区域,调查4个典型居住区绿地园林植物配置情况,拍摄相关景观资料,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对孝感市居住区园林绿地景观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通过SBE法来评价孝感市区典型居住小区的植物配置情况,可减少工作量,让评判者较为直观地对所取的景点做出评价,方法是可行的。结果认为,最佳的植物配置模式是:复层植物景观"雪松+龙柏+凤尾竹+黄杨+瓜子黄杨+红檵木+丝兰",色叶类植物景观"红檵木+红叶碧桃+金叶女贞+黄杨+夏鹃",建筑及小品旁植物景观"廊架+紫藤+凤尾竹+红檵木+南天竹+黄杨"。  相似文献   

6.
佛教文化旅游的真正魅力,在于亲身体验佛教对人调心、佛教净化人内心的功能,通过禅修来培育心灵。佛教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决定其开发、利用到发展主题文化旅游中的重要意义。以位于陕西省扶风县的法门寺及其文化景区为例,在挖掘扶风人文历史底蕴的基础上,立足于东方佛都的区位优势,紧扣"佛教文化"特性脉络,从"环境感知、文化梳理、功能表达和文化表达"四方面统筹构筑佛教文化旅游景观体系,以充分认识佛教文化景观表达对主题文化旅游开发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学校园是青少年学习生活的场所之一,中学在对青少年成长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基于此,以安徽省南陵县家发中学为例,基于传承城市历史文脉的角度,通过现代设计手法,融入南陵县本土书院文化与"英勇善战,顽强拼搏"的家发精神文化特色,从景观空间营造、文化元素运用等角度阐述家发中学校园设计策略,营造文化、生态、教育相融合的中学校园景观。  相似文献   

8.
浅析“文以明道”的含义及其在植物造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以明道"的含义和植物造景有很多相似之处,将"文以明道"应用于植物造景,不仅丰富了植物景观本身的内涵,还可以传承文化、营造意境、表达场所精神,从而服务于人类。在"文以明道"这种哲学思想指引下的植物造景,体现着不同的观照方式和认知角度,别具特色和魅力。表现在思想内容层面为植物造景之"三道",即文化传承之道(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思想),意境营造之道,场所精神表达之道;表现在艺术形式层面为写作手法与植物造景,即表达方式、写作方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大拆迁、大建设的背景下,一般村落中的传统和继承往往被忽视。思考浙江嘉兴江南水乡村落传统景观的保护,分析村落景观的内涵、构成要素,提出"保护水乡文化载体及历史遗存,延续水乡村落景观的特征;分时段、分步骤建设资源节约型景观,避免大拆迁;保留村庄传统格局"等村落景观保护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匡堰镇水景观现状的前提下,通过河道实地调查,结合整体规划,综合考虑周边用地性质及发展现状,将匡堰镇河道整体景观结构定为"两横、三纵、七带",旨在恢复和改善农村河网水环境。根据匡堰镇河道景观建设需求,规划了人居景观型河道、商业景观型河道、生态景观型河道,并进一步明确了交通型节点、游憩型节点、生态型节点的河道景观规划,以及沿岸水土保持功能区划分。  相似文献   

