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品种选择、大棚结构、培育优质壮苗、适时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7个方面阐述了甜查理草莓无公害设施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从品种特性、棚地及棚膜选择、拱棚的建造、土壤消毒、整地施肥作畦、选择优良种苗、高垄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草莓品种圣安德瑞斯拱棚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草莓裸根苗生产性能低的问题,通过温室消毒、品种选择、定植前准备、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摘等7个环节的深入研究,以期为山西省中部地区日光温室草莓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森林草莓与栽培草莓体外抗氧化能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鉴定草莓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筛选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草莓遗传资源,以森林草莓和10个栽培草莓品种为试材,测定抗氧化物质,如总多酚、类黄酮、花青素、维生素C含量;采用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清除法、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测评了不同试材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森林草莓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要远高于测试的栽培草莓;在10个栽培品种中,哈尼和凤冠的营养品质表现较好;总多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表明总多酚是草莓抗氧化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即花青素与维生素C也是草莓抗氧化能力的主要组成参数。遗传背景对于草莓的抗氧化物质和抗氧化能力起重要作用;森林草莓的抗氧化能力高于测试的栽培品种,具有进一步开发和综合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法兰地’草莓作为福建省连城县近几年的主栽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优秀,产品在冬春水果淡季时上市,种植经济效益很好.从“选地整地,施用基肥,适时定植,及时盖膜,水分管理,追肥管理,病虫防治,及时采收”等8个方面简介了该品种的露地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有效蘸根药剂,提高草莓定植后的成活率,在草莓定植前采用不同药剂进行蘸根处理。结果表明,精甲·咯菌腈、丙硫·戊唑醇、井冈霉素+咪鲜胺等药剂控病效果较好,草莓成活率高;丙硫·戊唑醇在本试验剂量下对草莓生长促进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周伟  尹克林  钱春 《南方农业》2007,1(1):75-76
将优良的苗木进行冷藏储存,强行使其进入休眠状态,并在合适的时期进行露地栽培,可以缩短物候期。节省管理生产成本。以低温(-2~2℃)冷藏处理的达赛莱克特(Darselect)草莓为试材,在不同时间分4批次进行栽植,观察其生理生长指标和物候期。结果表明,草莓定植时期的不同对草莓前期生长量和各物候期出现时间长短有着极大的影响。2006年3月2日定植的草莓前30天和60天的生理指标占优,各批次草莓的各生理周期随着定植时间的推迟也大大的缩短了,说明冷藏草莓苗确实能缩短物候期。  相似文献   

8.
草莓是辽宁省优质特色果品.为了提高设施草莓的生产质量,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通过实地调研、定点跟踪和样品检测验证结果综合分析,从园区选择、种苗选择、定植前准备、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包装贮藏等方面总结了辽宁省草莓安全生产管控技术.列出了草莓生产上禁止使用的农药、推荐使用的农药.分别简述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方...  相似文献   

9.
连作障碍已成为制约草莓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采用连作5年草莓的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修复剂对草莓植株生长、根际土壤酶活性和矿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修复剂能够显著提高草莓植株的株高、根长、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能够显著提高连作草莓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和多酚氧化酶的酶活性和矿质氮含量;定植期施加修复剂的效果好于幼果期,定植期和幼果期各施一次的效果最好。修复剂可以起到缓解草莓连作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丰富永靖县及周边地区设施草莓栽培品种结构,以草莓品种妙香7号为对照,对草莓品种白雪公主、宁玉、久香在永靖县的引种表现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草莓品种久香口感酸甜适中,综合表现良好,折合产量较高,可达30 780.0 kg/hm2,可在当地种植,以丰富当地草莓栽培品种;草莓品种白雪公主口感香甜,果实颜色特殊,建议作为搭配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北方蔬菜种植户在每年的6月下旬到7月下旬,根据南方市场甘蓝缺乏,市场需求量大的实际情况,结合北方地区自然气候条件,探索出了一套地方地区种植露地春茬甘蓝技术,为南方市场提供了大量甘蓝,以此带动农民增收致富。1品种选择及茬口安排根据南方市场需求,品种上一般多选择早熟性、单个重量在0.5~1.5kg之间,从定植到收获在50~65天、抗病性高、抗逆性强的品种。根据甘蓝春茬育苗时间为60天推算,播种日期在2月下旬到4月下旬。定植时间从4月下旬一直延续到6月下旬。  相似文献   

