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干旱半干旱地区集流造林工程设计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在分析干旱半干旱地区水量平衡的基础上,提出在该区人工造林的集流工程设计方法。并对该工程进行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土壤水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简要总结土壤水分与植物关系、土壤水分与土壤呼吸关系、生物土壤结皮对降水再分配过程的影响、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土壤水分监测技术五个方面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认为未来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研究在土壤水分平衡、土壤水分与土壤呼吸作用、土壤水分监测技术的改进等几个领域还有待于深入。  相似文献   

3.
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条件复杂严酷,土壤瘠薄,气候干旱、少雨,蒸散量远远大于年降水量,在这一地区采取有效的工程与生物技术措施,集中利用有限的水分条件,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对提高苗木成活率和造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这一地区多年来实用的造林技术和配置模式,以供生态恢复建设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 青梅省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包括东部农业区、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和青海湖环湖地区,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43%,共居住29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8.5万人,是全省人口集中、交通较方便的地区。本地区地形复杂,高山、丘陵、河谷、盆地交错,垂直气候带明显,构成差异较大的林地环境。由于这些地区气候干旱,降雨量少,风沙大,水土流失很严重,因此造林的难度也大。为了提高造林成效,促进造林事业的发展,现就青海省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技术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生态用水计算   总被引:51,自引:5,他引:51  
干旱半干旱地区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 ,特别是人类不合理开发 ,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挽救中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 ,我国政府提出了“退耕还林”的号召。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 ,植被生态系统实际用水量以及达到某一目标要求的生态用水量如何计算或合理确定 ,对流域规划、生态建设以及水资源合理配置都有重要意义。先从生态系统的一般意义上来介绍生态用水的概念 ,进而介绍植被生态用水的计算方法 ,并针对“退耕还林”和“植被生态改善与恢复”情况下的生态用水计算问题进行专门介绍。  相似文献   

6.
根据多年从事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林业工作的实践,系统总结了荒山造林、工程造林提高成活率的一些关键措施。如造林苗木随起随栽,尽量减少假植时间;苗木运输过程中精心包装,夹层填加冰块或具有保湿功能的植物,保持湿润、通风;起挖苗木栽植前进行及时必要的临时假值,防止太阳曝晒,对苗木地上部分截干、修枝、摘叶,对地下部分截根、修根、浸水;栽植时采取幼苗根系裹泥浆,大苗浇水并多次覆土;栽植后及时浇水、覆土保墒,造林成活的幼苗冬季进行覆土埋苗等,可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7.
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西南部地区地广人稀,多为干旱半干旱地区。从南宁地区的气候环境来看,年平均气温在21.6℃左右。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为12.8℃,冬季稍显干燥,但干湿分明。在这样的环境下造林,具有很高的难度,水资源也难以得到有效利用。要想提高此类地区的造林成活率,就要采用相应的技术,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资源,以达到抗旱的效果,为造林提供良好的环境。本文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8.
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的缺乏造成了土壤贫瘠、树木生长艰难甚至无法存活。为了改变这样恶劣的环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实行造林技术是非常有效可行的方法。树木的成活问题是造林的重点和难点,基于此,阐述造林技术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9.
干旱-半干旱地区深层渗漏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层渗漏(DP)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准确评价DP对于分析水文循环规律,合理制定水资源规划和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在水资源短缺的干旱-半干早地区,开展该项研究更具价值.目前,干旱-半干旱地区DP的评价方法主要有经验方法、物理方法、示踪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由于经验系数需要校正,因而经验方法应用到其他区域受到限制;物理方法又可分为蒸渗仪法、土壤水分通量法、水量平衡法、达西方法以及地下水位动态监测法;示踪方法主要从示踪剂的峰值、剖面形状和总含量来计算DP,此方法不是对DP的直接测定,且没有考虑示踪剂的空间变异;数值模拟理论上可对各种条件下的DP进行模拟和预测,但获取参数的难度较大.针对各方法存在的优缺点,将现有评价方法相结合,相互验证,可提高模拟精度;鉴于DP的时空变异性,将现有方法与GIS等新技术集成,可评价大尺度DP的空间异质性;同时,进行长时间序列的野外观测,既可直接获取DP的动态信息,也可为各方法参数的获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干旱半干旱地区日光温室黄瓜水分生产函数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在日光温室春茬盆栽嫁接黄瓜条件下,以不同生育时期的土壤水分水平为试验因素,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在开花前期、初瓜期、盛瓜期和结瓜后期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黄瓜蒸腾量和产量的影响,得出黄瓜的耗水规律、产量与水分之间的函数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黄瓜对水分的消耗基本呈现为开花前期与初瓜期小、盛瓜期大、结瓜后期小的规律,耗水高峰出现在盛瓜期,并对各生育期耗水量进行了量化;黄瓜总产量与总耗水量之间呈二次抛物线关系,最佳灌水量为393 mm;水分生产函数的敏感指数按盛瓜期→结瓜后期→初瓜期→开花前期的顺序依次降低,与黄瓜耗水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刺槐耐干旱瘠薄、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是我省干旱半干旱地区"四荒"地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为了提高刺槐造林成活率,详细介绍了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2.
干旱半干旱地区公路雨水集蓄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和公路水毁的问题同时存在。为防止公路水毁,在设计公路时要配套有完善的路基路面排水系统。通过公路工程的排水设施,汇集公路路面和边坡产生的雨水径流,缓解暴雨对路基、路面的危害。集蓄的雨水用来解决群众生活和农业生产用水,提高抗旱能力。公路排水与集水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实现公路建设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短缺将是制约我国特别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因素。就土地资源而言,幅员广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将势必成为我国农业21世纪发展的重要战略基地之一。该文叙述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利因素。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关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干旱、半干旱地区紫外线辐射强度及其预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依据大气辐射学原理和内蒙古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测的太阳总辐射。太阳紫外辐射值,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确定了预报参数,研究了紫外辐射通量密度的预报方法,并就当地的紫外线辐射特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干旱半干旱地区先进造林技术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肥力低 ,水土流失严重 ,严重制约了生态环境的建设 ,长期以来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不高 ,并且林木生长缓慢。在该地区采用ABT生根粉蘸根、吸水剂浸根、根宝泡根或喷树干等措施进行造林试验示范 ,结果表明 ,几种新技术造林比对照提高成活率 14 7%~ 33 5 % ,保存率稳定在 95 %以上 ,幼林生长量 (树高 )增加13 %~ 136 4% ,节约造林经费 12 9~ 36 9元 /hm2 ,效果显著。该项造林技术应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针对朝阳市大枣产量低的现象,以朝阳县、龙城区、凌源市等处作为试验区,进行了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出了一套提高朝阳市枣树早产丰产新技术和相关的配套措施。此项研究关键技术包括:打破枣树传统结实方式,利用新枝结实技术;新式修剪技术;新枝摘心技术;适时"环割"技术;水肥管理。  相似文献   

18.
干旱半干旱地区村镇绿化存在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早半干旱地区村镇所占国土面积大 ,绿化水平低 ,水土流失严重 ,原因是村镇居民绿化意识淡薄 ,村镇规划深度不够 ,缺乏管理。本文就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评析 ,提出该地区村镇绿化要因地制宜 ,加强绿化规划工作 ,同时也要注意提高居民爱护绿色环境的意识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7.1%,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具有独特的水资源特征。该区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面临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下降、荒漠化加剧、水资源污染严重等问题。要合理开发利用该区域水资源,可考虑实施水资源管理战略,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并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津等手段,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