11.
城市双修(包括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是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标志。将城市双修理论应用于城市道路景观营造,在分析华龙大道景观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华龙大道景观改造的设计思路和实施要点,最终从生态、功能、景观、文化等方面落实了城市双修提倡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理念。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旧城市文化不断碰撞相融。城市景观作为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能够恰当地体现现代文化及传统文化。通过探讨城市景观与古城文化的结合,充分展现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从"点线面"的构成逻辑关系出发,提出在农业观光园设计中营建起伏有致的空间营造、山水相融的景观构成、农耕文化的保护与再现、农业生态型发展模式与景观形式、田园牧歌的感官体验、曲折蜿蜒的园路设计、四季有景的植物配置7个方面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陕西省境内汉江流域水电开发后区域景观格局时空演变,根据1988,2000和2007年汉江上游地区遥感影像,通过遥感解译,利用GIS缓冲区分析分别研究了汉江上游整体和500,1 000,5 000m缓冲区内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汉江上游1988年以来水域呈持续增加趋势,耕地呈现持续"落势",全时段景观格局处于不平衡态,双向转换较频繁。但有向着有利于区域生态改善方向转变的趋势。(2)从景观破碎化、景观形状和景观多样性3个角度分析了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1988-2000年该区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增加,形状趋向复杂,景观趋向多样化;2000-2007年该区景观破碎化程度减小,形状趋向规则化,景观多样性减小,表明景观格局向着有利于区域生态改善的方向转变。(3)汉江上游水电7级梯度开发对沿河500m缓冲区内景观格局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上蔡县市民公园项目北临市政府,是新城行政商业景观核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形象、城市门户形象的展示窗口,并与南部老城区文化景观核心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上蔡市城市空间和景观的中轴线,是未来市民活动的重要扩展空间。方案以"植根本土、结合发展,深入挖掘、创意展现"作为设计特色,通过追溯城市发展历程,树立城市新名片,结合上蔡县悠久文化的展示,打造景观新地标。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江苏省平原区农村生活垃圾与污水、农业面源污染、水质安全与河(沟、渠)道整治、土地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借助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理论,赋予了"三道防线"理论在江苏省实践应用中的新内涵,提出了平原区"人居生态区、农林生态区,水系生态景观网,道路生态景观带"即"两区一网一带"新型分区分块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其核心思想是构建生态与景观并行的"水网与路带",并通过二者将两区系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按照整体化、集约化、模块化思路建设。  相似文献   

17.
乡土景观是本土文化的表征,反映着地域文化、习俗、人文精神的差异性。在乡土景观设计过程中,景观设计师应尊重当地文化习俗,在不影响自然生态规律的条件下,合理利用乡土材料、树种以进行景观、建筑的设计,强调并突出乡土习俗习惯,满足当地的生活需求、情感寄托。基于此,阐述了乡土景观的特征、属性,对乡土景观、乡土建筑、乡村景观三者进行剖析比较,为景观设计师提供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联合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地景观特征与景观资源利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福建尤溪联合梯田是一个持续了1 300多年的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然而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其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景观生态系统正面临不可持续的威胁。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原理和方法,分析联合梯田景观指数和景观空间格局,研究景观资源现状,并提出景观资源开发利用的保护对策。结果表明:1)林地和耕地是联合梯田的景观优势类型,分别占总景观面积的67.93%和20.40%。林地的景观破碎度(0.05)和斑块数目(83个)较低,体现森林覆盖度较高且分布较集中。耕地的斑块数目(1 369个)、斑块密度(1 327个×km-2)、边缘密度(89.91 m×hm~(-2))、景观破碎度(0.75)和景观形状指数(50.85)均最大,体现耕地面积破碎化、形状多样化及边界复杂的特征。2)联合梯田形成"水源林-聚落-梯田-复合景观"的垂直立体分布格局,具良性生产功能、宜居功能、水土保持功能和美学功能。3)联合梯田发育了丰富的景观资源,但仍存在较多景观资源破坏及未能深刻挖掘利用的问题,使联合梯田文化遗产地陷入"景观资源闲置-遗产地贫困-人口流失-梯田生态景观破坏-景观资源消失"恶性循环。4)未来应重点恢复与改造梯田景观,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发展生态农业、第二产业,发展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和生态旅游,促进梯田景观复兴及传统文化的现代回归。  相似文献   

19.
基于承德市水生态环境现状,承德市要想建设成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国家绿色发展先行区、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和国际旅游城市",必须建设"水美、山青、景美"的水生态环境。近几年通过实施水库专项建设、主要河流综合治理、保护源头区水质、发展水景观旅游文化等措施,承德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源涵养能力不断提升,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且流失程度明显降低,生态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居民收入逐步增加,找到了一条绿色崛起的道路。但还存在草地退化、土地沙化、接坝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环境问题,对此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运用"源、汇"景观理论,利用洛伦兹曲线,考虑了植被覆盖因素,基于景观坡度指数,构建了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定量分析了丹江流域9个子流域的景观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丹江流域北部各子流域主要以水土流失的"源"景观为主,景观坡度指数大,空间负荷指数小,水土流失风险大;流域南部各子流域上游以"汇"景观为主,坡度指数大,中下游以"源"景观为主,景观空间分布不均衡,存在一定的水土流失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