12.
从草莓不同组织器官组培快繁、外源激素在组培中的应用、不同草莓品种的组培快繁、草莓组培快繁培养基表面消毒时间等方面,对近年来草莓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着重对脱毒率、成活率及褐化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短波紫外线处理对采后草莓果实腐烂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凤冠"草莓为材料,研究了0、1.5、3.0和4.5kJ.m-2UV-C处理对草莓果实在10℃,12d贮藏期间腐烂和果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kJ.m-2UV-C处理能显著抑制草莓果实采后腐烂的发生和MDA的积累,延缓果实失重、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低,促进果实CIRG值的提高,增强果实采后着色能力,从而保持果实的感官和食用品质。同时,3kJ.m-2UV-C处理能促进贮藏期间果实总花色苷、总酚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增加,减少草莓果实中抗氧化组分含量的下降,维持果实较高的营养品质。说明适宜剂量的UV-C处理(3kJ.m-2)在草莓果实采后后贮运保鲜和抗氧化能力调控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氮处理草莓氮素吸收分配及产量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利用稳定性同位素15N示踪技术,研究了施肥时期与施肥量对设施盆栽草莓15N尿素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5N尿素定植时与花前各半量追施,氮肥利用率最高,达52.5%,花前追肥利用率最低,为34.2%。不同时期施肥,植株收获时氮素在草莓各器官中的分配差异较大,定植时追肥,营养器官分配率为85%,生殖器官15%;定植时和花前各半量追肥时,营养器官分配率为72.2%,生殖器官27.8%;而花前追肥则生殖器官分配率提高到31.3%。15N的吸收分配随着生长中心而转移,生长后期生殖器官对15N的竞争力高于营养器官。增加氮肥施用量,氮肥利用率下降。田间试验表明,氮肥运筹对植株成熟叶片硝态氮浓度与SPAD值有显著影响,设施栽培草莓施N225.kg/hm2,于定植时与花前各半量施用,草莓花芽分化早,早期产量与总产量均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种植业也得以快速发展。我国沈阳地区所种植的草莓品种较多,并且不同品种草莓的栽培模式存在差异,如红脸颊品种草莓适合在日光温室栽培,北辉品种草莓则适合在冷棚栽培。基于此,重点分析研究沈阳地区草莓品种的选择及主要栽培模式,以期为深入了解沈阳地区草莓品种及栽培模式提供客观有效的价值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伏绿'甘蓝是镇江瑞繁农艺有限公司从日本引进的伏秋甘蓝新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强,在长江流域地区2月下旬到8月上旬均可播种栽培。在镇江地区播种的‘伏绿'甘蓝作夏秋栽培,每667 m^2定植3500株;全生育期92天,大田定植后55~60天即可收获;单球重2.0 kg左右。  相似文献   

17.
从品种选择、茬口安排、育苗、定植前准备、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了河西地区香瓜茄日光温室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使其能在春节前上市,对草莓章姬和红颊两个品种进行了钢架大棚人工有机化种植。从组培苗的育苗、驯化、移栽、覆膜、肥水、温湿度管理、摘叶疏花果、病虫害防治、放蜂传粉以及果的采收各方面进行试验,最终成功种植出优良的有机草莓。  相似文献   

19.
结合甘蓝生产实践,分析重庆地区春甘蓝发生先期抽薹的原因,提出选择冬性强品种、适时播种、培育壮苗、及时定植、注意肥水调控等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从日光温室选择、品种选择、茬口安排、育苗、定植、整地施肥、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日光温室早春茬辣椒复种三茬油白菜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